萨特存在主义核心之核心是
1、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2、我在读到以上理论时做过一个旁批:叔本华,悲观;萨特,悲观;1788——19悲观。(萨特存在主义核心之核心是)。
3、尼采的思想极具批判性,他批判西方几千年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伦理道德,他说“要重估一切价值”,他提出了“超人哲学”等等,而这一切思想的背后,尼采哲学思想的本质是:探寻生命的意义。尼采的思想也极具煽动性,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比如,他说,那些不能杀死你的,终都会使你更强大;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等等。他用呐喊的方式,唤起人们的自我意识,让每个人去追寻自我存在的意义。
4、五十年代加缪思想转变——整个说来,存在主义是“左倾”的——他和同志们辩论,“右倾”了。六七十年代,存在主义日薄西山。1980年萨特死,存在主义思潮亦结束。(萨特存在主义核心之核心是)。
5、叔本华(1788——1860)、尼采(1844——1900)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对柏格森(1859——1941)的生命哲学和萨特(1905——1980)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巨大,本格森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大,直接的是他反理性主义的直觉论。本格森不仅是哲学家,在数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1928年,“因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及表达的卓越技巧”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特存在主义理论的核心则是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6、“如果上帝不存在,至少有一种存在物,在他那里存在先于本质,这就是在用任何概念可以规定以前就存在的存在物,这种存在物是人”。
7、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浪漫派代表是法国大教育家卢梭。他的著名教育论著是《爱弥尔》。卢梭主张“要以天性为师,不要以人为师”,甚至认为如果顺应天性发展,罪恶就可以消灭,社会就可以得救,那么,这自然的天性是什么呢?卢梭认为是自由,是理性,是善良。他笔下的爱弥尔就是这样一种在理想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然人”的典型:
8、1945年,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思想。
9、哲学史构成哲学的知识,要理解存在主义就又不可能脱离哲学史。这不但是因为海德格尔针对既往形而上学而另辟蹊径,提出的存在问题,更在于,我们无法脱离哲学史的基本语汇而单独去理解海德格尔。经常有朋友是这样的,需要理解一个哲学派别好去写文章,但同时感到无比的困难,或许原因就在这里。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尽可能静心从头开始。
10、看到这里,也许大家并不懂为什么自由带来了忧虑。小编为大家摘录一段《存在主义咖啡馆》中的节选,可能会帮助大家理解:
11、 维特根斯坦:哲学天才,也属逻辑实证主义
12、除沉沦外,海氏还谈到异化。实际上异化的本质仍然是沉沦,但相比之下它比一般沉沦的程度更深、更重,是说此在本己的在被完全掩盖起来的,甚至是走到与自我、本己对立的那样一种沉沦状态。
13、但在我确实自由的范围之内,在做出决定之前,时常感谢萨特指出了人的焦虑情绪。这时我意识到,也许我连逃避类似的情绪的自由都无法掌控,但这的确让我在做出行动前慢下步伐,去尝试思考行动背后的责任。
14、人类的文学艺术总是在应对世界的变化和人性的变异,没有永远的先锋。
15、萨特的小说,分量重的固然是《自由之路》三部曲,但写的精彩的是他的成名作《恶心》和短篇小说《墙》;戏剧是萨特文学创作受大众欢迎,干预生活直接,社会影响也广泛的部分,《死无葬身之地》和独幕剧《隔离审讯》《恭顺的妓女》篇幅较短且较易理解和接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被认为了代表萨特的高艺术成就。萨特的生活以“读书”、“写作”四字便可概括:“我的生活从书本开始,大约也要在书本中结束。”这一点是萨特其人的重要特征。
16、人的一生是在尝试将自己推向将来的,未知的存在,那么人永远不是现成的,确定的存在,也就拥有了“主观性”和“超越性”两种特征。
17、“烦神”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烦心活动的进一步引申。因为在烦心中此在不仅与用具打交道,还要与相关的他人打交道。如读书就要与写书的人,卖书的人,印书的人打交道,吃饭就要与种粮的人,做饭的人打交道等等。因此,“此在”的在世不是孤独的个人在世,而是与他人一齐在世,即共同存在,共同在世。但这种他人的在世、存在的意义同用具的存在、在世一样,也是由此在的在世赋予的,或者说也是通过此在的在揭示和澄明的。
18、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19、存在主义并非是萨特发明的哲学理论。通常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SørenKierkegaard)和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被认为是存在主义运动的先导者。
20、所以,我首先试图在这样的哲学史框架中理解存在主义。
21、这两种批评方法,在萨特看来各有局限。对于精神分析法,萨特指出:“唯有精神分析能使我们在成年时发现完整的人,即不仅发现人的现时的限制,同时还有历史的重荷。”
22、德国存在主义受到埃德蒙-胡塞尔(EdmundHusserl)的现象学(phénoménologie)和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的作品启发,核心理念在于存在(être-là),而并非萨特所翻译的人类和现实(réalité-humaine)。
23、一句话,我老是讲: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艺术观、政治观、爱情观……但是中国的政客是从政治观出发,决定人生、世界、宇宙观,然后拿来为他们的政治观服务。
24、其次,海德格尔认为要澄明,揭示“在”意义,必需通过“存在者”。问题是“我们应当在哪种存在者身上破解存在的意义?我们应当把哪种存在者作为出发点,好让存在展示出来?出发点是随意的吗?”。(1)(P1)对此他作了否定性的回答:出发点不是随意的,作为出发点的存在者只能是“此在”。
25、萨特在文学上不愧为好样的。在政治上参与,有时瞎起劲,帮倒忙。中国没有受存在主义好处,也没有受存在主义害处。
26、“自由”是人先天固有的本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萨特回答说:表现为人必须每时每刻对于自己遭遇到的各种情况作出选择,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了不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它都是一种选择,它依靠我们的选择使自己成为‘伟大的’、‘高贵的’或‘卑贱的’、‘屈从的’”。(3)(P472)正是在选择和选择之后的行动中,人造就了自己特定的本质。
27、摆脱沉轮和异化,或者说把此在从沉沦和异化中救拔出来的途径是“畏”和“死”。
28、但是,突然我听到身后有脚步声:有人在注视我,我立刻觉得羞愧,而这羞愧同时就标记着我思的出现。
29、国民d的“仁义礼智信”,“新生活运动”,都是政治需要的伦理把戏。政治家,清一色都是乐观主义。我谓之“不要脸的乐观主义”。
30、 出发点它的出发点是经验,它的据点是人对自己的人身的基本的和先本体论的理解。虽然大部分人实际上可能忽视包含在一个姿势、一句话、一个手势的迹象,而且会弄错它们所表示的启示意义,但每个人仍然有可能辨认出它们。
31、(3)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出版社,19
32、和海氏相比,萨特认为只有当“自为的存在”考虑到由于自我选择而应承担的责任时才感到这是“真正的苦役”,并由此而产生出烦恼、焦虑。这表明,如果说海氏把“烦”看作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的话,那么萨特则只是把“烦”作为“自为的存在”在世的一个构成环节,这一点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33、“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34、以上三本哲学论著,主要阐述他受胡塞尔影响的现象学观点。
35、除沉沦外,海氏还谈到异化。实际上异化的本质仍然是沉沦,但相比之下它比一般沉沦的程度更深、更重,是说此在本己的在被完全掩盖起来的,甚至是走到与自我、本己对立的那样一种沉沦状态。
36、而萨特所说的“存在”却是针对着“本质”提出来的。在萨特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称作“本质主义”。因为他们都认为无论是上帝,还是“自在之物”,“精神”都是某种隐藏在万事万物后面,决定着,主宰着它们存在的某种“本质”。因而从逻辑上讲“本质先于存在”。上帝,自在之物,精神是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与依据。而萨特要建立的“存在主义就是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一种学说”(库恩语)。这里“之上”即第也即逻辑上的前提与依据。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人”,分歧就更为尖锐。本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先于经验中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而存在主义则认为人所遭遇到的历史存在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形成的。“人,不外乎是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要变成某种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自身”。(2)显而易见,萨特强调“存在”是在与“本质”的比较中提出来的,他所确立的存在主义是与“本质主义”,“工匠主义”的对立中形成的。工匠主义,比如铁匠,正是在头脑中先有了对斧子的本质性认识,或者说在把握了斧子的本质以后才打造出斧子的,这在思想实质上和本质主义完全一致,或者说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37、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
38、存在主义这个词早是法国天主教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提出的,但是被萨特发扬光大了,甚至可以说是萨特定义了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在西方40年代开始流行,是一种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
39、所以,人类是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取向来认知和选择事物的,从而也赋予了自己为人的责任。
40、比如萨特就提出了他自己观点,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意思就是说这个物体本来就是存在的,无论有没有价值都是存在过的。而自为存在就是一种思想的延伸,是一种自我超越的意识,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观念。
41、《存在主义咖啡馆》一书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自由这一概念:
42、在了解存在主义思想之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萨特的一生,而其实萨特一生都在实践存在主义的思想。
43、圣日耳曼代普雷(Saint-Germain-des-Prés)是法国巴黎市第六区内的一个区域,位于圣日耳曼代普雷修道院附近一带。该区拥有许多著名的咖啡馆,例如双叟咖啡馆(LesDeuxMagots)和花神咖啡馆(CafédeFlore),也是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从事存在主义运动的中心。
44、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45、“荒谬”在萨特的眼里更像是现实状态,而加缪则认为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萨特主张行动的反抗,而加缪主张精神上的反抗。
46、以上三本哲学论著,主要阐述他受胡塞尔影响的现象学观点。
47、图源:parisselectbook.com
48、荒诞派文学较之现代派文学是一种进步,事实上它是对反传统的标新立异的现代派的一次再解构,加深了人类对于世界和人类自身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从而拓展加深了文学艺术。
49、鲁迅他们,是从人生观半路杀出来的,世界观不成熟,更没有宇宙观。他们往往容易为政治观说服,拉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