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文案72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1 13:22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1、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2、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就本质而言,王阳明所说的“知”只是“吾心之良知”,或曰“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只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后一个是关于阳明“四句教”的问题。这引起了弟子后学的许多纷争。刘宗周和黄宗羲对四句教提出了一些批评。也有不少人认为,四句教反映了王阳明思想的成熟。我觉得四句教应该说是王阳明的精神所在,是王阳明对致知与格物、本体与工夫关系的疏解。

3、关于知行关系,王守仁抛弃了宋儒“知先行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4、〔15〕潘菠主编《教育心理学》15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第阳明学知行合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现在我们有些官员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与“行”完全脱节,其结果是失去民众信任,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行良知”、提倡“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

6、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7、王守仁也很丘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这体现在他的“考德”方面。他每天早晨进行训蒙考德。每日四问:一问“爱亲敬一长之心,得尤懈忽,未能真切否?”二问:“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三问:“往来街衡,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伤否?”四问:“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忘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叫改之,无则加勉。”(16)侮日四间,即可巩固加深道德观念,久之即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由道德认知,变为道德行为。经反复实践养成道德习惯,这种教育方法,是符合德育心理学原理。

8、王守仁在哲学上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的心理学思想也受其哲学观点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心学”观点。他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1)他把反映客观事物的心,断言为物的根源。他认为客观事物不能离开人的感觉、知觉而存在,他用一个自己得意而荒谬的例子来狡辩他的“心外无物”的主张:“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他以感觉与否来证明花树的有无,实在可笑。有位爱开玩笑的心理学教师说:如果我与王守仁同甘代,我会问他,你见到过你爸爸的爷爷,或爷爷的爷爷么?如果他说没有看见,我就可以对他说,“你是没有祖先的人,因为你没感觉到他们,当然他们是不存在的,他们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了。”当然,这个例子有辱古人,不太典雅。这种唯心主义的心理学思想家,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如英国唯心主义心理学家贝克莱也有“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谬论。他与王守仁的唯心主义思如出同辄。

9、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这篇文章的文本。在《拔本塞源论》中,王阳明提出了对圣人之心、圣人之学、圣人之教的阐发,这也是本文全篇的宗旨。他说:



10、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11、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12、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13、“吾心”不仅化生天地万物,即便六经学术,亦在“吾心”之中,“六经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同上)。

14、   (4)实施“随人分限”与“量其资禀”的教育。王守仁继承了孔孟以来因材施教的思想,用他的话说就是随人分限,如果说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性,那么具体的教学实施就必须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性,量力施教。

15、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主要成就: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16、(答案)ABC。解析: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D选项出自《苟子•懦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意思是:没听见不如听见,听见不如看见,看见不如了解,了解不如去实行。故此题选ABC。

17、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18、王守仁也承袭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传统命题,而将其方法概括为两种:一为静的功夫,即无事时存养,防人欲于未萌之先,静处体悟,以存天理(致知);二为动的功夫,即有事时省察,克人欲于方萌之际,事上磨炼,以灭人欲(格物)。

19、〔14〕《主文成公全书》卷之二十六续编一。

20、第二是人文精神。阳明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哪里?我觉得主要表现在王阳明对《大学古本》的修订。因为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王阳明就根据《大学古本》把“在新民”改为“在亲民”。这个“亲民”就像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亲之即仁之,就是孔子所说的“安百姓”。这么一种重民生的精神,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也贯彻在他的儒学实践中。古往今来,王阳明确实是一个“真三不朽”的大儒。孔子主要是讲学,他的学说统治者不接受,他也无从发挥。朱熹也是以讲学为主,一旦实践人家把他当作伪学。王阳明文治武功,“社会实践”显著。比如说,平定宁王朱宸濠之叛,平定少数民族之乱。王阳明平乱之后,他向朝廷申请,在江西、福建设几个县。贵州龙场是蛮荒之地,王阳明去那里办教育,所以当今贵州学人一直在大力弘扬王阳明的丰功伟绩。

21、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22、什么是阳明学?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阳明学,就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而兴盛于明代末叶、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这个良知之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良知学。我们可以把阳明心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

23、此“心”不仅为人身主宰,甚且主宰着天地、鬼神、万物,“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同上)。

24、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是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去学问思辨得?行时又如何去做得学问思辨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答友人问》)。

25、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从而以一元论的“良知”说代替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论。

26、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27、其学深受南宋陆学和禅学的影响,但比陆学精致完整和广泛得多。

28、“拔本塞源论”虽然只是答顾东桥书的后一部分,但与答顾东桥书的前面部分主要针对顾东桥的具体疑问相比,这后的部分具有总论根本的意义,直指“什么是圣人之学”这一根本问题。从而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正惟如此,王阳明死后其弟子后学把这段文字独立出来命名为《拔本塞源论》,这使得此篇在理学史和思想史上享有了特殊地位。明末大儒孙奇逢说:“拔本塞源之论,以宇宙为一家,天地为一身,真令人恻然悲,戚然痛,愤然起,是集中篇大文字,亦是世间一篇有数文字。”本文即专就拔本塞源论这段文字的思想加以讨论,不涉及答顾东桥书后这段文字之前的内容。

29、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30、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31、认为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

32、“拔本塞源”一词早见于《左传》昭公九年,宋代理学创立者程颐说过“夫辟邪说以明先王之道,非拔本塞源不能也”。程颐认为孟子深深了解趋利之弊,“只为后人趋者利便有弊,故孟子拔本塞源,不肯言利。”趋即追逐,可知“拔本塞源”在理学中是对于偏邪有害的思想而言,特别是追逐私利的思想。俗语云“水有源、树有根”,拔本寨源就是强调拔除这些思想的根基、堵塞这些思想的源头。就王阳明来说,他所说的拔本寨源,主要是就“私已之欲”“功利之毒”而发的,而正确的拔本寨源的方法在他看来就是诉诸于真正的、没有受到曲解的“圣人之学”。在他看来,如果不懂得圣人之学以拔本塞源为宗旨,这样的学术就会繁琐而艰难,天下追求圣人之学的人就会陷于这种假的圣人之学,离开道德义理越来越远。

33、 因为他受时代的局限和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影响,他本身又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主张“万事万物不外于我心”,进行封建道德教育,也只能求于我心。所以“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唯心主义德育心理学思想。在理论上他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但在教育措施上也有不少具有实践意义的言论。如他对于顽劣学生,主张:“顺导其意志,调理其性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趋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德育心理学忍想。

34、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著有《孔孟荀哲学》、《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墨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宋明理学》(北宋篇、南宋篇)、《王阳明哲学》、《新儒家的精神方向》等书。

35、王阳明认为,圣人之教有纲有目,圣人之教的主要纲领就是尧舜禹相授受的口诀“道心惟微,惟精惟允执厥中”,这几句话见于古文《尚书》之大禹谟篇。意思是道心精微,要用精一和执中的方法进行心的修养。“道心”就是本性的直接发见,不被掺杂任何私欲。“精一”是专一于道心的状态,“执中”是持守使之不息。《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是“大本”,专一于道心就是守住了大本。保持这种道心的状态,自然发而无不和,“和”在《中庸》里被称作“达道”。圣人之教的纲领是守住大本,圣人之教的条目是通向达道。圣人之教的主要条目,即是古书记载舜命于契的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教的提法曾见于《孟子》,即是五种人伦及其规范。这就是达道,达道就是普遍的原则。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古人看重的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古人谓之人伦。相对与这五种人伦关系,有五种对应的人伦规范,父子要有亲情,君臣要讲义务,夫妇要有分别,长幼要讲次序,朋友要讲信用。精一执中是内心修养,五教和顺是社会规范。上古到夏商周三代,教育者就是以“道心精一”“五教和顺”为内容进行教育,学习者也完全是以道心精一五教和顺为内容来学习,没有其他复杂的东西。   王阳明认为,上古时代不仅士以上的贵族以此为学,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普通百姓,莫不皆有是学,即都是以道心精五教和顺为学。他认为,古代不论贵贱,人们都奉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即以成就其德行为学的目的。这也就是王阳明理解的“圣人之学”,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心学”。他又说:

36、教育目的志在圣贤,每个人有道德实践的自觉性、自律性和道德完善的自足性,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名人伦,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固守自己的位置。学以去其昏弊,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本心的良知,还一个人本真的良心,实际上是对人悟性的开启。

37、一是重视德育教育;从“致良知”的理论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的多,受外界市侩思想的影响也小。因此,教育要及早抓起,这样才能尽量保留儿童的“良知”,即道德观念,使其减少蒙蔽。“致良知”、“明人伦”,这也是王守仁所追求的儿童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就应该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儿童的道德智力,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

38、地址:柳州市解放南路1号3层3-1号(五星街中影星天地影城3楼)

39、黄宗羲曰:“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

40、第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可把“致良知”概括为“行良知”,因为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黄宗羲对这种力行实践的精神解说得更明确,说“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

41、(教招)分清这些“元素”,教招复习省几步!

42、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当场宣讲、当堂辩论、个别点拨、书信指导、以及默坐静思点化善诱

43、  王守仁反对朱熹“知先行少占”的学说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目的是要解决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问题。他主张,行应统一于知,知行都是心听生的,知的时候就是行了。他把知行混为一淡.矛盾百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连他的学生也持育不同意见。池的学生徐爱问他:“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而王守仁的答辩是:“此己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凭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勿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8)意思是,当人着见好色产生爱好的心,既是知也是行;闻到恶臭时产生恶感,既是知也是行。无疑,王守仁用这一事例说明知行合一的道理,是属于心理学思想,但是他把认识、情感、动机、行功混为一谈了。看见好色属知.闻恶臭属知,知属认识过程是对的;但好好色,恶恶臭,这属于情感问题,不属于行动问题。就是爱好与厌恶引起了行的动机。在未有行动之前,都不能说是行。王守仁主张知和行不要分开,否认“知”来源于“行”,而主张行来源于知,所谓“致良知”。他又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9)这是不打自招,“知”“行’还是有区别的。王守仁强调知行合故意抹煞知和行在性质上的区别,是别有目的的,他对黄植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劝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10)显然看出王守仁把由于一念之差而引起的不良动机及时克服,就算“行”了。所以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心理学思想,错在把认识、清感和动机都看做行了,实际是以不行为行,旧知来代替行、统率行的。“行”要通过效应器官的店动,才能联系实际,如果把头脑巾认识、情感、动机都算做行,那就是脱离实际的“行”了。同志指出了一切唯心主义认识沦的特点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高为特征的”(11)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心理学思想,也犯了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44、〔12〕《孟子·尽心上》《十三经注疏本,.

45、认为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不可能分开。

46、地址:崇左市花山路嘉苑小区A-24号(市直A区对面)

47、〔11〕均《选集》第一卷284页,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48、如果你志在国学启蒙教育,有必要了解下王阳明先生的教育思想。据说他是继孔子后,懂教育的圣贤。阳明先生一生创办或参与书院10余所,讲学足迹遍布各地,据说学生数量超过了孔子。末学愿追随先生,立志弘扬传统文化,近来读先生著作,整理如下。以供从事国学经典教育的老师们学习和参考。

49、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50、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1、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2、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53、 王守仁(公元1472一152年)。字伯安,自称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明朝浙江余姚人。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他通过科举得官职.历任兵部主事、龙场驿承、江西巡抚、两广总督兼巡抚等官职,虽然中间一度受过宦官刘哗的迫害,但不久又受重用,官运亨通。他忠心维护明朝政权,曾镇压江西南部的农民起义和广西少数民族反明武装。平定封建统治内部权势斗争一一宁王辰濠“叛乱”。他一生的政治生活,都站主统治阶级的立场。但他在哲学、教育和心理学恩想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值得研究,木文着重研究其心理学思想。

54、(教招)这个知识点,77%的同学都会混淆哦

55、他服膺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以为简易直接,有以接孟子之传。

56、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57、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58、〔16)《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中《教约》。

5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60、并且发展了陆之命题,完全否认了待“明”之“理”的客体,提出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命题。

61、第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王阳明致良知的现代意义,重新加以解说。有人批评中国是重商主义,我看多少有点道理。比如,某些地方政府无节制地发放汽车牌照和发展房地产业,作为他们的政绩,而不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的后果。政府官员们却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一味地追求高速发展。这就是重商主义的表现。还有就是以GDP作为衡量我们发展的标准,而不顾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弊端丛生,这也是重商主义的表现。在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强调“适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实当前社会发展的更重要问题是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我们现在要多提倡一点“含文量”,而不是含金量,因为一提含金量就是GDP多高。GDP不是不要,但更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重商主义冲击自然经济,是进步的。可是在现代社会而言,可能就会产生很多弊病。因此我们对重商主义要辩证全面地看,在一定条件下要抵制重商主义。我们要提倡有节制地适度发展,提倡“多元和谐”发展观,提倡“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与发展观。尤其是当今人欲横流、良知被障蔽的社会现状下,作为弘道之士,更有责任去彰显人人自具的良知,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以求澄清吏治,净化风俗。

62、王守仁循沿陆九渊的心学思路,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过程观。王守仁反复强调,知与行是教育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目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过程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总之,在王守仁看来,如何把握好知行的转化和互动是能否成就道德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王守仁极力提倡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意在教导学生要懂得真正的知-致良知并不是纯粹观念上的,而必须落实在行为实际当中。

63、他称此为“学问大头脑”、“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64、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65、〔13〕《王文成公全书》卷之八《书魏思孟卷》.

66、又如王阳明送给门人的几首《咏良知》诗所表达的:“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示诸生》、《答人问良知》,《全集》卷第870-871页)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如果我们将其中“万化根源总在心”一句改为“万化根源在良知”,也许更能揭示阳明心学的本质特色吧!

67、王守仁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诞生于此。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瑞云楼、后罩屋。大厅两侧各有侧屋。

68、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

69、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到底在哪里?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明代理学的精神在阳明,而阳明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这个“良知”精神表现在如下四点:

70、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71、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原为其《答顾东桥书》的后一节,该书载于《传习录》中卷,而为之首。《年譜》嘉靖四年九月下“答顾东桥璘书有曰”,可见年谱是将此一答书系于嘉靖四年,王阳明是年五十四岁。《答顾东桥书》是王阳明晚年的重要作品,其论学术思想的分量已相当于一部著书。而“拔本塞源论”虽然本是答顾东桥书的结尾部分,但阳明自己已经指出,结尾之前的部分多是就分散的问题答问,还没有谈到根本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