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道德经白话全译【文案47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3 14:2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道德经白话全译

1、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2、(解释) 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智,能认识自己的叫做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战胜自己缺点的叫做刚强。知道满足就感觉富有,坚持力行的就是有志气,不迷失本性的就能长久,死而不被遗忘的就是长寿。

3、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做天下的川谷。

4、我们由衷地希望,这本《道德经白话全译》可以助您提高处世能力与职场智慧,并能助您改进经营之法与管理之道。按老子的教导去做人做事,相信您一定会觉得内心充实,精神舒畅,心胸坦荡,与自然、天地相和谐。

5、天子没有按正道去做,天下走正道的人也会变为追求奇变的人,善良的人也能变为妖孽。人们处在迷惑之中,时间本来就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保持自我的方正,却不按的标准去要求众人;保持自我的清廉寡欲,却不割裂伤害众人;保持自我的率直,却不随意做事;保持自我的明察,却不炫耀自我。(道德经白话全译)。

6、(解释) 少说话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人:求道的就与道相同。求德的就与德相同,求失的就与失相同。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与失相同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不值得信任的,当然就有不相信的事情发生!

7、(解释) 打算治理天下用妄为的办法,我看他是得不到什么的。天下诗歌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妄为的。妄为的人要失败,想据为己有的要丢失。所以一切事物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轻嘘的有急吹的,有强壮的有瘦弱的,有小挫的有全毁的。所以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措施。

8、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唯独有道的人。

9、是谓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复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门(复制生命的不二法门), 是谓天地根(是与天地同寿的根本)。 绵绵若存(绵绵不断的生命形式就是这样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10、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 以其不自生(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 故能长生(所以能长生)。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因为谦让反而获得人民的拥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让人民依赖他的存在), 非以其无私邪(难道不是这种无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圣人的理想吗)。 (道德经白话全译)。

11、(翻译):人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一死就僵硬了。草木活著得时候,枝叶是柔脆的,一死就枯槁了。所以坚强的,属于死亡;柔弱的,属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军队一强大就要被消灭了,树木一强盛就要被砍伐了。强大的处于下势,柔弱的处于上势。  

12、虽然,时间流逝光阴难复返,但那些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巨著依然会流芳百世。在《道德经》中,“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是我们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节选自第一章节的内容。年少时的我们,虽然能记下、能领会浅层面的含义,但并不知其中深意。

13、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14、却走马已粪(就会看见快马在田间劳作); 天下无道(天下失去自然和谐之道), 戎马生于郊(就会看见戎马在郊外生产)。 祸莫大于不知足(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大的危害莫过于贪得无厌)。 故知足之足(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 常足矣(永远是满足的)。 

15、而将其直译过来的意思大概为:在我们的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它是什么样子,也无法通过耳朵听到它的声音。这个空虚又寂静的物体,可以在不依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生生不息。具有规律运转活动的它,似乎永远都不会衰竭,就像是所有事物的根本一般。

16、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8、所以,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20、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贵,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

2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22、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翻译):大道弥漫,无所不在,周流左右。万物都是籍著他生的,他不自夸自诩。大功都是由他而来的,他不彰明昭著。他爱抚滋养万物,却不以主宰自居,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样子。当万物都依附归向他时,他仍然不以主宰自居,这样,他的名份可就大了。由于他从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这就成就了他的伟大。  (第三十五章)

23、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极大的荣耀却好像受了侮辱,

24、所以若两军对峙,旗鼓相当,那悲伤哀恸的一方必胜无疑。

25、天下的政治好像不清楚,但是百姓能风俗淳朴;天下的政治好像明明白白,但是百姓却有太多的缺憾和疏懒。灾祸是福气产生的根源,福气是灾祸藏伏的处所。这样祸福相互交替,有谁知道何时是极限呢?

26、(解释) 真懂得的不随便乱说,随便乱说的不是真懂得。塞着穴洞,关闭门户,挫去锋芒,解脱纠纷,含光耀,混同垢尘,这就叫做“玄同”,所以,不可能对它亲近,不可能对他疏远。不可能使他得利,不可能使他受害。不可能使他尊贵,不可能使他下*。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27、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8、(解释) 五光十色,使人眼花;过多的乐声是人耳聋;过多的美味使人口伤;纵情的起马打猎,是人心放荡发狂;保存珍贵的东西使人提心吊胆。因此圣人只为吃饱,不贪求耳目的享受,所以要抛弃那些取得这些。

29、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3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1、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3、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34、(解释) 的东西好象是空虚的,它的作用不会穷竭。挺直的好象弯曲,灵巧的好象笨拙,好的口才好象说话迟钝。急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炎热,清净无为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35、(翻译):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这个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能实行的。所以圣人说:那为国受辱的,就是社稷之主;那为国受难的,就是天下之王。这些正面肯定的话,听起来好像反话一样,不容易理解。  

36、大国者若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37、扬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38、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9、本章老子还就应该如何看待“名”“实”关系给我们上了一课。在他看来,“名”与“实”绝不能划等号。事实也是如此,现实中不仅名实不副的事时常发生,更有甚者还会有名无实。很多人只因看不通透,才往往死死抓住某种“虚名”(如地位、名声、荣誉、头衔等)不放。

40、所以,将上面的道理用于一身,则知一身;用于一家,则知一家;用于一乡,则知一乡;用于一国,则知一国;用于天下,则知天下。我从何知晓天下之事呢?就是从这里。

4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2、治理大国,却像烹制小鱼一样,不须去肠去鳞等加工,只要直接烹制就可以了。这就是说要用无为的大道来作为治国的方法。根据大道来管理天下大事,鬼神也安于其所在,而不出来扰乱人世。其实不是鬼神不出来扰乱,而是即使出来也不伤人。不是鬼神出来之后不伤人,而是圣人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也从不伤害人。神鬼和圣人都不相互伤害,所以,道德也就在圣人这里得到了结合与归宿。

43、何为黑洞?没有这么个东西。人自己瞎想出来的。有人不服。那我问你,你看到了吗?你还是不服。会说,那大家都在说这个,媒体上都在传播。你看大家,大家看你,自己和自己玩。媒体?那是是数字信号,0101010就这个。这是你所谓的黑洞吗?有所立,就有所成。心中有时间,“黑洞”自然就生成了。就这个道理,很简单,很自然。所谓“道法自然”。

44、在老子的理念中,道的本体是“无”,其所表现的是“无为”,所谓“无为”就是不强妄为,信任自然。再说,“无”作为道体而似无实有,“无为”作为道的运作法则,其所表现的是似 “无”的行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强妄为,不非有为。

45、能够与天道同那么,也就不必再求亲近,不必在乎疏远;谈不上对自己是否有利,也谈不上对自己是否有害;不必把什么看作是尊贵的,也不必把什么看作是卑贱的,这样才能成为天下真正为尊贵的。

46、所以坚强的,属于死亡;柔弱的,属于生命。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上一篇:师恩似海手抄报内容【文案64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