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小儿辩日原文
1、《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
2、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3、《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4、总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其大小也是相同的。
5、全文意思如下: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6、●致远朗读|少年中国说(节选)
7、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这种多角度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要勇于探索,大胆质疑……
8、(15)孰:谁,哪个。
9、事实上由于中午的太阳辐射过于强烈,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的大小是不现实的。这可能也是造成了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午的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点,而日出日落的太阳是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圆形。
10、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1、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1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念“智”)乎?”
13、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14、词语解释(1)游:游学,游历。(2)辩斗:辩论,争论。(3)故:原因,缘故。(4)以:以为,认为。(5)去:离。(6)日中:中午。(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8)及:到了。(9)则:就。(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11)为:是。(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14)决:裁决,判断。(15)孰:谁,哪个。(16)汝:你。
15、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日出时太阳离地球近,还是正午太阳离我们近?
1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7、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18、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一句可见两小儿所辩问题的复杂性.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的都很(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19、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20、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日》(作者)列御寇(朝代)先秦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领悟文中所讲道理,感受人物精神魅力
3、译文:”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4、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5、(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6、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7、因为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总热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8、●致远朗读|《黄鹤楼》(含译文)
9、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0、后来看第三问题:为什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11、戳音频,让全国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12、将至:将要到来。
13、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编著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文题是后人所加。此文记录的是春秋时期,两小孩与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的故事。
14、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的就像车盖,等到中午时就(小的)像盘子,这难道不是远处小而近处大吗?”
15、《两小儿辩日》的故事道理及科学延伸
16、主人公是两个小孩子;.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两个小孩子辩日这件事。
17、(2)译文:孔子不能判断。
18、因日出之初太阳光斜得厉害,太阳高度小,地面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太阳光所经过的大气层更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日初出沧沧凉凉”。而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要多得多,同时太阳光所经过的大气层比较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所以“日中如探汤”。
19、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20、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1、一(yì)儿(ér)曰(yuē):“我(wǒ)以(yǐ)日(rì)始(shǐ)出(chū)时(shí)去(qù)人(rén)近(jìn),而(ér)日(rì)中(zhōng)时(shí)远(yuǎn)也(yě)。”
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3、译文:”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同“智”)乎?”
5、孰:谁。为:同“谓”,认为。汝:你。知:同“智”,智慧。
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7、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8、东游:到东边游历。辩斗:辩论,争论。其:代指两个小孩。故:原因,缘故。
9、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10、这主要是参照物的大小差异所造成的视觉差异。日出之初在天边,参照物是范围小的天边、山、树等,这样太阳看起来就比较大,如车盖。日中时太阳在正中天,参照物是范围很大的整个天空,太阳看起来就小,如盘盂。
11、译文: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
12、中午时比早晨热,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强。所以中午比早晨时热。
13、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15、总之,每天中午较热,早晨较冷,并非太阳离我们地面有远有近之故。
1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
17、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18、初中《语文》第1册人教2001年版
19、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0、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
【axxzhouaxxyyflongdd】四、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原文
1、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看上去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子一样大,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2、辩日启示.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3、(3)故:原因,缘故。
4、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及:到,到了。盘盂:盛物的器皿,
5、《两小儿辩日》的艺术特色在于:
6、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7、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9、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10、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个好士之各,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11、(14)决:裁决,判断。
12、当太阳初升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也是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早晨比中午时大些的原因。
13、此(cǐ)不(bù)为(wéi)远(yuǎn)者(zhě)小(xiǎo)而(ér)近(jìn)者(zhě)大(dà)乎(hū)?”
14、用车盖比喻刚出来的太阳,说明此时太阳大,用盘盂比喻正午时的太阳,说明此时太阳小,这句话从视觉感受出发,大的近,小的远,运用反问强调自己的观点正确。
15、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16、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以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17、(2)辩斗:辩论,争论。
18、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人的远近差别。
19、文言文版本: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0、因为他们各有各的观点,都认为自己对。他们觉得太阳应该在他们所想的时候近、所以他们争执不下
【axxzhouaxxyyflongdd】五、两小儿辩日原文拼音
1、文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2、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4、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5、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念“智”)乎?”
6、(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7、近者热而远者凉: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夜里,太阳白天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觉冷或凉快。
8、●致远朗读|你就是奇迹
9、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10、《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11、还有,中午比早晨时热,是不是因为中午时太阳离我们比早晨时离我们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12、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让人感觉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感觉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13、孔子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14、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16、《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后期成书。秦始皇焚书坑儒,
17、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
1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9、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0、以:认为。始:刚刚,才。去:距离。日中: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