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对大学生的启发
1、陶行知思想对大学生的启发600字
(1)、写好之后,交给几位大学生,请他们指教,他们说尽善尽美,于是用快信寄去。
(2)、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中希望通过乡村教育助民富,启民智,享民权,保民族。他提出教育与政治相配合,将生活用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不是仅仅强调教育的中心地位,而是教育融入生活,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想以教育来唤醒民众,使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第陶行知在乡村大力推广教育,促进其发展,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的光彩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劳苦大众的子孙可以有机会接受教育,体力劳作与学习知识想结合,这在中国教育历史上也是首例。第陶行知还认为品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他认为教师只有把品德高尚才能真正称其为老师,并且要以行为为学生做好的示范,还要积极的改造中国农村的现状,肩负重燃民族希望的责任。教师不单纯的是知识的教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成为自我修养的.锻造者。教师应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第陶行知提出使乡村教育更加科学,强调科学、实际在乡村的推广和实践。陶行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私塾教育模式,开创科学走下农村的新局面,并以教学实验的方法,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劳动,用科学武装农民的头脑,为他们解决难题,开拓视野。
(3)、 刚回国时祖父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每月400块大洋,生活得很好。为了搞乡村教育,他毅然辞职。没了薪金,还得去筹钱。祖父公私分明,衣服上有两个口袋,一个是装公款的,鼓鼓的;另一个是装私款的,瘪瘪的。
(4)、刘玉琴 444871477@qq.com
(5)、在陶行知看来,“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2)193-195他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极大地丰富了劳动教育载体。他在《生活即教育》的演讲中提到,“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提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就是恋爱的教育。照此类推,照加上去:是那样的生活,就是那样的教育”,(2)162-170强调了生活中所有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内容。他在《古庙敲钟录》中设想创办一种融“工场、学堂、社会”为一体的全新办学形式,称:“工是工作,学是科学,团是团体。……它是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产生一个附有生活力的新细胞”;他说:“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失掉的是鸟笼,而得到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3)126-127进一步阐释了教育蕴含于生活中的所有劳动中,劳动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
(6)、“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纵,爱里要有严,尊重里要有教育。当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教师要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让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正确前进的路。由此我认为,我们现代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成为学生心灵的慰藉者,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7)、“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纵,爱里要有严,尊重里要有教育。当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教师要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让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正确前进的路。由此我认为,我们现代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成为学生心灵的慰藉者,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8)、原来很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对于老师都的厌恶,甚至有一些学生想要报复老师,但是现在在毕业的时候学生都舍不得老师,在毕业之后也会回来探望老师,由此便可说明对于陶行知的这种爱的教育的理念,其实他真的彻底实现下来对于现在的这个教育环境来讲,还是有着很多的帮助的。
(9)、比如学生在学习弯道跑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整个身体向内倾斜,左膝稍向外展,左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脚脚掌内侧着地,同时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学生便只知道模仿这样的技术动作,如果让学生先体验直线跑,然后体验弯道跑,让学生自己谈谈两种跑的区别,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自己总结出弯道跑的方法,他们学到就不仅仅是弯道跑的技术动作了,学到更多的是一个思考与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锻炼。
(10)、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11)、陶行知一直重视常规管理,认为学生常规管理既要善于管,又要敢于放。当前学生管理首先应注重学生的常规管理,加强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管与放结合起来,管中有放,放中有管。
(12)、“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3)、(10)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
(14)、“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15)、(7) 刘向兵.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
(16)、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价值始终是社会的核心价值、价值。生命的尊严才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世俗之物称得上高贵。爱满天下,情满人间,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先生为榜样,始终把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全体学生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增进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雄心。
(17)、 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
(1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此,陶行知先生还作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
(19)、近,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学》。越读,我越觉得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十分先进,并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越读,越觉得他的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读完之后,感觉倍感振奋,一些埋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死结"似乎正在逐渐地解开,象一团凌乱的毛线,忽然找到了线头,正在一丝丝地理顺。
(20)、(6) 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
2、陶行知对大学生的启示
(1)、后,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民主应用在教育上有三个要点:
(2)、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
(3)、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要高度一致。想要受什么教育,就要过什么生活”。
(4)、(3) 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
(5)、例如,在跑步过程中,一年级的小朋友跑步的时候经常不能跑成直线,老师要求他们跑直线,小朋友们就学习怎么跑成直线,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小脑发育不完全,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不强,老师就要教他们沿着地上的直线先走后跑,慢慢的让他们形成直线跑的空间感觉。所以学生要做到一个怎样的水平,就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去学,学还得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定,学情不一样,学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教师教的方法也跟着变化。这也就是教法、学法、做法应当三者合一。所以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
(6)、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7)、 祖父很有人格魅力,他的很多老学生都没有离开教育,从晓庄毕业的学生很多又随他去了育才学校,几乎一辈子都在实践祖父的学说。我通过与这些“老陶子”们的交往,阅读祖父的文章,听父母讲故事,一点一点积累起对祖父思想的认识。有时候,我看着那些书,就像演员演戏一样,有一种入境的感觉,想象着当时办学的情况。读祖父的书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爱满天下”的精神,永远吐露着芬芳。
(8)、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9)、KeywordsTao;EducationalThought
(10)、(2)因循篇(A).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1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12)、陶行知的一个理论:陶行知的“一个理论”就是指生活教育理论,这也可以叫做陶行知重要思想的一个大总称。
(13)、 记者:您认为陶行知和他同时代提倡“教育救国”的教育家们一生都在追求什么?
(14)、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15)、“自治”的保障是“监督”,“自治”不是取消规则,不是拉帮派,占山头称霸王,而是大家在制度的监督下,立法守纪,共同治理,练习自治。没有制度的监管,就没有真正的“自治”。
(16)、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他号召拆去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乡村学校与自然环境的“隔墙”,将现代教育与大自然、社区文化“断裂”纽带重新弥合。“拆墙”的教育理念,对于未来乡村教育改革具有方向性意义,它提醒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乡村自然环境与地方性知识、社区文化所独具的优势教育功能,把乡村教育重新置于自然资源多样性与地方性知识的丰富知识体系中,“变遗忘为宝藏”,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近自然,深入社区,向农人学习,从社区文化中养成健全人格。同时,为使乡村学生肩负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有必要在不同教育阶段,从书本到日常生活,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使其系统了解并感悟乡土知识与地方文化,为兴盛乡村文化做必要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续接能力培养。
(17)、(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18)、[1]唐丽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148-1
(19)、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全心全意投入人民教育事业,他当年倡导的教育的国民性、教育的社会性、教育的生活性、教育的全面性、教育的民主性、教育的创新性,与现在的素质教育如出一辙。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对照当前的教育现状,我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张扬“人”的大旗,以完善人自己为目的.,以提升人的价值为目的,以“立人”为本,为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
(20)、陶行知的“三大原理”是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什么叫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我们所教育的内容就来自生活,他提出教育要围绕生活、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思想叫做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或者叫起源论。
3、陶行知思想的心得体会
(1)、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2)、陶行知主张教育救国,他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陶行知积极付之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因为陶行知深受西方民主主义的熏陶,加之以往的教育运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导致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教育现状,使得在普通民众中推广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忽视了民族大众的力量和他们获取教育的迫切愿望,教育运动的推广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压迫性的方式,陶行知甚至说“强迫是一种必要手续”。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改革经历也为其奠定了强大的理念基础,促使他把教育放为中心,并结合人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符合当时教育改革的现实。
(3)、 “知行近在乡村师范工作,快乐得像活神仙一样。整日打赤脚,穿草鞋,自由得很,昨天竟然这样走进城来和穿马褂的先生们一块儿吃饭,别有趣味。”陶行知在家书中写道。
(4)、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5)、陶行知特别将学校分为学习理论知识的后方和教学实践应用的前方两个部分。当前社会需要学生有手脑并用的能力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学生管理应落实好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前”“后”结合。所谓“前”,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所谓“后”,就是学校管理严格地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建构人文、科学知识体系,提高核心素养。学校应改变评价体系,注重多元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管理不能重“后”轻“前”,不能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高分,否则教育就会与生活脱节,陷入“教育就是考试”的怪圈。
(6)、我想,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比如,教学:Ilikefootball。Idon’tlikebasketball。这一句型,在让学生经过了必要的朗读、替换练习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老师准备的任务建议,即兴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诸如:向他人说明自己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动物;告诉体育委员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以决定参加运动会的什么项目;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参加“受本班(本组)同学喜爱的动物/颜色”的调查中,说明自己喜欢的动物/颜色等话题,恰似活的语言,从学生嘴里“流”出来。这样,通过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学生都能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喜好,从而较好的掌握Ilike…。Idon’tlike…。等用语。这样的学习过程,以活动促说,以活动促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化了知识的习得过程,这应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7)、郭沫若也曾陶行知是我们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被毛主/席评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说“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宋/庆/龄更是评价他为“万世师表”。通过众多名人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知道,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对我们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8)、一个朋友的太太,因为小孩子把她的一个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在大怒之下,把小孩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后来她到我家里来说:“今天我做了一件极痛快的事,我的小孩子把金表拆坏了,我给了他一顿打。”我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我和她仔细一谈,她方恍然大悟,她的小孩子这种行动原是有出息的可能,就向我们请教补救的办法。我说:“你可以把孩子和金表一块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他要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但附带的条件是要你的小孩子在旁边看他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小孩子的双手是要这样解放出来。
(9)、教学做合陶行知认为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事情如何做,就让学生学着如何做,学生如何学着做事的,教师就应该如何教,做就是学和教的源泉,所以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10)、陶行知认为“你的教鞭下难有瓦特,你的冷眼下难有牛顿,你的讥笑中难有爱迪生”。就拿爱迪生来说,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脚,常常把毒药带到学校来玩,先生不理解他,觉得厌恶,便以“坏蛋”之罪名,把仅学了三个月的爱迪生赶出了学校。然而他的母亲不以为然,她说她家的蛋没有坏,她便和她家的儿子约好,历史地理由她教他,化学药品由自己保管,将各种瓶子做记号,并且放在地下室里,他欣然接受了母亲的意见,于是这里那里地找东西,高高兴兴地玩起来。结果就由化学引至电学,成为世界有名的发明家,虽然那三个月的学校教育是他一生仅有的形式教育,但是由于他母亲深切地理解他,终能有此成就。因此,在教育学生时要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集体性的奖励应多应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个优秀组织,并且希望成为这个组织的优秀分子,集体性奖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能教育和影响每一位学生。我在教育我班的时候就缺乏这种激励教育,可我有时候发现,只要我多激励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他们其实都挺可爱的,其实也挺优秀的。通过研读陶行知,我觉得教育学生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何为“正确的人生观”?就是“生活上知足常乐,同学之间助人为乐,学习上自得其乐,身体上健康快乐”。
(11)、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内容,教学做合一主要是指将教、学联合在一起。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教就是教,学就是学。教与学无法融合,忽略了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仅仅认为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时与教师的沟通质量难以提升,甚至有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语文时经常会出现厌学的状态,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做到教与学的融合,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教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更无法感受到将语文应用在生活中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自己在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只需要学习该专业的相关知识即可,却忽略了语文是每一个学科的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的存在拥有其独特价值。教师应明确以学为主的教学目的,这才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质量与趣味性,促使更多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学习效果与质量。
(12)、(9) 刘向兵,李珂.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J).教学与研究,20
(13)、在育才学校经济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
(14)、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走城乡共融、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农耕文明,兴盛乡村文化。这意味着我国正在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全面反思“激进现代化”的不足,决意消融城乡二元结构,弥缝工业主义教育对乡村的“伤害”。振兴乡村教育,非旦夕之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历史的智慧不应缺位,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得失,在反思中不断前行。回望历史,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改造乡村教育,陶行知知行合身体力行,进行了一系列乡村教育试验,探索中国乡村教育的出路,对当前乡村教育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5)、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16)、 朱小蔓:实事求是地说,陶行知思想对今天的中国教育及现代化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比如他特别重视创造教育。他反对一个人变成书呆子,他建的图书馆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书“呆子莫入”。他反对读死书,读书死,死读书,提倡活的教育。又比如他提倡自立自强,人要独立,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第二要有独立的思想,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三要有独立的职业。活的教育、自强的教育,我们目前不是仍然缺乏吗?再比如,他的乡村教育实践,对今天的农村教育有很多启发。
(17)、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8)、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之一。
(19)、管理制度是否“管”“放”得法,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人才的培养。学校的每位师生都应群策群力,建设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科学制度。学生管理也应高度重视常规管理,它是管理之基,不可撼动。
(20)、中国在这方面为落后,直到现在才开始讨论解放双手。在爱迪生时代,美国学校的先生也是的顽固,因为爱迪生喜欢玩化学药品,不到三个月就把他开除!幸而他有一位贤明的母亲,了解他,把家里的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地把自己造成发明之王。那时美国小学的先生不免也阻碍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希望保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
4、对陶行知思想的思考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道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陶行知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x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x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x共守。”他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以不倦的教诲,谆谆善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啊!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一个榜样,是一本书,是一幅画,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风尚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重要的因素和力量。
(2)、“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些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耐人寻味,让我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挖掘的,教学生死的知识,不如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去领悟……
(3)、6月25日,陶行知在国际饭店代表54个人民团体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要求美军立即撤退。6月29日,陶行知与郭沫若、沈钧儒等发起《致美国人民书》。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d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陶行知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他写信激励育才师生为民主斗争“再接再厉,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以底于成。
(4)、一些班级的班规形同虚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陶行知先生提醒我们:“我们办学的人所定的规则,所办的事件,不免有与学生隔膜的……我们与学生经验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合乎我们意的,未必合乎学生的意。勉强定下来,那适应学生需要的,或者遗漏掉;那不适应学生需要的,反而包括进去。等到颁布之后,学生不能遵守,教职员又不得不执行,却是左右为难。”不难看出,问题在于班规没有真正做到“共法”二字。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打破了学校教育的“笼子”,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载体。劳动教育是联系知识与实际的纽带,单纯课堂上的灌输式专业理论学习,容易使大学生脱离实际、变成纸上谈兵,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载体,让劳动教育走出教室,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工厂、部队、农村,感知中国大地,体察国情民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里,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10)针对低年级的大学生,学校可以与公益性单位(如养老院、福利院等)合作,组织他们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劳动能力为主线,通过与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共建合作的方式,多渠道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拓展专业技能性劳动教育的场地。通过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场所;通过在形式多样的生产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献身教育的忠实记录。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丰富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知行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谆谆教诲影响着无数的后来人。我们读陶、知陶、研陶、师陶,关键的就是学习、传承、弘扬和践行陶行知的伟大精神。
(7)、要是手脑联盟教用脑的人,用手就用手的人用脑教,一切人都把双手和脑拿出来用。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8)、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觉得获益匪浅。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觉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越是钦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岸。
(9)、教学“做”字当头,没有学生的参与、行动、思考、探索、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相长的同时,陶行知还认为,“做”的主要,教和学都应落在“做”字上面,没有做,就没有实践,没有经过实践而得出的真理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积极参与、行动,思考,然后探索、创造出来的,才是真理。但教师实施的这个过程才叫做教育。教师用嘴告诉学生,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而获得知识的传统教育,就好比人类吃维生素片代替吃蔬菜,吃各种营养剂代替食物,虽然营养一样的吸收了,但是人的消化系统却没有发挥他应有的功能,久而久之消化器官便会退化。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实践探索,直接从教师那里拿来已成型的知识,他们的大脑没有思考,就慢慢的会退化,就会变成一个生锈的转不动的机器。
(10)、 《陶行知书信集》中有30多封信是写给我父亲的,“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等,就是祖父在信中用来教育他的。22岁那年,我父亲要到成都一个无线电厂去工作,单位要求出示文凭。当年生活动荡,学业都是间断的。我父亲就请晓庄师范的副校长给他开了一个证明。父亲的“假文凭”刚拿到手,就接到了祖父的航空快信,要他把这个证明书原封寄回去。祖父说,父亲这样做不对,他会给我父亲开一个学历证明,如果这个都不管用,就叫我父亲不要那份工作了,“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并让我父亲一辈子都要记住这句话。
(11)、 “小先生制”诞生后10个月内,上海有了8万个“小先生”,全国23个省市推行了“小先生制”。陶行知说,每个“小先生”教两个人,则全国两年便可以普及文字教育了。
(12)、“润物细无声”,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当然班主任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涵养。我们经常会听到: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班主任的影响可见一斑。我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早读课要认真朗读,写作业的时候保持安静,作业不拖拉,上课不迟到,更要专心听讲等,要求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