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论语十则教案【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1 14:48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论语十则教案

1、生(齐读):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4、生:通假字。通“智慧”的“智”。

5、生(齐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6、学习后去复习,知识达到巩固,快乐,朋友特地不远千里来和我相聚,难得的友情,高兴,我修养高,不应别人的不理解而不高兴。

7、生丙:我不十分赞同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8、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9、师:嗯,难道不能去下下棋做做游戏吗?就算去下下棋做做游戏,也比什么强啊?



10、(2)吾十有五(“有”同“又”)

11、师:他还说(点击PPT):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什么啊?

12、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13、教学要点师生合作示范探究《论语十则》。

14、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

15、师:再看(点击PPT):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恸,什么意思?

16、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如若半途而废,只会前功尽弃,留下终身遗憾。

17、殆(dài)一箪食(dān)曲肱(gōng)笃志(dǔ)

18、用本节课所强化的解读文意的方法,解读下面几则《论语》。

19、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20、①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二、论语十则教案

1、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4、试背全文,比比看谁背的准确。

5、大胆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6、主要讲了学习、交友、自省、宽容之道,这些如果你要是做到了,那么你就是社会的强者,例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高层次的境界。本课主要见了这四点,但这是概括

7、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那一课里已经联系孔子这一则七十自述,详细讲了他一生的故事,包括他做官的坎坷,宦游的惨状,甚至为政后的争议,比如诛杀少正卯的争议。这一则就没有再多聊,但根据他的精神内核,我们做了一点补充。

8、生:孔子说:“看见贤能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和他相同的毛病。”

9、智、仁、勇成就人格

10、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11、师:嗯,也可以说谁更。子贡当然知道,在孔子心目中,颜回是的,子贡回答说(点击PPT):“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子贡很谦虚,他说颜回闻一知而自己顶多只能触类旁通略知一二。孔子倒也不客气,他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比不上啊,我和你都比不上啊!孔子把自己也捎上了,为什么呀?

12、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13、师:对!孔子说,这是你做不到的啊,我也做不到啊,是人都做不到啊!这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高标准,不是我们可以完全做到的啊!我们不能停留在动物本能上,我们也永远达不到神的境界高度,但我们必须向着那个高度去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在路上的过程。这就是和迁哲郎所说的那个“用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的孔子,那个从未把自己摆在神坛上、也绝非道貌岸然的孔子,很多时候他会袒露自己生命当中真实的软弱和困惑,却仍然执著地走在那条追求的道路上。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课后读一读《论语》,去认识一个真实的孔子。下课!

14、师:“尔”是什么意思?

15、师:所以人一生的道路真是遥远啊,在中途我们都不能给自己下任何结论。以仁为己任,并坚持到生命的后,就是“任重而道远”。再看下面一则(点击PPT),一起读。

1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17、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能流利朗读及背诵课文。

18、所以我们学习《十二则》,先从明确君子开始。

19、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20、跳槽之后终于来更新了!XDDDD



三、论语十则教案高中

1、(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3、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4、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5、(7)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6、生:值得被人知道的才能和事迹。

7、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

9、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生(齐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1、(14)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

12、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13、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14、(1)子曰(先生,指孔子)

15、生:是借松柏来说人。像松柏在严寒中后凋零一样,人也要经历考验才能显出他的精神和品质。

1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7、值得一提的是,君子不器与西哲的思想遥相呼应。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这一则说的还是学习方法,指出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能领悟新的知识。在这里,“温故”和“知新”并重,强调新旧交替的连续性。

20、师:那怎样才叫“愠”呢?

【axxzhouaxxyyflongdd】四、论语十则教案设计初中

1、(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师:这一则其实我们在讨论第一则的时候就已经涉及到了,大家都已经理解了。孔子的弟子里面,有谁做到了“温故而知新”呢?

3、师:看看这一则跟我们刚才说的三个方面有关系吗?

4、赏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5、师:嗯,曾子关注“忠”,关注“信”,关注“习”,“传不习乎”呼应了第一则中的哪一句话啊?

6、师:“时”是什么意思?

7、(1)诲女知之乎(教导)

8、②殆(dài):有害。

9、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10、师:什么叫“鄙事”呢?

11、生:也要看情况。我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觉得好。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

12、师:我们学五言古诗,七言绝句,这个“言”是指什么?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15、师:很好!为政。再看第二个方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什么?

16、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

17、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它们是君子的基本品质。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18、(交流点拨)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19、第七章: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20、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相辅相成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愿望。

【axxzhouaxxyyflongdd】五、论语十则教案幼儿园

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交流点拨)博览群书广泛地学习,志向专能恳切地提问,从身边的事情出发思考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3、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4、⑦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乐趣)

6、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却能有新的领悟,这样的人便可以做老师了。”

7、生:不要自我中心,不要自私。

8、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9、那“思而不学”呢?爱迪生在青年时候,曾经流浪过一段时间,可是他并没有放纵自己,不理世事。相反,他一直努力读书、做实验、研究和工作。倘若他空有满脑子奇思妙想,却不懂实践操作,又怎么能做出奇妙的发明呢?流浪期间不再思考,不再动脑,对他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害的,是不是?把爱迪生的例子套到孔子另外半句话上,就是“思而不学则殆。”

10、(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交流)①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譬如为山平地,持之以恒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他认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他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作者思想就变成义和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15、师:对,这样的话,孔子心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16、合作译一译: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17、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演读法。

18、解读:孔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就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19、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20、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上一篇:初中论语十二章教案【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