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
1、和很多名人纪念馆一样,贺秘监祠第一进房子里绕墙一周,挂满了介绍贺知章生平事迹、诗歌作品及朋友的牌子。
2、朗读:卢巧欣(长安中心小学)
3、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4、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5、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6、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7、查地图发现这片水域名叫百家湖,连着公路东边的白塔洋,东西方向的河道便是的萧曹运河。萧曹运河属于浙东运河的一段,西起杭州萧山,东接曹娥江,再往东经上虞,到余姚,随后便可沿着余姚江到达宁波市中心三江口,进而出海。
8、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9、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10、《朱子家训》6句传世箴言,中国人的治家智慧,天下父母必读!
11、“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这片土地同样孕育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是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巨鳌寓言的发生地。这里是魏晋之风大放异彩,王、谢、桓、庾等士族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舞台,有王羲之“兰亭修禊”,有谢安石“东山高卧”。这里还流传着刘阮天台采药遇仙子的传说,有大道士司马承祯隐居天台30年的真实故事,仙源道踪,扑朔迷离。这里还有国清寺、大佛寺古刹高耸,天台宗在此初创,波若学于此炽盛,俨然佛国香城。
12、不应该,鉴湖八百里,而如今却被割裂成斑。
13、至今,我们已无从知晓他回乡后的更多细节,但从他本人写的两首诗中,却能感知他离乡为官50年的心路历程。
14、鬓毛衰:老年人的鬓角变得稀疏。
15、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5: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16、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17、此处贺秘监祠为贺知章的行馆,后改为纪念馆,始建于唐代,宋、明经过多次重建,近一次重修在2001年。祠堂由崇贤堂、千秋楼、怀贺亭等组成,据说是绍兴市区的仿唐建筑。
18、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19、释义: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20、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1、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2、《回乡偶书》是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
3、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5、贺知章善长书法,正儿八经的有功力,且有个人风格。晚年居家,一些老百姓经常拿着笔纸跟着他,他兴趣来了,从不拒绝,起笔便写,一张纸上写个十来个字,大家都当宝贝世代相传。
6、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7、当然,李白也不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简单来说就是,他少年天才,勤奋用功,读了万卷书。遍览祖国大好河山,行了路。一路上,仗义疏财,结交了许多名流和文艺界人士。
8、他的爱饮酒是出了名的,要不然和李白也不能那么要好。当年,他经常和李白、张旭等人一起饮酒赋诗,雅称“酒中八仙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前两句写的就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喝醉了酒,从来不需要代驾,自己骑起马来,晃晃悠悠像坐船一样。眼花不小心掉进水井里,还能就地睡个好觉。
9、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10、(轻·听)持续20年呼叫81192英雄王伟请返航!
11、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12、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13、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二》没那么有名,但别有风味,而且信息量很大。
14、贺知章是在36岁那年走进历史的。那一年是武周朝的证圣元年(695年),科举揭榜,贺知章高中进士。随后官运亨通,历经武周、中宗、睿总、玄宗四朝,直到告老还乡,86岁寿终正寝,成为唐诗史上年龄长的大诗人。
15、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16、推出的一档诗词鉴赏类节目
17、一路上时不时出现的各种桥,足见水乡之名非虚。但路两边统一样式的店招,还是令人大跌眼镜。
18、惟有门前镜湖水⑺,春风不改旧时波。
19、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20、这次见面,改变了李白的人生。从此,他有了“谪仙人”的称号,也和贺知章成了关系尤其密切的忘年交。
1、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2、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
3、荷花香说:亲子共读,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的阅读过程,也是孩子爱上阅读的好的方式。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
4、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5、儿童的提问出乎自然,合情合理,诗人听来却颇为诧异,异中有可笑,可笑中有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无奈。诗歌在此处戛然而止,在这里,能够看到率真的童趣,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一生多少起伏曲折,多少世事沧桑,都付与小孩子天真烂漫的一问中,确实是意味深长。
6、颢气氤氲金玉堂。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
7、绍兴城里,循着地图上去往鉴湖的路线,走了大半天,到达后发现如今绍兴城区的鉴湖只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两岸杨柳飘拂,水面清波荡漾,名还是那个名,水还是那汪水,只是,水边再无贺季真,再无李太白。
8、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9、此诗是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其还有其二。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收的续篇。写的是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比第一首更加感伤年华易逝。
10、(今绍兴劳动路上的贺秘监祠)
11、世上再也没有贺老了,这酒该与谁喝?
12、文献记载,贺知章宅在“会稽县东北三里八十步”,当年贺知章回老家,玄宗“诏赐镜湖(即鉴湖)剡川一曲”,给他做放生池。“一曲”也就是交叉拐弯处,说明当年的鉴湖大到能和东面的剡川(今曹娥江)相接,再结合贺知章门前有鉴湖,足见鉴湖之宽阔。
13、少年时离开家乡,到老年之后才回到家来;
14、诗人用“少小离家”和“老大回”进行对比,体现了他数十年久别故乡的伤感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已经步入老年的感慨。离开时风华正茂,回来时已经头发花白,岁月变迁的迅速让他心生悲伤。
15、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16、此处之所以写着“东鉴湖”,和古代鉴湖的水域面积有关。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古代鉴湖相当宽阔。不仅如此,如果倒推7000年,如今的宁波大部分还都是海,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便是证明,任公子海钓的寓言故事也是证据。
17、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18、让您和您的孩子在中华诗词文化的浸润下
1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0、“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全诗如下:
【axxzhouaxxyyflongdd】四、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作者
1、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2、出处: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4、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5、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何如尧阶将禹室。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7、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
8、出自《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9、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10、⑸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11、这首诗是写诗人辞官初到家时的一个场面,暗含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12、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13、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14、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见《诗式》)
15、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16、“何处”二字也适当夸张并放慢语速,这样至少可以引申出两层更深的含义:一是诗人本来是回到故乡了,却被故乡人视为陌生人,这就隐隐表现出来诗人内心中的一丝愁苦;二是说明一个人奔波一生,到头来却不知自己曾经身在何处,也隐隐透出一丝苦涩。这样处理,就使诗歌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了。
17、江水悠悠,归去,归去。
18、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人格魅力十足。像他这种当大官又平易近人,有真才实学又不装,善于谈笑又不油腻的人,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众人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19、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过八十。
20、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axxzhouaxxyyflongdd】五、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其二
1、这首诗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2、如此可爱的小老头,谁能不喜欢呢?
3、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4、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6、连绵南隥出西垣。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8、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9、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10、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已经两鬓苍苍,家乡的儿童也把他当成外来客。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让他伤怀呢?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想到了春运,挤死人
11、太阳总归还是回来了。3月11日的太阳贴心,瞅准了周末,给大家一个惊喜。我也满怀惊喜地踏上了“蓄谋已久”的唐诗之路第一站绍兴——追寻贺知章。
12、(轻·听)记得年少时,从前的一切都很慢
13、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第二年,李白终究还是又来到了会稽。
14、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15、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16、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17、只有眼前这进占地1500平方米的贺秘监祠,仿佛还能诉说贺知章的过往。
18、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旗回五丈殿千门,
19、(轻·听)经典诵读指导|《将进酒·君不见》
20、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