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句子
1、可是,早得到的,是一本更薄的小册子:《干校六记》。当时在数家报刊上,见到有人谈及杨绛这本书,极言其精纯、含蕴内敛。也从这些介绍中,我知道了杨绛是《围城》作者的夫人,这几方因素凑泊,使我十分想读到此书。四处寻访,不见踪影。一九八六年出差北京,在团结湖一带一极小书店觅得此书。书是真小,小三十二开,六十来页,书脊窄到几乎印不上书名,价钱嘛,只两角四分。现在大约没人乐意为这么薄而便宜的书出版费力了。
2、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早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3、盖伊说:“爱情所需要的礼物就是爱情。”
4、他的父亲从来不会训斥他们要如何做,都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们。(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句子)。
5、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杨绛《干校六记》
6、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杨绛干校六记
7、任何一段爱情,当经过了时间的洗涤,会越来越平淡。在这个阶段,并不是爱情消失了,而是彼此不懂得维系感情。
8、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隐身衣
9、 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不要站在旁边羡慕他人幸福,其实幸福一直都在你身边。只要你还有生命,还有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你就没有理由当过客、做旁观者,更没有理由抱怨生活。你寻找到幸福了吗?
10、杨绛想过要学医,父亲其实不太赞同,但没有说不行,更没有像其他父亲那样强制帮孩子做选择,而是跟杨绛讲学医的一些细节,比如要剖析尸体呀。
11、可是你将来要做官,这种乡下姑娘做官太太是不够料的,她不会帮你应酬,替你拉拢。——钱钟书
12、这个三口之家,很朴素,很单纯,温馨如饴,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时光静静流逝着,再美好的故事总有谢幕的一天,杨绛在《我们仨》里写道:“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句子)。
13、钱钟书的《围城》里著名的一段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是夫人杨降所写。钱钟书既感激夫人的帮助,也欣赏她:“杨绛的散文比我好。”在钱钟书与女儿相继过世后,杨绛笔耕不辍,书写着两人的梦想。
14、1932年初,杨绛本该读大四下,东吴大学却因学潮而停课。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杨绛毅然北上京华,作为旁听生借读清华大学。当时,为了去清华,杨绛放弃了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至此,她终于圆了清华梦。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冥冥,爱情的红线将她牵引至钱钟书的身边,尽管姗姗来迟,好在一切美好的刚刚好
15、杨绛和钱钟书的感情坚固,他们彼此包容和理解,相互尊重,视孩子为生命中好的礼物,从来不会因为孩子的琐事而互相推脱。
16、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inlove了。
17、成天坐着学习,连“再教育”我们的“工人师父”们也腻味了。有一位二十二三岁的小“师父”嘀咕说:“我天天在炉前炼钢,并不觉得劳累,现在成天坐着,屁股也痛,脑袋也痛,浑身不得劲儿。”显然炼人比炼钢费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项苦功夫。——杨绛《干校六记》
18、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杨绛将饮茶
19、我要坐远一点,你太美了!这月亮会作弄我干傻事。
20、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 甩不开的自 己的一部分。 ——杨绛 《干校六记》
21、杨绛和钱钟书的感情坚固,他们彼此包容和理解,相互尊重,视孩子为生命中好的礼物,从来不会因为孩子的琐事而互相推脱。
22、“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杨绛《洗澡》
23、这就是生离死别比百年团聚好的地方,它能使人不老。不但鬼不会长大,不见了好久的朋友,在我们心目里,还是当年的丰采,尽管我们自己已经老了。——钱钟书
24、他若真爱你,你可以是任何一种女子。他若爱你不够,你才需要做一个全能的女子。
25、只有真心相待,才不会被生活的琐事烦扰,才不会让婚姻生活变得一地鸡毛。
26、大约过了几个月,我终于得到了柯灵先生推重的《春泥集》。这是一册文学评论集,收有几篇对《唐吉诃德》和萨克雷《名利场》,以及《红楼梦》等作品的解读文章。这书我一下子买了两册,当时就存有妄念。回家后,我将一册放入柜中,另一册包好,冒昧寄给杨绛先生,希望她能为此书签字。不久,杨先生寄回了题字本。这次先生用了圆珠笔。名章之外,还加一亲笔签名。前不久拿出此书重读,见到这题字,仍感到十分亲切。
27、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杨绛
28、钱钟书在写《围城》期间,并不擅长做家务的杨绛,为了支持钱钟书创作,把保姆辞退了,一个人担负做饭、洗衣服等家务,只为省点钱,让钱钟书少教些课,多留一些创作时间。
29、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杨绛
30、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杨绛
31、钱钟书六十多岁时,才第一次学会划火柴,并为此骄傲不已。杨绛见状,不仅没有丝毫嘲笑他,反而和他一起开怀大笑。这样的日子,才更能体现出爱情的忠贞和欢愉。
32、乐观一点,开心一点,生命如此短暂,别浪费时间在不值一提的事情上。
3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4、老金家的伙食开始还可以,后来越来越糟糕,杨绛担心钱钟书吃不饱,于是便自作主张出去租了房子,自己做饭吃。他们的新房子在二楼,一间卧室,一间起居室,前面有一个大阳台,下面有草坪和花园;厨房很小,用电灶;还有一间单独的卫生间,可以洗热水澡。搬入新居后,杨绛和钱钟书学着煮“五分钟蛋”,烤面包,做红茶,有时还做红烧肉,清煮羊肉,吃得比在老金家舒服多了。杨绛在书里兴高采烈地描述当时的情形:“我把嫩羊肉剪成一股一股细丝,两人站在电灶旁边涮着吃,然后把蔬菜放在汤里煮来吃。我又想起我曾看见过厨房里怎样炒菜,也学着炒。蔬菜炒的比煮的好吃。”
35、 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 ——杨绛
36、刚刚认识的两个人,相视一眼,便是怦然心动。当彼此不够了解对方时,处处都是美好,即使默默无声地坐着,也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37、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