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知行合一
1、陶行知知行合一思想
(1)、1946年4月21日,陶行知在育才中学讲演《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短短几日在大任小学、圣约翰大学、大同中学、沪江大学……到处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身影。6月23日,上海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代表团赴京请愿,陶行知在北站五万人欢送大会上发表演讲。
(2)、陶行知成长在中国历史动荡的时代,成年后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本想通过学医来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却因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愤而退学。读大学期间,深受辛亥革命的影响,他认识到教育才是唤醒和改变一个民族未开的根本实践。大学毕业后,陶行知赴美留学,师从杜威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回国后,他积极投身平民教育运动,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
(3)、第四个,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
(4)、父母给他取名陶文浚,到了19岁,读大学期间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影响,给自己改名“陶知行”,认为“知是行之始”,认识先于实践。
(5)、他反问一句“读书有什么用”,把老爸气得够呛。
(6)、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7)、但很快,他认识到其中的唯心论色彩,于是把王阳明的学说翻了个个儿,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
(8)、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9)、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0)、也就是真正致知的人,真正见性的人,真正明明德的人,已经获得了真正的智慧,心做回了主人,不再被意识(物)所左右。待人接物都是自然流露,一言一行都会自然地体现出来。
(11)、过了不到一年时间,1915年9月,陶行知就转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读。虽然伊利诺伊大学只是陶行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跳板,但这里的学习给他奠定了“相当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师从杜威学派人物罗托斯·迪尔塔·考夫曼教授,获取了“教育哲学方面基础的知识”。
(1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13)、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14)、在经历过动荡时代之后的陶行知,全身心投入中国教育事业,将毕生所有的研究与先贤之学,倾囊而出地奉献,这就是他的终生信仰,正是印证了北宋张横渠四言中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15)、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16)、 有诗曰:“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圣人,我们当踏着他为我们修筑的阶梯继续攀登,而不是消闲地站在山下袖手观山,望山而拜。
(17)、 总之,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并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渗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18)、 用餐时间都缩短到不能再短,上厕所都需要跑步来回,甚至连生病请假都十分艰难。
(19)、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0)、“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和源泉”。现在我想到五个字:
2、陶行知知行合一
(1)、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2)、这就是致知后,就可以达到意诚,意诚了心就可以正,心正后身可以修,身修了家就齐,家齐后国就可以治,国治了则天下平。获得良知后,修身,才是根本!无论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是如此。
(3)、 陶先生一贯高举“教育即生活”的大旗,批评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抨击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
(4)、 众所周知的是年级越高,体育课时越少,到了高三或初特别是进入了后一学期和冲刺倒计时的高压学习阶段,几乎都是取消了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一味的把学生圈在教室里,不停歇的听课和无间断的刷题。
(5)、我们必须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保垒,必须注意几点:
(6)、1932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设立“山海工学团”——取名“山海”,是“因山海关已成为国防第一线以示不忘国耻”;“团”,则是针对“中国社会之一盘散沙的大病”。工学团是一个极为朴素的组织,“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以强调“在劳力上劳心”和“手脑相长”。陶行知说:“四万万人若都能用脑来指挥手,手来变化脑,那么组织起来必能产生惊人的力量了。那时应付日本,一定不难。”为了应付工学团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陶行知又推出了“小先生制”——让十多岁的小孩,担当起先生的责任,从而“小孩教小孩”。“小先生制”首批培养出来的200多名小孩,都能“教哥哥姐姐、教放牛娃、教砍柴伢,为普及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7)、陶行知的名字“行知”在行走中知道教育的真谛,“知行合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读他的著作,为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为他的爱国情怀所敬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中,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8)、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9)、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10)、可以说,如果没有金大就学的机会,陶行知对“知行合一”的思考不可能如此深入,对民主共和也难以有如此认识——陶行知日后思考教育与国民改造的关系,思想根源皆起于此。
(11)、“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有幸参加了“课堂实效”课题研究,让我更容易理解陶先生“教学合一”的理论,我知道了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我已经做好长期学习、实践陶先生“教学合一”这一理论的准备。正如陶先生所说的“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如果教师只会固步自封,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12)、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要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做为一个新教师,更要向陶爷爷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13)、晓庄查封之后,陶行知被通缉,流亡日本一年后,才得以回国,隐藏在史量才的《申报》里度日。1932年,随着时局的变化,针对陶行知的通缉令被取消,他才敢浮出水面。
(14)、不过,很快就又兴趣转淡。他的文友们颇感惋惜,他笑着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不过为文人,辞如李白、杜甫,不过为诗人,都不是第一等德业。
(15)、23岁的陶行知在毕业典礼上宣读论文《共和精义》,黄炎培在台下观礼。32年之后陶行知去世,黄炎培题写挽诗,依旧说的是当年的场景:“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16)、核心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7)、 “教的法⼦必须根据学的法⼦”,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要“个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的能⼒进⾏细致的了解,从⽽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创造能发挥他们⾃⾝能⼒的学习情景,使每⼀个学⽣都能达到学习⽬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避免学⽣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失去兴趣,产⽣厌烦⼼理。
(18)、此后,他又写了《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提出通过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眼睛这“六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19)、其核心的观点是做学问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育人先育心,如果品德高尚教育即可有教无类。育人育心,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无异,而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是不谋而合。
(20)、他们接续历史,又瞻望未来;他们立根于诗书佛老,融贯于西哲逻辑,以讲台为阵地,以书刊为舞台,或孜孜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或倡言西方自由、民主和法治。但无一不是希图用自己全部生命去构造个人的立命之所,社会的精神家园;他们在黑暗中喊出的民主和科学,至今仍是我们尚须努力奋斗的方向。
3、陶行知知行合一的字
(1)、第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2)、社会即学校的意思是社会其实是就是一个学校,社会是教育的范畴。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教育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而不是只局限与一部分。我们既要注重学校的教育,也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学习也不能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环境。
(3)、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4)、学生成为农民,自然放下身段,和周边的乡村连成一体,下意识地参与乡村建设。晓庄师范开办后不久,就在周围开办了平民学校、乡村医院——“改造社会”的口号,此时已经完全落实到行动中来。
(5)、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6)、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7)、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共和立宪刚刚替代千年的王权,似乎这个古老的帝国融入了新气象,但是在根深蒂固处却有着文化断层般的隔阂。百年前,无数的人提出疑问“中国真的不能成为民主国家吗?”对此,22岁的陶行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健康稳定的共和国,必须有两大因素,真领袖和能识别真领袖的国民,他甚至认为第二个要素比第一个要素更重要,而如果想得到有识别能力的国民,的途径就是教育。
(8)、《中国教育改造》《教学做合——讨论集》《普及教育》《怎样做小先生》《中国大众教育问题》《育才手学校册》《古庙敲钟录》《行知诗歌集》等都是他的著作。
(9)、其时,日本已经入侵中国,教育的主题已经不仅仅是“改造”,还包括“救亡”。
(10)、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好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11)、陶行知用其一生,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教育家的赤子之心,其在教育上的成就可谓是空前绝后,令人为之惊讶和赞叹。回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先贤们踏着鲜血和泥泞,努力的举起一盏又一盏的微弱火把,挥舞着跃动的鲜艳火苗,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去刺破那厚重的黑暗,迎来新的光明。在绝望无助的黑暗中,心中的信仰是他们永不熄灭的火光,支撑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先驱者。
(12)、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13)、“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4)、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15)、第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16)、 过分的考试把宝贵的个性扼杀了,把快乐的童年赶跑了,“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作为教育家的陶先生关于“这把会考的大刀是不可糊里糊涂地乱舞了”的呐喊,疾呼了一个世纪,而今考试却成了学校教育的中心和灵魂。
(17)、师承:唐进贤(崇一学堂)、包文(金陵大学)、杜威和孟禄(哥伦比亚大学)。
(18)、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一定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
(19)、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20)、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故事
(1)、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教师就应该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此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课堂所学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如:学了“10的认识”后,回家练习数数游戏,可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说家里的电话号码;让他们记录一星期的气温等。一切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都可以让孩子去数一数。让孩子在数数的过程中理解基数含义。家长与孩子一起数数、算算中不就对他进行了数学启蒙了吗?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2)、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先生。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
(3)、在学校,现在让我觉得快乐的事,是看到那一张张幸福可爱的笑脸,很远就能听到“老师,美术老师好,美术老师啥时候再给我们上课”。这是很渺小的一件事,也是很伟大的一件事。就是陶行知经典语录里的“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散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的呼吸。”
(4)、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重温下陶行知关于教育的十八句话。以此缅怀陶行知先生,并与大家共勉。
(5)、从实践的角度看,对陶行知影响更大的,无疑是杜威的“实验主义”。他认为中国学术缺乏一种科学的方法,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达到真正的“致知”。
(6)、忙完了县第二教研片常规检查、教学设计比赛等事宜,终于能静下心来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感慨于陶先生宽广的视野、研究问题的深入,杨礼仙:《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想。以此为镜,我反思自己的教育与教学,反思自己的工作,目前我感触深的有两点:
(7)、那么在佛教中来说,致知可以说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修行解脱的第一步,见性就是悟道了,但是自身的习气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还需要在生活之中去练习。
(8)、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为全世界研究教育的高学府。在这里的两年时间,陶行知师从孟禄、杜威等名教授,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从“美国公共教育管理”、“学校与社会”、“教育史”、“教育哲学”到“进步社会的教育”,陶行知一一研习,形成了他所谓的“以教育行政”为终身职业的基础。
(9)、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就拿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10)、其次,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11)、先说“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再说“私德”。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成为妨害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
(1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 大学》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说做圣人的道理我自己心里本来就具足的,之前是因为我在外面的事物中去找这个“理”,所以这是完全不对的啊。这个故事被称为“龙场悟道”。
(13)、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1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5)、父亲王华见了,很生气:“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用得着这个吗?”
(16)、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陶行知整理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这种理念依旧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
(17)、虽以政治为题,但《共和精义》处处指向教育。时任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正于台下观礼,对陶的论文印象十分深刻,以至32年之后陶去世,他题写挽诗,想起的仍是那次见面的场景,“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18)、我们一旦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19)、 “知”,人们顶多理解为学习知识,而“行”,可能会被视为影响学习的“不安定因素”,遭到排斥和抗拒。从老师到学生,都会担心因为“行动”影响“成绩”,会挨众人的批评。
(20)、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5、陶行知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
(1)、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先生之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2)、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此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延展,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层次。“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3)、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4)、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5)、让我们做一个每天都快乐生活、认真工作、爱学生的人,做一个儿童乐园里的顽童。
(6)、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他形象地比喻:“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7)、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
(8)、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9)、1914年9月,和汪纯宜结婚不久的陶行知,即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他一方面定向研习市政学,一方面也修习教育课程,包括“教育行政学”、“教育研究法”、“教育心理学讨论”以及“中学课程”等。对于陶行知的课程选择,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子侠分析:“在夏季加习的几门学位外的课程表明,他已决意转攻教育学,争取更高一级的学位。”
(10)、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11)、1985年,纪念馆展览室扩建,陈列面积400多平方米,充实了展品内容,展出照片429幅,实物319件。
(12)、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否则必定要困于日用破碎,而不能够向上飞跃。
(13)、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时间、空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教育;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觉得很有深意。
(14)、费正清说:“陶行知与政治当局的关系是矛盾的,他的乡村实验终于不能获得任何当权者的有效保护。陶行知和冯玉祥之间有一种隐秘的关系,这位‘基督教将军’是蒋介石的对手,钦佩并可能帮助晓庄学校的事业。蒋介石本人曾短暂地对晓庄学校的进展感兴趣,但在1930年下令关闭该校,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该校有社会方面激进的可能性。”
(15)、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