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6 10:28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登金陵凤凰台

1、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2、(唐诗三百首45)李白《长干行》

3、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4、半落: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中分: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5、(唐诗三百首74)王维《老将行》

6、(唐诗三百首90)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开头四句怀古,面对金陵凤凰台凭吊历史,感慨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

8、到了宋代,南京的河西地区已经基本成为陆地,并且有了大街、寺庙等建筑。此时的凤凰台也早已在杨吴时期被划入城内,高台上的视野也大部分被高耸的城墙所遮挡,凤凰台登高远眺的盛景也就不复存在了。

9、(唐诗三百首112)李白《清平调三首》



10、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11、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

12、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13、(唐诗三百首9)张旭《桃花溪》

14、(唐诗三百首99)李白《渡荆门送别》

15、(唐诗三百首11)张九龄《望月怀远》

16、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江南东道江宁县:"凤凰山,在县北一里,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死马涧。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仍置凤凰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凰山。"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一:"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唯谪仙为绝唱"(又见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

17、这一奇特现象很快被人发现,并一传十十传百,后被一位王族得知,于是就将这处地方改名为凤凰里,并在此修筑了一个高台,名为凤凰台。

1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里的“浮云蔽日”,是指朝中奸佞当道。“浮云”比喻奸邪,“日”比喻君主。《古诗•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李善注引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长安”指朝廷,“长安不见”是指自己远离朝廷,不被重用,所以才使人无限的忧愁。这样,将登台吊古伤今的感慨,自然地结合起来,抒发了深沉的历史叹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9、(唐诗三百首106)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0、“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二、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1、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觉得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2、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

3、(唐诗三百首14)张九龄《感遇其四》

4、《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六载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5、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唐诗三百首57)王昌龄《长信怨》

7、(唐诗三百首91)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8、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六年(747)游金陵时模仿崔颍《黄鹤楼》所作,但李白此诗的意旨比崔颍更为深远。

9、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10、(唐诗三百首6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1、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培训中心

12、(唐诗三百首80)王维《渭川田家》

13、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

14、(唐诗三百首2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5、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察征》:“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16、释义: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忧愁。

17、《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奸邪小人)比作浮云。赏析:“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18、(唐诗三百首37)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9、(唐诗三百首84)王维《山居秋暝》

20、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



三、登金陵凤凰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登金陵凤凰台的翻译:

2、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3、(唐诗三百首95)李白《早发白帝城》

4、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7、(唐诗三百首93)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8、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还在于对时空观念的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他选取了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9、(唐诗三百首36)孟浩然《早寒有怀》

10、(唐诗三百首82)王维《酬张少府》

11、(唐诗三百首*)杜牧《清明》

12、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已辟为白鹭洲公园,是南京城南地区大的公园。该园在明朝初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后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大而雄爽”的园林,取名为东园。该园成为园主与王世贞、吴承恩等许多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时,曾慕名到该园赏景钓鱼。入清以后,因不断受到战火与人为的破坏,以致景物凋零,园林萧瑟,一代名园已成遗址。民国期间,南京市政府于1929年将该处建为“白鹭洲公园”。至日伪期间又遭摧残,公园沦为一片废墟。

13、三山半落青天外,sānshānbànluòqīngtiānwài,

14、(唐诗三百首105)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5、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16、(唐诗三百首75)王维《汉江临泛》

17、(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

18、《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觉得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19、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江南东道江宁县:"凤凰山,在县北一里,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死马涧。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仍置凤凰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凰山。"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一:"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唯谪仙为绝唱"

20、(唐诗三百首27)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axxzhouaxxyyflongdd】四、登金陵凤凰台书法作品楷书

1、(唐诗三百首8)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形成两条河流。此二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

3、由于凤凰台是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从此,凤凰台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4、(唐诗三百首83)王维《鹿柴》

5、(唐诗三百首88)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6、《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7、点上方“唐诗宋词朗读者”,再点击“关注”。

8、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9、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10、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为李白奉命“赐金还山”、南游金陵时所作。全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11、这两句诗句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12、凤凰台一带正好地处长江的一个转角处,唐代因为经济的发展,人口剧增,长江沿岸多了很多居民区,对长江沿岸的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特别是长江中上游一带。因此,上游冲击了很多泥沙到了下游,而到了凤凰台一带就容易堆积,后渐渐形成了滩涂和陆地。

1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4、(唐诗三百首6)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15、(唐诗三百首89)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6、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梧州的诗词更是文化传统悠久,底蕴深厚,社会和群众基础广泛。为助力我市创建“中华诗词之市”,市委市直工委推出《中华诗词赏析》专栏,通过诗教,陶冶情操,激发广大党员干劲,形成“人人学诗词”的浓郁氛围。

17、李白很少写七言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8、(唐诗三百首94)王维《秋夜曲》

19、(唐诗三百首87)王维《相思》

20、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axxzhouaxxyyflongdd】五、登金陵凤凰台翻译及赏析

1、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原文:《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朝代)唐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翻译: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忧愁。

2、(唐诗三百首5)沈佺期《杂诗》

3、到了近代,太平天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凤凰台作为军事要地,一直是炮火直击的对象,整个城南建筑大部分毁于战火,因此这里的地形地貌和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李白时期更是相去甚远,凤凰台的历史地位也渐渐消失了。

4、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5、崔灏的《黄鹤楼》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评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评析: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6、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7、(唐诗三百首110)李白《玉阶怨》

8、(唐诗三百首33)卢照邻《元日述怀》

9、(背景)《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10、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11、(唐诗三百首70)王维《青溪》

12、比喻这里的“浮云蔽日”,是指朝中奸佞当道。“浮云”比喻奸邪,“日”比喻君主。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这两句诗还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1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个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市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14、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15、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16、(唐诗三百首85)王维《竹里馆》

17、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依然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凤凰台的声名依然在外,因此还是有很多文人骚客来到此处怀古,一直到明清时期,依然有很多关于凤凰台的怀古诗文。

18、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19、(唐诗三百首43)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20、《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李白借怀古写景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上一篇:屈原列传史记翻译【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