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的方法
1、如何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的作文
(1)、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2)、有人也许会问:这是如何完成的?毫无疑问没有掌握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对那些厌倦看书的人,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他们都是经营企业的高手,身价过亿(上市公司企业主),但就对看书提不起精神,其原因一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是赚钱,其它的东西他就在我们这些人身上获得,他们喜欢听我给他们讲故事,只要遇到难题他们都会找我喝茶聊天,等喝完茶他们心中的结也许就迎刃而解了,时间久了,我几乎成了他们的依赖和必需品;二是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每天堆积如山的事务等着他们去处理,不是开会就是外出见客户;三是他们从小对读书这种慢性活做不来也瞧不起,只要拿起一本书看几行字就“呼呼”地睡着了,用来催眠效果特别好,他们觉得这是读书人的事。
(3)、以上每一种能力都有很多的经典的书籍,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搜寻。
(4)、就是每看一本书,不要按书的顺序从头往后看,而是要从后往前看,先看后的章节内容,如有《后记》《跋》一类的文章好,对这本书做个大致的了解,就是在脑子里先有第一印象,一般书的后面内容基本上是带结论的内容,就像看电影一样,知道了结论再在自己的脑子里寻找“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论,这样带着“为什么”的问题一章一章往前看,后看到《前言》、《序》的时候便大惑其解,全都明白了。这种读书方法,看一遍比看十遍还强,几乎可以深刻领会全书的内容和精髓。而且,看的书越多,理解得越深、越透,看书的速度会更快!
(5)、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6)、(5)略读法:类似于只读一本书的序言、目录、章节标题,及每一章节的首段、首句、或后一句话。(6)通读法:大多数人用的都是这个方法,即把一本新书从头到尾看一遍,速度不快不慢,效率不高不低。
(7)、 我们平时所谓的阅读,其实往往以“消遣”为主,有用为辅,至于经典,少之又少。越是迈入职场,工作繁忙的人,可能越是如此,顶多会在消遣和有用之间寻求平衡。
(8)、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是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甚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9)、精读法要眼手配合,手脑共用,采取书中批注、摘录、做卡片、写心得、读后感等方式,还可以联系查阅相关主题书籍和资料,以求达到佳的阅读效果。精读法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和技巧。
(10)、而那些所谓的“道”,其实需要在更高一级的层次思考,才能得到,这些往往都蕴藏在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一些经典的政治学社会学的著作里的。
(11)、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2)、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13)、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200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14)、李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15)、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16)、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不管是当下还是长远的效果。任何一本指南类的书籍都是实用类的,某种艺术的学习技巧、某个领域的使用手册、医药、烹饪、经济、伦理类的书籍都是实用类的。
(17)、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明显的例子。
(18)、以上就是关于六种读书方法的总结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另外,下面这几本书可能可以帮到你。
(19)、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是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就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20)、其实经验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以及行为的改变。即学习者把图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2、如何读书的方法议论文
(1)、R:Recite(主动及时地回忆或者记忆)
(2)、像不像菜谱?书单君以为,饮食和阅读,有时很像——健康的饮食讲究荤素搭配,优质的阅读同样如此。缺什么补什么,追求营养平衡,才是系统的读书之道。
(3)、后者是技巧派,告诉你如何去谈论一本没读过或者没读完的书,比如说别聊主角聊配角等。
(4)、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5)、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6)、第二遍的时候,我关注到了,把策略放在管理之中,把管理放置于IT之中。
(7)、此法是说一次读几本书,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写《魏书》的史学家夏侯谌听别人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心里不大服气,便找来细读,这才知道《三国志》却比自己《魏书》好,于是当即烧掉了自己的书稿。搞研究或者做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
(8)、瞧,这就是我们所接受的“阅读和写作训练”。
(9)、首先要把“策略“转化为“管理规范及其工作行为“,所谓,“把策略放在管理之中“,有条件的还要“把管理放置于IT之中“。
(10)、这个无奈的事实在20世纪30年代被美国教育学家撰文称之为“学校教育的失败”。
(11)、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好的印象,取得“俯视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以实行这种方法。
(12)、说它“无用”,在于不可能读完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它们一般也不会具体介绍某种技能。而所谓“有用”则在于激发人思考,或引领我们审视不同的思考深度和角度。前人的所有智慧其实都蕴含在经典的读物里。
(13)、读书是和饮食口味类似的一件事,有的人追求营养价值,有的人偏好乡土风味,没必要逼迫自己顺从别人的品位,或刻意模仿他人的读书习惯。
(14)、但这个方法不好的一点是:许多主题其实是没有那么多书可以看的,而且,一本书读的不够深入,读100本会有差别嘛?所以很多时候就需要去精读一本书了。
(15)、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16)、朋友们到了我家,看到八九个书柜里边的几千册藏书。总是满怀狐疑的问道:林先,这么多书你都读过吗?
(17)、为了了解要点的历史成因,需要了解这本书的基本逻辑和写作背景。再读一下作者生平,这本书的概要,目录,开篇两章,和后两章。
(18)、总结一下,第一本八天,第二本两天,第三本两天,第四本两个小时观其大略即可。
(19)、比如说包老师讲到,“自觉分工“这个概念,和分工理论来自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我就把这本书找来,先看了和分工有关的章节,也就是第一章论分工和第二张论分工的起因。又读了这本书的概要,这本书的目录。相关的章节,第三章论市场范围对分工的限制,第八章论劳动工资。第四篇的第五章论奖金,第八章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然后,我又找来亚当斯密的相关介绍看了看,了解到他受到大卫休谟思想的影响较大。
(20)、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3、如何读书的方法秘诀作文500字
(1)、包括就职演说或者道德规劝都是实用类的,因为这些演说包含了规劝或者雄辩的成分。
(2)、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3)、正如这篇文章一样,作为免费的东西,在你面前的显得相当的廉价。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你一些小小的改变,那么我用受伤的手指写下这篇文章也算是值得了。
(4)、本篇文章会着重会介绍怎么将读书过程中收集到的有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生产技能,从而为你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5)、因为我看书一般都是主题是阅读的。用一个关键词,找到5-10本书左右来阅读。所以近期看的书基本上都是一个主题。当我完成了一个主题的阅读时,还会再一次回顾这本书。然后把这本书的一些内容,归纳到我所建立的知识框架里面。
(6)、在读书的时候,也可以无意中帮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从书中的收获,去通过时间检验,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热爱读书,明白读书的意义。
(7)、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8)、实用类的书籍一般都会给出具体的行动建议,你只需要提取出这些建议进而把它们融入到你的行为中。
(9)、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10)、我觉得恰恰相反,拯救我们于各种数码化产品、和无需动脑娱乐节目的,往往就是消遣读物。
(11)、很多时候我们听了某某大牛的推荐,兴致勃勃的找过来翻看却发现:读懂了里面的每一个字,但合上书,其实真正留下的有价值内容并不多。
(12)、还记得你早接受的系统阅读训练是在什么时候吗?
(13)、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
(14)、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段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15)、如何把书读活?“我思故我在,我用故我能。”
(16)、我发现心情好时读书理解能力会比心情差的时候读书获得的感悟多。
(17)、把概念圈出来了以后,需要思考概念的内涵,譬如说,什么是策略?什么是管理规范?什么是工作行为?书上有定义吗?在书上如果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你自己应该找出书中所隐含的定义,或者是自己的定义。
(18)、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30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1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19)、以欣赏的眼光读书,读出乐趣。如宋代诗人尤袤所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态度越虔诚,收获就越大。这种方法适合读哲学与军事经典,如《易经》、《孙子兵法》。
(20)、| 答主:俊英子(5320 人赞同了该回答)
4、如何读书的方法,演讲稿
(1)、李姐姐是那么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后还学会了瘫痪。
(2)、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发声的起点如此之低,以至于你只需要动动手指,发一个140字以内的微博,就可以批判任何事情。而学习的成本依然没有降低,熵减的事情似乎总没有捷径,记忆面包还是没有发明,我们依旧只能捧着一本书反复看数周才可能学会一本书写的东西。而批判让你很爽以后,两相对比,久而久之,你就不想学习了,因为:批判实在是太容易获得满足感的事情了!
(3)、那么,如果被误导了怎么办?是不是应该从读书一开始就要学会批判性思维?
(4)、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早上或者晚上安排一个专门的时间来读书,这样读书这件事就融入了你的生活。
(5)、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对自己有用?可是什么叫做“有用”?它该如何定义?
(6)、问题学习法。通过强调有意注意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可以让学习有更明确的指向性。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7)、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词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8)、在看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先看它的目录,然后思考这本书可能讲了什么知识,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阅读下去。
(9)、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经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开头和结尾,就能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10)、年会专辑|徐启建:“天、地、人、和”是校长的入门课程!
(11)、可能三百多页的书,对你的价值不过两三页纸。整本书读完、画花后,再用印象笔记拍照存档,相当于只记录精髓和收获,才便于以后调取。
(12)、循序渐进法。所谓循序渐进,并不是让学习者多花时间、肯下功夫、多做练习。而是通过建立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做法为预习、听课、复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13)、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读。一部《昭明文选》,上学时读过,上世纪五十年代读过,上世纪六十年代读过,到了七十年代还读了好几次。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
(14)、终于有了困意,就写到这儿吧。有多少人有兴趣听我讲一次如何读书的课?我们可以约定几本书先一起看,然后约好一个时间听我分享我的读书方法与心得。有兴趣的请点赞并留言。
(15)、看他的第三本书《自下而上》时,是在医院排队时看完的。前四章完全属于我的已知信息,直接略过不看,看到后面几章时,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精深的内容需要反复咀嚼的内容,也没有太多新的理念;文中引用的《反脆弱》、《灰犀牛》、《国富论》等等,也早就成为我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所以看起来就轻松。
(16)、对于自己专业需要或学习、考试特别重要的书,应该采用精读法,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深读,此谓精读法。精读法要求将书中每一细节完全读懂读透,要求的是阅读深度。
(17)、PianoTributePlayers《SetFireToTheRain》
(18)、王者速度法主张30分钟读完一本书,是速读法的一种。王者速读法的目的是在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可以说王者速度法是把帕雷托的二八原则发挥到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9)、老外太土,囚徒困境的破解方法就是孔子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嘛。
(20)、精读:精读法要求将读物中每一处细节完全读懂读透,追求的是深度。
5、如何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1)、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2)、5分钟浏览(目的、标题)➙ 用思维导图理出框架➙挑重点主动阅读(带着思考)➙回顾所读➙五感并用(掌握)
(3)、此法是说要站高一层,像老师审查学生作业一样去读书。我认识的几位编辑,通常都是用这种方法读那些热门的“畅销书”。如果对那些“乱花迷人眼”的书不加批判地去接受,就会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思想被别人用襟带牵着走。”
(4)、序文是一本中的简介,在这里花费5分钟的时间便会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也便于抓住重点,理解更加深刻。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很快辨别一本书的好坏,尽快地掌握大意,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在之后系统化的读书方法中,先读序文法可谓是必选读书方法之一。
(5)、经典读物虽不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有助于累积你对问题思考的厚度。慢慢的,思想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成熟。
(6)、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
(7)、 这一阶段重要的是找到兴趣所在,培养阅读习惯。
(8)、我在读工具书时,我会思考我的研发产品,听似风马不相及,其实我是通过读、思考,在寻找转化知识的方向,然后找到安放它理论的地方提高研发结果,这就是消化。
(9)、很多学生怕发问的原因,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10)、要辨别一本实用类书籍可以通过快速阅读书名、目录、作者自序来得知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与此同时还要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与你有什么关系”?
(11)、此法讲究读书要一字一句,细细品读。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大段速读难免消化不良,必须边读边思考。散文家秦牧,读书先是“鲸吞“,大体看一遍,然后是”牛嚼“,像牛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用眼睛来读书只有眼见,用心去读书才有心得。字斟句酌法特别适合读经典。
(12)、当我们只有一块手表的时候,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13)、偷得浮生半日闲,只有每天忙的要死要活被领导、家人、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个中深意;
(14)、问问自己近一段时间想要做出哪些改变?想要提高哪方面的技能?想要过上怎样的生活?
(15)、第一遍的时候,我关注到,策略,管理规范,工作行为。
(16)、我的朋友中有专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一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17)、要想全面、清晰地了解一本书的思想和内容结构,阅读时要先读书的序言,了解内容概要,再读书的目录,对书的基本结构有初步了解,再进入到正文的阅读。读完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太理解的章节内容,再次阅读,以便加深理解,真正懂得。
(18)、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在心理学上这种效应被称之为钟表效应。
(19)、批判性思维是一件有用的思维工具,可以避免自己被人欺骗和误导,但批判也有可能会导致『事先过滤』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你在接受这件之前,你过滤掉了许多本来应该对你有用的东西。伟大的低情商程序员王垠就曾经说过:『当你仇恨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丧失了学习他的机会』。这是他说的所有话中,我欣赏的一句。
(20)、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1)、这样反复地进行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张溥藉此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2)、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和很多人一样,我从小到大对书也很爱惜,连一个角都舍不得折。但慢慢地我发现,如果在读纸质书的时候,你能拿着一根笔去读,则效率大有提升。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只有遭遇了生离死别才能明白;
(5)、当然,如果你觉得纸质书太重了,不方便带着,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些读书APP,比如微信读书、蜗牛读书、拿铁阅读等等。
(6)、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人们重视自己所说的话和自己得到的结论,而不重视自己被告知的东西;人们重视他们索要得来的东西,而不重视免费得到的东西。
(7)、我想大部分人都应该是在小学——分段,提炼中心思想,概括段落大意......用关联词把以下四句话连接成一句完整的话:
(8)、第书多易使读书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嘴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9)、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10)、这样,你所读的书就鲜活起来了,你把书上的概念和概念体系放到了自己的脑子里,然后用脑子里的概念体系去解释这个现实世界,正所谓理论联系实际。
(11)、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12)、第学会举一反三(思考学会拆分故事与原句,做到会得心应手的去使用书的知识。
(13)、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效信息量是不同的。这就好像情场高手清楚的知道对方的每个行动代表什么意思,而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却在努力揣摩每一句话一样。
(14)、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只读一本书。清朝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书集,不当东翻西阅。”这种读书方法,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15)、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16)、你可以读书记笔记哦,记录下经典的句子,反复揣摩其中真味,消化成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读书气质华的原因啊!
(17)、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18)、这样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且看书的时候,注意力更集中,更有针对性。
(19)、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0)、从我的经验,如果把一本书精读透彻,拆明白,一般要经过五到六遍。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关键的概念也就把握住了,这本书的概念体系也就进入了你的脑海里。你会感觉到这本书对你来讲确实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
(1)、这一个步骤基本上是自己回想的。如果有回忆空白的部分,就去书里找答案,然后重新再做一遍思维导图。直到自己能够完全凭记忆,回顾这篇思维导图为止。
(2)、读书大体分为两个流派,功利性的和非功利性的。
(3)、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4)、我的时薪按500算,连准备带讲6个小时,至少要有3000的收益才值得我讲一回,如果有300名听众,那定价10块就够了;如果有600名听众,那定价5块就可以了。所以我需要先接受真实世界的反馈,然后再考虑做不做以及报酬的问题。
(5)、小时候我们常被教育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更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语录时刻告诫我们读书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不可操之过急,精读确实可以让我们大程度的获取一本书的所有知识,也只有钻研进去,细细品味,才能发现文章中的“微言精义”,读到旁人不能领悟的精彩内容。但是精读的弊端也是的明显,耗时,“性价比”过低尤为突出。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阅读一本书时,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应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精读法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所有的书都用来精读是一种浪费。
(6)、我平时就是靠脑子和嘴吃饭的,可是我从来不看演讲与口才这类书,而是注重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没事时候的练习;定期翻一下一些演讲专家的心得分享就足够了。
(7)、泛读:泛读法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览群书”,这些成语都强调了读书的广度,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问。
(8)、所以针对于三大问题抽象出来这三个要素,锻炼核心问题就是三点:目标、方法、即时反馈,而三点中核心的莫过于即时反馈了。
(9)、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10)、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11)、平时看书不可能总会实践,但是写点读后感,做点批注才是好的,看完做个总结就更好了。
(12)、比如我读马特里维利的四本书《自下而上》、《理性乐观派》、《先天后天》、《美德的起源》时,读《理性乐观派》用了大约六天,真的是字斟句酌,而且经常感觉某段内容发人深省,值得写篇文章深入思考,所以才有了元旦期间《财富、钱宝、比特币》和《复盘2017展望2018》两篇文章。
(13)、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14)、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
(15)、知道自己读书的目标,读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觉得自己丢失了阅读的目标而烦恼和不安和焦虑。我的经验则更多的花在非功利性阅读上,所以今天主要说的是如何非功利性的去读书,当然,可能对读所有类型的书也有用,呵呵。
(16)、泛读要求的是速度,只需要对书籍、文章进行快速浏览,了解内容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经过泛读,如果对某本书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和需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通读和精读。
(17)、而读书引起及时反馈相对来说比较难,往往明显的即时反馈是我花了多长时间读了多少书,我了解了什么知识,但一本好书往往是需要反复读的,如果不反复读,可能无法深刻的理解书内的意思,而如果反复读的话,又可能无法引起即时的反馈,这就有些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