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陶行知的主要思想
1、陶行知的思想理论内容
(1)、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就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具有多方面的。
(2)、陶行知的五大主张:陶行知之前的给自己起的名字叫做陶知行,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受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所以改名为“知行”。进入中年时期,他通过博学有所感悟,又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学说,翻了个筋斗,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正式庄严宣布改名为“行知”。
(3)、(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4)、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5)、②在课程方面:陈鹤琴尽管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得知识,但并未否定书本。他追求的是要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当前学校的教材也要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同时,课程也不应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要落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更广泛的认知。
(6)、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承杜威、孟禄等。杜威的思想对陶行知影响很大,在强调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这点上,杜威给陶行知以直接影响。可以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生活教育理论还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国现实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考虑了一般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而且考虑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尚未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现实。
(7)、(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现代教学方法论,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题干中好先生不是教学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即教学生做,故符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因此,选B。
(8)、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谐之感情。
(9)、两部著作实为一个整体,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融合贯通。纵向上,以陶行知的生平经历与教育思想为架构;横向上,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纲,勾连出陶行知具闪耀思想光芒的篇章。譬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一书的第一编“理想信念——教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中,又分为“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教师的初心理想与社会使命”两部分;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的第三章“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中,详细地从政治理念、哲学观点、文化思想三个部分来论述。而对于陶行知为著名的“生活教育”的观点,既有《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第四章中对“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与具体教育主张”进行详尽地分析,又有《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的第四编“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篇文章的印证。两本书相互参见,构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宏大广博,又精微深邃的体系,显示出周老师“体大虑周,辞约旨丰”的别具匠心。
(10)、要是手脑联盟教用脑的人,用手就用手的人用脑教,一切人都把双手和脑拿出来用。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11)、“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1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3)、陶行知认为,劳力而不劳心,一切行动都是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学历入学不能认证与经验,劳心比劳力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上真正之做。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
(14)、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5)、陶行知主张教育救国,他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陶行知积极付之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因为陶行知深受西方民主主义的熏陶,加之以往的教育运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导致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教育现状,使得在普通民众中推广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忽视了民族大众的力量和他们获取教育的迫切愿望,教育运动的推广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压迫性的方式,陶行知甚至说“强迫是一种必要手续”。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改革经历也为其奠定了强大的理念基础,促使他把教育放为中心,并结合人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符合当时教育改革的现实。
(16)、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17)、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18)、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陶行知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19)、“学生”二字的含义,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就是学习人生之道,整个生活都是学习过程。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独立的思想、要有独立的职业意识。
(20)、教育学考研背诵打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坚持下来才会看到效果,把大量的背诵内容细化到每一天可以减轻很大的背诵负担。
2、陶行知的三大主张
(1)、《礼记·学记》有云:“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达到深刻理解、触类旁通的境界,从而树立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不轻易动摇。“知类通达”也可以看成周洪宇教授治学精神的概括,他在研究陶行知思想中汲取学术营养,归纳陶学精髓。
(2)、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
(3)、著作中处处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芒。关于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周洪宇认为:“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中国近代原创力强、真正形成教育学说体系并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关于陶行知精神,作者在书中创造性地总结成六点:一是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二是乐于奉献的伟大情操,三是炽热真诚的教育激情,四是不屈不挠的刚毅品质,五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六是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这是公允的而且有创造性的提炼。
(4)、答: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
(5)、“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6)、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7)、第社会即学校。学校不是的教育场所,更要从社会生活中学习,探索经验和方法,帮助社会进步。
(8)、第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9)、《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的编写体例分为具有严格内在逻辑关系的四个部分,围绕“四有”好老师的几个方面,分别选录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第一编,理想信念——教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第二编,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伦理与道德精神;第三编,扎实学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第四编,仁爱之心——教育的出发点。这样编排精妙之处在于,既符合陶行知教师教育论述的实际情况,可以直观感受陶行知先生的为学为人及其教育思想精髓;又遵循了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相结合,教师们可以从阅读原始文献中感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与人格魅力。
(10)、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1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12)、一个理论: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13)、③“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有教先学”即教人者先教自己。同时,教人者还要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有学有教”即“即知即传”,它既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还要求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
(14)、他号召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化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地前进,我们必得参加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了。”
(15)、“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6)、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是现代教育家()的名言。
(17)、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18)、20陕西师范教育学考研群748709627
(19)、*运用民主作风教学生,并与同事共同过民主生活,以造成民主的学校。
(20)、③1939年,为了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培养特殊才能的儿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3、陶行知的重要思想
(1)、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中希望通过乡村教育助民富,启民智,享民权,保民族。他提出教育与政治相配合,将生活用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不是仅仅强调教育的中心地位,而是教育融入生活,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想以教育来唤醒民众,使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第陶行知在乡村大力推广教育,促进其发展,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的光彩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劳苦大众的子孙可以有机会接受教育,体力劳作与学习知识想结合,这在中国教育历史上也是首例。第陶行知还认为品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他认为教师只有把品德高尚才能真正称其为老师,并且要以行为为学生做好的示范,还要积极的改造中国农村的现状,肩负重燃民族希望的责任。教师不单纯的是知识的教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成为自我修养的.锻造者。教师应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第陶行知提出使乡村教育更加科学,强调科学、实际在乡村的推广和实践。陶行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私塾教育模式,开创科学走下农村的新局面,并以教学实验的方法,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劳动,用科学武装农民的头脑,为他们解决难题,开拓视野。
(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其“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和“书呆子”两个极端。“在劳力上劳心”是指“手脑双挥”,将传统教育下的劳力和劳心连接起来。其“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其“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其“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求以培养学生“生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论取代旧的传统课程论。生活课程论的主要特点是:把书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做的工具,主张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代替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主张把社会之需要与能力,个人之需要与能力及生活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依据。
(3)、陶行知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终身致力于教
(4)、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5)、针对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成为书呆子的问题,教会我们全面发展的人要手脑并用、手脑皆强。只有手脑结合的人,才能不与生活、实践脱节。其次,学生应对自己学识能力深切了解,要多留心生活,关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6)、*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9)、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10)、与以往的研究陶行知的学术著作不同,这两部著作,不追求陶行知学的大而全、也不执著于陶学的专而深,而是将关注点设定在“教师简读”上。一是将读者目标定位于“教师”或“准教师”;二是追求“以简驭繁”的效果,使老师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快读有效地把握住陶行知教育之精髓,为教师们提升自身修养,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提供有法可循的成长路径。本书的特点有二:
(11)、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
(12)、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
(13)、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14)、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15)、陶行知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16)、五个主张: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17)、①1927年,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艺友制”,确立“生活即教育”思想,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8)、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19)、周洪宇已经深耕于陶行知学四十余载。长期浸润于陶行知精神之中,其人格修为、学术涵养、精神境界自然受到深远影响。陶行知是“人民的教育家”,而周洪宇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不断推动各项重要教育政策与法律制度出台,提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实行国家教育公务员制”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建议,在国内教育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纪念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影响力人物30人”“当代教育名家”等称号,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洪宇继承并发展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将其发展为“生活·实践”理论,这无疑是对陶行知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③不管是教师的从做中教,还是学生的从做中学,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素质。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观点,可以说是他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与灵魂。
4、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贡献和观点
(1)、他的教育思想的人民性,还体现在他把人民作为教育的主人,必须首先向人民学习,把他们当作教育的主人,自己是为他们服务的,因而要用人民需要的东西教育他们,用人民易懂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提供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摆脱贫穷落后。
(2)、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同心协力”的境界。
(3)、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