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文言文翻译朗读
1、北雪纷纷何所似?鹅毛飘飞差可拟;宛若梨花漫天舞。
2、再次朗读课文(不仅注意读音和节奏,更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运用声音表情达意。)
3、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4、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咏雪文言文翻译朗读)。
5、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速,大)(欣然:高兴的样子)
6、①智意:聪明才智 ②致:送给 ③ 群下:部下,下属 ④ 咸:都、全部 ⑤ 校:考察,衡量 ⑥太祖悦,即施行焉 :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7、
8、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幻灯片出示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板书课题)
10、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11、过渡:仅仅读准字音和停顿远远不够,朗读的高要求是要读出感情,作为一篇小说还要力争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读活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举行一个小活动,把这个故事排练成一个简单的课本剧,为了同学们能把人物扮演得出6神入化,我们首先来研读一下剧本。
12、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3、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14、原文 赵高欲7为乱恐8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13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9默,或言马以阿顺6赵高。或言鹿者,高因12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14畏高。
15、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6、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17、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
18、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19、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心会陷下去呢?”
20、⑬[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2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2、萦空:在空中萦绕、飘动。此处是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
23、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4、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召开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起舞。”谢太傅听了高兴得笑了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5、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26、小学阶段孩子的记忆力是好的,背过的东西一辈子都难忘记;再加上小学科目少,且没有考试压力,孩子可以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展开全面学习。
27、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8、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29、《咏雪》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这一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咏雪》一文记述了东晋名士谢安与家中小辈把玩诗句的雅事,表现了魏晋时期书香名门高雅的家庭生活情趣。
30、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31、译文 宋国有个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的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32、答: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33、B.把雪比作柳絮,能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意蕴之美。
34、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35、大量练习阅读各种文言文选段,增加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归纳总结词法、句法和文法规律。
36、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37、
38、(7)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
39、(1)《世说新语》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是 (朝代) (姓名)组织编写的。
40、重听田老师朗读,仔细注意本文的断句,并在文中标出停顿符号“/”,读准节奏。
41、谢道韫的妙答并非一时之功刹那灵感,而是源自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所以,希望同学们好读书、读好书,尤其要读一读被鲁迅先生称为“名士的教科书”的《世说新语》,感知魏晋人物风采,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假以时日,你也可以成为谢家女儿那样秀外慧中的“咏絮才”。
42、(94)月夜忆舍弟(杜甫);(95)长沙过贾谊宅;(9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97)商山早行(温庭筠);(98)咸阳城东楼(许浑);(99)无题(李商隐);(100)行香子(秦观);(101)丑奴儿(辛弃疾)
43、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44、
45、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46、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47、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
48、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
49、谢太傅寒( )雪日( )内集( ),与(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雪骤( ),公欣然( )曰( ):“白雪纷纷何( )所似( )?”兄( )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50、国学课程完整版导航(点击下面链接进入具体页面)
51、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教养,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
52、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53、伤心泪下,此情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而,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54、咏雪(yǒngxuě) (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一文)
55、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