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核舟记译文简短200字【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6 08:0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核舟记译文

1、⑤[器皿(mǐn)]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2、(译文)可是计算那小船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3、人生有爱才有方向,生活有爱才有诗!

4、⑥若……状:好像……的样子。

5、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6、(译文)船的顶部较平,上面刻了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

7、船尾上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夫。在右面的那个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打口哨的样子。在左面的那一个,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凝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是否烧开的)声音似的。

8、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9、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10、(译文)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11、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

12、固定结构,“有所”,意思是“有……的人,或东西,或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1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4、水波不兴,成语,读作shuǐ bō bù xīng,指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多指江河湖海平静的样子。

15、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6、通计一舟,为人为窗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7、⑤[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好像……的样子。

18、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9、⑦[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

20、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二、核舟记译文简短200字

1、(61)诎:同”屈”,弯曲。

2、(26)不属,不相类似。属,类似。

3、(译)船的顶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写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一笔一画都清楚,颜色是黑的。还有一个篆字图章,刻的字是“初平山人”,颜色是朱红的。

4、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5、···苏轼游览赤壁的故事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大苏,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眉山(现在四川省眉山县)人,文学家.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苏辙为“大苏”“小苏”.泛,乘船浮行,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在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城外.

6、(10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7、(40)石青:一种矿物质的蓝色颜料,这里译为用石青。

8、(译文)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

9、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0、(42)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11、王叔远(生卒年不详),一名毅,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约明熹宗朱由校时期在世,江苏常熟人,明代微雕家。

12、中轩敞者为舱——

1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17)峨冠,高高的帽子。峨,高。而,连词,表并列关系。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15、(6)为:做,这里指雕刻。

16、双重否定句,罔,没有,无。罔不,无不,全都。

17、③椎髻:椎形发髻,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梳成椎形发髻。

18、人物:为宫室、器皿、人物,

19、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做的船桨,做的炉子,做的茶壶,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哈哈!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20、⑥鲁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苏轼的朋友。



三、核舟记译文

1、⑥[卷端]指手卷的右端。下文“卷末”,指手卷的左端。

2、(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3、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4、⑧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7、明朝有個特別手巧的人名叫王叔遠,能夠用直徑壹寸的木頭,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鳥獸、樹木、石頭,沒有不順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王叔遠曾經贈送給我壹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來刻的是蘇東坡坐船遊覽赤壁。

8、④石青:一种青翠色颜料,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用石青。

9、(35)攀,同“扳”,扳着。指,同“趾”,脚趾头。

10、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1、②舟子:撑船的人,船夫。

12、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13、确凿见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

14、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5、(译文)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6、⑬[诎(qū)]弯曲。

17、居左者执蒲葵扇——

18、(14)则,连词,就(看见)。

19、(16)石青糁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糝,用颜料等涂上。

20、总计这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甚至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

【axxzhouaxxyyflongdd】四、核舟记译文简短100字

1、船头上坐着三个人,当中戴着高帽子、有许多络腮胡子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面,黄鲁直在他左面。苏东坡和黄鲁直共看一幅横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搭在黄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

2、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倒装句,定语“五”“八”后置,应为“为五人”,“为八窗”。

4、④[箬(ruò)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5、⑤[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6、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虞山(今苏州常熟)核雕艺人(字叔远)所作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核舟记》已被选进人教版初二语文课本。

7、他一生写过很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这篇文章还被收入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另外就是《茅薝集》八卷

8、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10、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3)宫室、器皿、人物,以至(4)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11、拓展:《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按照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描写了一个由长不盈寸的桃核所刻的舟上的情景。

12、创作背景: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而作此文。

13、此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例如:写苏东坡与黄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14、(66)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5、文章第三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的人物),本段的结构方式是(先总述再分述),从表示方法看,侧重(说明),以(空间顺序)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16、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盖大苏泛赤壁云。

17、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18、(62)而:表并列,并且。

19、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20、②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axxzhouaxxyyflongdd】五、核舟记译文少的

1、⑧[石青糁(sǎn)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一种青翠色颜料。糁,用颜料等涂上。

2、(译文)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

3、(23)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

4、其船背稍夷①,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②秋日,虞山叔远甫③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④,其色墨。又用篆章⑤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⑥。

5、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句。清,清凉。徐,慢慢地。兴,起。

6、记叙文阅读之文题解读例析

7、(1)明,明朝。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曰,名叫、叫作,不译作“说”。

8、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9、(译)总计在这条船上,共刻有五个人,八扇窗,一张箬篷,一支桨,一个炉子,一个壶,一幅手卷,一串念珠;刻有对联、题名和篆文,共三十四个字。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狭长的桃核雕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10、④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盈,满。

1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盖大苏泛赤壁云。

12、(109)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苏轼。人们称他和他的弟弟为“大苏”、“小苏”。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

13、文中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4、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15、(6)尝,副词,曾经。贻,赠。余,第一人称代词,我。核舟一只核舟,数词放在名词之后,表数量。

16、(30)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可,可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7、(44)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18、答:(1)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19、(72)衡:通“横”,与纵相对。

20、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上一篇:汪国真热爱生命【文案96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