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伟大的悲剧感人的段落
1、(2)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人去往南极点;1月18日,他们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来过这了,斯科特闷闷不乐地把挪威人的信带回去;2月17日,不幸的埃文斯死去了;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燃料少;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3月29日,他们冻死在帐篷内。到了10月29日,一只探险队出发去寻找那几位英雄.11月12日,他们找到了3个人的尸体……
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理解的关键在于两个“敢”字,“不敢”不等于“不想”。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意味着想阻拦却明白奥茨的举动包含着他面对死亡时的“骄傲”和英勇。对于这种“骄傲”和英勇。队友的感受只有敬畏。
4、快速浏览课文。本文约4000字,请尽可能在10分钟内读完。浏览时,随手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
5、作者简介:崔淑君,人大附中西山学校语文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向往智性与诗意并存的语文课,坚信语文教学的意义不止于应试,更不止于课堂。
6、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
7、第17课古文两篇爱莲说
8、这句话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
9、师(点拨):奥茨为了同伴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叫“集体主义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也需要这精神,比如大家都生活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就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10、(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汇总
1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2、“冷漠”写出因别人第一个到达极点,斯科特到达后极度沮丧、绝望的心情;“冷酷无情”一方面指别人,先到极点的已成事实,另一方面相对斯科特毕生要实现的理想来说,要他替别人业绩作证确实有点冷酷。
13、中考语文答题知识点及模块汇总
14、快乐语文天地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汇总
15、师:刚才,通过分析语句,我们感受到了斯科特一行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正如题目所写“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经历和结局,那么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悲”在哪几个方面?(要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播放课件24)
16、@Spencer读完这本书花了我几乎两周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花了太多时间用红铅笔在书上划下史蒂芬·茨威格的那些或美妙或雄壮的词句,它们有的是绝妙的比喻,有的是经典的论述,光是这些生花妙笔下的语言,就可以让此书名垂千古了。
17、我们认为记叙文是一种文体,这是错误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不是文体。小说是文体,记叙文不是文体。
18、所以,这两处描写是为了表现旗子么?是为了表现挪威人的趾高气昂么?都不是。这两个词是为了表现斯科特他们的失落、难过。
19、生B:我补充一下。斯科特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当他们与死亡抗争时,当他们一个个牺牲时,没有一个害怕,第11段写道:“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第13段写道:“斯科特……把日记写到后一刻”。(读得低沉有力,同学报以掌声)
20、“伟大”指探险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格和精神的魅力。探险家们坚毅、执着,敢于挑战自我,敢于为事业而献身,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1、(课件20)“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2、引导思考:①想象队友“不敢说”“不敢握别”的心理,是为了什么?
3、2020温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4、导析:这是对挪威国旗的特写。在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让斯科特联想到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更加刺激他们作为失败者的敏感的神经,令他们的内心痛苦万分。
5、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6、河北省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40首
7、师:读到这个细节,你感动什么?请以“我为……而感动,它让我感到……”的句式说话
8、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9、向那难以称呼的人揭开自己的秘密,我们把它称为,
10、(新教材新设计)敬请关注
11、提问:哪些文字是作者在斯科特日记的基础之上,通过想象添加上去的?
12、投稿邮箱2:tougao@yuwenshidi.com
13、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14、③在以上基础上,请大家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播放课件19)
15、导析:读课文的后两句话就可以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更长久的思考和回味。
16、初中语文12部必考名著超全梳理!
17、师:刚才,同学饱含感情朗读了课文中许多让人感动的语句,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优美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内涵(播放课件20—23)
18、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9、细节描写令人难忘。比如,历尽艰险到达南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他手中滑落下来为止。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文学想像力,更重要的是感动了所有的读者。
20、第四层(第11-13自然段):写斯科特和另外两名队员静静的死去。
1、“(指托尔斯泰)因为象他过的那种生活是违背他自己的言论的,这当然是一种耻辱。他们逼着他扮演着伯爵的角色,时间够长的了,他们用阿谀奉承扼杀了他的声音。”“(警长)要是能知道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指沙皇)的态度就好了。
2、冰雪覆盖的南极点,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与戏剧性而又令人心酸的角逐。
3、青春课堂:《伟大的悲剧》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生:“伟大”和“悲剧”不矛盾!因为斯科特他们虽然在探险中牺牲了,虽然他们有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中,他们始终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了他们“伟大”的魅力所在。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
5、结合第④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
6、写作手法39讲汇总
7、我们这样判断有一个依据,就是作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多次引用了一个历史资料——斯科特的日记。这就是传记作家写作时的实际情况,他们要想反应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势必要有历史资料作为支撑。
8、这段描写,体现的是队友对奥茨的敬畏,他们敬畏的是奥茨的英勇,面对死亡的英勇。
9、有5位同学认为是小说,请说说是为什么?
10、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斯科特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就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照应了题目。
11、快速阅读,感知大意
12、2021部编语文九上课文朗读材料汇总
13、二月二龙抬头,原来是一个如此感人的故事!
14、所以这样的描写终是服务于作者的写作目的的,也就是服务于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也就是本文的主题。
15、再次齐读文章后一段,结束本课。
16、生:世人不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是”。这篇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感人肺腑,本身就说明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
17、“团结合作的精神,坚定执着勇敢的品质”
18、“记叙文”的意思,就是记叙类的文章。小说、散文、童话、寓言等等都可以是记叙类的文章。比如说大家学过的《风筝》,是记叙类的文章,它的文体是散文。
19、周五:的电影、动画等
20、④态度伟大: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进行科学观察
【axxzhouaxxyyflongdd】四、伟大的悲剧哪一段感动
1、董卿、赵忠祥、贾平凹、莫言……100篇名家名作朗诵,篇篇经典,值得珍藏,送给朋友圈的你!
2、故事情节清晰。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后一个个悲壮的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先是被认为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后,三个“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3、师: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五位伟大的英雄,感受了他们伟大的壮举,在课堂的后,老师想配乐为大家朗诵一首写给五位英雄诗来结束本课的学习:(播放课件27)
4、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精彩推荐、深情朗读,我们与这群处在悲剧中的高尚心灵,进行了跨时空对话。悲剧毁灭的只是他们的肉体,铭刻的却是他们无比高尚的心灵!斯科特一行牺牲后,他们的伙伴们在南极为他们垒了一个石墓,竖立了一个简陋的十字架,英国国王跪下来悼念他们,在剑桥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斯科特研究所”,在英国人心中,他们已经成为了英雄。
5、⑻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为必需的用品——燃料,他们必须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惟一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之少。
6、他们失败了,但仍坚毅执著地生存下来。但是他们回去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
7、不久,其一队员,埃文斯由于神经失常而死去了;而奥茨却为了不连累大家,毅然地走上死亡之路。
8、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也附有实词)用法一览表|干货
9、(1)返回的路途中大的危险是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贮藏点;(2)漫天的大雪;(3)他们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
10、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11、引导问题:红色加粗标出的文字运用了哪种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提示表达方式的种类: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描写)描写的是什么?(心理)谁的心理?旗子能有心理么?用了一种修辞吧?(拟人)那是谁感觉那国旗在耀武扬威在洋洋得意?(斯科特一行人)斯科特为什么会感觉挪威国旗耀武扬威?为什么会听到旗子的声音猎猎作响?
12、八上‖《寂静的春天》17章合集
13、导析: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14、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5、2021部编语文九下课文朗读材料汇总
16、(提示)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17、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8、周三:英文学习和英文阅读资源
19、作者把这一场面描述得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斯科特普通而又高尚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引起感情的共鸣。
20、2022部编本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教材变化对比表
【axxzhouaxxyyflongdd】五、伟大的悲剧哪些段落打动了你为什么
1、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3、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4、他们,是时代美丽的风景
5、师:同学们,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实现第一个站在地球南端的的梦想,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等五位失败的英雄在同厄运的搏斗中英勇牺牲,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记录了这一感人至深的历史事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这悲壮的一幕
6、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书中的这些时刻:
7、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8、提问:“盯”能不能换成“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真的,内心无比的复杂)
9、八下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
10、生A:我们组认为,斯科特他们对探险事业有着深深的热爱。课文开头写到:“1912年1月16日……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课文第5段:“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读声中充满骄傲)
11、斯科特是一个具有无畏的探索精神,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直面现实接受失败的理性精神,诚实的人格品质的伟大探险家。斯科特失败背后所体现的伟大精神,特别是与自然顽强搏斗、以无比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这种精神是人类的伟大财富。
12、(课件22)“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13、课文: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
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名校密卷(附有答案)
15、课堂任务整体上板块清晰,但教师的提问太零碎,使得课堂节奏的推进偏慢。特别是在通过对比赏析理解传记文学文体特点的部分,为了能在学生已有理解的基础上得出新认识,笔者过于看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而当学生理解偏差较大的时候,没有及时的介入中止和纠正。
16、第三层(第8—10自然段):写奥茨一步步走向了死亡。
17、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18、“到过”能不能换成“到达”?(“到过”说明他们已经来过了,从第一个角度来讲,注定他们是失败者)
19、教文本形式,不教思想内容。《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留给师生印象极深的是故事情节的震撼和主人公精神力量的动人,所以,教师似乎更愿意在课上引领学生去品味这个故事思想内容的深刻。但是这种品读如果不能找到文本形式上的抓手,就会流于上文所说的“浅显”和“知性”。浙江师大的王尚文教授认为,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即懂得它们“说什么”就可以了,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重要,但却是为了理解它‘怎么说’”。我国第一位语文教学论博士、上海师大的王荣生教授指出,教材中的文章客观上都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一种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价值。而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把握第二种价值。
20、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崔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