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1、“民主教育”是以大众为核心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在民国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放在当下中国依然有其借鉴价值。
2、教育的内在价值 直线式课程
3、进入崇一学堂之后,他又接受了近代新式教育,学习西方文化科学知识,由四书五经、子曰诗云一变而为声光化电、科学民主。
4、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简言之,生活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如果教育不能回归生活,就很难取得期待中的结果。
5、创造教育理论,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个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6、其中,他对严复介绍的进化论、西方资产阶级民约论和孙中山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以及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所下苦功更人所及。通过这一番学习,陶行知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迅速迈入新境,极大地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8、尤其难得的是,他此时已对教育的社会功能有了深刻认识∶"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d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消而消,真领袖不期出而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况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正名而明。
9、传统说教方法收效甚微。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教师沿用传统滞后的说教法进行授课,难以扩大教学成效,也不能深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沦为了教师主导的“一言堂”。一些学生会在传统的说教模式中产生学习依赖性,不仅难以激发其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容易形成长期依赖性人格,影响健康发展。
10、本文作者系勾希岱、辛超、王劼老师。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11、(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1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13、王学体系可以"致良知"三字来概括,主要包括三大理论∶“心即理”论、“知行合一”论和“万物一体”论。王阳明认为,天理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心中的天理就是良知,这种良知乃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恻隐之心。格物就是正心,是一种去恶为善的修心功夫。
14、在中国的上海,在上海的某个清晨,气温骤降,像极了我们在教育里偶然遇到的偶然现象,唯有在现场的你我才知道梧桐叶一夜变黄的萧条感,秋风绕面的低迷感,以及云层不断压低的忧郁感。
15、原来很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对于老师都的厌恶,甚至有一些学生想要报复老师,但是现在在毕业的时候学生都舍不得老师,在毕业之后也会回来探望老师,由此便可说明对于陶行知的这种爱的教育的理念,其实他真的彻底实现下来对于现在的这个教育环境来讲,还是有着很多的帮助的。
16、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使之针对特定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逐步增强举一反归纳推理能力,切实扩大教学成果。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维,精简推理流程,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多种解题方法,切实锻炼其创新能力,增强其创新发展意识。
17、其次,“小先生制”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教师为中心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在现在的课堂,学生是真正的主角,同时承认了学生主体地位,并且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口语化传递教学的能力,做到了“即知即传”;
18、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学校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并且引人注目的开学典礼。
19、陶行知在自己半个世纪的战斗生涯中,共创作八百左右首诗歌,这些诗不仅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且内涵深刻、寓意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内容讲,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1)充满激情的政治诗。这类诗揭露黑暗统治,同情民众疾苦,揭露国民d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人民带来的沉痛灾难,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农夫、工人、车夫、报童、老妈子等人的疾苦。(2)正视现实的教育诗,以批判传统教育的空疏腐败和力倡新型进步教育。(3)呼唤民主的革命诗。这类诗通过弘扬高尚的革命精神来激发中华儿女的战斗力,动员和号召全国民众起来为自由、民主、民族独立、人类解放而战。
20、在陶行知生命的后几年,他致力于民主教育,可谓鞠躬尽瘁,因而被后人誉为“民主之魂”。
21、(8) 章莉.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习:关系及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9):47-
22、结合实际分析华莱士(G.Wallas)提出的创建过程的“四阶段论”。
23、为什么我们学习大家思想,还要了解他的事迹和人格呢?
24、王阳明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知行合一”论的实质在于把知行结合起来,不离行以求知。
25、陶行知把基督教义作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利器。不仅如此,基于救国救民的需要,他还特别重视基督教义中朴素的人道主义因素,并于1913年成为一个基督教徒。
26、他明确指出;"共和主义,视人民为社会主权。群之良窟,惟民是视。民苟愚劣,社会不能兴盛。社会欲求兴盛,必负改良个人之责。"所以,共和主义"以博爱为社会组织之大本,而以兄弟视其分子"。"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实共和主义之两元也。"表明了他试图以社会为基点,将个人与社会两方面协调起来,不致有所偏废。
27、《古庙敲钟录》是陶行知创作的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来生动地展现生活教育模式的一本小说,是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一部难得的教育小说,小说通篇以同情下层民众的贫困生活为基调,以宣传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新教育理念为宗旨。这部教育小说至少有五大特征:第对劳动人民深表同情。小说有多处生动描写种田农夫的贫苦生活,并且表现出极度的同情。第小说以叙事的方式形象地展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事例向民众阐释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第国难当头,通过兴办军事教育来宣传全民皆兵思想,提出了普及军事教育的终目的就是实现“全村皆兵、全乡皆兵、全县皆兵、全省皆兵、全国皆兵”。第借教人习武张师傅的口来宣讲接受教育的人应当主持公道,反对做欺压百姓、不劳而获的“人上人”,弘扬做“人中人”的思想。第推广科学知识的必要性。
28、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契合度极高,立足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打造善学课堂,是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高质量的教学策略,充实课堂内容。
29、(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30、“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31、注:二师兄为华东师大研究生,云南师大真题为他人所回忆,可能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32、1914年6月,陶行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因1911年金陵大学已在美国纽约州立教育局和纽约大学注册获得认可,故金陵大学的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的文凭和学位,并能直接赴美深造。由于陶行知一贯品学兼优,素为金大美籍校长包文(Bowen)器重。
33、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必须积极践行陶行知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个体更好地生活,培养个体的生活技能。
34、陶行知主张教育救国,他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陶行知积极付之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因为陶行知深受西方民主主义的熏陶,加之以往的教育运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导致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教育现状,使得在普通民众中推广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忽视了民族大众的力量和他们获取教育的迫切愿望,教育运动的推广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压迫性的方式,陶行知甚至说“强迫是一种必要手续”。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改革经历也为其奠定了强大的理念基础,促使他把教育放为中心,并结合人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符合当时教育改革的现实。
35、论述博比特《课程》中核心观点以及对西方课程理论的影响。
36、(2) 左亚.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35-36,
37、在对个人与社会的看法上,他认为,共和主义"重视个人之价值"、"唤醒个人之责任"、"予个人以平等机会",人虽贵贱贫富不同,但价值则都是"社会邦国之主人翁也",都"对社会有天职之当尽耳","俱予以自由发展智仁勇之机会,俾得各尽其能"。
38、基础教育对于我国青少年尤为重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起着引导性作用,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真人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39、“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40、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三大原理”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1、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42、他在为《金陵光》中文报创刊所写的发刊词《〈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中指出∶"《金陵光》随学生天演之进步自然发生。"又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里说∶"共和者,人文进化必然之产物也。使宇宙万物无进化,则共和可以无现;使进化论放诸邦国社会而不准,则共和犹可以无现,无如进化非人力所能御也。进化非人力所能御,即共和非人力所能避。"
43、试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且思考能作为我国的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吗?
44、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对学校教育管理方面也有可参考性建议,管理者应借鉴陶行知的“教育为公,民主管理”等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合理的教育。
45、“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46、请列举三种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意义的国外教育思想
47、其中的生活即教育原理,能够作为本体论指导实际教学行为,主张教学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它强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生活技能,厘清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
48、论儿童研究运动的实质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49、当前幼儿园的学费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家庭支付能力。如果想上一个可靠的幼儿园,家长甚至要省吃俭用;
50、这一在新式学校初步形成的开放的知识结构,不仅使陶行知后来进一步采撷中外文化的精华更为容易,而且也使他日后在创造性构建其思想学说时全然没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51、可以清晰地看出,从初尚仲衣否定性评价的“陶知行主义”到陈家康肯定性评价的“人民的思想路线”再到邓初民更高层次肯定性评价的“人民至上主义”的“陶行知主义”,恰似一个黑格尔哲学完整的螺旋上升的“正、反、合”演进过程。不管是“陶知行主义”还是“陶行知主义”,总之都是把他的主张定为“主义”。把一个人的主张命名为一个“主义”,就说明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因为“一般的人”谈不上有自己的“主义”,“主义”是对一个建立了系统完整思想体系的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