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景抒情的散文
1、作者,廖瑞雪,四川成都市人,60年代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云南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喜爱文学,多年来笔耕不断,文章散见于报章及网站等,近年出版有文学类书籍一本,近期有诗词获第四届《中华情》全国散文诗歌联赛金奖。
2、“好书共读第2期”参与说明书
3、点点散散的梅花,琼枝秀影扶风,
4、第课堂教学是否允许家长旁听?我一直允许家长旁听的。
5、大自然在生命的画卷上涂抹得如此动人!
6、张晓风:春之怀古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比较长,但真好)林清玄:清净之莲王剑冰:水墨周庄希望你能满意希望你能满意另外祝勇,王鼎均的散文也棒,你值得拥有除了听听那冷雨,都很短另外刘再复《读沧海》散文集,每一篇都不长,但优美,您也不妨看看席娟,尤金散文都挺好不就是要文言文
7、评价鉴赏能力——对文章进行评价与鉴赏
8、寺院萧萧闻孤笛,絮雪霏霏掩花丛。
9、(此题考查概括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方法:在文中先用笔圈划出来,然后用序号或分号分条列出即可。只是注意别有疏漏,表达简洁准确。)
10、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具体事物)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1、那风雅、凡尘、淡出生命的境界。
12、踏雪寻梅,是梦、是影、是画、是心灵中的一首诗:
13、(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4、(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5、我坐在滑梯的台阶上,回想起了往事。
16、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17、(1)文首: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后文做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营造或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提出问题,引人思考;欲扬先抑;埋下伏笔。
18、(3)如果句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句子的含义。
19、(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此题考查赏析能力。方法:先针对要求,从词语的使用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先是本义,再是语境意;当然还要用规范的语言结合描写对象将其特点,终达至的效果说到位;如果抒情强烈,当然别忘作者的情感体现了。)
20、花朵团玉娇羞,素瓣盈香,飘逸若仙,
1、将岁月生成枝头的风景。
2、或聚或散的梅花,是散落人间的思绪。
3、(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此题考查赏析能力。方法:先针对要求,从修辞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也要全面,有几种就答几种;再用规范的语言结合描写对象将其特点,终形成的效果说到位;如果抒情强烈,当然别忘作者的情感体现了。)
4、C.第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5、写这类文章的确需要很深的文化底蕴和敏感的性情;俺自知不才,也不敢涉及;只是看到这么美好的文字从别人笔下流淌出来,心里还是痒痒的,羡慕嫉妒恨哪。
6、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看了标题我们就知道“济南”说地点,“冬天”说节令,“济南”对“冬天”这个中心词起限制作用,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点冬天。分析到这里我们就不禁在猜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怀着怎样的感情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借描绘济南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对济南冬天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7、答题格式: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8、(3)文末: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升华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是文章首尾圆和,结构严谨……
9、每个人心中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在此我只能教你写散文的方法。写抒情散文主要的是意境的美,你就当是一种情感的发泄,将你心中的所想全部寄予笔中。写此类文章一定要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抒情散文时,你要将自己感触深的事用写作方式表达出来。写抒情散文,你好多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抒情还要注重这个场景勾起了你什么样的回忆,要能表达出心里的意愿就成功了。不过,好的抒情散文主要是以情动人的,而以情动人的文章往往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要联想得好联想的深,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建议你多看一看朱自清、冰心的散文,还有泰戈尔的诗集,你要知道,成功的路上往往有许多汗水与泪水
10、梅的天生丽质,高雅深沉,别有韵致。
11、请赏析文章“……”这句话。或“……”这句话好在哪里?
12、前者与后者在于其情的表现方式。前者是指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中,而后者是指借助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前者: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后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13、再强调一下,对于这一考点三个年级还是一样的!
14、(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15、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16、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7、整体感知能力——概括文章大意
18、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3分)
19、(此题考查赏析评价能力,方法:注意从结构、内容、主旨多方分析。)
20、倘若,你写马尔代夫海景美,五岳三山等,也可以用这个妙招儿,那就不妨穿插与之有关的“人文历史传说”或“奇趣逸闻”。
1、(3)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2、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参考答案:早晨的炊烟轻淡午间的炊烟急速傍晚的炊烟悠长
4、十一月的中旬,天刚一黯下来,成都这座城市就像罩在了一块巨大的冰花玻璃里,天下雨了!(主题呈现)
5、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6、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7、我想:我马上就要上六年级了,也该和这些游乐设施告别了。但我忘不了我在这里的经历,我看向四周,梧桐树秋天已变成深绿色的叶子,此刻正从树上飘落了下来,在空中打着旋儿落到了地上。
8、(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
9、(2)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即感受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注意紧扣文章或段落中心。)
10、以下这篇阅读理解题出自2018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题。
11、依据文章第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4分)
12、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13、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14、你把老师教的“小妙招儿”用上了!读起来字数够了,内容也丰满了。
15、借景抒情不同于托物言志。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16、我轻轻地拧动钥匙,沿着城市的街道慢行。急促一阵子的冬雨放慢了脚步,与城市的夜气一拌和,水汽氤氲。透过车窗细细嗅着被雨水冲洗后大地带来的土腥味,这是尘埃的味道。而淡雅之地飘着花草薄荷的清香,悠扬清爽,这是家的味道,好像母亲亲手沏的茶,甜蜜而温暖,弥漫我的心季。(这三段细细感受冬雨的味道)
17、小树林里叶子十分茂密,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看来它们也喜欢这小树林之间。下雨天时,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屏障,偶尔会有几滴水落下来。这些树木不仅十分茂盛,而且种类繁多,有石榴树、杏树、桃树、梧桐树……记得在冬天,树上的积雪为大树披上了一层“白棉袍”,我和我的伙伴们就耍起了小聪明,等有路人走过就拼命地摇树枝,没过多久就有一个路人来了,我们摇树枝,积雪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下来,为这个倒霉的路人戴上了“白帽子”。
18、答题格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后揭示修辞对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19、我的个人简历和写的文章都在这里了,欢迎大家品评!
20、描摹和谐疏旷的人间大美!
【axxzhouaxxyyflongdd】四、借景抒情的散文500字
1、我指导学生要不着痕迹地把这个“故事”穿插在文章中,字数多占中心环节的三分之以免造成“喧宾夺主”之嫌,当插叙完这个故事时,再写写景、抒抒情,孩子就会发现:哎呀!我一下就突破了“字数不够”的瓶颈难题。
2、这天下午,我下楼去小区的休闲区。
3、(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4、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5、解题方向:(1)运用相关、相似联想,看位置。如果被文对象在重点写作内容的前面,则是为了形象地引出写作重点,更利于人们接受;或为下文作铺垫或烘托写作重点。如果被问对象在重点写作内容的后面,则是为了丰富文章写作内容,深化文章主旨。
6、当然“学霸”型的孩子,是不存在这个“苦恼”的,五年级学生如果至少写450字的话,“学霸”在此基础上再写450字,也不在话下,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学霸”呢?
7、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8、(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9、首先你要知道“借景抒情”中的关键字。借景抒情,借什么样的景就抒什么样的情,关键在于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这也就是所谓的灵感;许多古代的诗人和词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词与寄情山水·融于大自然是分不开的。如果让你在狭小的空间里,即使你有很好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的想出许多的场景,但是读起来似乎觉得少了些东西,感觉有些空洞,那其实就是少了一些真实的东西,假的就是假的,不会变成真的。散文,一种类似于天上的星星一样,看似很乱,其实它是由规律的分布着。我也是喜欢散文,不拘于一些文章的格式,想怎么样些就怎么样些,很是惬意。所以看到有同道中人,就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分享。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0、如:这些内容看似游离了主题,实则运用“……”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文章“……”的内容(主题)。
11、相同之处: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文章层次分明,充分表明事物的特点.借景抒情.不同之处:,《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语言运用的不同:《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表明了济南雪的美,自上而下都姿态各异,用颜色各异(带水纹的花衣)来表达对济南的雪的喜爱.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12、参考答案:文中“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表现了炊烟与饭食的联系,“花”是美好的,“灶台上开出花”意味着母亲美好的心愿就是一家人饱暖无忧。“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表现了炊烟与家乡的联系,浓浓的母爱和乡情,所以说母亲是这幅水墨画的作者,这幅水墨画的色调是暖的。(围绕“母爱”“乡情”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即可)
13、找出揭示主旨的语句:每篇散文都会有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即中心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14、哪有学霸是天生的,只不过有人在前头早奋斗几时罢了!
15、这个小故事描写用了3段,全文一共有9段,“小故事”占篇幅的三分之而且只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万不可字数篇幅占太大!否则会有偏题之感。
16、谁还去计较人生的得失功过?
17、呈现出北宋词人贺铸的《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
18、下面附图及其文字如下:
19、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20、(此题考查各项能力综合,方法:抓住关键词C特点不对,应是淡雅的,E情感不对,应是赞赏推崇的。)
【axxzhouaxxyyflongdd】五、借景抒情的散文800字作文
1、“梅”的千古绝唱飞过隔世的遥云,
2、穿插的有关“小猫”的描写,还不够自然,写景的文采也需进一步提高!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4、(1)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
5、昨天五年级第6课,我讲的是——如何写好“借景抒情”的散文?
6、冬雨初来时,声音地轻柔,柔到“润物细无声”的程度。雨不夹杂一丝混浊,映照城市流溢的光,放射出片片色影,娇逸而透明。渐渐地,雨滴时大时小,时慢时急;雨声时静时响,时高时低。顺着华彩的大道放眼望去,街旁树叶片上颤抖的心动,缕缕雨丝遮掩屋厦的朦胧,川流不息的车辆以及来往穿梭的行人融合在雨水里的脚步,恰似一幅水浸墨染的人间烟雨图。或许是突然间醒悟,在这突然间我的心绪也随雨而动。侧耳,我听见这城市发出欢快摇摆的节奏,静望是这冬雨与城的和谐之感,交织得如此美妙,衬托出如此美丽的城。
7、(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8、与今世交融成动人心魄的乐章!
9、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10、写景抒情方面的“文采”还欠缺,你还要在景色描写的文采方面下功夫!
11、详略安排:因为这些材料能突出文章……这一中心,所以详写。否则,相反。
12、拾径而步去寻觅纷纷絮雪间淡淡的幽香;
13、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
14、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6分)
15、将所有的浮躁融化沉淀。
16、张艺楠同学写《小区一角》穿插“流浪猫小花今非昔比”的往事……
17、这个要是说起来就很复杂了但是简而言之借景抒情的散文多是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作者的情感描写景物的时候尽量要做到文笔细腻劲扣作者情绪而来托物言志是通过一个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一半谈到志向文笔以大气概括为主
18、评价应表明态度及说明理由。
19、(2)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20、雪里芬芳,独占鳌头,穿庭弄树,推窗问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