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王耀武将军(王耀武主要经历)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04 01:3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王耀武主要经历

1947年,王耀武让妻子郑宜兰带着七个子女,乘飞机去了青岛,之后又去了上海。在济南解放前夕,王耀武给家人留话说:“假如我有不测,你们可以去香港,但不要去台湾。”1948年9月底,济南解放,王耀武突围逃到山东寿光县时被俘。在上海的郑宜兰一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不久之后,按照王耀武的叮嘱,郑宜兰就带着家人从上海去了香港。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后来回忆:“说到去香港,我记得很清楚是坐飞机。当时我们没钱买去香港的机票,困守在上海。上海的物价飞涨,钱贬值得太快,上午一小篮子的钱可以买一个面包,下午就必得用一个大篮子的钱去买了。终天有一天,有人敲门,进来一位父亲的副官,他说:‘王将军是对我有恩的人,我无论如何也要让你们顺利去香港。’结果我们就坐上了军机。”到达香港后,郑宜兰一家过得艰难,王鲁云回忆说:“父亲曾嘱咐我们不要说从哪里来,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我们很谨慎的。当时我们都在念书的年纪,都去上了学。我们只有很少的钱,一家人挤在一个大房子里,出门坐公交车。七个孩子要吃饭,衣服倒还在其次,毕竟七个孩子都有校服。父亲被俘,没人理我们了。我们过得很艰难。在香港,全家还想着要‘救父亲’,曾经上过当地人的两次当,花了两三万元,后来就算了,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孩子要吃饭,而且也再没有大数目的钱了。”王耀武被俘后,先是在华东解放军官训练团改造,之后又去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在功德林里,王耀武是改造积极的人之一。1959年12月,王耀武和杜聿明、宋希濂等人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1965年的一天,在香港家中的郑宜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大公报》的社长费彝民的电话。那时候郑宜兰一家很低调的,很少有人知道她们是王耀武的家人,但费彝民是何等人啊,他人脉广,是很有办法的,因此很轻易就找到了郑宜兰的住所及联系电话,在此后的岁月里,费彝民一直对郑宜兰一家很好。后来,王鲁云才得知,王耀武特赦后,总理对他的生活很关心,曾询问王耀武家人在哪里,当得知王耀武家人在香港后,就专门指示费彝民寻找联系,并邀请郑宜兰一家去北京与王耀武团聚。王鲁云是王耀武的第三个孩子,也是的女儿,当时已经在香港工作并结婚,丈夫黄振辉是香港有名的建筑师。由于郑宜兰有几个孩子需要照顾,后决定让女儿王鲁云去北京。费彝民问王鲁云:“你们夫妻俩去北京怎样?”王鲁云说:“我先生有工作离不开,我带着惠珍去北京看父亲。”(惠珍即黄惠珍,王鲁云的大女儿,当时只有七岁)在前往北京途中,在通关的时候,检查人员要打开王鲁云的箱包,费彝民用手轻轻按住箱包,对检查人员说:“不要开。”就这样,一路上由于得到关照,的顺利。到了北京后,王鲁云等人见到了杜聿明、郑洞国、宋希濂、廖耀湘等王耀武旧日的黄埔校友和同僚,王鲁云回忆说:“我请他们吃饭,从友谊商店买了烟、肥皂、牙膏、牙刷、花生米、糖果,每个人送了一大兜。他们以前可都是国民d的将军、司令、大指挥官啊!现在他们穿着朴素,拿着我送的礼物,都高兴得不得了。我心里很是感慨。”在见到父亲王耀武后,王鲁云当时心疼难过,但又不想让王耀武知道,就努力忍着,叫了声:“爹爹。”看到女儿的王耀武激动,以一口的山东泰安口音回答女儿。王耀武问王鲁云:“你的哥哥、弟弟们还好吗?你妈妈还好吗?”王鲁云当然说好,当时她已生下三个女孩子,没有男孩子,王耀武就问王鲁云没有男孩子,公公婆婆没把他怎样吧?问小女儿好吗?对于这些问题,王鲁云一一回答。当时的王耀武精神状态不错,但是得了帕金森病,所以嘱咐让王鲁云回去后,从香港买一些药来。关于郑宜兰后来与王耀武离婚的事情,王鲁云后来在回忆中,对于所谓的“王耀武妻子和副官私奔,卷走财产,气得王耀武住院”这个说法气愤,她后来专门刊文澄清:“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书刊包括互联网上流传着母亲后来同父亲的一位副官结成夫妻、背叛了父亲一类的传说,令我深感惊诧,这完全是无中生有。母亲郑宜兰在离开祖国之后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父亲的事情,她对父亲的思念一如既往,没有更改,只不过因为主客观原因,以至于他们始终未能聚首,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王鲁云在北京待了一周后,就离开了。在得知王耀武和郑宜兰离婚后,在周总理的关心下,王耀武和吴伯伦(北京八十二中的教师)。1968年,王耀武因病逝世,年64岁。1980年7月29日,有关部门为王耀武、溥仪、廖耀湘三人补开了追悼会。和王耀武离婚的郑宜兰一直保持着单身,她把所有的心血都付诸在孩子们的身上,帮助子女们料理家务,1981年病逝于哥斯达黎加。

2、王耀武将军

陈诚怒骂王耀武济南东躲西藏,国军:他不会是地下d吧!在“鲁南战役”中东躲西藏,王耀武指挥李仙洲的部队从临沂跑到新泰,又从新泰跑到济南,一路上连个华野的毛都没摸到,净顾着转移了。以至于国民d中竟然有传言传出,王耀武不会是我d安插的地下d吧?蒋介石听陈诚汇报,得知王耀武的态度敷衍,深怕他应付差事,打电话给他督令他遵照指示行动,勿要耽误战局。又在2月1日电令他:“此次鲁南战役,有关国共两d之存败。如鲁南失败,山东亦不可独存。”多重压力之下,王耀武无可奈何只得让副司令李仙洲,率领12军,46军,73军5万6千余人,组辅助突击集团直下莱芜,蒙阴等地突进。虽然是陈诚坚持不让王耀武下撤退命令,直接导致了李仙洲兵团的覆灭,但是李仙洲兵团五万多人,居然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被全歼,也是大大超出了王耀武的预料,他也由此说出了那句有名的话:“莫说是五万个人,就算是五万头猪,让解放军抓三天三夜也抓不完!”这到底怎么回事呢?王耀武手底下的李仙洲兵团贪功冒进,一头扎进了粟裕的包围圈里。了解粟裕的王耀武马上就做出了反应,下令让李仙洲赶紧撤退,但是然而山东战区总指挥的陈诚,官大一级压死人,直接命令堵住胶济路一线,终李仙洲兵团5.6万人全军覆没,王耀武大败亏输退守济南。陈诚觉得王耀武像地下d,然而他全送的手段,看起来陈诚更像地下d才对!然而兵败如山倒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玩的,况且抓国民d部队的确要比抓猪容易得多,因为毕竟猪是不会排着队投降的。国民d早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已经不得民心,通常部队在被包围后很难爆发出那种拼死一战的勇气,毕竟,这是内战,不是抗日战争。他们面对的不再是穷凶极恶的日本人,而是自己的同胞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仙洲兵团的覆灭,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更让王耀武痛心疾首的事情还在后面,1947年5月,就在王耀武还在为莱芜战役的损失而心疼的时候,我军于三个月后,再次在祁门山区域发动了孟良固战役。而这一次王耀武的左膀右臂张灵甫直接战死,致使王耀武甚至请求蒋介石放弃济南,直接退守二线地区防御。当然这一建议并没有被采纳,这才有了后来的济南战役。济南城破,王耀武略加思考后,不仅将捕获的共产d员释放,更是鼓励国军的官员主动投降。而王耀武坐守济南空城3天后,扮成老乡模样出逃途中被捕,而国军与华野之间的斗争,也终以粟裕的胜利而告终。

3、王耀武简介黄埔军校

国军三大名将看人生命运无论是看过功德林战犯改造电视剧,还是对民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三个人黄维、张灵甫和王耀武。今天不讨论他们军事水平及战功,而是他们后家庭结局。可以折射一个人命运。张灵甫,一个典型渣男,曾经怀疑前妻不忠,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前妻投怀送抱的一刹拉,枪毙前妻,让其死不瞑目。这样的渣男出狱后,迅速娶到貌美如花的大家闺秀。张灵甫刚愎自用,全军覆没后,小他十几岁妻子一直为他守寡,并且把他当时不到一岁儿子扶养成才。台湾地区与大陆三通后,他第一时间还回大陆,寻找其丈夫遗骨,并且多次祭拜。再看黄维妻子,得知丈夫黄维没有死,他散尽家财,想方设法还回大陆,一直默默等待丈夫出狱。期间,她多次探监,并且委托女儿多次写信,劝他好好改造,早日出狱。但是,黄维顽固不化,直到后一批特赦,几乎所有看守官兵不同意特赦他。是毛爷爷大度,大笔一挥,要求全部释放一切国民d战犯。这时,已经是七几年,黄维妻子已经白发苍苍。因为长期等不到丈夫出狱,积劳成疾,绝望反反复复,后精神分裂症,跳河自杀,用忠贞不渝诠释爱情。后来,黄维几个子女孝顺,他后来多次回台湾,去美国,可谓善终。三人组,张灵甫抗日战功大,官衔也高,但结果差。张灵甫不仅一表人才,军事才能了得,而且善于经商办企业,当年号称国军“首富”。他虽然有钱,但丝毫不抠门,对周边人大大方方,人缘特别好。在功德林战犯改造所,他也是老好人,谁有困难,他第一个帮忙,改造也积极。因此,他第一批特赦。可是,特赦后,他第一个遭到老婆背叛,有人说他老婆与副官私奔,这个后来被他女儿否认。但是,他老婆不仅不看他,还寄来离婚协议。这个还不说,他四个儿子,终身没有一个人回来看过他。期间,仅仅住在香港的女儿回来看望他一次。在郁郁寡欢中,身体健壮的王耀武,六十出头就死了。至今,他的死还是一个迷。按照常理,王耀武帅气,能力强,情商高,会赚钱,为了早日出来与家人团聚,废弃信仰,积极改造,为何命运对他不公?他妻儿到底是什么人?(从左到右,黄维,王耀武,张灵甫)

4、王耀武简介及后人

早期的杜聿明职业发展并不算顺利,他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但一直到1938年才当上师长(黄埔一期的胡宗南,1927年就当了师长,三期的王耀武,1934年当上师长)。之后,杜聿明又当上了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抗战末期担任昆明防守司令,职务不算高。但在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却备受蒋介石重用,他担任过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等要职,成为和傅作义、白崇禧等并列的独当一面的大将。为何杜聿明在抗战胜利后官职能快速提升呢?个人猜测,杜聿明是有“投机取巧”的成分的。抗战胜利之后的杜聿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做事很对蒋介石的脾气。蒋介石是什么样的人?相对于对抗外敌,蒋介石更重视“安内”,即打击国内的政治对手,而杜聿明则对此积极。抗战胜利不久,杜聿明就为蒋介石办了一件大事。1945年10月2日,杜聿明以其精锐的第五军,迅速解决了云南王龙云的部队,促使龙云辞去了云南省主席的职务。事后,蒋介石假装生气,将杜聿明“撤职查办”。但仅仅三天后,杜聿明就升了官,担任东北保安司令这一要职。抗战胜利后,很多名将都不想打内战了,包括卫立煌、傅作义等。但杜聿明对打内战是积极的。担任东北保安司令后,杜聿明迅速出兵,打击共军,并不断催促蒋介石给他增兵,让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在老蒋顾忌政治影响、美国调停要求暂时停战时,杜聿明依然希望继续对共军动武。不论是解决割据云南的龙云,还是在东北卖命的打共军,都是蒋介石乐意看到的事,比在抗日战场上立功更能讨得老蒋的欢心。也难怪杜聿明在抗战胜利后,能够超越王耀武等抗日名将,飞速升职。当然,这些都是笔者的个人猜测,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5、王耀武与杜聿明哪个更强

1948年5月,被俘的国民d军长陈金城,有一次利用酒醉竟然高呼"蒋介石万岁!王耀武万岁!"其嚣张的气焰,在被俘将领中是绝无仅有的。1948年1月,陈金城带着师部和212旅开赴潍县,并着手重建此前被解放军歼灭的211旅。同王耀武为了安抚陈金城,除了同意将新组建的211旅装备为美械旅外,还申报南京国防部请委陈金城为整编第96军军长。这或多或少,都给了陈金城一丝安慰。可陈金城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潍县,成了结束他军旅生涯以及改变他今后人生的地方。第96军在建制上辖有第2师和第45师。由于胶济路东西两段皆被解放军切断,第2师无法开赴潍县归建,而王耀武又将新组建的211旅强制调回济南,使陈金城能指挥的正规军只剩一个212旅。当解放军攻占周村后,由陈金城负责防守的潍县、安丘、昌乐三个孤立据点便成为了解放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为了守住昌潍地区,王耀武于4月1日亲自飞往潍县,与陈金城商讨守城策略,并决定放弃不重要的据点,集中兵力固守潍县。潍县就地理形式来看,是连接胶东、渤海、鲁南的重要枢纽,号称"鲁中堡垒",是国军在山东的重点设防城市。城分东西两城,俗称"双城"。白浪河纵贯其间,护城外壕宽八米,深五米,城墙高厚坚实,城外南北又有南大营、北宫两个据点为屏障,加之城防工事堪与济南相媲美,所以陈金城自诩"固若金汤",并立下了"城在陈在,城破陈死"的誓言。为了坚定守城主力指挥官汪安澜的信心,陈金城对他说:"等战斗结束,升你为整编第45师师长"。虽然陈金城兵力众多,但是多为地方武装。这些部队战斗力低,重装备几乎全无,加上正规军与地方武装之间互不信任等原因。当解放军于4月2日以四个纵队发起进攻后,潍县外围据点仅守了半个月便纷纷失守。4月23日,西城又告失守,陈金城被迫将主力部队收缩到东城继续抵抗。战斗打到这个时候,形势已万分危急,潍县随时有失守的危险。陈金城连电王耀武请求支援,但是他所盼望的东西两路援军皆被解放军阻援部队所阻挡。4月26日,陈金城召集部属,经过讨论,下达了突围的命令。27日天明时分,陈金城跟着旅长汪安澜率领的300余人由东门突围,但出城不久即被解放军发现,部队马上就被打散。随后陈金城在卫士的保护下东躲西藏,经过一天的辗转,还真的逃了出去。照理既然突围了,便不会有事,但是在突围时,陈金城连吓带累,已经十分疲劳,在得知已经突围成功后,全身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懈下来,不久便迷迷糊糊的睡了。等到中午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俘虏行列之中,于是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同他一起被俘的还有参谋长李友尚、整编第212旅副旅长杨健等人。讽刺的是,而那个在突围时声称要"誓死保护军长"的汪安澜却逃了出去。被俘的国民d将领不少,但是像陈金城这样具有戏剧性的,却是罕见的。陈金城被俘后,顽固,他借着解放军对被俘高级军官实行优待政策的机会,还有一次利用酒醉竟然高呼"蒋介石万岁!王耀武万岁!"他的这些行为,受到了华东解放军官团团长季方的严厉批评,也遭到了其他被俘将官的反对。陈金城见自己势单力孤,便有所收敛,从此沉默寡言,常常一人独处,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王耀武在济南被俘后才得到改变。王耀武被俘后,陈金城曾经要求见王耀武。为此华东军区特地将陈金城从解放军官团接到军区,让他和王耀武见了面。陈金城此时的心情是又惊又喜又悲。陈金城曾在胡宗南部当过师长,后来被派去了山东,受到王耀武的重用,两人之间的公私关系都很不错。当陈金城和王耀武倾诉了一个通宵后,他的思想终于有了改变,后来在淮海战役期间,和其余被俘国民d将领联名写了一份动员国军官兵归属解放军的广播电。1956年,陈金城和几位被俘的山东大员王耀武、庞镜塘等人一起被转移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鉴于他的表现,在进入功德林后还被任命为学习组长。对于这个似职非职的组长,陈金城一开始还犹豫了一番,怕引起旧日同僚们的误会。但是当他看到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邱行湘、宋瑞珂等人也都当了学习组长,便放心的接下了下来。如何才能当好这个组长呢?陈金城就抱住一条,遇事稀泥,绕着矛盾走。尤其在开会的时候,陈金城亲自做记录。可以说,他当组长是称职的,监狱管理方说他"实事求是",被俘的同僚们则说他"如实反映情况",为此,他还得了一个"好人组长"的称号。也许就是他的这种性格,使陈金城不管在哪都拥有很好的人缘,在1960年11月28日的第二批特赦战犯名单中,陈金城的名字赫然纸上。陈金城获得特赦后,因为家人都在南京,便被分配到南京国营木器厂当工人,一年后被聘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83年1月6日,陈金城病逝,年80岁。可以说,陈金城的晚年能与子女团聚,并能安享晚年,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还是比较幸福的。

上一篇:庞统简介资料(庞统简介史书记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