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句赏析
1、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2、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3、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4、“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感时义愤”类的诗句。遇见不平事,本应拔刀相助,然而我只能空发悲愤,白白磨损心中志气,却不能伸张正义。写出了作者嫉恶如仇,而又于事无补的愤怒和自责的情绪。
5、①远近结合。前两句写近景,扣题交待过湖的时令,渲染香暖和悦的氛围;四句写远景,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色如同水墨画横在天地间,一只白鸥由远处飞来,增添了画面的诗意。远近结合,使画面层次分明,富有情趣。②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实,叙事写景,小舟离开岸边荡起波纹,日暖风香正是梅花飘落的时节;第三句诗人调动想象,远处的山色缥缈迷蒙,如同水墨画上的色调。虚实结合,调动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山色、白鸥之外的画面空间,富有诗情画意。③动静结合。波纹荡开,梅花飘落,白鸥飞过,都有幽微的动感,行文灵动有趣;若隐若现的山色如同水墨画横在天地间的卷轴上,自有一番安静和谐之美。动静相宜,美不胜收。
6、诗人们善于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因而,使诗中的景物地带有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从而形成情与景的和谐统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
7、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8、叙事或抒情、议论带有诗人极浓厚、强烈的感情成分、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诗歌中具有浓厚情感的词句或强烈感情色彩的事物,是我们迅速地把握诗歌中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
9、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10、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11、(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12、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13、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积存很多财富,然而晋代的石崇就是因为财富太多,遭人嫉妒,才惹来杀身之祸
14、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15、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6、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7、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8、(解析)这支曲子先通过梨花飘如白雪、杏花红红白白、柳条婆娑起舞,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上句是眼前真实的所见所感,下句含有想象的成分。“绿遍江南草”,眼虽不能尽见,既然“一弄儿春光闹”,广袤的江南大地自然也绿遍了,景中寓情,这几句话都隐藏着人的喜悦情怀。
19、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20、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2、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3、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这是化实为虚。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商隐享年不足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7、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8、D.“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与前面诗句形成因果关系,这样安闲恬静的田家之景触动了诗人的心绪,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抒情与写景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9、A.首联描写夏日清晨的南园景色:天刚破晓,清露泠泠;荒园之中,雾气缭绕。
10、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
11、①前四句正面写静。诗人的村居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幽静的居室把尘世喧嚣远远隔绝,生活环境安静。②中间四句以动衬静。诗人与乡邻共话桑麻,披草往来,关系友好淳厚,外在的“动”衬托出乡居生活内心的“静”。③后四句进一步以动衬静。对庄稼盛衰的单纯喜惧,反映了诗人心灵的单纯澄澈,心之“动”进一步展示了心之“静”。
12、“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野老:村野老人。倚杖:靠着拐杖。荆扉:柴门。这两句是说,老翁惦念着自家的孙儿,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柴门口等候。
13、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14、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15、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前者为“虚”,后者为“实”,这一“虚”一“实”,两相映衬,寄寓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18、将朦胧山色比作一幅画轴,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山色的朦胧美,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9、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20、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1、(解析)从全诗来看,这是一首田园诗,首联和颔联描写夏日清晨的南园景色,清凉幽静而又生机勃勃;颈联抒写游园感受,诗风恬淡高远。理解尾联“顿洒尘喧意,长啸满襟风”的含义,首先要整体理解全诗,再抓住“顿洒”“尘喧”“满襟风”等关键词来理解;“顿洒尘喧意”,“尘喧”尘世的喧哗,意指尘世的烦扰;“顿洒”洗去,意指摆脱、抛却。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园清幽、宁静生活的喜爱,希望摆脱尘世烦扰。“长啸满襟风”抒写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向往自由、闲适、恬淡的隐逸情怀。
2、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
3、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4、“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5、你不必到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熟悉的去处。
6、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
8、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回顾一下吧~
9、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10、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1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2、“日暖风香正落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1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见唐•贾岛《题诗后》。二句:指贾岛《送无可上人》诗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这两句大意是:两句诗花费了三年的工夫,反复思索才得到,写成后自己吟咏一番,不觉落下两行感慨的泪水。贾岛以“苦吟诗人”著称,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推敲”的典故是人们所熟知的。他花费了三年工夫才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情思闲雅、对仗工稳的诗句,因而感慨万端,在诗后题下了“〜。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一诗。这两句不仅形象地表达出创作的艰苦,而且本身就是优美的诗句,它除了对仗工整之外,十个字中就用了四个数量词,可谓奇巧。现在可供转引形容诗人、作家创作的艰辛。
14、“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15、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奠定基调。“归”统摄全篇,总领后面的几幅图景。
16、在古典诗歌中,渲染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
1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
18、每周一晚19: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19、诗的颈联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0、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axxzhouaxxyyflongdd】四、诗句赏析的方法与模式
1、“别语缠绵不成句”出自宋·黄大临《青玉案》〔千峰百嶂〕。本句大意是:分别时候的话语缠绵悱恻,说不成句。黄大临是北宋词人黄庭坚之兄,这首词是黄庭坚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县)时的送别之作。所谓“编管”,是指削去官职,贬逐到边远地区,类似于当今的流放、管制。这是一次特殊的送别,所以弟兄两人情绪特别消沉,离肠寸断,心烦意乱,以至~。状写离别情景时可以化用。
2、然后结合诗人的处境来分析反衬的手法。诗人目睹这田家暮归图,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诗人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彷徨中路,不能不既羡慕又惆怅。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3、实际上,在古诗中,渲染、烘托两种手法往往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特别是在借景抒情类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选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4、如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人写蜀道难行,先从正面着手,上面突兀而立的高山,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下面曲折回环的河川,冲波激浪。然后宕开一笔,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千里翱翔的黄鹤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缘,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正反结合,极力状写蜀道的难行。
5、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6、(解析)第三句“山色蒙蒙横画轴”,意思是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空蒙山色犹如展开的横卷画轴,将蒙蒙山色比作一幅画轴,写出了群山若隐若现的特征,“横画轴”写出了“山色蒙蒙”之广阔,透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为早春的风光而沉醉的情感。
7、C.尾联写诗人随同卖药材回来的药农遁迹空寂的云山,“不惜”二字表现了诗人不得不谢绝仕途而归隐山林的无奈心态。
8、赏析: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B(解析)B.“凄清冷落”错误。“斜阳照墟落”是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牛羊归家,老叟倚杖守候,雉鸡鸣叫,蚕儿成眠,农夫荷锄归来,给人恬静温馨之感。
11、后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
12、水禽遥泛雪,池莲迥披红。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蒸茗②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15、如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在茫茫秋月浸江,主客惨别的江岸,相对无言的凄清时刻,“忽闻水上琵琶声”,竟使“主人忘归客不发”,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们去“寻声暗问”,这从侧面烘托了乐声的艺术魅力和感人力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16、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
17、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8、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
19、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0、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axxzhouaxxyyflongdd】五、优美诗句赏析
1、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2、B.“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3、而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在的侧面描写来实现。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4、第一问:游览南园,顿时洗去尘世烦扰;一声长啸,便觉清风满襟。第二问:①流露出诗人对南园清凉幽静而又生机勃勃景色的喜爱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烦扰、享受宁静田园生活的隐逸之志。
5、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见《诗经·采薇》。依依:形容柳枝轻轻摆动的样子。思:语助词,没有实义。雨: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霏霏: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这几句大意是:当初我出去的时候,正是杨柳迎风飘摆的初春;现在我回来的时候,恰值大雪纷飞的隆冬。这几句在原诗中是征夫叙述他当年离家从军、如今罢战归来所见到的不同景色的,不仅点出了初春和严冬的季节特点,巧妙地暗示了征夫出发和归来的时间,而且也委婉地抒写了征夫抚今追昔、不堪回首的心情。本句可引用描写离开和回到某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和心理感受,也可只引用“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描绘春、冬的节令特点,还可学习这种以物候特征来暗示不同季节的艺术表现手法。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8、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9、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入手。
10、(译文)大家呼唤着扛着锄头出了村庄,匆匆忙忙地修筑着打谷场。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斜阳中一群群鸟雀喳喳叫得忙。远远的村中传来阵阵笑语,炊烟袅袅;田野上林木与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今年真是个高兴的年头,一望无际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
11、总之,颔联写“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12、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13、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4、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1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
17、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18、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19、(解析)颈联“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实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诗人借景抒情,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20、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