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文案54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05 18:05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1、③关于柏拉图著作的一直是哲学上讨论的问题,本文采用通行的看法来处理,文中所涉及到的以及一些较重要的柏拉图著作的为:早期:《申辩篇》、《克力同篇》、《卡尔弥德篇》、《拉刻斯篇》、《游绪弗仑篇》、《小希庇阿篇》、《高尔吉亚篇》、《普罗塔哥拉篇》、《斐多篇》;中期:《美诺篇》、《理想国》、《会饮篇》;晚期:《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智者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法律篇》。本文将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作为较为如实反映苏格拉底思想的文本来对待。(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2、我们探讨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就是要使我们正确地认识教育思想中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科学地分析美德和 知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使任何一种美德都具备科学知识的基础。

3、明教育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从苏格拉底的精神实质,我们联想到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诚”意味着什么?孟子认为,人心具有把握“万物皆备于我”的道或理。这个道和理作为主观把握认知对象的规律性、普遍性,乃为人心所同然,即为人心所共有的东西。这个为人心所同然的理和道在《中庸》中叫作“诚”,“诚”意即真实无妄的实在性。人心中这个真实无妄的实在性,能表现真理的实在性。这样,“反身而诚”,就是要在认识事物、把握真理时,必须返回到自己,去考察人心的活动。因为认识对象、知识作为人心的产物,必然服从于人心的道和理,反身而诚就能把握人心的理和道。所以,孟子说如果人在行动时能按人心的道和理办事,能尽心,那么,在尽心之中就能知性,知道人心的道和理。道和理是一个主客统一性,那么知道了这个主客统一性,就可知天,知天地万物是怎么一回事。

5、苏格拉底追求善,探讨怎样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但是他对于什么是善和美德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答案,而且他的探索方式也是多重的。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家们接受了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但是却从不同方面继承发展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柏拉图试图从形而上学知识论中给出“善”和“美德”的定义,小苏格拉底则侧重于从生存实践层面规定善,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美德。虽然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解决相差甚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差异都可以在苏格拉底哲学中找到原因。如果我们充分重视了“美德”与“知识”关系问题的张力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复杂性,那么这些差异就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6、首先,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和小恶时也没有人愿意选择大恶。人的畏惧和恐怖这两种情绪可以理解为对恶的预见;人们所以会对预见恶产生畏惧和恐怖,就是因为无人自愿遭遇恶、接受恶。苏格拉底说:“对善的想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也没有人想望着恶的”。“没有人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在这里,恶既指与善相对立的恶,也指与有益相对立的失败。在苏格拉底看来,知必然导出行,知识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去为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出自于无知。

7、人性追求善好,避善趋恶违背人的本性;而只有知识才能帮助人分辨什么是善好,拥有知识就能明白是非善恶,也就能拥有美德。

8、这方面的还来自于我们前面谈到的所谓“苏格拉底原则”。他认为人在其生存中总是选择善的,人要生存就不能不面临各种可能性、做出各种选择。当人能够分辨善恶,认识到真正的美德时,他就会选择善,实践美德,“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Ⅲ.Ⅸ.5)从苏格拉底的思维方式中我们也能看出他的这种处理方式的特点。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有价值属性的,他说“智慧与善是同一回事,而无知与恶也是同一回事”(《拉刻斯篇》194d);“知识是高尚的,无知是可耻的;知与不知关乎人的幸福与否”(《高尔吉亚篇》472c)。他还认为有意的恶优于无意的恶,有意说谎骗人、犯错误、伤害人,要优于无意犯错为恶的行为(《小希庇阿篇》370e-375e)。按照苏格拉底的观点看,知识γνωστζ是有道德性的,与人的幸福相关,因无知而犯的错误比凭借知识犯错误更为恶劣。这种谈论方式很明显是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理解的,因为纯理论上的知识(επτστημη)没有道德上的意义,一个拥有这种知识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高尚和幸福的人。

9、苏格拉底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不仅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而且通过强调人自知无知,通过对自己本性的洞察而获取真知,“进而通过熟悉事物本性,认识各种美德而达到施行各种美德,以通向人生高境界实现至善这一人生高目的,建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生境界学说。苏格拉底的从无知到知,从真知到美德,从美德到至善的人生境界论,在今天,仍不失其一定的现实意义。



10、(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69页。

11、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12、(20内蒙古单选)主张在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即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家是( )

13、活动大致流程如下:活动开始前论文提前发送到参与者手中,参与者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和批评论文。活动开始,首先由论文提交者做一个30分钟左右的陈述,接着由5位主发言人依次给出评价并由论文提交者作出回应。除了主发言人的发言时间,将会有20分钟左右的全场自由讨论时间。活动总时长为2小时。

14、首先揭露智者诡辩术的种种逻辑错误,从而引导人们追求正确的逻辑思维,使论辩术成为追求真理的“辩证法”

15、苏格拉底所表达的思想也表现在中国儒家的哲学中,张载在其名作《西铭》中认为,人与宇宙万物都是一体,都来自同一个“气”,因此,提出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不仅要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知道物我一体。如果说物我一体,那么,人就应当如同服侍父母一样,服侍天地,应该像看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去看待他人。人对父母应当尽孝道,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同样应当尽孝道。所以,“立德”要做到合内于外,即使自己不要停在与他物的对立中,把外界看作服务于我的工具,相反,要认识、理解宇宙万物的流程,追随、服侍宇宙父母。由此可见,如果说苏格拉底的知德思想只是处在萌芽阶段,那么,中国儒学家张载的“立德”则更为深入。

16、④本文所引用柏拉图著作除转引外,主要根据哈佛洛布经典丛书希英对照本和Hamilton,TheCollectedDialoguesofPlato(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2)。汉译参照了商务印书馆版本。以下引用柏拉图著作时只在正文中标识篇名和标准编码。

17、人不仅要在“破我执”中,摆脱我与他人的对立,而且还要进一步摆脱我与他物的对立,明确我与他物的统一性。据说人是万物统一体的一部分,人生存的道和理与万物的道和理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这个关联表现为人在认识天地万物的道与理中认识自己的存在真理,达到物我一体的意识境界,以此为原则,实现人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也即实现人自己的伦理道德规定。所以,人必须摆脱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人与自然的统才可以使人摆脱物我之私。摆脱物我之私,就是放弃以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待物,超越人与他物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曾说:“如果主观的东西是与客观相对立的,是个别的东西,则它就是偶然的,任意的,无规律的。”因而主观自身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主观自身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就在于这个主体自我是普遍的“我”,是善。善自身既不受现实的限制,也不受个人情感、欲望的限制,同样也不受思辨理性的限制。善作为普遍的本质是每个主体的目的,也是世界的终目的。人正是通过认识善,摆脱了它的特殊的主观性,摆脱了它的偶然性、任意性,也摆脱了物我之私,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存在。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作为一种人生观是紧密地和它的世界观相联的,虽然他在世界观上很少发挥,并且还停留在抽象的基础上未把它具体化,但是这个抽象的思想却为欧洲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尤其为主知论的道德至上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8、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19、    苏格拉底一方面认为,美德是心灵的内在原则,即人的向善本性,另一方面认为美德作为一种知识可以通过后天教育而获得。

20、苏格拉底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开创的伦理哲学思想,与古希腊追问世界本源的自然哲学相结合,经其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传承、拓展之后,形成了一整套的古希腊哲学体系。

21、既然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是通向至善的人生境界的钥匙,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而非意见)呢?换言之,通向至善之人生境界的入口在哪儿呢?对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是无知的,而神才是全知的,人才可能由无知到知,进而至真知,找到通向至善之路的入口。

22、如果我们按照上述方式来解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美德”与“知识”关系问题的处理,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的特征了。原来的困难在于,如果将“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的论断,那么明显的事实是小苏格拉底学派完全悖逆了苏格拉底的教诲,反而认为知识不能处理美德的问题,善只能从生存实践方面来规定。这一问题成为解释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的一个关键性难题,有的哲学史家甚至因此怀疑小苏格拉底学派作为苏格拉底哲学追随者的存在。(9,p.93-94)现在我们就来看小苏格拉底学派关于“美德”与“知识”问题的观点,揭示其思想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的内在逻辑关系。

23、早的原生名字演变出后来的派生名字,名字的意义在历史中延续;而随着人对事物本性的重新认识,同一名字的意义也会改变

24、(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6页。

25、2)将人的理智外化为抽象的理性神,肯定神赋予人追求知识、实现理智本性的主动性

26、*本文写作源于谢文郁教授2006年在山东大学开设的“古希腊的语言和哲学”的课堂讨论。感谢课上所有的讨论参予者。特别感谢谢文郁老师对本论文写作的悉心指导。

27、孔子作为中国的教育祖师,他是道德化身的圣人,上天将宗法制道德赋予了他(“天生德于予”),他的使命是“诲人不倦”,学生只能接受他的思想。

28、通过谈话问答寻求普遍性定义探究真理;在问答中不断揭露矛盾,使对方承认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引导其逐步认识真理,他喻称之为“助产术”;这种希腊原初意义的辩证法,注入了辩证理性(思想矛盾运动)和分析理性(逻辑分析精神)相结合的新含义

29、如伏尔泰说:“孔子既没有给予他们新的世界观.....他只是传授古代法则的智者”;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没有智慧,“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只是“爱智慧者”,苏格拉底的聪明就在于认识到自己所不知。这种思想一直激励与推动着西方理性主义进步。

30、致力于追寻概念的定义,运用归纳的方法,探究事物的本质含义而非语词含义,注意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得概念定义可以判别事物、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性以及认识事物的普遍真理

31、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32、伦理道德的实在性首先是思维以人自身为对象的一种自我意识的实在性,这样,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意识的实在性,初它必然是认识和知识。因此,在西方伦理道德哲学的发展史上,一开始所出现的伦理派别必然把伦理道德问题归结为知识的问题。苏格拉底,一位被黑格尔称为“不仅是哲学史中极其重要的人物—古代哲学中饶有趣味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人物”苏格拉底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赞誉,不仅在于他所追求与坚持的哲学原则改变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方向,从而造成了精神本身的一个主要转折点—个人的主体意识得到确证并取代了神谕,而且还在于他把伦理学纳入到哲学,明确提出“美德就是知识”,成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中“主知论”的创始人。

33、“苏格拉底的学说是道地的道德学说”(6)道德哲学的核心是认知与知识,即对善的认知与知识是压倒一切的。“美德就是知识”,简明扼要地凸显了苏格拉底主知论的伦理道德思想。

34、(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69页。

35、小苏格拉底学派认为实践美德所需要的智慧并不来源于知识,知识并不能教人以美德,他们甚至否定知识的可能性。阿里斯底波在从师苏格拉底之前曾是一位比较出名的智者,他吸收智者学派重视感觉的观点,但是这种感觉并不是认知意义上的感觉,主要是指具有判断力的内在情感体验。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感觉对一事物对于他是好是坏进行判断,什么是善和美德也是根据这种感觉来判断的。他们认为我们不应该研究现实存在的事物,关于外界事物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他们肯定,精神情感(mentalaffections)可以为人所知,但它们所从出自的对象则否;他们放弃了研究自然,因为这种研究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11,p.136)他们否认数学、辩证法和物理学的价值,因为这些学问与善恶毫无关系。阿里斯底波常常讥讽数学家,他说即使木工与鞋匠尚且以“做得好”或“做得坏”来评定其工作,而数学家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何为善、何为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96a29-36)只有关于实践行为的原则的问题才为他们所重视研究。他们认为人们追求善是因为它的结果而不是它自身,这种结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即便如此,美德与知识、智慧也并无必然关系,某些美德甚至在愚蠢者身上亦能发现,而有智慧的人也会有痛苦和恐惧的情感,这些都是人的自然倾向。(12,p.230)犬儒学派的安提斯泰否认了通过对一事物进行定义来获得知识的可能性。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自身同一的,我们无法通过任何方式以任何属性来对之作出完全正确的陈述,谓词所表达的内容与主词的含义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因此定义是不可能的。“他们说一事物是什么是不能进行定义的,所谓定义只是一组长的陈述,只能说明一事物像什么,例如银,他们认为谁都无法定义它是什么,只能说它像铅。”(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43b24-29)安提斯泰的教育也纯粹是实践性的,他没有任何成体系的理论。他说“美德是行为的事,不需要太多的道理和学问;有智慧者是自我充足的,因为其他一切善都属于他。”(12,p.231)他之所以这样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从苏格拉底身上看到了美德的榜样,教授美德只需要通过这种行为和榜样,而不是论证和渊博的知识,获得美德只需要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力量,照苏格拉底的榜样行事就行了。

36、苏格拉底阐明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明确肯定了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赋予了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性

37、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38、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原则改变了整个世界史的进程,这个转折表现在:个人精神的证明替代了神谕,主体的决定性代替了伦理的实在性和神谕的神圣性,礼俗、礼法的确定性、直接性在主体识见中发生了动摇。在这里,开始了主体意识对自身本质的反省与认识,伦理这个自在自为的善在人的反思中转化成为道德。道德哲学就是主体由自己自由地建立起来的善、公正等规定,由之伦理道德被转移到自身,被置于主观意识中。苏格拉底以这样一种新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使命,将道德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诚如黑格尔所评价的那样,“他的哲学和他的研讨哲学的方式是他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的哲学活动决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的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的”这种哲学追求与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成就了苏格拉底的特有个性。他如“一件的古典艺术作品”一样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智慧、谦逊、俭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韧、坚持正义、不追名求利等美德,是他的生存品格与原则,塑造了一个令人钦佩的高尚的道德形象。

39、苏格拉底也是如此。认识自我就是反身而诚,认识人心的理性规律,只有求助于心灵,运用理性的思维,才能达到存在的真理。这是思维与存在统一性的萌芽。在此,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原则,从人的理性思维看,理性思维表现万物的统一性,万物在其统一性中是个“共同本性”或“共同概念”,不是一些知觉的总和。万物在“共同本性”或这个道与理的统一中,其高的规定是人的伦理规定。因为万物中的高环节是人,所以,万物统一的“共同本性”、道和理是一个的至善,正是在这里,开始有了和自然哲学不同的目的论。但是,苏格拉底虽然提出了这个思想,却并未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那样对的至善—万物的统一体作过认真的研究,这个思想后来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然而,尽管苏格拉底所谓的善仅仅是理念、道与理的一种形式,但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由于苏格拉底通过对自己的意识和反思先注意到了善,因此,黑格尔称赞苏格拉底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概念,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建立了伦理学。

40、  (1)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就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

41、“善”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问题,关于“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则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小苏格拉底学派所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行的观点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是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这一命题通常被理解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①但是按照这种方式所理解的苏格拉底哲学不仅受到诸多批评,而且还使我们在解释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小苏格拉底哲学特征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时碰到了一系列难题。一个著名的代表性的批评由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即美德能否完全被当作一个知识问题来处理,单凭知识能否解决“善”的问题,苏格拉底“把美德当作知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知识都涉及理性,而理性只存在于灵魂的认知部分之中”(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1082a17-19),(1,p,242)**道德问题还关乎人的情感意志等层面。用康德的术语说就是理论理性能否解决实践理性领域内的问题。其次,即使我们将苏格拉底的人在其生存中总是选择“善”,无人自愿将“恶”当作一条准则来看,他为什么要说有意为恶优于无意为恶,凭知识做坏事要优于无知的错误呢?这一点与我们的常识是不相符的,因为我们并不将知识本身看作是有善恶属性的。再次,我们知道柏拉图是坚持将“善”作为一种“理型”②,而试图从形而上学知识论的层面来进行定义的,那么他的这种观点与苏格拉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种理解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与柏拉图同出一门,甚至在思想上更加忠实于苏格拉底本人的小苏格拉底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如此大相径庭呢?许多小苏格拉底学派哲学家反对以知识来处理道德价值的问题,更多地主张从人的感性实践方面来规定“善”。

42、伦理: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43、首先,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苏格拉底认为,“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有哪个不能自制的人能学会任何好事并将它充分地付诸实施呢?”“因为一个不能自制的人并不是损害别人而有利于自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掠夺别人的财物来饱足自己的私囊那样,而是对人既有损对己更有害,的确,大的害处是不仅毁坏自己的家庭,而且还毁坏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苏格拉底不仅这样说了,而且“他的实际行动比他的言论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因为他不仅制服了身体的私欲,而且也战胜了与金钱有关的一切事情。”即使对于他人,他也是首先要求他自律自立,“苏格拉底并不急于要求他的从者口才流利,有办事能力和心思巧妙,而是认为对他们来说首先必须的是自制,因为他认为如果只有这些才能而不会自制,那就只能多行不义和作恶多端罢了。”苏格拉底之所以强调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因为在他看来,不自制就会使人受身体情欲支配,不择善行事,甚至去做无耻的事,即使人远离智慧。而自制作为理智对欲望的克服,使欲望以适度的方式得到满足,才能给人以大的快乐。

44、(10)W.K.C.Guthrie,AHistoryofGreekPhilosophyⅢ,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

45、(7)F.M.Cornford,TheRepublicofPlato,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l9

46、柏拉图与小苏格拉底学派:“知识”(επτστημη)与实践

47、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神圣。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48、毫无疑问,苏格拉底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道德至上主义的创始人。他把善当作至高无上的宗教,强调人只应当认识什么是善,将知识与美德相等同,把感性、偏向、欲望等自然方面的诸种规定性都排除在善之外,由此既表现出其道德哲学的主知论倾向,同时也显露出主知论倾向的片面性。人拥有善、美德需要知识,善、美德不能没有知识。但是知识并不是善、美德中的要素,换言之,人的善、美德并非只是一个知识或识见,要使普遍的善获得实在性,使认识到的善和真转化为现实的美德,还需要心灵中非逻辑的感性方面的东西,即欲望、情感等意愿与其合二为一。对此,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美德的定义给予了如是批评:“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话说得比普罗泰戈拉好,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把美德当成一种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全部知识都与一种理由相结合,而理由只是存在于思维之中;因此他是把一切美德都放在识见(知识)里面。因此我们看到他抛弃了心灵的非逻辑的—感性的一方面,亦即欲望和习惯,而这也是属于美德的”黑格尔不仅称赞亚里士多德的批评是“一个很好的批评”,而且进一步补充道:苏格拉底在美德的定义中,恰恰遗漏了心情、欲望等我们称之为存在的环节,“如果善具有这种作为一般实在性的实在性,则善作为一般存在就是礼俗,或作为个别意识的实在性—就是欲望:因为欲望正是主观个别意志的一种特性”正因为如此,“知识就是美德”的定义,指向的只是精神回到自身中去的识见、意识的主观性,这个主观性既没有礼俗的实在性,也没有对个别人来说欲望、情感的实在性。

49、苏格拉底首先给定了一个哲学前提:要讨论一个事物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它的“本性”。而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氏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是知识”,“美德是善”。但知识与善是什么关系呢?苏格拉底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美德就是知识,那它肯定是需要教育的;另一种是善独立于知识之外。

50、真理: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51、亚里士多德在评价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时曾说,苏格拉底把所有德性都看作是知识的样式。在苏格拉底时期,希腊流行着四种美德,即勇敢、公正、节制和智慧。苏格拉底清楚地认识到,所谓四德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统一性或道德规定性,这就是人的自我识见与知识。因为勇敢之为德,就要知道何为勇敢,并用在正当的地方,这是一种知识;公正之为德,就要知道什么是公正,这也是一种知识;节制之为德,就要知道依什么原则来规范自己,同样也是一种知识,由此可见,伦理道德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伦理道德问题就是识见与知识的问题。

52、在关于“美德”与“知识”的关系上,小苏格拉底学派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生存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美德。他们认为实践是知识的目的,不以实践为目的的知识根本无法回答什么是善的问题。这些特点固然异于柏拉图,但是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却有内在的联系。苏格拉底倡导人认识自身,这种认识的目的是弄清人的价值属性和实践能力,终的目的是在实践中使自己成为有美德的和幸福的。小苏格拉底学派看到苏格拉底毕生追求善、实践美德,但是始终也没有赋予善和美德以确定的内涵,后落得舍生取义的下场。而对善作出具体的规定又是实践美德的前提,所以他们迫切的任务是给之以明确的规定,使自己的哲学和实践行为有一个支撑点。小苏格拉底学派的这些特征与其生存境遇也有关。首先,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创始人阿里斯底波和安提斯泰长期追随苏格拉底,与他一起生活、讨论哲学,苏格拉底所关心的问题自然成为他们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苏格拉底的个人魅力对这些弟子们极具吸引力,苏格拉底讨论问题的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他们,他们对苏格拉底的继承更为直接。其次,阿里斯底波和安提斯泰的年龄要比柏拉图大得多,与苏格拉底相处的时期其思想也已经成熟,即使在苏格拉底死后,其思想变更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而那时柏拉图尚年轻,苏格拉底的死所留下的问题深深地刺激了他,迫使他重新独立思考。再次,小苏格拉底学派与柏拉图学园相互攻讦,使其分歧更加明显,而柏拉图以知识定义美德所遭遇到的困境使他的探索方式受到质疑,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后学们更加拒绝知识的道路。

53、**逗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参考文献序号,逗号后面的表示参考文献的页码。——编者

上一篇:舍生取义的事例文天祥【文案75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