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康德名言自律即自由【文案111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03 16:28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康德名言自律即自由

1、康德自己就是自律的榜样。他的生活规律刻板到像机器一样。据说,当地居民都可以用他每天开始散步时间来调教钟表。

2、康德的三大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大作。分别论述了他的认知论、伦理学和美学的见解。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在康德之前,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对实体或者是本体的研究,诸如斯宾诺莎等哲学大家。但在康德之后,哲学的研究方向发生转变,人们开始研究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知识的来源问题,是来自经验?还是先天具有知识,我们能否得到正确的知识。认识正确的知识何以可能,在认识知识之前要先对认识本身加以批判等,这些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大约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就是解释我们能知道的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4、而同样时间进入公司的实习生小南却经常得到上司的夸奖,工作中干劲十足。要论相貌和学历小美和小南都不相上下,为何刚刚进入公司两个月就出现了如此差距。

5、美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讨厌你说她丑陋。出处:《美与崇高的论述》

6、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7、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8、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如果竭尽自己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10、乔布斯曾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来。”越自律的人,生活中越有底气。

11、康德和柏拉图被并称为有史以来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他所追求的并不是那些每时每刻的“事件自由”,而是以内在心声为导向的“自由”。

12、人有两种敬畏,一个是头顶无限的星空,另一个是内心无限的思想。

13、稻盛和夫说,克制自己的欲望,忍耐、勤奋,才会有美好的心灵!

14、我已选择了一条路,将要终身实行;我要继续我的事业,任何事都不能加以阻挡。

15、以1770年为标志,康德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重点是数学、天文学和化学,主要成就有正负数理论和星云学说,在其他学科方面也深有造诣;后期他则主要研究哲学,还涉及宗教、逻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16、他说:“自律者关注的是意志本身,而非它的结果。一个好的意志之所以好,并不因为它能达到好的效果,它本身就是好的,即使他没有力量实现它的目的,即使它付出大努力仍然一事无成,它也仍然像一颗明珠因为自身的缘故熠熠发光,它有尊严,就像那些本身就拥有完整价值的事物一样值得被尊重。”

17、为了和带来思想、精神和生命的自由,康德不仅是“律”的遵守者,他也是制定者、执行者,他更是「律」的主人。何时做何事都是由他来支配的——这就是自主决定,自主是为“自由”服务的。

18、康德创立了德国的古典唯心论,发起了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革命。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写道:“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德国的唯心论的发展正是费希特批判康德,谢林批判费希特,黑格尔批判谢林的过程。而黑格尔辩证法的起点也正是康德哲学。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0、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21、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

22、我不能为其他艺术形式代言,但“越束缚,越自由”这个概念在西方严肃音乐里层出不穷。莫扎特的耳熟能详的g小调四十号交响曲无论旋律线怎样背离传统的音乐走向,低声部弦乐仍然用古典时期的调性和声稳稳地支撑着第一小提琴的半音阶“远足”。若不是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的“束缚”,“自由”的高声部绝不可能如此感人。巴赫更是如此。他从不盲目的遵循作曲传统,但他每次摒弃规则都是为了要重建和完善它,而不是为了破坏秩序而破坏它。

23、康德的道德哲学,是指一种纯粹的道德哲学,他排除了一切可能的经验而将此种纯粹认为是先天已阐明的一种道德原则。康德提出的道德法则具有必然性,他说:“如今除非在一门纯粹哲学中,我们无法在其他任何地方找到具有纯粹性和真实性的道德法则,因此,纯粹哲学必须先成立,而且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道德哲学。”

24、这两位老人,为什么明明结局不同,却都得出了同样的人生经验?为什么回顾一生时,都对自己的人生后悔,都觉得这一生的追求是错误的呢?因为他们都是“他者”,他们不是根据心中的准则来行动,而是根据目的来行动,根据结果来衡量,他们把意义建筑在自己之外,建筑在外在的“目的”之上,目的成了主人,自己则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当“目的”没有实现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己失败了,后悔了。他们为自己的所付出的感到不值。他们就被困在了这样的地狱之中。

25、自律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自律的人不一定都优秀,但优秀的人基本都是自律的。

26、“律”,一般会解读为“纪律”、“戒律”。如同军队有纪律、僧众有戒律,这两点重要。明确“底线”,哪些不能做,是在立规矩、设限制。但是,如果只有纪律、戒律,是无法打胜仗,或是获得开悟、解脱的。

27、人是如此获得尊严的。因为我们有理性,我们能自律,而当我们“自律”的行动时,我们有自由,我们不再是工具,这一能力,赋予了人类特殊的尊严,标示了人与物的根本区别。尊严,就意味着将人当做目的本身来对待。

28、10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直率的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

29、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30、马克思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已主义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已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种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种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就消失。......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相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因此,不能把道德是否崇高作为评判道德优劣的标准,而就看他是否科学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的诸种利益关系。”

31、哲学中,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只限于伦理学的范围。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如果说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那么可以说实践理性的法则乃是道德法则。

32、可见康德对于每日重复的事情,用心安排。一旦决定,就会严格遵守。这也使得在当时平均年龄50岁的德国,康德以孱弱的身体活到了80岁,而且几乎没有生过病。

33、可是历史并不是如此光辉灿烂的!也不是如此华美到被人津津乐道,一代代地传颂。

34、历史,真的要怎么解读你才好?站在王侯将相,家国之志的立建功业面前,王朝在兴盛、在衰亡,又在原有的废墟里重建金碧辉煌新的王朝;一代代君王、杰出官吏、学者汗牛充栋,他们的故事被历史一代代传颂,作为华夏子孙绵延长存的励志楷模,被学习,被效仿……。可是这样的历史不过是王朝的历史,是以皇家身份编撰的历史。普通的黎民百姓,天下苦难的苍生在哪儿?

35、我们当下所迫切需要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和一种人道主义的信仰。尊重每个人作为人的身份和价值,不分种族、阶级和宗教,和谐发展,和平相处,世界大同。

36、本以为,随心所欲就是自由,康德却认为,自律才是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自律!

37、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胡安国

38、    明德邦悦的教学运营中心已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未来将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教学运营中心。明德邦悦的目标是打造成为教练技术行业教学质量高、规模大、综合实力雄厚的教练型领导力教育集团。

39、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40、很显然,自由不是的,但我们往往忘记所谓自由的局限和边界。很多人眼里的自由,是他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自由。

41、1601   (深深感动)一位单亲妈妈的育儿经

42、一个内陆的偏远小城的历史,都如此血腥残忍,一个王旗昭昭的帝王之都,又怎样?

43、1602   20个父母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44、时间不是推理概念,或是人们所说是普遍概念,而是感性直观的一种纯形式。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5、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46、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47、如果竭尽自己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

48、视其为真,或者判断的主观有效性,在于确信(它同时又是客观有效的)的关系中有如下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意见是一种被意识到既在主观上、又在客观上都不充分的视其为真。如果视其为真只是在主观上充分,同时却被看做在客观上是不充分的,那么它就叫做信念。后,主观和客观上都是充分的那种视其为真就叫做知识。读书的乐趣之一就是发现你与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偶尔想到了一起。早在读纯批之前很久我就想到了知识和意见的...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49、“人是目的”,即人的行为必须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当作工具;

50、回家后,我也没有向家人诉述,也好像不会倾诉自己的心思,从那以后夜夜噩梦,每晚都会梦见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人成群地从山上下来。

51、事实上只有三种人适合结婚:傻瓜、恶棍和牧师。牧师习惯受缚于义务,恶棍希望他的太太不贞,傻瓜则相信他的太太是忠实的

52、世界上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53、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54、1627   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会狠狠教育他

55、如果你觉得这个概念不好理解,那么我们可以援引康德在《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他律”与“自律”,也许用这两个概念,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他者”。

56、那只鸡蛋还是被喂进了我的嘴里。当晚,我睡得迷迷糊糊,被人轻轻唤醒:“嘴张开”。我无意识地张开嘴,什么东西塞进来,我不知不觉间嚼起来,突然间惊醒,是鸡蛋,可反应迟了,我已经嚼碎它,只好糊里糊涂咽下去。不吃,也得想法子要你吃,收过谁魂的鸡蛋,只能被谁专享。

57、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涅

58、美忌讳的是使人反感,而和崇高相去甚远的是令人失笑。因此男人痛苦的是你说他无能,女人讨厌你说她丑陋。

59、1603  一张表让你读懂孩子心理是否健康

60、所以,8小时之外,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8小时之外,才是自律人生的证明!

61、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认识能力受到激发而行动,如果这不是由于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方面由自己造成表象,另一方面使我们的知性行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联结起来或者分离开来,并这样把感性印象的原始材料加工成叫做经验的对象的知识,那又是由于什么呢?因此在时间上,我们没有任何知识先行于经验,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62、思维无直观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康德

63、戒律、节律,让康德减少、远离低层次欲望。韵律、规律,让康德为了心中的目标和梦想,为了的人生使命,自主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通过自主带来内在的自由,再通过自主,建立与之相符的外在的日常生活的戒律、韵律和规律。

64、关于康德的自律,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故事。康德每天下午准时出门散步,据说,沿途的居民们,会以他的出现,来推断时间。这意味着他每次散步,走相同的路线,以相同速度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并在同一时间,也就是下午30准时回到家中。这不就是设定了路线和速度的机器吗?

65、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66、“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141页)

67、紧接着,另外一位妈妈也抛出问题:自律的妈妈怎么培养?

68、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69、所以,无论是自由还是自律,一切始于自主;无论是自主还是自律,一切为了自由。

70、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歌德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72、1606   100副简笔画,学完赶紧教孩子,孩子乐崩了!

73、在之后的内容中我会介绍上述五点,提供一些合理的反对意见,和用真实世界的例子来为康德辩护。

74、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75、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

76、又想起毛姆对我影响至深的作品《刀锋》。其中的拉里,正是一位典型的“自律者”,他好像浪费了很多时间,在人间一无所有,一事无成,但我们却不会觉得他是个loser,甚至我们都会承认,他活的远比大多数人幸福。他内心的圆满,正是由于理解了“自律”的重要而带来的,他懂得自己就是目的,而不是实现任何东西的工具,他给自己规则,并依据这一规则行事,他在所有的经历之中获得满足。这也让他具有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安详与温和。

77、康德把宗教附属于实践理性,从道德的角度建立起宗教和神学,他的宗教问题是从道德问题,是从至善概念引申出来的。这是基于理性本质的信仰,从道德的立场上确定信仰的必然性,道德的义务也就是神的命令。

78、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吴兢

79、1635  为什么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

80、自律第三步就是按时按质地完成任务。设置合理的目标,制定合适的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中途可以适当增加新的内容。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做事不要拖拉。

81、正是在这种朴素、单调的环境下,康德度过了他平凡、刻板的一生。名誉、权力、利益、爱情……,世人渴求的一切都与他终身无缘。海涅甚至下结论说:康德没有什么生平可言。康德直到八十岁时才告别人世,在当时的确是罕见的高龄了。不知道这是否该归功于他那整齐划保守而有节制的生活。

82、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83、时间的无限性无非意味着:时间一切确定的长短都惟有通过对惟一的作为基础的一个时间的限制才是可能的。因此,时间这一源始的表象必须不受限制地被给予。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8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孔子

85、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尊贵的王国。——丁尼生

86、时间不是以某种方式从经验抽象出的经验性概念。因为如果时间的表象不先天地作为基础,则同时或者相继都甚至不会进入知觉。惟有以时间的表象为前提条件,人们才能表象:一些东西存在于同一个时间中(同时)或者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中(相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87、这是不是给现代人当头棒喝:服从怎能与自由相等?

88、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动的前提。竞争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如果不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就很难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如果在家庭教育中不给孩子传达竞争的观念,那么必然也让孩子成长缺少必要的一环。

89、老李(广东深圳):《用ー种人文的眼光看经济》

90、经济学难道不需要灵魂,而只是一堆事实的罗列、一堆数字的演算?经济学的灵魂应该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和一种人道主义的信仰。

91、康德的自由里有着「知止」的智慧,有着不盲目追逐舒适的节制。他的生活安排极简——不婚不娶、一日一餐,远远偏离了当时的社会规范。除了必要的休息、工作、饮食、社交和运动放松,黄金时间都用来进行学术研究。

92、一只轻捷的鸽子分开空气自由飞翔,感觉到了空气的阻力,它或许会想象,它在真空里将飞行得更为轻快。

93、1638   请告诉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

94、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王澍

95、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96、自主是自由和自律的前提。有了这个基石,才能谈开篇的两个问题:如何培养出自律的娃?如何让自己更加自律?

97、说到康德这位哲学家,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他说的“自律即自由”这句话吧。现在,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自律即自由”这句话的意思吧。一:“自律即自由”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对于“自律即自由”这句话,我认为用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康德在这句话中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98、人们往往忽略了自主和自由,直接进入自律,失去树干树根依托的自律,往往如瓶中的鲜花,不消几日,香消玉殒。

99、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100、自律原则是的道德原则.出处:《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

101、“我们所确信深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终究会死去。”作为死亡,似乎是从看到其他事物的消亡中得到的经验。然而这个命题确是一个必然的命题。然而或许会有人说,类似于以诺那样的人到底存不存在什么的吧,所以终究这还是一个所谓“还没有发现例外”的经验判断吧。出处:《纯粹理性批判》

102、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遵循法纪,自我约束。

103、显然,康德的自由,不是日常的、表面的,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康德看来,那只是一种按照自然本能生活的行为,是一种初始状态,或者是放任。

104、一个人想有多优秀,就看把“说到做到”控制到什么程度,不管是工作和生活,都是这样。如果你真的想改变眼前糟糕的处境、慵懒的习惯,你就必须要学会自律。要明白自律不是因为自律而自律,应该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105、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106、诸葛亮六出祁山,天下皆知,每个人都在兴奋地谈着这段历史,夸耀着诸葛亮的通天的智慧。可当他一次次率着蜀国征召来的全部年轻壮丁,奔赴在艰难险阻的蜀道上,从山高水远的蜀国来到黄土高原上征战,有多少血肉之躯葬身在刀光剪剑影中,葬身异域,持续六次的征战是什么结局?是蜀国几无青年男丁,是蜀国兵疲民更弱,国库空虚,是蜀国大厦的苟延残喘……

107、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发展,对个人,集体,国家都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竞争的意识和竞争的能力,今后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此,要让孩子能适应明天的竞争,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必须从小注重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

108、2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109、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其实也有很多重要意义。它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才能,会使孩子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会激发孩子进—步奋发向上;有一些孩子可能会有胆怯,保守和自卑心理,那么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它可以使孩子看到集体的力量、身边人的智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逐渐的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起来。

110、10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朱熹

上一篇:座右铭励志简短优美【文案52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