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
1、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清代诗人冯梦祯也赞颂说:“宋范文正公学术则为纯儒,立朝事业则为纯臣,垂范子孙则为贤祖宗,而师表百世则为殊绝人物。”这些赞颂都不是溢美之词,而是从范仲淹一生的所作所为总结出来的。历史如烟消散,暗淡的史书早已凋零,而真正让历史铭记的就是这种真男子、大气魄胸怀天下万民的伟大人物,如同长河涛声,永远发出浩荡的人间正气,教育一代代人,或许这正是范仲淹心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
3、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的意思,相信很多人对岳阳楼记这一篇文章都不陌生,这篇文章有很多经典的名句,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之,但是有很多人对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的意思不太理解,下面我和大家分享相关内容。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的意思1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4、原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先天下之忧而忧)。
5、可以预料,在今后的合作发展中,浦江县会更好,更丰满的提升社会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和进程。中国当代诗歌也会由此迸发出崭新的、符合时代的、受到社会欢迎的诗歌艺术魅力。
6、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
7、首先是持正修身、淡泊物欲的名利观。中国古代社会,做官的人大多关心自己在仕途上的升迁进退。为求升官,有些官员处心积虑,孜孜以求,甚至弄虚作假,欺君邀功。但范仲淹是个例外。从史书记载上看,他对功名的态度,可以概括为有功升官,无功虽加于己而不受,有功加之不当亦不受。范仲淹做官后,尽管生活条件大大改良,但他却没有像一些官宦那样追求物质享受,“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他不仅自己不浪费,还乐善好施,拿出薪俸帮助穷人,设立义庄。由于其“泛爱乐善,……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可见其深受百姓爱戴。范仲淹的这种品格反映了他注重名誉、节操,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专注于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心志。这种志在报国的崇高理念,也激励和感染了后世之人,南宋朱熹说“宋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欧阳修在范仲淹去世后这样评价道:“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8、范仲淹,字希文,其先祖本是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后迁到苏州吴县。他的祖上几代都在吴越王钱氏手下做官。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博学能文,曾任北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即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是一个靠微薄俸禄为生的官员。宋太宗端拱二(989),范仲淹就出生在徐州。
9、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好就好在一个“先”字上,“后天下之乐而乐”,妙就妙在一个“后”字上。“先”“后”比照,何其独特,真能启人思索,引人深思。自古及今,的确有许多人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启发下,勇敢地奋斗着。宋朝大将戚继光,为了宋抗金保国,撤兵,驰骋沙场。他不惧佞臣馋言,不顾君主软弱无能,在被招回朝中被害以前,还念念不忘“长驱直入,救下‘二圣’,占领大好河山”。此“忧”可谓“先”,其“乐”却在“后”。
11、「清风悦读」致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人们
12、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
13、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亲政后的仁宗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一批忠直的大臣从外放中召回,范仲淹就在其中。仁宗任命他为右司谏,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官或谏官。有了这种身份,范仲淹上书直陈政事的得失就更无所畏惧了。据记载,有一年江淮一带闹蝗灾,为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赈灾。谁知仁宗对此事不予理睬。范仲淹冒着触犯天颜的危险问仁宗:“如果宫中半日不食会怎样?怎么能置百姓安危于不顾?”仁宗只好派他去江淮一带安抚灾民。这就是范仲淹,即使面对的是于己有召回之恩的皇帝,但在事关天下百姓利益的事情上,他依然敢于直谏,据理力争。
14、连绵的阴雨下个不停,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星辰失去了光芒,高山隐藏了形迹。桅杆倒了船桨也断了,耳边满是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15、西夏国小,资源也不丰富,长期的战争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百姓怨声载道。议和成为西夏国君的好出路。终于,庆历四年(1043),宋、夏双方正式达成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向北宋称臣,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双方恢复互市贸易;宋朝每年给夏国绢、银、茶等“岁赐”。至此,宋、夏恢复了和平,西北的局势也趋于稳定,范仲淹功不可没。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17、自古以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文人志士们的高信仰。庆历年间,范仲淹因为庆历新政失败黯然出京,从誉满天下变为谤满天下,正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时候。滕子京也因为花钱大手大脚被诬为贪污而贬官巴陵郡。
18、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19、毕竟生在官宦人家,以读书为业,以仕途为目标,来到朱家的范仲淹也没有改变这样的生活轨道。朱文翰知安乡(隶属于今湖南常德),范仲淹就在当地的兴国观读书。此地现有范仲淹读书台遗址,“书台夜雨”至今仍为“安乡八景”之一。后来,朱文翰回到长山,长山县南有长白山(并非今吉林的长白山),风景秀美,有“小泰山”之称。此时的范仲淹就在长白山醴泉寺读书。他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据北宋彭乘《墨客挥犀》记载,那时的范仲淹,生活很贫困,每天煮一锅粟米粥,放置一宿,等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怎么吃呢?无非是切点儿韭菜,放点儿醋和盐而已。范仲淹对此毫不在意,只是用全部精力努力读书。三年过后,他的学业大有长进,但他并不满足,而是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寻师问友,增广见闻,以便将来为国家效力。
20、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调任泰州(今属江苏),任西溪镇盐仓监官。这期间,他主要的功绩就是和张纶主持修筑捍海堤。泰州和附近的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都位于淮水以南,东临黄海,经常受到海潮的威胁。唐朝时曾在这里修筑过一条捍海堤,但因年久失修,早已毁坏。因此,每年秋季海潮泛滥时,沿海各州往往庐舍漂流,人畜丧亡。即使在退潮后,良田也都变成了盐碱地,百姓无以为生,只好举家逃离。范仲淹任盐官,修堤之事本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但是他从国计民生的角度出发,向淮南制置发运副使张纶上书,建议修复捍海堤。张纶也是实干家,他十分赞同范仲淹的意见,并奏请朝廷任命范仲淹为灾区中心兴化县知县,主持整个修复工程。尽管这项工程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其间甚至出现了将要停罢之势。但在范仲淹和张纶的一再主张之下,这一工程终于没有半途而废,并在天圣六(1028)完工。需要指出的是,天圣四年,由于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他不得不解职回家服丧,因此没有亲眼见到这项工程的完工,但这不能抹杀他修复海堤的政绩。海堤修好后,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场,外逃的居民纷纷返回家乡从事生产。
21、天圣六年(1028)十二月,范仲淹居丧期满,来到了京城。此前他在地方为官的政绩和声望得到了宰相王曾的赏识。一次,晏殊要向朝廷推荐馆职人员。宋代崇文,执政大臣多来自馆职,因此宋人将其看作是仕途的捷径。宰相王曾得知此事就让晏殊推荐范仲淹。晏殊立即起草推荐书。得到推荐的范仲淹,顺利通过考试,被任命为秘阁校理(负责图书典籍的管理、编写、校勘等)。这是范仲淹再次进入仕途,也是第一次到京城为官。
22、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广德任期满,擢文林郎、权集庆军(今安徽亳州)节度推官,依然负责案件审理等刑法事务。就在这期间,范仲淹奉母命上书朝廷,奏请恢复范姓。得到朝廷许可后,他又因敬佩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文章誉满天下,而给自己取名“仲淹”,字“希文”。
23、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同时,他也在勉力后人发愤读书。
26、为更好的提升和建设社会的精神文明工程,浦江县人民政府欢迎中国诗歌学会大型诗歌公益活动《我们与你在一起》的总结表彰活动落户浦江,并借此作为浦江县社会文化工程的新动力和新亮点。中国诗歌学会愿意把当代中国诗歌关注社会、贴近人民的新气象根植于具有厚实社会文化基础的浦江。共同探讨新时期下中国当代诗歌参与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健康审美和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即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这句话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同时,他也在勉励后人发愤读书。
28、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9、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30、《岳阳楼记》是宋代作家王安石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朋友巴陵郡刺史滕子京之请为重修洞庭湖而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列举了悲欢两种情景后,笔风忽然激昂,道出了远超这二者以上的一种更强的入世与出世,那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欢虽然是以直报怨,但并非做人的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部条件的转变动摇。
31、其次是治国安民、匡救时弊的为政观。范仲淹自幼刻苦求学,进士及第后入仕做官,其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富贵,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治国安邦,他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地方任官时,范仲淹十分关心百姓疾苦,注意安抚百姓,为此甚至敢于犯颜抗争,这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面对西北的边患,范仲淹临危受命,他亲自到前线察看,制定了符合客观实际的策略,终使边境局势缓和下来,功绩卓著。任参知政事时,范仲淹力主改革,推行新政,针对当时“三冗”的时局,提出改革的十条建议。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3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33、范仲淹处理西北战事的功绩,让宋仁宗对他的才干和忠诚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当时,朝中官僚机构臃肿,军队膨胀,财政支出很大,这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三冗”的负担都是以沉重的赋税加在百姓的头上,官僚不仅享有免役的权利,还侵吞良田,导致阶级矛盾不断上升。宋仁宗面临这样的政局,就想到了范仲淹。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被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人一起主持朝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他积极提供改革的意见,以求国内大治,创造太平盛世的局面;而范仲淹也“以天下为己任……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34、2016年3月1日,由中国诗歌学会与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联合倡导、发起大型诗歌公益活动——《我们与你在一起》。号召诗人们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深入到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及城市流浪儿童中去,感受他们的痛苦和忧伤,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同情。用诗人手中的笔写出时代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向他们表明了他们没有被忘记。同时,也向社会呼吁,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需要帮助和同情的人们。活动得到了全国诗人和各级政府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诗人们自费、自发的深入到农村和街头,流着热泪写下了感人的诗篇。用发自肺腑的诗句揭示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现象。截至目前,中国诗歌学会共收到近600位诗人的2000多首作品,正在结集出版。拟于明年初举办“我们与你在一起”大型诗歌公益活动表彰会。向全国人民彰显中国当代诗歌具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代新气象。
35、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正值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良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36、孔子说了这两点,子路请益,要求老师多告诉他一点。孔子又说了一个“无倦”,这两个字在文字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不疲劳,一切要更努力;用现代语来说,就是责任的观念要加重,自己没有懒得做的感觉。从历史上严格体会,做一个政治上成功的的确是很苦的。如果恪守这种原则,即使是看公文这件工作,也令人觉得很苦。因为真正负起责任来,往往就没有私生活,难免有时会厌倦。在前面也说到过,历史上像周公那样忙碌辛劳,“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周朝的政权,存亡绝续之际,维持八百年之久,可归功于周公一手所建立的典制。而且我国文化集中整理成一系统性,也是由周公开始的。当时周公的身份、地位,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不够形容。实际上,他与武王是亲兄弟,是成王的叔叔。可是他对人如此的谦虚,如此的负责任,如此的勤劳而无倦,这种修养实在难得。一个人在自己负到那样的重责,达到那样的地位时去体会它,才更亲切。
37、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祐四年(1052 年)。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38、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39、开封作为北宋的京城,府内事务繁杂,吕夷简希望用繁重的工作消耗范仲淹的精力,让他无暇旁顾。怎知范仲淹一到开封府,就大力整顿官僚机构,革除弊政,仅仅几个月,开封府就“肃然称治”。这大大提高了范仲淹的声望。另外,范仲淹还上书皇帝,对吕夷简任人唯亲、谎报功绩、结d营私进行了揭发。吕夷简知道后恼羞成怒,利用自己的权势恶意中伤范仲淹。仁宗皇帝听信了谗言,将范仲淹贬到饶州(今江西鄱阳),不久又徙知润州(今江苏镇江),再徙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40、初任官职的范仲淹不同于官场中那些碌碌无为之辈,而是表现出了心系百姓、刚直不阿的品德。在广德军中,他审理案件,不枉不纵,经常抱着审理案件的文书与长官争执是非曲直,并将争论的一些内容写到自己的屏风上,以起到反思、自警的作用。范仲淹还十分重视教育,广德这个地方学习风气不浓,范仲淹就兴办教育事业,聘请名士作老师,使当地读书风气日渐高涨,不断有人考中进士。
41、此时的范仲淹已经年过半百,但他忠心报国的壮志并未减退。他接到任命就奔赴延州前线察看,只见眼前一片荒凉,处处残败。更重要的是,宋朝这个时候还没有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军事方略。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范仲淹对宋朝和西夏的形势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积极防御的应对策略。应该说,这不是身为文官的范仲淹胆小怕事,而是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战略决策。但是,这个决策却遭到了韩琦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应该速战速决。结果,好水川一战,宋军失败,不仅证明了韩琦等人速战速决是错误的决策,也让宋仁宗放弃了进攻的方针,而采取范仲淹的守策。于是,范仲淹在宋、夏边界的前沿阵地修筑寨堡,建立军事据点;又精炼士卒,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随时防备西夏军的进攻。他还大力争取宋、夏交界处的少数民族,从而巩固了边防,扭转了宋朝被动的局面。
42、当时朝中的情况是这样的:六年前,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尚幼,决策大权掌握在刘太后的手里。年号“天圣”,意思就是“二人圣”,指的是宋仁宗和刘太后。但此时仁宗已经十八岁了,按理说刘太后应该还政给皇帝,但是,太后却没有这个意思,且渐渐有了飞扬跋扈的态势。面对这种情况,范仲淹从大局出发,毅然上书对刘太后提出了批评。晏殊得知此事后大惊,斥责范仲淹不该这么做,会连累到自己这个举荐人。范仲淹却说自己做官要“上诚于君,下诚于民”。晏殊听后也因惭愧而道歉。
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引申为: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
44、形成一个较有进步性的政治集团,与代表大地主官僚利益的“邪d”(以夏竦、吕夷简为中心)作斗争,由于大地主官僚的经济力量仍然保持支配地位,在政治上也自然握有实权,因而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中的许多人物,都一再遭到打击,做了“迁客”。
45、少年时的经历,对于范仲淹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笔财富。它培养了范仲淹坚强的性格和朴素的生活作风,也使他对下层百姓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为他做官后关心民间疾苦,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打下了思想基础。
46、应该看到,范仲淹初入仕途的十余年都是在地方从政,他兴利除弊,踏踏实实地做着有利于国计民生之事,并取得了良好的政绩,这也为他将来入京为官奠定了基础。
47、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