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王守仁哲学名言【文案5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2 18:11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王守仁哲学名言

1、你未看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3、0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16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5、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卷上 ( 门人 薛侃录) 》 王阳明这里圣人的标准是要”纯乎天理“,关于这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古代的东西,早就落后于时代潮流了。好吧,我们换一个说法,把圣人换成人才。把标准从”纯乎天理“换成核心竞争力。(王守仁哲学名言)。

6、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7、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8、但总有少数人活出了真我,一生都没有戴面具,只需要一张真脸皮见人,不管谁见到他,他都是那副样子,不装,不做作,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9、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10、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11、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1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王守仁哲学名言)。

1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4、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15、解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16、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王守仁名言名句摘抄,希望喜欢!

17、阳明先生说:“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1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守仁《双峰》

19、▲王阳明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

20、这几句即王阳明的重要观点“知行合一”。知行是一体的,要是真的对某事物有所认知,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了。产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时,“行”就已经开始了,只有切实展开行动,想法才能变为现实。亲自实践了,便是已知了。

21、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2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3、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人物”。

24、苏小妹听了哥哥的话,说道:“哥哥,你又输了。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25、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26、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励志网http://wWw.qqZf.cN/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2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8、18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29、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30、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1、释文:操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儿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3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33、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34、知行合很多人有所误解,觉得知道了就去执行就知行合一了。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就去执行,那是错误的。举个例子,有些人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心中埋藏着复仇心理,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江湖恩怨终究是解决不了的。知是行之始,知是至善,是心之本体。如果你真的认知到了,自然就会去执行,执行就是知道的真是体现。他们是同步进行,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大部分人误解此种深意!

3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6、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37、第三:他是一个政治上的胜利者,随时都对自己不利的情况都可以解决。

38、一个人,若是真的用功,他人的毁谤或是欺慢,也会是一种磨炼,也是使自己的道德进益的机会。如果不用功夫,那么别人的毁谤就是登时将自己击垮的魔鬼。每一次外界的挑战,都是对本心修养的一次考验,是将其作为“进德之资”还是“魔”,就看自己的功夫了。

39、烦恼大多来自于心中的私欲。稻盛和夫曾经建立第二电电(KDII)的时候,经过半年的心理问话,到底是出于私欲还是大公无私,终认为自己是“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才决定涉足电信行业,以至于又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诞生。

40、苏东坡和苏小妹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证实,众所周知,道士苏东坡有不少的和尚朋友,佛印便是其中一位。

41、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42、▲王阳明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书法圣地兰亭镇以南2里许的仙暇山庄内

4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守仁

44、很多人真的做得出来,对自己强大的人点头哈腰,哪怕自己觉得是正义的事儿,也会在比自己强大的人面前,说反话。比自己强大的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去阿谀奉承。可见现实中很多人是虚伪地活着,不敢真正做自己,都是戴着面具的人。更多人戴着面具只是为了钱而已

45、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4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7、解析: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了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上帝,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可与它相比。人若能彻底恢复良知,无一丝缺陷,自然就会手舞足蹈,天地间不知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

48、人要懂得敬天爱人,不是说没有人在场的时候你就可以作恶,你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种行为迟早会害了你。如果你敬天爱人,只要你坚持走正道,世界上有千万条路,都是你的正道。

49、 “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上一篇:劳累一天很疲惫短语【文案51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