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局限)于虚(所居住的地方)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3、掩耳盗铃本义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4、三折其肱土崩瓦解同仇敌忾同仇敌忾
5、(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6、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7、杯弓蛇影晋朝河南人乐广十分好客,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会他,朋友说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来后就生病。乐广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来是挂在墙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闻知后就病愈。
8、· 举一反三 · 开诚布公 · 空洞无物 · 沆瀣—气
9、(例句)一个没有经风雨,见世面的人,就似~一样。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供你参考掩耳盗铃:
10、· 天真料漫 · 千变万化 · 七步之才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11、(xuězhōngsòngtàn)
12、寓意: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13、身子细来个儿高,头上戴顶大圆帽,
14、·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5、不屈不挠不求甚解髀肉复生病入膏肓
16、·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7、出自《庄子秋水》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漂亮,便来到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没有学会,反而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走路的,后爬着回了燕国。
18、寓意: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到损失。
19、(例句)他们单位昨天发生失盗后,领导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20、(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2、不得要领抛砖引玉二桃杀三士尔虞我诈
3、两败俱伤乐不思蜀老当益壮劳而无功
4、喜欢大头爸爸就点“喜欢作者”吧
5、亡羊补牢未雨绸缪妄自尊大下笔成章
6、快马加鞭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浑沌开窍井底之蛙东施效颦望洋兴叹庄子垂钓庖丁解牛鲁侯养鸟吕梁丈人吴王射猴罔两问影骊龙之珠愚公移山扁鹊换心纪昌学射杞人忧天滥竽充数三人成虎郑人买履目不见睫子罕不受玉鲁人徙越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厉王击鼓刻舟求剑循表涉滩毁钟掩耳伯牙碎琴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土偶桃梗弓矢相济叶公好龙螳螂捕蝉师旷劝学每变益上杯弓蛇影塞翁失马曲突徙薪鳏鱼上钩一字不提梦中富贵惠子告贫盲人摸象画饼充饥神奇猎鹰空中楼阁千万买邻猴子救月按图索骥
7、下车泣罪先发制人兴高采烈心旷神怡
8、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9、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开天辟地、愚公移山、火眼金睛
10、· 死灰复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尸居余气
11、不自量力不知所云宾至如归拔帜易帜
12、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
13、穷兵黩武庄周梦蝶曾参杀人以强凌弱
14、高枕无忧各自为政华而不实好好先生
15、寓意:这则寓言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告诉我们,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跟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16、不可多得不堪回首不可救药别开生面
17、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幅行家的样子。不久老国王死后,新国王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就连夜逃出了皇宫。
18、从今往后,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那被兔子撞上的树根,等着下一个兔子来撞。
19、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20、开门揖盗空前绝后克勤克俭旷日持久
1、洋洋得意、落落大方、津津有味、井井有条、亭亭玉立、滔滔不绝、息息相关、欣欣向荣、心心相印、奄奄一息、源源不断。
2、毛遂自荐门庭若市木人石心牛鼎烹鸡
3、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4、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5、温文而雅、文质彬彬、风度翩翩、落落大方、神采飞扬、威风凛凛、气宇轩昂、雄姿英发、生龙活虎、春风得意、饱经风霜、容光焕发、意气风法、奴颜婢膝、斗志昂扬、神气活现
6、(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7、(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8、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鞍不离马,甲不离身,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9、论功行赏老马识途老牛舐犊老妪能解
10、· 死不旋踵 · 师出无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11、寓意: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2、寓意:买了放珍珠用的盒子,却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3、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
14、(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局限)于虚(所居住的地方)也。”
15、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16、人言可畏孺子可教手不释卷士别三日
17、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
18、寓意:该故事辛辣的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比喻不必要的或者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9、(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20、(解释):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axxzhouaxxyyflongdd】四、出自伊索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2、叶公好龙、凿壁借光、骄兵必败、磨杵成针
3、寓意: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别人。
4、小朋友们,我们来一起猜个谜语,开始了哦:
5、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年级下册数学
6、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7、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8、白面书生八面威风不名一钱拔苗助长
9、(duìniútánqín)
10、(例句)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11、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丢失掉。像这样的人都是利欲熏心,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12、(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3、(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4、出自《战国策》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好了,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他添上脚了呢?”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
15、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16、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17、(拼音):xīnfúkǒufú
18、引证:《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19、·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20、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axxzhouaxxyyflongdd】五、来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有哪些
1、孙阳,春秋时期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的相马专家,因此人们都管孙阳叫“伯乐”。孙阳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相马经》,供人们参考。孙阳有个儿子,智力较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后,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点是高脑门、大眼睛、大蹄子”,便拿着书,往外走,试试自己的眼力。走了不远,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忙抓了回去告诉他父亲说:“自己找了匹好马,和你《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小了点”。伯乐看见了以后,哭笑不得,幽默的说:“你这马爱跳,没法骑啊”。
2、今天是成语故事时间,大头爸爸要给小朋友们讲的是“望洋兴叹”的故事。成语是我们汉语的精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3、狼: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性残忍而贪婪,吃兔鹿等,也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毛皮可制衣褥等。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狼心狗肺:比喻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狼烟四起:形容四处有报警的烽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起的烟)。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习性难改,用心狠毒。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串乱撞。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您能满意!祝您愉快!!。
4、寓意:比喻自称爱好某些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喜欢,甚至是害怕。辛辣的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作风。
5、· 克己奉公 · 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 口蜜腹剑
6、·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两虎相斗即为成语,这则寓言说明,只要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待敌人两败俱伤时,就可坐收渔利,事半功倍。
8、危如累卵万死不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五色无主
9、罚不当罪分崩离析风吹草动奋不顾身
10、· 七擒七纵 · 杞人忧天 · 曲突徙薪 · 千万买邻
11、含近义词的成语:
12、以卵击石以邻为壑夜郎自大一毛不拔
13、出处:《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14、含反义词的成语:
15、意思: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16、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17、出处:《弘明集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18、抱薪救火:就是抱着柴火去救火,意为消除灾祸的方法错误,结果反而更加糟糕。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魏世家》,魏国一味地把土地割给秦国,终只能让秦国更加强大,魏国走向灭亡,就好比抱薪救火一样。
19、出自《战国策》讲述了一个人想要乘车去楚国,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后,只能是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20、坐井观天、买椟还珠、杯弓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