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简介及生平事迹
1、当然,他也不主张将儒学变为儒教。如果儒学变为宗教,它就做不到像传统儒学那样,虽然没有自己的制度或组织,却能以一切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托身之所,因而对社会的影响可以是全方位的,无所不在的。儒学在现代面临如此大的困境,连这位钱穆先生的弟子,曾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具有高深学养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学人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发出诘问:
2、因此,孔孟代表的实际上是上古圣圣相传的大中至正之道,不应将孔子看作狭义的儒家创始人,因为孔子传承的不仅有周公的治世之道,也有老子的治身之道,而实际上对于证悟大道的圣人来说,不应将治世与治身截然分开。因为治世是建立在治身的基础上的。治世是治身的扩大与外用,不能治身何以治世?会治世的圣人怎么会不知治身?
3、 在兰陵任上,荀子治县的征途亦非一帆风顺。彼时,有人在春申君面前说:“商汤以七十里之地、周武王以百里地,后来皆为天下王。现在荀子是贤者,你让他统治兰陵百里之地,这不是很危险吗?”春申君听信谗言,便辞了荀子。荀子离任后,返回赵国,赵王请他为上卿。这消息传到楚国,又有人在春申君面前说:“伊尹去夏入殷、殷遂王天下而夏之亡;管仲去鲁入齐,结果是鲁国衰弱而齐国强霸,现在荀子是天下贤人,他离开楚国,楚国恐怕不得安宁了。”春申君闻听此言,觉得很有道理,又请人去聘请荀子,荀子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写了封长信,尖锐地劝春申君要辨真伪、区忠奸,不要“以睿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春申君一再派人向荀子道歉,并恳请他返回楚国,荀子因在兰陵久之感情深厚,又见春申君再三相请,于是重返兰陵,仍为兰陵令。(荀子简介及生平事迹)。
4、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
5、 我这样解释以后,孩子们释然了,毫无疑问的全盘接受了,第二遍在读再背诵是都照此读音读了。王力先生泉下有知一定十分欣慰……薪火相传也!
6、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并集体诵读《劝学》篇
7、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8、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这时,他已是81岁的老翁了,不知往哪儿去,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楚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到楚国去。春申君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
9、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10、了解孔子的教育理念,背诵《论语》中的重点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理解儒家思想“仁”、“礼”。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编为《论语十则》进行了讲解。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且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比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论语十则》。第二次课上首先检查了孩子们的背诵情况,结果显示孩子们几乎都背诵下来。令我欣喜不已。以后每章的学习都是这样下一节课检查抽背,而孩子们几乎都是很好地完成了课后的背诵,我有时都忘记了这群孩子的年龄,把他们当成了高中生在教学,滔滔不绝的讲下去,全然忘记了这是一群小学生……
11、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意思是: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既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造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外铄论代表人。
12、 有趣的是,荀子曾“三为祭酒”,这是因为荀子多次因谗言、排挤离开了稷下学宫。其中有史可考的一次是,公前266年,荀子和齐国国君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双方都不愿妥协,此时荀子已年过花甲,不得志的他再次踏上了奔波之路。他游访入秦,在秦国没有得到重用,又辗转回到自己的母国赵国,但是在赵国仍无用武之地。两年后,齐王建登基,荀子又回到了齐国。齐王建对这位年长的学者很是尊重,继续让他担任稷下学宫祭酒,荀子也对这位新君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齐王建执政不久,他的母亲君王后摄政,齐国出现了“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的局面,一把年纪的荀子不得不彻底离开齐国。此后,他投奔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两度担任兰陵令,并终老于兰陵(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14、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15、《荀子》三十二篇,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荀子思想影响后人几千年。时至今日,学术界一般认为,荀子集先秦学术思想之大成,他的思想是先秦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峰。但是,荀子的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高峰?他为什么能够集大成?又是如何集大成的?这些问题只有结合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他在稷下学宫的学术活动,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荀子的思想同稷下学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他通过对稷下诸子思想的批判吸取而把先秦学术思想发展到高峰,离开稷下诸子的思想创造和学术积累就没有荀子的集大成,也可以说,没有荀子“三为祭酒”的理论及学术的历练和升华,就没有与“至圣”孔子、“亚圣”孟子齐名的“后圣”荀子。
16、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荀子简介及生平事迹)。
17、 关于荀子始游稷下史存两说。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刘向《孙卿子叙录》云:“齐威王、宣王之时……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来游学。”所谓“有秀才”,乃有少年优秀之意,不符合年在五十人的特点。而应劭《风俗通义》云:“齐威王、宣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至襄王时,孙卿为老师。”“年十五始来游学”说,多为今人认可。钱穆先生在《荀卿年十五之齐考》中说:“曰有秀才,此少年英俊之称,非五十以后学成为师之名也。曰始来游学,此对以后之为老师而言,谓卿之始来,尚年幼,为从学,而其后为老师也。且荀卿于?王之末年去齐,至襄王时复来。则始来者,又对以后之一再重来而言也。据此,则荀卿之齐,其为年十五明矣。钱先生的分析,甚为合理,足以辨明“年五十”之误。可见,荀子是公元前314年来齐游学,是年为齐宣王七年。
18、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
19、本书以北京民社本《圣迹图》为蓝本,并参照明正统木刻本《圣迹图》与明万历石刻本《圣迹之图》整理而成。《圣迹图》以编年为顺序,选取孔子生平事迹具有历史意义、能体现孔子的思想与人格的片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这位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圣师风采。这些故事片段散见于《论语》《孟子》《孔丛子》《孔子家语》《说苑》《韩诗外传》《礼记》《荀子》等书。
20、汪中这段话在学术界被反复引证。他对荀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作了精彩的概述。荀子之学,出自孔子,而荀子对经学的传承贡献极大。荀子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之作用。它是百家之学的总批判、总检讨式人物,虽然他本身是先秦诸子之一子,但他却是汇总百家而截断百家人物;同时,他又开启了两汉经学。“《毛诗》,荀卿子之传也”;“鲁诗,荀卿子之传也”;“韩诗,荀卿子之别子也”;“左氏春秋,荀卿之传也”;“谷梁春秋,荀卿子之传也”;“曲台之礼,荀卿之支与余裔也”;“荀卿善为《易》”;“荀卿于诸经无不通”,“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六艺就是六经,六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总汇,是前诸子时期中国文化的结晶品,代表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主流与大流。荀子传六经就是传中国文化,华夏道统。
21、人或谓春申君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谢之。孙卿去之赵,后客或谓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春申君恨,复固谢孙卿,孙卿乃行,复为兰陵令。
22、《万世师表——孔子生平事迹》通过原典的翻译整理,试图重塑还原一个既是圣又是人的孔子形象,一个能为不同境界的人所理解,也能为不同身份的人所效法的人道楷模。但由于本人所学尚浅,对圣人的理解一定有不足与偏颇的地方,因此,整理不当的地方,望读者诸君不吝指正。
23、第一题:“峻岭崇山任去来,雄视天涯混沌开。不意一声长啸后,飞禽走兽列班排。”
24、 历史文献中没有荀子的生平记载,司马迁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兰陵废……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1)《史记》没有提供更详细的资料,仅介绍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著数万言而卒,至于生于何年,活了多大岁数,皆不得而知,这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疑惑。
25、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这一点大概可以说是公认的了。但是圣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凭什么认为孔子是圣人?圣人与人、与神有什么异同?为什么在历史上对孔子极度推崇的不乏其人,对之竭力贬斥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越到近代似乎反孔的人越多?这些都不是能轻易解答的问题。
26、 兰陵县地方百里,是楚国东北部的战略要地。荀子任兰陵令后,凭他的学识和才干,将兰陵治理的农业发展、商业振兴,百姓安居乐业。
27、高专诚对于战国时期齐国“稷下之学”作了深入学术思考,促进了学术界对“稷下学派”的更全面更客观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他对“稷下学宫”“稷下先生”等所谓“稷下之学”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确实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稷下之学”和“稷下学派”的论断不乏夸大甚至虚构之处。他认为,对稷下的学术定位肇始于司马迁《史记》,而在《史记》之前,任何典籍,特别是先秦时代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稷下之学。哪怕是司马迁以来,直到当代学者认定的重要的稷下人物,其中重要的所谓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的荀子,在其他长达十几万字的著作中也没有提及“稷下”二字。至于其他二三流的所谓稷下学者,更没有对稷下学派的存在提出任何形式的直接证据。同时,对于“稷下”“祭酒”等关键词,他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目前,他正在进行更全面的材料和思想准备,拟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对“稷下”研究作出更有说服力的研究和结论。
28、 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社会声望和弟子数量,要想在稷下学宫的教师队伍中立足和出人头地,还真是一件难事。而相应的,齐王给予教师们的待遇也相当高,包括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两个方面。“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们的很高政治待遇,因为学者所看重的更是自己的思想主张能否被接受,人格是否受尊重。齐国君主在尊重学者这一点上确实做得很充分。《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了一则故事;齐宣王与士人颜相见时,让颜走上前来,而颜执意齐王走向他,引起齐王不快。接着颜以“士贵耳,王者不贵”引发一场与齐王及其左右的论辩。后折服了齐王,使之承认“士贵”,并表示“愿请为弟子”。齐宣王当政时齐国势力强大,却能向士人折腰求作学生,可见是如何礼遇士人了。齐国还在稷下学宫创造了“博士制度”,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衔制度。“博士”之“博”,即博古通今之意,博士除了享受优厚的经济和学术待遇以外,还可以参与议政,直接为齐王决策提供辅助,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与此同时,待遇优厚还表现在物质待遇上。齐宣王时邹衍、淳于髡等各派学者76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在宽广的大道旁为之修建高大的府第,以示尊宠。淳于髡、孟柯、荀况还被尊为卿,学者们得享相当于上大夫的俸禄,可以专心学问。齐宣王为留住孟柯不离齐,曾许诺:“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对稷下先生优越的物质待遇甚至惠及其弟子,也是稷下学宫能长期兴盛的重要原因。
29、公元前315年,荀子十八岁入燕,反对燕王哙禅让。
30、荀子反对禅让的观点,在其《荀子·正论》中可谓旗帜鲜明:
31、按照荀子公元前333年出生来推算,到齐闵王17年,即公元前284年,荀子正是四十九周岁,古人按虚岁计算年龄是惯有的事。这一年,荀子来到齐国。
32、 这无疑又是一条重要信息。从上述叙述看,荀子对李斯效力秦国是有顾虑的,因为荀子了解自己的学生,他更了解秦国的国政。他曾说:“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一陿,忸之以庆赏,鳅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3)由于秦国的政治环境十分恶劣,与儒家的仁爱思想格格不入,在听说李斯效秦之后,荀子谓之不食,惴惴不安。很可能,荀子因此忧郁而终。
33、 淳于髡,齐国著名外交家,拥有“诸弟子三千人”,一点不逊孔子,他和齐威王一起创造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的历史典故。
34、只有到了清代,刘止唐先生从野云老人处得到上古大学之道的心性之学,经过多年修习,印证了圣人之道的真实不虚,并通过恒解四子五经及培养弟子,才使中断了两千来年的圣学开始在神州大地重新兴起。近年随着《槐轩全书》的出版,国内外已有不少学人开始关注圣学。可以预言,儒学如要走出现代的困境,非返回到圣学不可。而圣学作为一种人道的根本学问,是超越时代、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它是真正适合于全人类的学问,也是中国文化在二十一世纪能贡献给世界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35、现在看来,东汉人应劭大胆否定司马迁的说法,将年五十改为年完全是为了附和刘向的宣王、威王之说。即便按照威王末年计算,荀子也要活到一百三十四岁。他不得不将年五十改成年十五。但这个修改是不够严谨的,再说,年十五是难有游学资格的。
36、“现代儒学究竟将何以自处?”“如果儒学不甘仅为‘游魂’而仍想‘借尸还魂’,那么何处去找这个‘尸’?以‘家’为‘尸’吗?今天是小家庭制度,孝悌将如何安顿?更如何应付愈来愈显著的个人主义的趋势?以‘国’为‘尸’吗?今天中国人所追求的是‘民主’,这恰恰不是儒学见精彩之所在。”我们在此真切地看到了一位眼光敏锐而又富于良知的现代文化人的忧患意识。仅仅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足以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了。
37、这个齐宣王、威王的说法显然是有误的,按照先后顺序应是宣王、闵王,而荀子五十岁时,正是闵王十七年。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东汉应劭的话在此就可以推翻了。应劭曾说:
38、孙卿即荀卿。颜师古《汉书》注,刘向以避汉宣帝之讳,改荀卿为孙卿。清人顾炎武不认同这个说法,认为孙、荀音近而转,两说并存,各有其理。刘向《孙卿书录》对荀子生平的介绍在充分吸收司马迁《史记·孟荀列传》对荀子记述的基础上,比之更加丰满、具体。刘向介绍的更加突出了荀子与兰陵之间的关系。这段文献给我们提供了如下信息:
39、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
40、 邹衍,战国时期著名阴阳家代表人物,提出了“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
41、 《盐铁论·毁学》有这样一段记载:
42、余先生看到了儒学和制度的联系中断是导致制度化的儒学死亡的原因,同时也看到了这也是儒学新生命的开始。但是儒学的新生命究竟当以何种形式出现和维持?他说:“让我们用一个不太恭敬但毫无恶意的比喻,儒学死亡之后已成为一个游魂了。如果我们因此庆祝儒学获得了新生,那么儒学又将以何种方式维持它的新生命呢?它将从此成为‘游魂’呢?还是要‘借尸还魂’呢?”余先生对自己所提的问题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这实际上正是他自己儒学思想的困境。
43、兰陵萧氏重视文学研究与创作。南齐萧颐当国之时,出现了清新典丽的新体诗“永明体”,梁简文帝时,又出现了所谓的“宫体诗”,中国的“近体诗”即滥觞于兰陵萧氏当政时期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昭明太子文选》。昭明太子是对梁武帝长子萧统的称谓,《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萧统爱好文学,他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入选标准,编成《文选》三十卷,后人称《昭明太子文选》,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足见《文选》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44、公元前284年,齐闵王17年,荀子年五十始游学于齐。
45、荀子铸就兰陵文化的第一个辉煌,对兰陵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说兰陵文化成形于荀子,无荀子任职兰陵,就没有相对独立意义上的兰陵文化。
46、 学习和生活在国际的学术环境中,有高手导师点拨,有天才同学切磋,再加上荀子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学术研究自然是事半功倍,几年下来就已经学业有成。作为“天下第一学府”培养出来的高材生,荀子在当时有不少好的去向,离荣华富贵咫尺之遥。但热爱学术、心有大志的荀子,还是选择继续留在了稷下学宫,边深造边研究,学问不断精进,渐渐从一个懵懂少年,达到了相当于现在硕士、博士的水平,俨然满腹经纶的学者,成为稷下学宫青年一代学者中的骨干力量。他深得齐王的器重,几经进阶,当上了稷下先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授。
47、如果说孟轲承继子思学说,形成了儒家正统派的话,那么荀况则猛烈抨击子思、孟轲,形成了儒家内部的反对派。荀况反对孟轲,不在于反对孟轲对人的重视和高扬,而在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与孟轲不同。荀、孟分歧的基本点在于:孟轲对人的理解,重在发掘出人的内部世界——自我意识,从而确立人的主体性,再从人的内部世界拓展出人的外部世界——人对自然的主导、人与社会的联系。相反,荀况对人的理解,则重在肯定人的外部世界———人对自然的主导、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确立人的主体性,再从人的外部世界入手来塑造人的内部世界———自我意识。简言之,孟轲是由“内圣”而“外王”,荀况则由“外王”而“内圣”。这种对人的理解的不同,导致了荀、孟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形成了荀况的独树一帜的人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