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禅宗语录
1、十大禅宗语录经典
(1)、佛家禅语: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2)、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3)、人生悟道:建功立业不彰显,戒骄戒躁写人生。
(4)、尘劳迥脱事,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希运诗)
(5)、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6)、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7)、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8)、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9)、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10)、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11)、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1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3)、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14)、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禅语,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15)、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16)、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天道无情、众生皆苦,红尘六欲、我甘沉浮!当年我曾在佛祖面前立下大愿,为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令其解脱、离苦得乐”这是大愿地藏王菩萨发下的弘誓大愿,这是大慈悲的境界。
(17)、佛说百善孝为先,布施,修福德效果好的方法就是以真诚心孝敬双亲,长辈,
(18)、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19)、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20)、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2、禅宗语录一百则
(1)、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2)、佛家禅语: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3)、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4)、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5)、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6)、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7)、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处处皆是佛境界。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维摩诘经》。”我们如果能够时时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来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个世界便是天堂,便是净土。因此,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就在我们当下的一念。
(8)、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9)、王阳明心学第4讲: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
(10)、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11)、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12)、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13)、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14)、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15)、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16)、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7)、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18)、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3、十大禅宗语录视频
(1)、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2)、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4)、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5)、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6)、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7)、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8)、观察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才是改变命运。你的毛病越少,命运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运越不好。
(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0)、有也行,没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绝。来去都是自然,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都是演戏,缘来缘去,很正常,已经看透了,已经都弄明白了,不会为这些动心,这叫如如不动的心。
(11)、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12)、 “空”不是没有,不是空洞虚无,佛说空中生妙法,空有无限的可能;世间一切物质,佛法都叫“色”,“空”就是因缘。色即是空,说的是亲友爱人、功名权势、爱恨情仇都是依因缘而生,终随缘尽而灭。人生的苦,都是因为执念缘分尽了,还在强求。佛家开出的药方是放下、看破、得自在。因为一切皆虚幻(无常),五欲六尘虽然如蜜一般甜美,但是无常一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把捉不可得。因此,明白"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把握今朝,把握当下每一个念头,情绪是一时的,是虚幻的,慧命是一生的,是永恒的。不要让“一生”的慧命输在“一时”的情绪上,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精进修行,才是当务之急。
(13)、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出自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14)、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惠能《菩提偈》
(16)、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17)、后送上一段,让大家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
(18)、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还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还没有智慧,你的修行还没有到位。
(1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0)、用功就是要把这个真如妙心好好地守着,死活也守着那念清净,慢慢就会起作用,就会发光,就会有神通。
4、禅宗语录600句解释
(1)、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2)、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3)、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4)、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光不仅在烛上”故事背景: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的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的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相当沮丧。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的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6)、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7)、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8)、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9)、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10)、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11)、修行是完善自己,宽容别人。人生,因为有残缺,所以修行。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盯着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放,就是自己的一个缺点。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惯别人。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宽容别人淡化痛苦。
(12)、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1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4)、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 “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15)、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6)、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17)、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18)、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9)、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0)、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5、禅宗佳句
(1)、佛家禅语: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2)、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3)、简历格式不接受图片格式,为高清图片,图片大小不要超过1-4MB(1-4兆);
(4)、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6)、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佛家认为“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
(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8)、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9)、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10)、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2)、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3)、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14)、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第二十九章》
(15)、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17)、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18)、出自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19)、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20)、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1)、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