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138句务虚笔记史铁生百度云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9-25 09:5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务虚笔记史铁生

1、务虚笔记史铁生经典语录

(1)、当Z宣扬“爱情必得包含崇拜”,也就是说只有强者才配得到爱情时,O用来反驳他的只是:“还有善良。善良也许是更重要的”。但Z轻易地就向她证明,一个善良的白痴、精神残缺的人不会有人爱,爱处于等级之中。O仍然不能接受Z的差异论,“我不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人都是平等的”。Z理直气壮地说:“你看见人什么时候平等过?人生来就不可能平等!因为人生来就有差别,比如身体,比如智力,比如机会,根本就不可能一样。你这念过大学的,总承认这个世界是矛盾的、是运动的吧?可平等就是没有差别,没有差别怎么能有矛盾,怎么能运动?”“至于爱嘛,就更不可能是平等的,明显的一个事实——如果你能平等地爱每一个人,为什么偏要离开你的前夫,而爱上我?”O立刻被问得哑口无言。

(2)、  ●他们一同出去。关上家门,关上,就是说它暂时等在这儿,家,等在这里。斜阳中的一座小屋,随时等你们回来。他们一同离开,回头又看一眼,不说但心里都有一个“家”字。jiā——空寂之中这声音多么动人。

(3)、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病隙碎笔》

(4)、我想C不必再傻里傻气地多说什么了,那些事是不能够教会也不能够论证的,那不是技术很可能那就是艺术,性爱和艺术都是永恒的问题。(p18)

(5)、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6)、WR在大西北劳改地,确实懂得了很多事理。他懂得了孩子式的激情(也包括他的初恋)的徒劳无用。“童话是没有说完的谎言”。他懂得了“只有权力,能够真正做成一点儿什么事”,他要抓住我们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的把柄。经过了生活的磨炼,他当然懂得了政治的肮脏;但他决心投身于肮脏的权力斗争。可是,正当他滔滔不绝地宣讲自己的政治哲学并所向披靡的时候,冷不防“我”向他提到了O,并质问他:“你真的是不爱她了吗?”他立刻楞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无法欺骗自己的心。但他仍然想用理智来克制自己的情感:“我只是想,怎么才能,不把任何人,尤其是不把那个看见皇帝光着屁股的孩子,送到世界的隔壁去。其他的事都随他去吧,我什么都可以忘记,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骂名都可以承担……”“我”则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他的伪善:“这么说你才是一个圣洁的人,对吗?”他不承认。但他越是不承认,越是标榜自己将来会“遗臭万年”,就越是说明他与他所攻击的那些“圣洁的人”、精神贵族没有两样,甚至比那些人更加“圣洁”,进而他牺牲了“个人的”荣誉和爱情而结了一门政治婚姻,据说为的是更有权力来拯救人民!

(7)、从根源上说,Z的艺术或者爱情,都置根于儿童时代对高贵和美的向往。然而,社会给他上的第一课是:高贵和美是属于上层等级的,人和人的差异或者等级是他达到高贵和美的必经阶梯;他本人则属于下层等级。他用什么来爬升到上层等级呢?用他的天才和勤奋,用他的成就和事业。然而,正如WR一样,目的和手段在Z这里也发生了一种颠倒或者说异化:本来爱情(或艺术)是追求的目标,现在成了征服人、“打败他们所有的人”的手段。“你的崇拜要变成崇拜你,你要高贵地去征服你曾经崇拜的高贵”。他在梦中都在呼唤:“杀了它,杀了它,杀了它们……”。

(8)、画家Z从九岁那次印象已得出一个结论:高贵的是美的,但人是有差异的;如果你想变得高贵,获得美,你就必须在精神上成为“王者”,必须征服他人,蔑视他人,让他人崇拜你,嫉妒你,正如他自己那时崇拜和嫉妒那根大鸟的羽毛和那栋美丽的房子一样。Z多年来沉溺在关于一个寒冷的午后的回忆中,总是不断地画着插在瓷瓶里的那根白色的大鸟羽毛:“Z以一个画家命定的敏觉,发现了满屋冬日光芒中那根美丽孤傲的羽毛。它在窗旁的暗影里,洁白无比,又大又长……Z的小小身影在那一刻夕阳的光照之中一动不动,仿佛聆听神喻的信徒,仿佛一切都被那羽毛的丝丝缕缕在优美而高贵地轻舒漫卷挥洒飘扬,并将永远在他的生命中喧嚣骚动”。

(9)、一个日趋丰满的女孩,一个正在成形的男子——流浪的歌手,抑或流浪的恋人——在瓢泼大雨中相拥依偎伫立,在漫天大雨中相拥无语。

(10)、  ●命运并不是合情合理的,否则不是命运。

(11)、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谈不响。

(12)、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13)、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14)、  ●宽慰不排除爱也不排除恨甚至不排除“纵使相逢应不识”,而只排除平庸,只排除不失礼数地把你标明在一个客人的位置上,把你推开在一个得当的距离之外——对了:朋友。这位置,这距离,是一条魔谷,是一道鬼墙,是一个丑恶凶残食人魂魄的老妖,它能点金成石、化血为水,把你舍命的珍藏“刷拉”一下翻转成一场漫不经心的玩笑。

(15)、我什么也没忘,只是有些事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史铁生

(16)、《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17)、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18)、在这世界上我只爱你,要是我有力量再爱一回,我还是要选择你。(p31)

(19)、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延,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破碎而成片段。互相淹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史铁生《记忆与印象2》

(20)、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史铁生

2、务虚笔记史铁生百度云

(1)、从第一章写作之夜到后一章结束或开始,我们随着作者温和如水的文字走进一个个片段式的故事里,还来不及猜测“我”是谁,就被带入了残疾人C和X的爱情,我们忍不住思考,爱情和欲望究竟是怎样的结合?是否一定要有性才可以称作真正的爱情?

(2)、诗人L的判断是:“O的这一次爱情其实早已完结了,但是她不愿承认”,“在那儿并没有心的贴近和心与心之间的自由”。但是,并不只是“这一次”爱情完结了,事实是O已看出,她所能理解的“所有的”爱情都已完结了。在她眼里,除了这种对征服者的爱之外,再没有别样的爱;但这种爱使她感到寒冷和孤独。“她本能地渴望着温暖的依靠,她的心和肌肤都需要一个温暖而实在的怀抱”。但她不知道,这种怀抱要靠自己独立地去争取,而不能靠上天赐予。然而她的人格已被Z摧毁了,她发现除了自己幼稚的一厢情愿外,这是一个无爱的人间,她对爱本身、对所有的男人感到寒心。然而这又无法解释O所留下的充满激情的遗言。

(3)、会做恶梦的人是世上幸福的人,因为可以醒来在那些岁月,我每每醒来却发现,我做了一个想从恶梦中醒来的美梦。――史铁生《原罪·宿命》

(4)、  ●总是有这样的人,在残酷的春天我常感觉到他们的存在,无论是在繁华还是偏僻的地方这世界上处处分布着他们荒凉的祈盼

(5)、  ●当一个人像我这样,坐在桌前,沉入往事,想在变幻不住的历史中寻找真实,要在纷纷纭纭的生命中看出些真实,真实便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真实便随着你的追寻在你的前面破碎、分解、融化、重组……如烟如尘,如幻如梦。

(6)、  ●我们从未在没有别人的时间里看见过自己。就像我们从未在没有距离的地方走过路。我知道诗人想要说什么:有区别才有自己,自己就是区别;有距离才有路,路就是距离。

(7)、  ●就像一棵树,在暴风中挣扎,在岁月中挣扎,但如果折断那只是刹那间的事,“咔嚓”一下简单得让人伤心。或者它焚毁,或者它被伐倒,结束都太简单。结束总是太简单,也许全部的痛苦仅在于此。

(8)、这是一本对于我来说很复杂很难懂的书,史铁生的语言文字固然优美,但不明白却又另当别论。我把它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如此几次后,我才下定决心要好好看完它。

(9)、  ●如果这舞台的灯光照亮过你,当我回来你的影像已经飘离,如果你的影像已经飘进茫茫宇宙,这就叫做:过去。

(10)、其小说的语言风格呈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即简约凝练、质朴含蓄、清新自然、柔婉细腻、雅俗共赏、幽默蕴藉、新奇陌生、沉郁晦涩,充满音乐性和哲理性。

(11)、现在是趋于零的,现在若不与过去和未来连接便是死灰,便是虚空。那么未来呢?未来是真实的吗?噢是的,未来的真实在于它是未来,在于它的不曾到来,在于它仅仅是一片梦想。(p7)

(12)、当WR由于“思想犯罪”而被发配到边疆去时,他的青春激情就被彻底地否定了。当WR登上西行的列车时,他们的爱就已经被牺牲掉了,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O仍然执着地要求WR记住她的地址,WR却知道,童年式的两小无猜的爱是一去不回了,从那一天起,他“长大”了。所以当O说“我肯定能把新地址告诉你”时,他的回答是:“不过我不会把我的地址告诉你”。他作为一个长大了的成人,十分明智地切断了一切青春的幻想。爱作为少年时代的幼稚和孩子的梦幻,在残酷现实面前是那么无力,不堪一击,只有永远停留在“美丽梦境”中的孩子如O,才会执着于它,而悲剧是必然的。

(13)、  ●我们也是。我和你,也是这样。我们是否曾经相遇过呢?好吧你说没有,但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或者不曾觉察,忘记和不曾觉察的事等于从未发生

(14)、  ●那是因为你仅仅是个诗人,更准确地说,你仅仅是一行诗。

(15)、  ●没人能知道不曾推开的门里会是什么,但从两个门会走到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去,甚至这两个世界永远不会相交。

(16)、爱情的根本愿望是:在陌生的人山人海中寻找一种自由的盟约。

(17)、  ●所谓“昨天”,也许不如干脆说“过去”。但是不,这不一样。譬如,说“我们的过去”,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要是说“我们的昨天”呢,便包含了对那段时光的态度。譬如“我们从过去走来”不过是陈述一种进程,而“我们从昨天走来”却是在骄傲着一种进步。“过去”仅仅是对时间的客观描述,“昨天”却包含了对历史的主观感受。

(18)、在C和F的眼里,真正的爱并不是死,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F这样解释O的临终遗言:“O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她没有力量爱了,但在另外的存在中她仍然在爱,仍然要爱”。F认为:“可是,也许,并没有两个截然分离的世界,O,她就在我们周围,在我们不能发现的地方,司空见惯的地方……”C也说:“爱,也是在这样的地方”。O把爱这个可能的世界推到了死亡里,但其实,可能世界就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维”。在生活的现实维度中,爱永远是一个疑问、一种追寻的诱惑和召唤;而在可能的维度中,“那永恒的爱的疑问即是爱的答案,那永恒的爱的追寻即是爱的归宿,那永恒的爱的欲望正是均匀地在这宇宙中漫展,无处不在……”爱的真正形而上的本质,就是对爱的追寻。

(19)、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20)、死不足惜,关键是活着。一个正常人的死,并不比一个残疾人挣扎着活下去更难思议。不幸的人挣扎地活着是生与死的较量证明着生。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好的身躯。也不在乎生与死。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是难的。――史铁生《史铁生文集》

3、务虚笔记史铁生PDF

(1)、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2)、我永远留住了一个偏见:女人是适合当大夫的,白大褂是她们优雅的服装。――史铁生《我与地坛》

(3)、在后《务虚笔记》到底表达了什么?太难以被概括了。我所展现的也仅是它的冰山一角。我真诚地推荐每个人去阅读这本书,跟随史铁生去作一些务虚的探讨。

(4)、史铁生(1951~2010)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5)、  ●不过他没有再走进那片恢弘和苍茫中去,他就像当年的我——就像一个才入世的少年一般,觉得世界真是太奇怪了。

(6)、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7)、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史铁生

(8)、在《务虚笔记》出版10年之后,史铁生长篇新著《我的丁一之旅》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作家以往作品回避的“性与爱情,这一对千年不死的游魂”。

(9)、  ●上帝从来是喜欢玩花样儿的,这是生命的要点,是生活全部魅力之根据,你的惊奇、不解,你的喜怒哀乐,你的执迷和所谓彻悟,全系于上帝的这种爱好

(10)、  ●没法证明的虚无是存在的,不是吗?没法证明的无可以有,况且这不是人的智力的过错。那么,在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必有其他的故事开始了,开始着,展开着。的虚无片刻也不能存在的

(11)、爱就是不演戏!把你的一切都敞开吧,把你愿意敞开和不愿意敞开的都敞开吧!

(12)、  ●楼与楼之间,有着峡谷一般的裂隙,白昼之光从那些地方升腾,扩展。被豢养的鸽群成为的鸟儿,它们的祖辈因为一次偶然的迷失被带进城市,从此它们就在这儿飞来飞去,飞来飞去,唯唯诺诺期期艾艾地哼咏,在空中画一些或大或小的圈儿。从楼峰厦谷中可以看见一段规整而污浊的河,黑绿色的泡沫像一条没头没尾的大舢板在河面上漂移,平缓地隐没在土堡一样的矮房群中,在朝阳灿烂的光辉里熏蒸,与千家万户的炊烟一起升腾。远远近近的蝉鸣开始响亮。老人们在蝉歌中回首往事,年轻人兴奋地走出家门为昨夜的好梦去奔波一生。

(13)、   人的本性倾向于寻找世界的规律和必然性,寻找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似乎掌握了因果,我们便拥有了对抗不确定的武器。因此,当我们解释历史时,我们会去寻找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似乎所有事情的发生都需要有原因,没有一件事会无缘无故的发生。

(14)、这种孩子式的软弱也正是女教师O之所以爱上Z的内在的原因。当然,Z与WR一样,有才智,有毅力,有男性的气质,他“正是O从少女时代就幻想着的那种男人。家境贫寒、经历坎坷、勤奋俭朴、不入俗流、轻物利、重精神”。但他还有比WR更令O动心的一点,这就是作为男人的“弱点”的孩子气。她渴望在他面前扮演母亲的角色,心甘情愿地忍受他的任性和施虐的倾向。“她相信她懂得这种倾向:这不是强暴,这恰恰是他的软弱,孤单,也许还是创伤……是他对她的渴望和需要。她愿意在自己的丢弃中使他得到。丢弃和得到什么呢?一切。对,一切……和永远……都给他……不再让他孤独和受伤害……”“只要是他喜欢的,她都喜欢。只要是他需要的,她都情愿”“我不会再伤害他,我不会再让他受伤害,绝不会再让他高贵的心里积存痛苦和寒冷,绝不让这颗天才的心再增添……仇恨……”“O心里一惊,后这两个字始料未及。”

(15)、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我与地坛》

(16)、永存梦想的人间,比全是现实的世界,更能让我坦然面对死——这就像你在告别故乡的时候,是仍然怀念她,还是已经不想再来。

(17)、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他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他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不过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望。

(18)、爱情本来是一种心愿,不能到街上看看就说没有。

(19)、从心的人自由,独立思考的人迷人,坚持做喜欢事的人则兼并着美丽与坚韧。

(20)、要是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史铁生《记忆与印象》

4、务虚笔记史铁生名言

(1)、《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2)、    我们从虚无中诞生,同时世界从虚无中显现,我分分秒秒的长大,世界分分秒秒的拓展,我的全世界从一间小屋拓展到一个静谧的小院,从一个小院拓展到一条街,从一条街拓展到一个村庄,从一个村庄拓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颗地球。到底是随着我的长大,投入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呢?还是随着生活的进行,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一切构建成了我的全世界?无论如何,外部世界以其一点接纳了我的进入,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被编织在一个既定的网结上,并且看不出条条脉脉的由来与去处。有的时候我甚至在想我们作为一张世界大网的各个网结,出生前不由我们掌控,那么出生后呢?真的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吗?从出生那一刻我们周围的环境已经在那里了,而接下来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事,遇到的人难道不是冥冥中有迹可循吗?那么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在按照一定的轨迹在运行,那么究竟这是不是所谓的命运呢?

(3)、史铁生不幸是个残疾人,是个残疾先于爱情到来的残疾人,更不幸是一个生在中国的残疾人。然而他爱读书,爱思考,有才华,故幸而成为一个会被历史记住的作家。然而在西方,我们知道,投降不是可耻的,战俘回国是受到欢迎的。残疾人也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也可以有爱情(不仅仅是婚姻)。史铁生如果是在这样的国家,他还会成为一个如此深刻的作家吗?《我与地坛》里有一句话: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什么?我想我是知道了。

(4)、  ●如果自由但不平安,如果平安却不自由,就让往日保存在一个美丽的位置上吧,不要苛求重逢,不要独钟实现,不要怨甚至不要说……那美丽的位置也许只好在心里,在想象里,在梦里,只好在永远不能完成的你的长诗里……

(5)、  ●敢于杀死自己肉体的人并不少,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杀死自己的心魂迷途,关键是杀死了旧的又没有新的,那时他们就要欺骗自己了,就要像抓住救命草一样抓住原有的东西,自欺欺人地说仍然爱那东西,仍然坚信那东西。

(6)、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大的价值。

(7)、人有时候只是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合欢树》

(8)、《务虚笔记》是一个人的生命笔记,那些关于生死,关于爱情,关于苦难的拷问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书中的人物没有具体的姓名,一律用字母代替,作者也常常出现在字里行间与人物对话,我更愿意相信,它展示的不仅仅是几个人的悲剧,而是几代社会的悲剧。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其实是被艺术加工过的真实人物。一开始我以为只有C是史铁生自己的写照,很简单的理由,因为他们都是坐在轮椅上的人。但越是深入故事越是觉得,其实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史铁生的影子,不止是身体上的,更是与心灵相契合的,“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以我现在的水平我似乎还不太能够完全理解这本书的内涵,我看到的,只是故事本身,比如O对纯净平等的爱情的追求,W对O与N的选择,诗人L对爱情的探寻与流浪……我没有办法很好地理清楚这些事件之间的关联与它所要表达的主题,但我分明地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这些词语:爱情,平等,生死,孤独,家……

(9)、佛家有一说:杀一生命,等于杀一世界。那么,一个生命的出生也就是一个世界的出生了,任何个人,都是的世界。

(10)、《好运设计》 《务虚笔记》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往事:史铁生作品集》《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宿命的写作》《史铁生散文选》《散文杂文》《我的丁一之旅》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 《活着的事》《以前的事》《写作的事》《史铁生自选集》 《务虚笔记: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史铁生散文/插图珍藏版》 《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 《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原罪·宿命》 《病隙碎笔》《史铁生小说选》《扶轮问路》《妄想电影》

(11)、一同去承受人世的危难,一同去轻蔑现实的限定,一同眺望那无限与,于是互相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对方的支持,难离难弃,这才是爱情吧。

(12)、空冥的猜想可以负载任意的梦景,而实在的答案便会限定出真确的痛苦。――史铁生

(13)、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14)、他痴迷的眼睛里是涌动的人群,继而是深阔的蓝天。他仰头冥望。我知道,他必是刹那间又看遍了自己的四十年。

(15)、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6)、  ●是差别推动了欲望,是欲望不息地去寻找平等,这样上帝就造就了一个永动的轮回,或者,这永动的轮回就使“我”诞生。

(17)、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的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18)、这一本小说,还是很厚的`,也不容易看进去。

(19)、《我与地坛》中所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恓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残疾带来的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重压,“要不要去死”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20)、《务虚笔记》即讲述了这样一个也许称不上故事的故事,在“我”的写作之夜里,闯入了形形色色的仅用字母代表的人,他们是“我”印象里的一部分,但“我”全部的印象才是我。

5、务虚笔记史铁生作者简介

(1)、这是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之一。

(2)、爱情,到底是什么?爱情不是法律,对,不是。爱情不是良心,对,至少不是由良心开始和由良心决定的。爱情不仅仅是生理的快乐,对,不仅仅是那种事。(p36)

(3)、然而,如果说WR只不过是为了他的理想而牺牲了爱的话,那么Z的整个理想都只是建立在“恨”之上的,是以接受和承认人与人的等级差异和互相残杀为前提的。他以他的艺术“为心里的愤怒寻找着表达”,抒发着他的“雪耻的欲望”。所以当O问他“恨谁”时,他感到被击中了要害。正是这种弱者对强者的仇恨,激发起他要“使自己成为英雄”的强烈欲望。在社会的等级差异中,他要杀败一切人去占据高等级。就连他对O的爱,也在潜意识中埋藏着某种报复心理和施虐倾向,因为他把O看作那个漂亮房子中的九岁的女孩,他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那根大鸟羽毛。在做爱中他能感到对方既是“多么高贵”,又是“多么下贱”,因为他能够肆意地践踏、喝斥和侮辱这种高贵。他以能征服高贵的东西,能污损、破坏、占有和随意处置高贵的东西为满足。这样,他对美和高贵的崇拜就成为了一种极其可怕的变态的怨毒。他向往的是一枪把那只白色大鸟打下来,用白色的羽毛来装点英雄的帽饰。他对O和所有的人说:“你们要学会仰望”。

(4)、  ●离开,那过程必定很复杂,但结果总是很简单。

(5)、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6)、  ●任何人三岁时滋生的情绪都难免贯穿其一生,尽管它可能被未来的岁月磨损、改变,但有一天他不得不放弃这尘世的一切诱惑从而远离了一切荣辱毁誉,那时他仍会回到生命初的情绪中去。

(7)、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

(8)、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9)、(对爱欲的描写)“那疯狂不能描写。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10)、  ●也许,“现在”仅仅是我们意识到一种意义所必要的时间?但是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一旦被意识到就已成为过去,意义一旦成为意义便已走向未来。现在是趋于零的,现在若不与过去和未来连接便是死灭,便是虚空。那么未来呢?未来是真实的吗?噢是的,未来的真实在于它是未来,在于它的不曾到来,在于它仅仅是一片梦想。过去在走向未来,意义追随着梦想,在意义与梦想之间,在它们的重叠之处就是现在。在它们的重叠之处,我们在途中,我们在现在。

(11)、  ●每一个人或者每一种情绪,都势必会记得从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独自回家的时刻。每一个人或者每一种情绪都在那一刻埋下命定的方向,以后,永远,每当从这世界上独自回家,都难免是朝着那个方向。

(12)、  ●你被杀死了,你就是一个应该活着的好人;你活下来了,你就是一个应该被杀死的坏蛋。

(13)、如果说诚实大胆是WR的天性的话,那么内心的执着就是Z的天性。巨大的内心体验笼罩了幼小的躯体。而那个懵懂的O在走入这样的世界后,被深深地震撼了,她觉得自己爱上了Z,然后忘记了过去的爱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就真的那样一路爱了下去,直至到死她也没有承认她不爱Z或者Z不爱她。画家Z就亲手将O一直苦心经营或者说是虚构的爱轻易地毁灭,而对于Z来说,他自己也许也正在虚构一种爱,虚构一种自以为是的对高贵艺术的追求。

(14)、凡我笔下人物的行为或心理,都是我自己也有的,某些已经露面,某些正蛰伏于可能性中待机而动。

(15)、因为我找不到非我的世界,永远都不可能找到。所以世界不可能不是对我来说的世界。(p73)

(16)、史铁生发表的小说作品有:《老屋小记》、《我的丁一之旅》、《山顶上的传说》、《插队的故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午餐半小时》、《夏天的玫瑰》、《奶奶的星星》、《务虚笔记》、《毒药》等。

(17)、史铁生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人的精神世界。他似乎在空中俯视着芸芸众生。他很少写吃喝拉撒,挣钱谋生,虽然他为此吃得苦肯定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即便写,也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我相信,因为残疾,他的外部世界很狭小,正因如此,他的内心世界才如此丰富。他经常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邓晓芒说:史铁生是作家中哲学意味深的人。在小说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这种思维的交锋。这些地方,也是我读起来感到自己智力不够的地方,也是这部小说读得累和值得再读以及值得买一本的原因。这部小说里时时可见充满了智慧的语言,我想那是蚌柔软的身体被沙粒摩擦而形成的珍珠。

(18)、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

(19)、  ●一个人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20)、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

(1)、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礼拜日。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礼拜日,本该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2)、史铁生父亲是史耀琛,在东北地区工作,母亲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两人育有史铁生和史岚。

(3)、  ●我曾经这样写过:我没统计过我与多少个世界发生过关系,我本想借此关系去看看另外的、非我的世界,结果他们只是给了我一些材料,供我构筑了这个对我来说的世界。正如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着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4)、  ●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在我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种叫做真实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待在那儿。真实,有时候是一个传说甚至一个谣言,有时候是一种猜测,有时候是一片梦想,它们在心灵里鬼斧神工地雕铸我的印象。

(5)、我曾走过山,走过水,但我只不过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

(6)、但在这个并非虚构的故事里,善与恶,爱与恨,不再是招之即来的道德情操,也不再是挥之即去的感情游戏,它要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孩子都进入角色,或善或恶,或爱或恨,它甚至以出身的名义把每一个孩子都安排在剧情发展所需要的位置上。(p96)

(7)、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8)、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史铁生《庙的回忆》

(9)、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小说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10)、一同去承受人世的危难,一同去轻蔑现实的限定,一同眺望那无限与,于是互相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对方的支持,难离难弃,这才是爱情吧。

(11)、  ●也许梦想都是相似的路途,都是同一种神秘的指使……

(12)、当残疾人C被爱委会的老太太带着审视的目光质疑他的性能力时,作为读者的我都隔着纸张感受到了一个男人的屈辱和尴尬,我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史铁生,同时又为自己的联想感到惭愧的歉意。史铁生是不是一直活在这样的众人自以为善意的目光里呢?

(13)、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

(14)、我做一个不尽恰当的类比:史铁生写作这部小说的方式就像程序员写代码,而且是使用简单的语句写代码:If……then……

(15)、O未曾料到的是,一个女孩子纯情的奉献,一个男孩子却可能生出怨恨和报复心,如果他的爱受到阻碍的话。她更未料到,这种仇恨和报复心竟是她所爱的这个男人对她的欲望的力量源泉!而且她实际上感到,她是那么喜欢甚至迷醉于这种在她身上施行的报复。在他的施虐面前,她的母性的爱变成了一种“受虐狂”:“他能够使她放浪起来,让她丢弃素有的矜持、淑雅、端庄……O甚至愿意为他丢弃得更多”。她就像一片土地,渴望着他在上面胡作非为,只要他能发泄他的怨愤。

(16)、    青春还剩下一点点余温,所以咱们就先从史铁生的第二章残疾与爱情说起吧。在一片亘古至今的空寂之中,忽然有了一个女人的脚步,和一个残疾男人的轮椅声。

(17)、《务虚笔记》想要讲述什么?在我看来,这部看似破碎的长篇小说实际上正是用一个个印象填补了一个写作者在创作时的内心世界,F,N,L,WR,O这些不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是“我”的一部分,史铁生是用一种袒露的方式将写作时的精神状态展示出来,他想借助这些印象来证明自我的存在,到底有什么可以证明我的存在不是一片虚无?也许是欲望,也许是差别,也许是孤独。

(18)、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19)、若再把那同情和摇头转换为对坚强与乐观、无私与奉献的千倍万倍的赞许,便是一个渴望爱而又不敢爱、指望死却又不能去死的可靠处境了……(p19)

(20)、  在这浩渺的宇宙中,这简单的一问一答中,两个毫不起眼的人类从此有了羁绊,像是冥冥中有一根绳子系在他们之间,从此他们都是彼此的执线人,像两只相互缠绕在一起的断了线的风筝,从此在人海里浮沉。爱情对于史铁生来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的,残疾与爱情贯穿了他哲学思考的始终,他不停的在追寻生命本身的密码,终得出结论:是残疾也是爱情。既然是生命本身的密码,那么每个人就都是一样的。我们是人不是神,换句话说我们都不是完满的,残疾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每个人因残疾而向往,而由此渴望爱情,希望借爱情的魔力来摆脱孤独与恐惧,而爱情却更像一针麻醉剂,只能让我们暂时忘却掉我们的残疾,却也无力改变什么,甚至有的时候如烈火烹油,爱情过后只剩下遍地残渣与一地鸡毛。但是爱情又是我们获取温暖的为数不多的方式之让我们不能割舍,让我们显得不那么单薄。以爱情为剑与这个世界的虚无对抗,与我们的残疾对抗,就像个过河的卒子,单枪匹马和严阵以待的王作战,这残局持续了上千年,而对峙本身就是胜利。

(1)、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2)、甚至还有葵花林里的叛徒女人和Z的叔叔,少年hj为了爱情的长跑,Z对姐姐M说不出口的迷恋,这些因为在特定的时代而显露出绝望的悲哀的故事都指向了同一个命题——爱情。

(3)、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命运之偶然性的研究有了更加自觉的性质。命运之对于个人,不只是一些事件或一种遭遇,而且也是他在人间戏剧中被分配的角色,他的人生的基本面貌。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命运即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史铁生便格外注意去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那样一些偶然性,它们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之路,造就了不同的人间角色。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这样的偶然性名之为人物的“生日”。不同的“生日”意味着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世界,角度的微小差异往往导致人生方向的截然不同。这就好像两扇紧挨着的门,你推开哪一扇也许纯属偶然,至少不是出于你自觉的选择,但从两扇门会走进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去。

(4)、  ●要是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他的梦想,上帝应该允许他把那些梦想忘记得干干净净。

(5)、故事从爱情的本原写起,描述了流落到人间后,亚当与夏娃互相寻找的过程。该书责任编辑说,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30多年的作家,对于情与爱,因其与众不同的人生而作着一种孤独和冷静的思考,并将这些都浓缩在《我的丁一之旅》之中,小说诗性的语言十分洁净,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6)、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不重要的。任何历史中,总有一些人被关注,一些人被忽略。

(7)、  ●罪恶的想象力在其极端,必定千篇一律。

(8)、《我的丁一之旅》,继《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的新长篇现代爱情小说。

(9)、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0)、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11)、史铁生第一篇小说是《爱情的命运》,代表作中篇是《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代表作长篇小说是《务虚笔记》,《务虚笔记》使他一举成名。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12)、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

(13)、“写作,就是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轻轻抹去。让过去和未来沉沉地存在,肩上和心里感到它们的重量,甚至压迫,甚至刺痛。现在才能存在。现在才能往来于过去和未来,成为梦想。”

(14)、  ●无论那个夜晚在他的记忆里怎样保存,那都只是他自己的历史。

(15)、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16)、  ●当时我就想,我们很快就要互相失散,我和这两个孩子,将很快失散在近旁喧嚣的城市里,失散在周围纷纷纭纭的世界上,谁也再找不到谁。

(17)、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18)、悲剧,都是好人与好人之间的事。——史铁生《务虚笔记》

上一篇:100句经典内心独白文章摘抄精选好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