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暗香姜夔
1、《钓雪舟倦睡》——(宋)杨
2、那么,这种激情要向谁挑战呢?寂灭的世界里,谁是对手?只有这静谧幽深的湖面,泛着神秘的寒气。他所要挑战的,或者说令词人所感到恐惧的,也许正是这冷漠而深沉的静谧吧?
3、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4、《冬日杂兴》——(宋)张耒
5、回头还是看这首词,既然是音乐和词的匹配已经是妙到毫巅,那么作为词本身,我们知道还是内容要大于形式的,关键是它的内容。说到内容,这首词其实能体现后人评价姜夔、姜白石“清空”“骚雅”之致的典型特色。
6、♪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7、《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清)曹雪芹
8、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9、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10、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11、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12、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13、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14、《白梅》——(元)王冕
15、《鸳鸯梅》——(元)冯子振
16、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17、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1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19、《早梅》——(明)通润
20、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1、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2、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3、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4、taoliguoxuetang@1com
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6、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7、(赏析)一首绝句,仅二十八个字,就能将梅花写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颖之外,还在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颜色、地点、季节、气质、姿态等特征,加以艺术的提炼和概括,并借助像“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传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气质,使人生发出美不胜叹的感觉。
8、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可人。
9、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0、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11、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12、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13、③何逊:南朝梁诗人。词人借以自况。
1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5、那么姜夔的这种词风——清空骚雅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说到底,又和人生息息相关。每个人的人生,每个人的风格,其实都是时光与命运雕琢的成果。
16、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17、(赏析)此词风格疏淡隽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词中梅的形象给人以清高拔俗的感觉。为了塑造这样一个形象,作者选择了“潇洒”、“稀”、“清浅”、“冷落”、“微”、 “淡”等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俨如—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骼精神尤高。
18、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19、你看上片开篇语,“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王闿运《湘绮楼词选》就曾经评价,不以为然,说“如此起法,即不是咏梅矣”,是说这样起笔,哪是咏梅花啊?这就可以看出这个姜夔写词的这个特色来了。说实话,也确实王闿运质疑的也有道理,因为“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这是什么笔法呢?这是一种散文,尤其是特别像我们后世的抒情散文的写作笔法。而现当代文学史上,你看,擅长写抒情散文的都是一类什么样的作家呢?都是很典型的叫做才子型的作家,当然女性作者那就是女才子。
20、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1、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2、《寄迹武塘赋之》——(明)夏完淳
3、我经常去合肥。合肥当地的这个文史学者,对考证姜夔的合肥情事是的这个用心用力的。当然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就是姜夔的初恋情人就是合肥的一个歌妓。那么夏承焘先生当然主张,他认为这是一对姐妹,因为姜白石的词中有一句叫“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那么夏先生就根据这词推测,这个姜白石、姜夔的初恋对象其实是一对姐妹。到现在呢,文史学界认为姜夔的初恋情人肯定是这个合肥的一个歌女。但他的情缘到底是怎么样?到现在也只是一个谜,只能凭他的词去想象和揣摩了。不过据现有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姜夔对他的这个初恋情人,一生用情至深啊!他现存八十四首词,那么这个合肥情词在其中就有二十多首,占有相当大比重。
4、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5、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德兴人。南宋诗人。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暗香·旧时月色》
6、提示:点击上方"国学雅趣"↑免费订阅本刊
7、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8、《梅花》——(唐)蒋维翰
9、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1、《临江仙》——(宋)辛弃疾
12、所以接着说,“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长记”这个“长”,不要等闲视之,“长记”其实是说我永远都记得。那么永远都记得的一定是回忆中高潮、唯美的场景。“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你看冬日的西湖,泛着寒波,一片澄碧之色,而千株的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千树压、西湖寒碧”,关键的是,在这唯美的景色里,“曾携手处”,曾经有两个人携手在这唯美的世间,在那永恒的时空里。所以词人说,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
1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14、《雨中元墓探梅》——(清)宋荦
15、姜特立,宋代诗人,代表作:《画堂春 》《浣溪沙 》《菩萨蛮 》
16、《新栽梅》——(唐)白居易
17、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18、《临江仙·梅》——(宋)李清照
19、你来排个名吧!
20、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axxzhouaxxyyflongdd】四、暗香姜夔
1、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2、《梅花绝句(之二)》——(宋)陆游
3、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4、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5、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末?
6、湖山千里勤飞控。淑气冲融披水冻。
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8、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9、《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宋)蔡襄
10、姜夔其实也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这个曾经中过进士的,但是呢一生只任县丞或者知县这样的小职。后来在汉阳,现在也就是湖北武汉的这个汉阳知县任上病逝。那么当时姜夔年龄还很小,父亲死后,母亲也相继病逝,十四岁的姜夔只有依靠姐姐。在古代那个社会,你想依靠姐姐成长起来的孩子,这在当时社会都是比较少的,所以寄人篱下,姜夔努力。
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2、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13、如此清空、骚雅的一代才子,晚景如此悲凉,也足以说明这苍茫的人世间,充满了荒芜与悲凉!但姜夔幸好还有他的音乐、他的词,他的《暗香》《疏影》,他的《扬州慢》,他的《续书谱》《绛帖平》,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他的合肥情缘,他的忘年之交,而这些就是他干净的灵魂在这荒凉的人世间里,所能遇到地永恒的温暖!所以沧溟先生不由得想说,走进尘世,难免心生惆怅,我们不过是借彼此干净的光和热,来走完人世的荒芜和悲凉!
14、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15、《画梅》——(清)金农
16、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17、云低吹白腊寒浓,梅小绽红春意重。
18、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19、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篮舆处处山。
20、“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可是多情的梅花,却不管词人如今是否衰老,是否忘却春风词笔,隔着竹林疏影,梅花之香虽然清寒、清冷,却依然远远地飘入此时酒席宴间,飘入瑶席之中。所以在这里,你看梅花之香,梅花又变被动为主动,又融入了“梅边人正回忆无边往事”的心境之中啊!
【axxzhouaxxyyflongdd】五、疏影暗香姜夔
1、(注释)①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载雪:冒雪。诣:拜访。石湖:指诗人范成大。止既月:在此停留一月有余。简:纸笺。征新声:求自制的新曲。肆习:研习。《暗香》、《疏影》:姜夔自度曲,皆为咏梅词,词牌取自北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这里只录《暗香》一首。
2、《雪里觅梅花》——(唐)萧纲
3、这首词创作于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观飞越耳目一新,又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4、《题画梅》——(清)李方膺
5、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6、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7、姜夔(约1155—约1221年)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往来于鄂、赣、皖、苏、浙、闽等地,出人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多才多艺。尤以词著称,格律谨严,跌宕多姿。亦善诗,清妙秀远。诗话颇可取。有《白石道人诗集》1卷、《白石道人歌曲》4卷、《白石道人诗说》1卷、《绛帖平》、《续书谱》等。
8、《题梅花》——(清)汪士慎
9、《疏影》——(宋)姜夔
10、“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11、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12、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13、《暗香疏影》——(宋)姜夔
14、琼液泛,宝熏浓。华堂交口祝椿松。
15、(赏析)此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
16、⑥翠樽:绿杯。红萼:红梅。耿:不能忘怀。
17、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8、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19、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20、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