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奴娇
1、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2、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3、就词牌的缘起而言,娇艳是此调的本色。但就这一词调的声韵而言,则更适宜表达豪放悲壮的情感。《念奴娇》词,其定格为上片十句,句脚字九仄声一平声,下片十句,句脚字八仄声二平声。
4、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参阅清王奕清《曲谱》卷卷六。
5、绝尘离垢,不知今夕何年。
6、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7、⑻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8、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仄(韵)。
9、《念奴娇》曲名,来源于唐天宝中名倡念奴。“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
10、晓风着意,向山居幽院,几番吹送。窗外芭蕉姿影乱,拂破一帘残梦。入夜浓茶,凌晨浅睡,倦态如何控?欲眠还醒,满怀思绪潮涌!
11、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译: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12、360百科:http://wenda.so.com/q/1369077157061753
13、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14、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15、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16、⒀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17、岁月无情,苍心有意,雪月风花伴。
18、薄雾连天,青芜铺地,沾絮衣襟湿。
19、对应的诗词为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20、宋姜夔《湘月》词,自注:"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
1、茉莉幽香茶伴韵,蟹爪兰花成簇。
2、到了下阕,毛主席又直接给出了解决的答案:“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3、软衬飞花芳草乱,亭榭晚风吟诉。
4、夜来风扰,更吹破,孤枕凄凄幽梦。未卷纱帘,应怕被,明月窥窗影弄。
5、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草树都亡恙。
6、满目风絮伤春,小园香径,寂对黄昏暮。
7、《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苏轼,被选入《全宋词》。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
8、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於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多情”後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沈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9、愁对日日春寒,凄风冷雨,裹被何缘起。
10、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11、红杏初红,梨花似雪,枝上传莺语。
12、《念奴娇》词,其定格为上片十句,句脚字九仄声一平声,下片十句,句脚字八仄声二平声。句脚学主要采用仄声字,构成一种拗怒的情调,所表达的情感便显得激越凄壮。即使作者选择艳情为题材,写出来也别是一番声情。
13、《念奴娇》曲名,来源于唐天宝中名倡念奴。“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
14、《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並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作者吊古傷懷,想古代豪傑,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誌難酬,詞作抒發了他內心憂憤的情懷。
15、依依岸柳,挂千丝袅袅,莺啼风舞。
16、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17、情似昨日桃花,可怜憔悴后,都成飞絮。一段尘缘,唯剩有,满腹悲词愁句。写尽黄昏,新诗缠旧梦,索然何趣。春心流水,怎堪从此东去?
18、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19、⑾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20、《念奴娇》风月无眠/(习苏轼变体)
1、少陵轻弃,问流年旧事,何负情景?
2、风扫残云,微波碧水,五彩霞光煦。
3、《念奴娇》全词共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谣’、‘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有平韵、仄韵两体,常见的为仄韵。。
4、鸿雁匆匆衔日月,与我韶华共度。
5、独抱愁怀,冥思过往,寂寞谁堪共!伊人安在?旧词无语吟诵。
6、枝干相持,林带道、曲径通幽幽静。
7、一盏清茶,一盘水果,能让神仙爱。
8、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10、万语千言,千言万语,风雨将人弄。
11、宋末元初王仲晖《瓮天脞语》记北宋宋江一词:“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风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
12、⑼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13、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14、念故人千山万水,似我南窗愁倚。
15、"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湧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壹時多少豪傑"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16、山烟岚雾,野云清景堪赏。
17、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18、轶闻遗事,有渔人飞棹,迷入仙源。
19、意境素心谁是伴,案上昏灯摇摆。
20、远眺园林春色始,空旷少人街路。
【axxzhouaxxyyflongdd】四、念奴娇昆仑
1、多少爱恨缠绵,黯然伤聚散,心潮浮动。弃榻凭栏,听宿鸟,仍是声声皆痛。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念奴娇·赤壁怀古》向来以雄浑苍凉、大气磅礴著称,而这首《念奴娇·昆仑》,在豪放程度上也毫不逊色,开篇即“横空出世”,比“大江东去”更显雄浑之气。
4、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
5、笑靥如花,远山眉黛,皓腕瑶琴弄。
6、“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尝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媚,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宫妓中帝之钟爱也。
7、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四仄韵等十一种变体。
8、触景又忆韶华,拥风得雨,笑靥盈娇面。
9、感慨凋零,芳姿憔悴,多少韶光误。
10、不似当年游冶处,翠叠苍烟松柏。
11、兴味游春将日落,墙里秋千红袖。
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13、转瞬蹒跚年渐暮,往事烟飞云散。
14、山雪遥莹,尘迷戈壁,没个游春意。
15、墟落乡井桑麻,牛眠犬吠,篱畔闻鸡唱。
16、柳叶新裁,桃枝绽放,未把东风负。
17、这首词是苏轼47岁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18、解释念奴娇是唐天宝年间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
19、流年似水,少年今已成客。
20、当然,在苏轼的笔下,这首词才是美。看(传)苏轼醉笔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axxzhouaxxyyflongdd】五、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牵魂系念,梦中频数寻访。
4、燕子归时,东风楼院,飞绕闲檐处。
5、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句话,苏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水的汹涌。念奴娇·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7、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雲:"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8、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9、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10、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的赤壁景色,“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为历代读者所传诵。
11、在历代词坛大家中,苏轼被公认为豪放派第一宗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又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佳。
12、念奴娇·赤壁怀古》所用到的意象有“大江”“浪”“故垒”“赤壁”“乱石”“空”“惊涛”“岸”“千堆雪”。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阙咏赤壁,着重描写赤壁的自然风景,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1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14、念奴娇,词牌名之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歌妓,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15、这应是传说之词,可见此调在民间的流行。
16、山篱微雨,小桃娇点绣户。
17、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18、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9、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20、今传《念奴娇》词,早的是沈唐“杏花过雨”一阕。其作年当在北宋嘉祐、照宁之间,则该曲可能起于北宋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