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死因背景
1、epistemology是一种反省的认知,批判的认知,源远流长的东西可能是错的,真理需要通过批判才能获得,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态度",就是哲学态度。
2、在这个层面上看,苏格拉底的死具有革命的意义,具有宗教的救赎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将哲学家献身、苏格拉底之死的正义,理解为个体为群体牺牲的正义。城邦正义的实现,依赖于通过哲学王“唤醒”的个体正义的实现。如前所述,苏格拉底的正义不是“关系”之中正义,而是主体内在的秩序;通过理性得出的是非判断,是对“事”的正义,而不是对“人”的正义。哲学家的献身,根本原因仍然出于哲学家自身,他为了践行“知识和信念”。
3、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4、在《经济观察报》、《新京报》、《中国经营报》、《国家人文历史》等多家报刊杂志开专栏,发表历史文化、人物、考古等文章。
5、那么,如果,碰巧、或其他什么偶然性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囚徒一不小心地回了一下头,看到了身后那些在前面墙上投下影子的真人呢?人类岂不是一下子觉悟了,真相大白了吗?No,情况可能更糟:因为他习惯了观看影子,他会以为那些真人是影子的投射,真人是影子,影子才是真人。前世的多少次修行、盼望,才换来的这一次回眸,却使他陷入迷狂。由此,一个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在柏拉图的笔下,成为一出希腊的悲剧。
6、苏格拉底由于政见不同,被判入狱时,已70岁高龄,他身边有很多粉丝、学生和朋友;其中包括一些外邦人朋友,如忒拜人裴多、刻比多等。这些人都很崇拜苏格拉底,专门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在当时的雅典城市,苏格拉底是一位受许多人喜爱和追捧的文化偶像。
7、民主制遭破坏,雅典人也很着急,他们急需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古典民主制。这种着急的心理,使得雅典人变得十分敏感。任何他们觉得可能有损雅典良善风俗和政治、宗教制度的,他们都是毫不犹豫地打击,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古典民主制原本的包容自信消失殆尽了。这是苏格拉底被杀的大背景。
8、苏格拉底是经雅典的民主政制判处死刑的,罪名是腐化年轻人。苏格拉底说:他常常听到神的召唤和耳语,告诉他雅典腐败了。这一点有点象希伯来的先知,借神语和神意来批判统治者和现实。苏格拉底有希伯来先知的勇气,但没有他们的运气,因为雅典的贵族和民众都没有犹太人那么虔信和畏神,或者说比较理性,所以投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在这一点上,苏与耶稣的罪名相似——“妖言惑众”,但死因不同:苏格拉底是死于法律及其公正的程序,被由500公民组成的陪审团以360票对140票判处死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死于他所孜孜教导的理性;而耶稣是死于犹太教的偏见和罗马总督的强权。所以,苏格拉底的死作为一个悲剧由此诞生,并且,据说他可以逃跑,但苏认为他必须遵守这个城邦的法律,后喝下毒堇汁而死,终年七十一岁。
9、苏格拉底入狱后,柏拉图就养成了每天拜访苏格拉底的习惯。
10、 苏格拉底发言完,500人议会再次就量刑问题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11、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灵魂的适当关照,也就是堂堂正正地生活,才能快乐。他一直是历史的先知者,承载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感,他渴望通过不懈努力来唤醒雅典精英们的意识,结果自己却成为自己杰出思想的殉葬者。他愿意用自己的苦难带给社会和人类福音。正因为如此,才配得上那句著名的评价:只有肯因思想受难的哲学家,才配得上哲学家的美名,才堪配以哲学的名义说话。
12、 与此同时,雅典城邦中也有很多人反感、痛恨苏格拉底,比如那些曾遭到苏格拉底调查和讽喻的官员、诗人、工匠们。他们仇视苏格拉底揭穿了他们的假聪明,反感苏格拉底到处宣讲,败坏青年人的灵魂。
13、他本不必重回洞穴,但是理想国中的哲学家是个保持纯真的初心、忘我执着的人。他回想起当初的穴居、那时候的智力水平、禁锢中的伙伴,于是凭着单纯的自我庆幸和为伙伴们的遗憾,仍然回到了洞穴。他讲述的外面世界的故事受到了嘲笑,被视为一个破坏现有秩序的怪人,被同伴杀掉。
14、苏格拉底是枉死的。柏拉图在《游叙弗伦》中记述了苏格拉底受审前,与宗教家游叙佛伦的一番谈话。游叙弗伦因家仆的意外死亡,控告他的父亲慢神,苏格拉底就向他讨教什么是敬神,什么是慢神。但游叙弗伦的回答却表明,他其实并不明了敬与慢的本质。雅典的宗教家尚且不明了敬神、慢神的本质,雅典普通民众却认定了苏格拉底慢神的罪名。
15、后人经常拿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在当代,二人还同时荣膺了“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称号。
16、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关于某事物的纯粹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摆脱肉体,由灵魂本身来对事物本身进行思考。从这个论证的角度来判断,只有在我们死去以后而非在今生,我们才能获得我们心中想要得到的智慧,如果有身体相伴,就不可能有纯粹的知识,那么获得知识,要么是完全不可能的,要么只有在死后才有可能,因为仅当灵魂与身体分离独立于身体,获得知识才是可能的。
17、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18、还有许多人在战争、瘟疫、地震等灾难中提前死亡。
19、他的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或逃亡,但苏格拉底决不容许神圣的信仰被亵渎,毅然饮下毒酒,选择了死亡。
20、苏格拉底还认为,只有心灵摒弃了肉体的欢乐,才能发现好的思想,才能发现真、善、美、正义和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只有心灵才能体会到。他认为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不是真实的,身体是获得知识的障碍,真正在知识是通过心灵体会的,而不是身体。但显然,这种观点否定了科学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可能性。
21、小的时候以为哲学是形而上学,完全唯心的,玄之又玄。其实是对哲学的误解,也是在大的文化背景下的普遍误解。
22、 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画于1787年,描绘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39年。阿波罗多洛斯的《编年史》持如此说法,“苏格拉底生于阿普色菲翁执政期间,第77届奥林匹亚赛会的第四年,萨尔格利翁月的第六天,当时雅典人正在净化城邦,而据提洛人说,那一天还是阿耳忒弥斯的生日。他死于第95届奥林匹亚赛会的第一年,享年70岁。”1阿兰·德波顿则说得更具体更肯定一些,“公元前399年的春天,三名雅典公民对这位哲学家提起诉讼,告他不敬城帮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2自从雅典迪卡斯特里法院判苏格拉底有罪而关进监狱,每天都有他的学生、朋友和雅典市民来监狱看望他,听他牢房里的演讲。
23、庄子说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24、至于苏格拉底蛊惑青年,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罪名实际出于政治目的。公元前406年,雅典对没有出手援救生还者的海战指挥官予以审判,苏格拉底作为元老委员会成员,是坚决反对不依法律而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集体审判的人。受他影响的朋友,有一些是反对民主政体的人,这些人参与了公元前404年推翻雅典民主政体的运动,其中包括克里底亚和阿尔西比亚德。但事实上,苏格拉底从来没有参与三十僭主的任何政治活动。柏拉图和色诺芬也在多处文献中(包括《会饮》、《斐德罗》),向世人说明,阿尔西比亚德的妄为与苏格拉底没有关系。
25、 雅典迪卡斯特里法院判定苏格拉底的第二条罪状是败坏青年,在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一画中,仍然围绕着一批青年人。就败坏青年这条罪状,具体而言就是苏格拉底是一个怪人,他窥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坏的说成好的,并且以这一切去教导别人。这条罪责源于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有人做了违背雅典利益,破坏雅典民主的事。诉讼者认为苏格拉底教坏了的学生中有亚西比德和克里底亚。
26、人的机体,是由亿万个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又是有生命的。人体依赖细胞的不断分裂得以生存,细胞的分裂达到了一定的极限,分裂就会停止,这时候人就要死亡。
27、哲学史家以苏格拉底的死为分水岭,将他去世之前的哲学称为苏格拉底哲学,之后的哲学称为西方哲学。
28、人类文化传统中存在相当丰富的艺术图像。19世纪开始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正是从古老的艺术品中——建筑、碑刻、神像、雕塑、壁画、金银器、钱币等——猜想、推论和解读古文明的密码和讯息。这些艺术图像与文字文献一样,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思想的表达。以这些艺术图像为主体,通过借鉴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开创的艺术图像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图像中的法律主题及其蕴含的历史和思想,是“法律思想与艺术图像”专栏的初心。
29、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30、这个故事可以激励万千莘莘学子,使出全力徜徉于无涯学海,也可以当做儿童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从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31、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疾病折磨、社会矛盾、心理负担、生活方式等诸种原因,很少有人能够活到这个年龄。
32、对苏格拉底的人品,历史上没有任何疑义,对他于后世的影响,也是绝大多数的肯定和赞颂。但是有一个人不这样想,那就是尼采,他对谁都看不顺眼,苏格拉底也就不能幸免。尼采说(大意):苏格拉底之后,古希腊思想开始衰退了,因为苏使古希腊思想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学。虽然,尼采天生和道德、伦理有“仇”,因而对苏格拉底也可能怀有偏见,但是,如果把科学当作所有思想中的思想、当作人类思想的高峰,尼釆的这一激进的观点却不无公允之处。读“古希腊哲学残简”/前苏格拉底哲学----从毕达哥拉斯到德谟克里特,又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萨哥拉、恩培多克勒等等,你会感到科学已很近了,就在某处的暗影里,触手可及。突然,苏格拉底生了,又伟大地死了,哲学的话题开始集中在正义、勇气、虔敬和善等伦理学概念上,而不是水、气、原子、几何。更要命的是柏拉图的雄辩和文采、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和博学使得伦理的话题及其论述具有压倒性的说服力,使得以后的哲学难以扭转这一趋势。所以柏、亚之后是更加极端的伦理派,如斯多葛派、犬儒派,伊璧鸠鲁、第欧根尼、芝诺等形形式式的圣人思想家,而再无科学天才了。然后雅典亡了,希腊思想也亡了,亡得如此彻底,以至今天的希腊人与雅典时代的希腊人好象是两个种族、文化的人。当然,以上看法并非要归罪苏格拉底或柏拉图,毋宁是从以后的事实向前回溯、回溯到苏格拉底,可能没有苏格拉底,也不会有毕达哥拉斯或德谟克里特第第三。但不管怎样,一千年后的波兰人哥白尼和意大利人伽利略是受了古希腊哲学的影响,而成了科学的奠基人。
33、这一节,部分根据布朗·麦奇对剑桥大学教授MylesBurnyeat的约四十五分钟的电视釆访,以及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有关柏拉图的章节整理和重述
34、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35、这本书解释说,地球上,动物的意识层面在看不到的唯心世界上都是相通的,当有一个动物思想意识发生改变时,这个动物的思想意识就会发出波动,而影响到地球上所有的意识层面都发生相应的波动。敏感的接收快的就会自然的跟着自己冒出来与第一只动物相一致的思维,于是就自然而然的自悟了第一只动物的思想意识。当越来越多的动物都接收到时,发出的波动就会越来越多,影响力就会越大,范围也就越来越广,于是所有的动物都有了第一只动物的思维。
36、本节目背景音乐: “Thewholetruth”,byCarlosCipa
37、对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思考,对于什么是正义的思考,构成了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问题。
38、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39、有的人在各种灾难中,如车祸、溺水、山洪等,提前因意外而死。
40、有的人因为生活失意,失去了生的乐趣。“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再无作为,虽生犹死。
41、西塞罗曾说:苏格拉底使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
42、从孔子的政治理念上不难看出,他对梦回大周、恢复周礼有多么的向往,人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此:为了天真而纯粹的一种学说或教义,而不容任何质疑的声音。
43、雅克·路易·达维德的《苏格拉底之死》,创作于1787年,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雅克·路易·达维德(1748-1825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
44、而苏格拉底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只为开启民智而辩论,只为追求真理而思考,尊重不同,包容异见。这种理念后来开枝散叶,奠定了西方重视逻辑、崇尚思辨的学术传统,继而为科学、民主、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45、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46、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格拉底通过他独有的谈话方法(即之前说到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方式)让很多人都深受折磨,有些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他提问太多但回答太少,使得人们的思想比从前更加混乱。苏格拉底又通常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只是通过一套辩证法来引导对方逼近真理。
47、甚至可以说二人在文化史上可谓中西遥相呼应,相映成辉,但在思想史上却称得上南辕北辙,不共戴天。
48、 苏格拉底和亚西比德,起初是师生关系,后来同在一位将军麾下作战,成了战友。在一场战斗中,亚西比德陷入敌人重围,几乎无生还可能,勇敢智慧的苏格拉底不顾个人安危,用智用勇杀入重围救了亚西比德一命。后来,苏格拉底还把一次战功谦让给了亚西比德。战场上亚西比德陷入死亡困境,苏格拉底舍身相救,亚西比德与苏格拉底的关系,又从战友发展成为挚友。费讷隆的《亡灵对话录》中有一段对话说明了他们的关系变化。
49、首先身体在寻求我们必须的营养时,向我们提供了无数的诱惑。任何疾病向我们发起的进攻,也在阻碍我们寻求真实的存在。
50、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51、而同处于“轴心时代”的苏格拉底,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只不过,他比少正卯更为不修边幅。他经常在古罗马的广场上,赤脚或踢拉着拖鞋,逢人便问问题,搞辩论,抱着质疑一切的态度,给人灌输思辨精神与逻辑思想。至于下顿饭吃什么,有没有得吃,都不在其考虑范围。
52、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53、少正卯与苏格拉底一样,犯了当权者的大忌。教堂也好,庙堂也罢,只能有一尊主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理念,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古希腊与中国基本上同时进入第一次的思想启蒙时代,古希腊表现为苏格拉底等一众先哲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在古中国则体现为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54、(法国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1787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55、这些构思,并不是达维德的误读,恰恰是一个准确、巧妙并且深刻地对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系的理解和构思。达维德想要传达的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师承关系,同样的年纪和服饰,给予学生同他的老师一样的。除了晚年后一部作品《法律篇》,柏拉图其他24部对话集均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者。我们已经难以分清,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讲述,到底是他的思想,还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
56、其次,苏格拉底从来没有证明过灵魂的存在。不但他没证明过,据我了解,西方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应该基本都没有做过这个事。当然了,历史上的哲学工作者成千上万,难保没有谁在哪个著作里做过这个事,我就不敢断言了。但可以肯定的事,灵魂是否存在,这类问题从来不是西方哲学的主流问题,也不太可能成为主流问题,这里面有比较复杂的原因,但是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暂且不论。
57、 亚西比德:你对青少年时期的我是无可责备。我常常听着您的教诲而感动得热泪夺眶而出。有几次我从你那儿逃走,那是伙伴们把我拉出去的,你紧追不舍,像主人追赶逃跑的奴隶。对你,我从来不敢反抗。我只听你的话,就怕惹你不高兴。确实,有一天,我做了件出乎意料的事,我扇了希波尼斯一个耳刮子。打过以后我前去请他原谅,我当着他的面脱掉衣服,好让他用荆条惩罚我;可他原谅了我,因为他明白,我所以冒犯他是因为我生性轻率,我这个人活泼好动,爱闹着玩。
58、理想国的统治者应当是真正的哲学家,因为真正的哲学家才能将城邦带向正义、善和理想。为什么只有哲学家有这样的能力?因为哲学家通过理性的力量,不仅能够看到“可见的世界”,而且可以看到“可知的世界”;而普通人只能通过感官感知“可见的世界”。柏拉图所说的“可见的世界”就是洞穴之中的世界;“可知的世界”是洞穴之外的世界,哲学家就是从洞穴中逃出来的那些人,他在太阳下闯荡,逐渐获得了理念世界中的真理。
59、比如,尼采、休谟、罗素、戈尔兹夫妻、拉吉舍夫、吉尔.德勒兹等等。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60、第事物总是从与它们相反的事物中产生。比如黑夜的必定是从白天来的,白天也必定紧接着黑夜而来;睡眠必定在清醒之后,反之亦然,同理,生命与死亡也有这种关系。苏格拉底认为生与死也像黑夜白天,睡眠清醒一样是循环不息,交替出现的,所以,人死之后必定还会转生,只是现世的人从未见过死而复生这种事,所以他推断人死之后,灵魂会在另外一个世界重生。
61、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62、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佳服饰。
63、公元前399年春天,诗人迈雷托士、修辞学家赖垦、复辟民主政府中的政治家安匿托士控诉苏格拉底慢神和蛊惑青年。苏格拉底辩护自己没有,但陪审团仍以280票对220票,宣告年已70岁的苏格拉底有罪。审判官采用原告提议,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64、孔子率领门徒,长途跋涉,车马不停,脚步凌乱,惶惶如丧家之犬,却执着地处处宣讲自己的政治理念,而苏格拉底等人西哲诸贤也不惜代价地在一切能够辩论的场合去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
65、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66、其实,我认为,用死亡的意义关照,生活才更显出其娇艳与美丽。因死亡彻悟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是精准的教育。
67、苏格拉底认为死亡不过是将灵魂同肉体分离开来。这正契合柏拉图的观点,就是美与丑、善与恶、理智与感觉、灵魂同肉体都是一一对应的。在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去另外一个世界更好,只有神知道答案。苏格拉底相信灵魂不死,并坚信在另外一个世界有更好的生活。
68、公元前399年,当权者认为苏格拉底在当时的雅典是一个反传统的“异类”,他只相信自己心中的“灵异”,而对传统的信仰持怀疑和不敬的态度。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罪名是“不信城邦诸神、自创新神”和“败坏青年”。败坏青年,不可不杀。孔子杀少正卯的根本原因当时和后世,都有人认为孔子公报私仇,借道德之名排除异己,消灭竞争对手,以维持教育培训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69、 亚西比德生于公元前450年,卒于公元前404年,出身于贵族家族。他的父亲战功赫赫,是伯里克利的朋友。父亲死于一场战争,当时亚西比德只有四岁,伯里克利成了他的监护人并把他从孩子一直抚养到成人。长大成人后的亚西比德英俊潇洒,勇敢睿智,十分有魄力。每一个雅典人都要为雅典而战,亚西比德也走上了战场,并且和他的老师、大他十岁的苏格拉底成为战友。
70、到了后的时刻,他的学生们围拢过来,心情十分沉重地看着即将死去的老师。太阳落山之前,苏格拉底服下毒酒受死,享年70岁。
71、根据这些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几乎没有时间从事哲学的原因。
72、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73、 《苏格拉底之死》这幅画本身并没有渲染悲伤,但是看这幅画的人却感到悲伤气氛扑面而来。一个人的目光不管落在这幅画的那个地方,这个人的全身就会被一种悲怆和凝重感紧紧地包裹住,这一切都源于苏格拉底后一课中听讲学生们的情绪。大卫在《苏格拉底之死》中的各种表达都指向这一点:这其实是苏格拉底在利用后一点时间,为他的学生和朋友以及爱听他演讲的雅典市民上后一课。面对苏格拉底如此悲壮而又悲伤的后一课,确实令人心情各异。克里托右侧的那个听课者,听着听着,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忍不住垂下头,用双手捂住了眼睛,只留下耳朵听他的老师讲述。终于讲完后一课的苏格拉底,到了和人和时间和神告别的时候了,苏格拉底说,“别了,阿波罗和阿耳忒弥斯!别了,提洛岛上他们这对著名的孩儿。”站在拱门下穿着绿色衣袍,始终不敢近前的那个学生,听到这句话,痛苦得双手抚墙。站在苏格拉底左侧靠墙的阿波罗多洛,听到苏格拉底的这句告别,放声大哭起来。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说,“阿波罗多洛的哭泣一直没有停止过,而此刻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使屋里(牢房里)的每个人更加悲伤,只有苏格拉底除外。”4在大卫的画中,克里托坐在苏格拉底对面,仰着头注视着这位伙伴,按在苏格拉底腿上的右手,似乎在给这位将死的哲学家提供安慰与力量,似乎只有他还能冷静地听完苏格拉底的后一课,不过,按斐多说法,“其实在我之前,克里托止不住流泪而站了起来”(《斐多篇》)。在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中,坐在床脚的柏拉图一直记录着老师的讲课,此时也停止了记录,低下了头,连卷纸也掉在地上。就连那个死刑监刑官,他一只手把毒酒递给苏格拉底,但也不忍看到苏格拉底接过毒酒的场面而掉转了头。其他和他们的老师具有同样信念的学生,此刻也陷入了沉默之中,整个牢房陷入悲恸之中。不过确实如柏拉图所说,“只有苏格拉底除外”!苏格拉底仍然手指上苍,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要论证的命题论证清楚。
74、 苏格拉底初次申辩结束后,500人议会进行投票表决,以281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接下来,苏格拉底再次发言,当时苏格拉底可以提请用交纳罚款来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说道:“我从来没有过过普通人的平静生活。我不关心大多数人关心的事,挣钱、有一个舒适的家、担任文武高官以及参与其他各种活动。……一个穷人成为公众的恩人,把时间花在对你们进行道德训诫上,怎样对待他才是恰当的?只能由国家出钱养他,此外没有更恰当的办法……”
75、这个“洞穴之喻”的困惑一直流传和影响到二十世纪。有人说:人类,不过是一个被取出来人的大脑,它被供养在营养液中,由此,他所感知的不过是一个营养缸里的虚拟的世界,诸如杀戮或做爱、饥饿或美歺等等都是被灌输的虚幻,而非真实的经历。读到此,不免令人惊竦或心灰意懒。佛教也有相似的论述及其走出虚幻的路径。但是,我们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走出虚幻的途径,“路,就在你的脚下。”对于此一假设,已故美国数学家、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一书中证明道:一个被供养在营养液中的大脑,是不会知道自己是被供养在营养液中的,人类对自己的疑惑——自己可能是被供养在营养液中的一个大脑、或一堆感知器官,这正好证明人类并非生活在营养液中,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里。这就是人所具有的反思/reflection的能力。当然,普特南提供的还只是一个逻辑的证明,而不是一个事实的科学的证明,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否定“我们其实是一个大脑器官并生活在营养液中”这一猜测。所以你们可以不信,反正我是信普特南的,而且必须信,否则-按照实用主义的原理-人的生活和思考就没有意义。但是切莫以为,人类因为解决了这一问题而改良了自己的处境。我们的处境其实是随着我们越是“真实的人”而越益糟糕、渺小,人类已从宇宙之精华“沧落”到“一粒悬浮在一束光中的苍白的尘埃”。虽然如此,但人是人、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应该没有疑问。
76、有一个关于苏格拉底和学生的故事——一个学生见到苏格拉底,问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于是将这个学生带到海里,并让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他在水里大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说当然是呼吸新鲜的空气!苏格拉底这才说:“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77、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78、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的宇宙观,是一种数学宇宙观。柏拉图的政治理想,是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另外,柏拉图在人文、经济、法律、教育、爱情等等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学说。
79、苏格拉底对于整个世界哲学史意义非凡,堪称西方哲学奠基者。而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历史文明中,更是一件大事,甚至可以与耶稣之死相提并论。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哲学与政治的巨大冲突,耶稣之死体现了宗教与政治的冲突。这两个冲突都是亘古未变的两大话题。这两种冲突,直到现在依然存在。
80、后,我来简要说明一下苏格拉底如何证明灵魂不朽,以及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当时很重要。这个问题的证明分为三大步:
81、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