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八句
1、(仄)仄(平)平(仄)平仄,第五六的平仄颠倒使用,这种情况也多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东来紫气满函关。降王母,(仄)平仄。
2、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3、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七绝中秋月(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八句)。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作者:李白
9、夜闲银汉淡天涯。亭亭丹桂现,耿耿玉绳斜。——《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蔡伸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李商隐
1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14、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秋宵月下有怀》作者:孟浩然
16、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8、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崔李已随黄鹤去,经年我自复登临。两江怀抱开荆楚,一阁飘摇变古今。钢铁重林乱无韵,伯牙幽径喜听琴。青春放眼沧波远,淘尽无常淡淡心。
20、(仄)仄(平)平(仄)仄仄;三仄尾是唐诗中很常见的变格,例如:《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第三句:怅望千秋一洒泪
21、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2、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次韵和徐老 八十初度》
2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4、八十年中作笔耕,黉宫一笑共班荆。金貂换酒疑柯梦,白首挥毫思鹿鸣。李杜文章风骨在,苏辛才调泰山轻。灞桥驴背逢春雨,遥指桑榆程。
25、但是古代的入声于今天不同,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古入声在普通话的四声中都有,例如:隔,就是入声字,在古诗词中当作仄声使用。
26、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7、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
28、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2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30、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31、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3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作者:李商隐
33、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4、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3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