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四大家之首
1、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班家上下十分紧张,害怕班固凶多吉少。
2、C.东汉史学家班固,不仅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同时《两都赋》也是他的代表作
3、度辽将军邓鸿和边境地区归附朝廷的羌胡八千骑、左贤王安国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
4、班固据实以告,明帝欣赏班超的勇气和辩才,觉得他未得任用实在可惜,便授班超为“兰台令史”。(汉赋四大家之首)。
5、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6、艺术特色上,《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准确,形成了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汉赋四大家之首)。
7、「受欢迎的古典文化盛宴具人气的美学视觉冲击」
8、《汉书》在构书体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规矩法度清晰、体例整齐合理,更易使人效法,开启了官方修史的端绪。
9、明帝读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感到惊异,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并召进京都洛阳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10、班固与窦宪关系密切,因而受到株连,也被免职。
11、D.汉赋大家扬雄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代表作品是《竹扇赋》
12、(班氏头条)广西班氏始祖发祥地、“班氏宗祠”简史
13、这是对赋的艺术表现和篇章结构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推动了汉代文学思想的发展。
14、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署考逼,无法表白,便骑上快马赶赴京城洛阳,打算上书汉明帝,替班固申冤。
15、(单选题)下列关于汉赋四大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16、除《汉书》外,班固还是一个出色的赋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表现在身体力行地提倡散体大赋上。
17、李斯(约前284—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人。李斯早年为郡小吏,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他对于稷下学风极为熟稔,与韩非是同门。作为西游秦国的楚人,令他成名的文章,是一篇《谏逐客书》。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他本人被任为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他还主张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兵器,建议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终“东门黄犬”结局收尾。)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18、乱曰:崇崇圜丘,隆隐天兮。登降峛崺,单埢垣兮。增宫参差,骈嵯峨兮。岭巆嶙峋,洞亡厓兮。上天之縡,杳旭卉兮。圣皇穆穆,信厥对兮。来只郊禋,神所依兮,徘徊招摇,灵迉迡兮。煇光眩燿,隆厥福兮。子子孙孙,长亡极兮。
19、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20、可是,关中上了年纪的士绅们仍怀恋西汉建都长安的热闹场面,认为东汉建都洛阳是错误的,希望朝廷迁回长安。
21、张辅:世人论司马迁班固才之优劣,多以固为胜,余以为失,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
22、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23、国学经典|心灵美文|诗词歌赋|历史趣闻|风雅玩物
24、班固得知窦宪被任命为将军,率大军攻伐匈奴的消息,便决定投附窦宪,随大军北攻匈奴,被窦宪任为中护军,参与军中谋议。
25、同时,作为经学理论家,编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26、司马相如,在他所处的时期他被世人成为汉赋第一人,这个称呼足以看出他在汉赋方面的成就,不过虽然司马相如被称为“汉赋第一人”。他的人生经历却并没有这么美好,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用钱财为自己买来了一个官职,虽然不大却也展现出他对仕途的渴望,后来被武帝赏识正式获得官职,不过后来被小人迫害失去了官职,后因病被免官,后半生过得很冷清,让人唏嘘不已。
27、②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
28、班彪晚年潜心续写《史记》,受父亲影响,班固也开始留意汉事。
29、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中护军班固作铭。
30、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31、扬雄(前53年—公元18年),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时年七十一岁。
32、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
33、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南,另说今山西河津),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34、 《逐贫赋》是扬雄晚年的作品。此赋描述了作者想摆脱“贫儿”却根本甩不掉的无可奈何之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