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是哪国人
1、贝多芬是哪国人简介
(1)、点击标题下方(文汇读书周报)字样,关注我们的动态
(2)、这首乐曲是贝多芬专为答谢鲁道夫大公而写的,这位维也纳大公,是贝多芬生活与创作的主要赞助人,因此称为《大公三重奏》。这是贝多芬中期作品中极具人性灿烂温馨的一部名作,也是写得好的三重奏。在所有三重奏作品里,此作可谓登峰造极之作,备受推崇。
(3)、投稿邮箱:pp_sijialishi@1com
(4)、钢琴奏鸣曲No.21《华德斯坦》(作品53号,创作于贝多芬33岁)C大调
(5)、贝多芬在其创作的成熟时期谱写的《热情奏鸣曲》,是他本人与公论都肯定的登峰造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在这首曲子的创作进行到后阶段,贝多芬和他的学生利斯在散步的路上,口中一直哼着一个曲调。他说:“这是我想到的一首奏鸣曲的后快板乐章的主题。”走进屋后,贝多芬连帽子也来不及脱,就奔向钢琴弹奏这个崭新的乐章达一小时以上。后他甚至对利斯说:“今天我不能给你上课了,我还需要工作。”世界瑰宝由此诞生。
(6)、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的一部歌剧创作《费黛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了。
(7)、此曲为题献给加利钦公爵的三部“加利钦四重奏”中的第二首。这首四重奏原来的末乐章即《大赋格》,后因过于冗长而成为独立的一首,另配以快板的末乐章。
(8)、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贝爷乘风归去时,后的妥协,到底是宽容?还是无奈呢?
(9)、中国近代受景仰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就有以《贝多文》为专题的四首七绝:
(10)、特立独行的贝多芬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因此贝多芬赋予这首A大调的交响曲别具一格的舞蹈节奏。疯狂的舞蹈使这部作品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著名的快板乐章。
(11)、谱写这首D大调的交响曲时,贝多芬经历了与病魔与死亡的斗争,甚至在位于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休养时写下了遗书,这份文献后来被称之为《Heiligenstadt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因此《第二交响曲》是贝多芬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首赞歌,同时也可以将其看成对《海利根施塔特遗嘱》精神内涵的音乐化提炼和总结。
(12)、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13)、第五“命运”交响曲(作品67号,创作于贝多芬34-38岁)
(14)、对于贝多芬本人而言,这首曲子是献给朱丽叶塔·朱奇阿底伯爵夫人的。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写给和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
(15)、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在这个世界音乐家身上我们认识到“苦难成就伟大”,即使命运捉弄,即使听不到命运的希望之声,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用心谱写出震撼世界的声音。
(16)、杨燕迪:今年其实有三位伟大的德国人都是250周年诞辰,除贝多芬外,还有大哲学家黑格尔和大诗人荷尔德林。这有意思。众所周知,德国文化历来以哲学、音乐和诗歌为骄傲,而1770年就诞生了三位在各自领域中都达到世界水平、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代表性人物。但我们看到,纪念贝多芬的热度在全球范围内明显超过了黑格尔与荷尔德林。从某一角度看这也说明了音乐的魅力和贝多芬的魅力。
(17)、他爱慕过很多的女人,但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喜欢的女人终都嫁给了别人。
(18)、这首贝多芬在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热恋中创作的降B大调交响曲,被称之为“青春赞歌”,饱含着对生命以及爱情的赞美。
(19)、长沙 2017年7月27日 宜昌 2017年7月28日
(20)、我今年也专门写了一些文章,专谈贝多芬。有一篇文章写于今年2月底,当时新冠疫情在国内正处在爆发期,我就想到了贝多芬的一部晚期弦乐四重奏Op.132中的一个慢乐章“大病初愈者献给上帝的感恩之歌”,当时听这个音乐有感触,也感动。于是就写了《病愈重生——贝多芬的音乐记录》。你看,贝多芬的音乐居然与我们当下的境况直接发生了联系。这即是贝多芬音乐的力量——它似乎总是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紧密的关联。我后来又写了一篇文章谈贝多芬的交响曲,其中谈到贝多芬音乐的“现代感”——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内涵与前人有什么不同,我觉得大的一点就是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现代”性格。这种“现代感”的根源就是产生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人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意识。也正因为如此,贝多芬的音乐二百余年来就伴随着人类的现代性进程,强烈地表达出19世纪以来人作为主体的力量所在。从某种意义上看,贝多芬通过音乐写出了人类正面的一些价值面向和理想追求,因而他总是给人类带来希望,哪怕是悲苦、凄惨的时候,贝多芬也从来没有放弃希望。这即是我们今天纪念贝多芬、仍然珍视贝多芬的原因所在。
2、梵高是哪国人
(1)、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当代人,看待世上人、事、物的态度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总的来说是趋于冷静客观,心存疑虑,要求真凭实据,哪怕事情的真相有时令人难堪。针对那些历史中的伟人和名人,“为尊者讳”的习惯也逐渐退却,大家似乎愈来愈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某些原来不足为外人道的禁忌,甚至公开谈论一些原先似难以启齿的话题。例如,大音乐家中,舒伯特的死因是梅毒而不是原来常说的伤寒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确凿定论而成为学界共识。柴科夫斯基的同性恋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压力和苦痛,为解释这位作曲家特别擅长的悲情音乐表述提供了直接的支持。另一位20世纪的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在世时人们对他的同性恋情结一般避而不谈,但近来随着社会对待同性恋的开明态度逐渐占据上风,这个话题也已成为毫不起眼的日常谈资。
(2)、第五钢琴三重奏《幽灵》(作品70号,创作于贝多芬38岁)D大调
(3)、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4)、贝多芬的音乐,不管是奏鸣曲、弦乐四重奏、戏剧配乐、歌剧还是交响曲,大多都有一种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驱动,而且具有被大多数人感知,引起共鸣的超凡感染力,是创作于二百多年前的“励志大片”。或许也正因为此,每逢重要历史性节点,人们都会拿出贝多芬的音乐予以庆祝新生、悼念逝者、缅怀先烈,国外的例子包括拜罗伊特音乐节重启、柏林墙倒塌、纽约“11”灾难、东日本大地震等。在这些案例中,演出贝多芬的交响曲被赋予了向死而生的大无畏气概,成为精神的寄托。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人们自然可以在中间乐章找到抚慰,但更多的是首尾乐章表现的迎难而上与砥砺前行。
(5)、带着宝贵的怀疑精神,让我们曲子本身入手,一探这小学课本上的谜团。
(6)、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交响曲》《合唱》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
(7)、贝多芬是哪个国家的这个问题在网络上的流传度还很高,很多网友现在还搞不清楚,其实贝多芬是纯粹的德国人,他的出生地在波恩,他的父亲母亲都是正宗的德国人,所以他一生下来就属于德意志民族,他一生中的主要精力都是在欧洲度过的,所以说欧洲就是他创作的摇篮。
(8)、圭霞尔蒂在16岁时便成为了贝多芬的钢琴学生,1801年时贝多芬曾跟自己的朋友说:“她是一位可爱迷人的女郎,她爱我,我也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婚姻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他又补充道:“不幸的是,她不属于我这个阶层。”
(9)、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留德博士
(10)、谈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终乐章,也是人们熟知的《欢乐颂》。其实《欢乐颂》原本是贝多芬所钟爱的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诗中表达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正是贝多芬的高理想,因此贝多芬开始计划把这部诗作变成声乐作品,而这首D小调的交响曲也的确是贝多芬一部引入人声的交响曲作品。贝多芬曾说:“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是我20年来的愿望!”
(11)、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推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音乐会”。3月26日,开幕式音乐会“灵魂的升华”以网络直播的方式拉开帷幕,以《降A大调奏鸣曲》开场,随后是作曲家晚期代表作后三首奏鸣曲,钢琴家韦丹文担任导赏,四位钢琴系学生演奏。截止至12月17日的闭幕式音乐会“永远的贝多芬”,整个马拉松由“波恩时代”“初露锋芒”“贝多芬在1802”“孩子和田园”“英雄的年代”等11场音乐会组成,曲目几乎包含了贝多芬全部独奏作品,由钢琴系44位同学出演。
(12)、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在器乐领域,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曲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重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
(13)、我们国人对贝多芬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从小学课本上的《月光奏鸣曲》一课那张魔性的插图,然而这张长期流窜于街头巷尾的照片,颠覆了我对一名温文儒雅音乐家的印象:怒目圆睁头发凌乱,像一头呼之欲出的狮子。
(14)、钢琴奏鸣曲No.14《月光》(作品27号,创作于贝多芬31岁)升C小调
(15)、可喜的是寥寥二十八字,却能把贝多芬作品的宏大的气魄和作者祟高的精神相当深切地表达出来,确是值得称道的。同时也说明贝多芬的作品是容易被人普遍接受的。曲高并不一定和寡,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16)、然而因为耳聋,在贝多芬的手里,完成了音乐史的重要的转折。对他个人是个悲剧,但对音乐、对文化恐怕相反的,是一件值得令人庆幸的事。
(17)、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创作无数,有交响曲、序曲、钢琴奏鸣曲等等。
(18)、首先,《月光奏鸣曲》这个名字并非是贝多芬自己所起,《月光奏鸣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19)、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般地颠倒,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然而立刻幻灭,随后是悲苦的煎熬。
(20)、杨燕迪:当前中国的贝多芬研究一方面是由于学术本身的推动,另一方面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广大乐迷和爱好者。毕竟,演出市场上贝多芬一直有很强的号召力——今年的贝多芬纪念即为明证。我们看到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协奏曲全集、钢琴奏鸣曲全集、弦乐四重奏全集等等,在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轮番上演。我也很高兴地看到澎湃新闻也专门策划了专题来加入这次纪念活动,并特邀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来撰写专题文章,积极回应社会的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我想强调,尽管音乐是聆听的艺术,但仅仅靠聆听而没有学术和学问的指引和帮助,理解就不可能透彻,认识和体会就不可能深入。在这个意义上,音乐学(音乐的学术研究和文字写作)其作用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也希望全社会,包括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都更加重视音乐学术给音乐所带来的意义增值。与聆听、理解其他作曲家和作品一样,如果对贝多芬的背景知识有更丰富的了解,如果对他的作品有更切题的导引和更有效的分析解读,聆听和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入,心灵的感动和精神的收获也会更为持久。
3、贝多芬是哪国人作品有
(1)、贝多芬心里多少有些清教徒气息;粗野的谈吐与思想,他是厌恶的;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毫无假借的观念。据说他不能原谅莫扎特,因为他不惜屈辱自己的天才去写《唐·璜》:
(2)、《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的诞生恐怕并非和课文中所记载的传说一样。
(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LP封面(1959年录音,1960年出版发行)。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演奏,中央乐团合唱团、中国广播合唱团演唱。
(4)、事实上贝多芬也没能逃过中年发福,加上罹患耳疾,让他脾气暴躁易怒。可根据记载,年轻时的贝多芬是个清瘦小伙,比如16岁初恋那一年。
(5)、马拉松式的音乐会指的是接连不断的拉力演出,贯穿整个演出周期,密集呈现处于同一个主题的音乐会系列,通常由多场音乐会组成。钢琴家陈萨就在2020年开启巡演,致力于演完32首钢琴奏鸣曲。
(6)、贝多芬故居博物馆毗邻波恩老城区中心市集广场,是贝多芬从1770年出生,直到1792年搬往维也纳之前一直居住的地方。此处保存有贝多芬曾经弹奏过的钢琴、十几岁时演奏过的大风琴键盘、晚年使用的喇叭形助听器以及大量贝多芬的乐谱手稿。
(7)、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8)、这首C大调的交响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东西,有些评论家甚至感觉有些许节奏正是莫扎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
(9)、第九“合唱”交响曲(作品125号,创作于贝多芬52-54岁)
(10)、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交响曲时,采用他在《第六“田园”交响曲》中用过的F大调,同样的调式相似的意境,却出其不意的呈现出一种复古的“快乐主义”。
(11)、1812年7月,贝多芬在捷克的温泉小镇特普利兹写了三封书信,被后人称为“不朽的情人”(UnsterblicheGeliebte)情书。这三封写于24小时之内的情书先是表达了对一位女子的仰慕,后则以刚毅的决心斩断了与她的来往。从那以后,贝多芬仿佛脱胎换骨,此后再无关于他的绯闻传出,他也进入到创作中登峰造极的晚期生涯。
(12)、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13)、所以德国人有句笑话,奥地利人大的伟业就是让全世界都以为希特勒是德国人而贝多芬是奥地利人。OK,说回今天的主角:
(14)、“幽灵”的曲名不是贝多芬起的,而是因为此曲的第二乐章中所使用的一段乐句(从高而降飘忽的音形),原本是他要用在《麦克白》剧乐中女巫一段场景中的音乐,这个音形鬼魅,因此让全曲有了“幽灵”的别称。
(15)、他一般晚上10点睡,早上6点起,起床后花半小时煮咖啡做早餐,咖啡要不多不少60粒豆子,然后作曲8小时,就喝着红酒吃午饭,吃完散步2小时,随身带着纸笔准备写下音乐灵感。接着到一家小酒馆看看报纸、吃吃晚饭、喝喝啤酒、抽抽烟。
(16)、老贝缠绵病榻还不忘创作,这种精神!你们看看!快!扶朕起来!朕还能学!
(17)、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曲》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18)、关于贝多芬是哪个国家的这个问题其实还有别的答案,因为虽然贝多芬出生在德国,但他经常周游世界,在德国的周围法国波兰奥地利都留下过贝多芬的影子,贝多芬后的人生时光是在波兰度过的,所以很多人也认为他属于波兰民族。不过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国家肯定是要看他的出生地和他父母的籍贯,贝多芬是彻底的德国人,只是在波兰住过一段时间。
(19)、忘记了姓名的请跟我来~现在让我们向快乐崇拜~
(20)、贝多芬的第十五弦乐四重奏都是受当时的俄国贵族加利钦公爵之邀而作,故有“加利钦四重奏”之称。这首作品是“加利钦四重奏”中的第一首,也是其中明朗的一首。此曲亦是贝多芬继写下第11号弦乐四重奏的14年之后重新转向四重奏的创作。
4、贝多芬是哪国人介绍一下
(1)、澎湃新闻: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都规划了一些纪念活动。能否请您谈谈贝多芬和贝多芬作品的人文内涵?换句话说,当我们在纪念贝多芬时,我们纪念的是什么?贝多芬又是在何时被赋予了这些精神内涵?
(2)、 外表刚强,长有运动员的骨骼,盘踞神坛上的王者贝多芬尽管桀骜不驯,但也有内心脆弱的时候,当遭遇不可承受的耳疾磨难时也萌发过了断悲苦余生的愚蠢想法,并付诸行动。1802年,他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同时他却谱写了意气风发的《第二交响曲》,可见音乐及一种普世的使命才使他没有走上不归路!作为英雄,伟大之处是会在自己精神疆域里,有独立于肉身的崇高法则。贝多芬真正伟大的杰作,都是在丧失听力之后才问世。致聋的原因主要有几种:遗传;其次是幼年时候发高烧,体质不同,药物不适,比如用了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过敏,引起听觉神经的损伤;另外是外伤。不管贝多芬耳聋的病因是什么,都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疾苦来势汹汹,他这样不羁与孤独,月光下深不可测的黑夜大海可见如何狂妄反常,于是他将自己生命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神奇般地通过作品描绘出一个他自己的世界,让你听到他独有的灵魂在悸动!
(3)、不错,贝多芬是“伟人”,他的伟大在于将“所有的失败终都转变为胜利”。而所罗门观察到,在这个困难重重的转变过程中,贝多芬作为一个“凡人”所经历的心灵扭曲、人格磨难乃至性格偏执。例如,贝多芬终身不肯承认自己的真实出生年份,他一直固执地相信自己比实际年龄小两岁——“我是谁?”这对于贝多芬从一开始就是问题。贝多芬以曾经担任过乐长的爷爷为荣,但为酗酒的父亲感到羞耻,心灵受创,便养成日后孤僻沉默而耽于幻想的性格。成人以后逐渐恶化的失聪,更是加剧了他的与世隔绝,强化了他的猜疑、无礼和偏执。
(4)、贝多芬青年时期的画像贝多芬青年时期的画像1787年春天,贝多芬第一次访问维也纳,见到31岁的莫扎特,其弹奏技术受到莫扎特的赞赏;同年结识比自己大9岁的华尔斯坦伯爵,他是贝多芬在艺术事业与经济上的重要支持者。
(5)、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音乐会系列一
(6)、以此番德国启动“贝多芬年”为契机,中德人文交流可助推中国的贝多芬热,如傅雷所言,“还我以更伟大、更完善、更纯洁之面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磅礴的英雄力量。
(7)、于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旧房窗前,发现是一位盲人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感动,在月色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光曲……”。
(8)、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9)、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10)、《音乐周报》刊载于2月7日的乐评如此评价这场于1月19日举行的音乐会:“俞峰棒下的贝二表现出的是纯熟与平衡,贝二和贝四两个开头长大的引子演奏难度都很大,贝二又有许多细密的节奏使这段引子不易把握,俞峰运用精湛的指挥技巧,让每个声部以自然的音色精准进入,前两句之间的木管连接,每个音的奏法都是字斟句酌而充满活力,到了弦乐的快速经过句则展现出沉着与从容……”
(11)、第13号弦乐四重奏(作品1创作于贝多芬55岁)降B大调
(12)、艺术家抱怨命运的不公,达到的是艺术的巅峰!我也抱怨命运的不公,得到的却是老板的一顿臭骂——命运是多么的不公……
(13)、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等已是家喻户晓。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14)、近代中国真正把音乐当作高尚的艺术来对待而且用心学习的,应首推萧友梅和李叔同。李叔同创刊《音乐小杂志》尤其是历史性的创举。他在创刊的序言中说:“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促精神之柔美。效用之力,宁有极矣!”指出音乐的作用决不限于简单的娱乐,同时又在杂志上印出李叔同以息霜的笔名绘制的一幅贝多芬炭画像(当时译为比独芬),并冠以“乐圣”的称号,显示作者远大的意向和祟高的信念。这大概是贝多芬与中国人见面的早的画像。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一九〇六年)。越一年,文化巨人鲁迅作《科学史教篇》,提出我们应当注意的一段话:“顾犹有不可忽者,为当防社会入于偏,日趋而之一极。精神渐失,则破灭亦随之。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为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故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端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Shakespeare);不惟波尔,亦希画师如洛菲罗(Raphaelo);既有康德,亦必有乐人如培得诃芬(Beethoven);既有达尔文,亦必有文人如嘉来勒(Carlyle)。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
(15)、一直到父亲去世后,人生第二次回到维也纳,莫扎特却已过世,与恩师海顿,由于见解不同常常发生不和,分开是迟早的事情。
(16)、杨燕迪:说起来很有意思,苏联的很多美学观念和思想其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毕竟我们曾经经历过那样一个特别的年代。比如说,我们都很熟悉“音乐形象”这个术语和说法,而这个说法是典型的苏联音乐美学的遗留。我个人不太使用这个术语——因为我觉得“形象”这个概念更多还是和文学与美术相关,用在音乐上或许应该更加谨慎。贝多芬作为一个体现和代表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思潮的重要的作曲家,在苏联得到特别的推崇,于是也就成为某种衡量的尺度和标准,成为看待其他作曲家和作品的法度。现在可以更加客观地来看待苏联的这些观念和看法。对于贝多芬,我想我们现在也可以用更为多元、更为复杂和更为全面的眼光来看待这位音乐大师。贝多芬当然是伟大的音乐巨匠,但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通人,也有很多性格弱点和心理问题,我们看到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面向并不影响我们继续敬佩和赞赏他的艺术成就。前两年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凡人贝多芬”,就是谈论这方面的看法。
(17)、澎湃新闻:苏联历史教科书对贝多芬的理解和描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中国音乐家和大众对西方作曲家的基本看法,这可能涉及到大众知识建构的问题。能否请您谈谈这种影响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18)、2020年9月1日,上海交响乐团乐季开幕音乐会邀请宁峰演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9)、这首F大调的大交响反映着贝多芬内心对理想生活的期待。他遐想着田园生活的惬意,将回归大自然的美好通过音乐带给忙不停歇的人们,给予心灵的慰藉。
(20)、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先后有三种译本,这不能不说是异数。第一种译本名《悲多汶传》是前面提到过的杨晦的译本。那是二十年代前期的产物,译笔是不免晦涩的。第二种译本的译者是陈占元,他是在法国中学开始学习法文的,法语的水平大概相当高,但是似乎不大熟悉外国音乐在中国流传的情况,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竟译为《第一音交响乐》,导致这样的译法可能是因为法语的ut等于英、德的C音,字典的解释是ut为音阶的第一音。《第五交响乐》的“c小调”,法文是“enutmimeur”,译者只看法文,于是造成这样与我们的通行译法大不相同的结果。到了傅雷的第三种译本出来,这才真的是后来居上了。不过有一点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书中有许多非法国的人名、地名都是依照法文读音译出来的。是不是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来翻译可以避免一些歧异呢?还有一点,外国文化名人的传记译成中文之后,一版定终身的不在少数。即以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而论,它出自傅雷的译笔,一版再版。可见一本传记的命运,除了决定于作者之外,传主的关系也同样不能忽视。
5、贝多芬是哪国人德国
(1)、创作于贝多芬逝世前的8个月《第14号弦乐四重奏》,实际上是在《第十五弦乐四重奏》之后完成的,是贝多芬为优秀的一部弦乐四重奏。此曲初呈献给友人沃福麦雅,后因军官斯图特汉姆录用了贝多芬的侄儿卡尔,于是该作改赠给这位军官。
(2)、No.9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作品47号,创作贝多芬33岁)A大调此曲原本是写给小提琴家乔治·布里奇托尔的。在1803年的年初,布里奇托尔来到维也纳,通过里奇诺维斯基王子的介绍,他与贝多芬相识。两位音乐家一见如故,随后他开始排练这首贝多芬当时正在创作的新奏鸣曲。据说,布里奇托尔的某一段即兴改编使得作曲家大受感动,以致于贝多芬从键盘前跳起来拥抱住了布里奇托尔,并说:“再来一遍,我亲爱的孩子。”于是贝多芬将快要收尾的这部《第九小提琴奏鸣曲》题献给了他。
(3)、古有莱茵联邦,就是现在波兰、德国、奥地利一带。这一带实行邦联制,各个城市组成松散的邦联,没有统一国家,这些邦国中强大的有普鲁士、奥地利等。
(4)、▲《贝多芬传》,罗曼·罗兰著,傅雷译,骆驼书店出版
(5)、澎湃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贝多芬及其作品经历了怎样的传播史?苏联音乐美学思想观念中的贝多芬,内涵有没有变化?
(6)、该曲是一首温暖明亮的曲子,小提琴与钢琴在曲中携手奏出充满春之气息的旋律,后人也因此为这首曲子加上了《春》这个标题。该曲虽然看似为小提琴而作,但其实钢琴的角色却时常盖过小提琴,这两种乐器不分轩轾地互为映衬,这是古曲时期小提琴奏鸣曲与近代作品不同。
(7)、这首完成于贝多芬31岁时的乐曲已摆脱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在架构上亦由传统的三乐意扩展为四个乐意,充满了自由发展与抒情歌咏的特点。这首曲子有着十分纯粹而平衡的架构,这使得它成为一首既均衡又处处洋溢青春与灵感的作品,与其他较为严肃的作品比起来,正显露了贝多芬性格中和煦温暖的另一面。
(8)、他的音乐里总有一种热情的信仰,有时甚至热情过了头。
(9)、在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了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杨燕迪教授,请他谈谈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史,以及贝多芬对中国当代音乐家的影响。他表示,在过去的两百多年中,像贝多芬这样被不同文化、不同政治光谱、不同立场的人们一致赞颂的人物,在世界文艺史中似乎难寻他例。贝多芬以“英雄”的形象闯入20世纪初中国人的视野,有特殊的社会背景;到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贝多芬的认识则深受苏联音乐美学观念的影响。而今天我们开始有条件用更多元、复杂和全面的眼光来看待这位音乐大师。
(10)、▲2020年10月18日,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金秋十月”交响音乐会在沈阳盛京大剧院上演
(11)、大赋格(作品1创作于贝多芬56岁)降B大调
(12)、苏州 2017年7月15日 无锡 2017年7月21日
(13)、2020年12月16日,俞潞指挥宁波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交响乐作品
(14)、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的《贝多芬论》(译文集)
(15)、都说这位音乐伟人是德国音乐家,其实是德国占了个大便宜。
(16)、实际完成于《第16号弦乐四重奏》之后的《大赋格》,是贝多芬的绝笔,贝多芬原本打算用作《第13号弦乐四重奏》终曲乐章。由于乐章对于当时乐手的演奏技术要求太高,亦不受听众青睐,一向不理会观众意见及口味的贝多芬却同意了出版者请他另写一段新的终曲。于是以作品编号133出版此赋格。
(17)、1781年,11岁的贝多芬辍学,进入波恩剧院乐队当小乐师,有机会师从选帝侯宫廷管风琴师、指挥家和作曲家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布·聂弗,聂弗是位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对贝多芬一生影响很大。
(18)、 德奥古典音乐严密如同哲学,有着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之精妙与灵动,愤怒如狂风暴雨,柔美似郊野蔓草般清扬婉兮。在叩问横亘千秋、超拔万古的哲学问题时,一个凡人解放自己的努力越艰难,他对我们的人性的震撼就越强烈。贝多芬伟大之处,就是无论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任何他所需要的力量。贝多芬把音乐家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历史高度,巴赫、莫扎特时代,音乐家还是卑微地跟佣人坐在一起吃饭,不久之后的贝多芬便抛下他倔强的名言:“你仅仅是一次偶然的出生就成为了亲王,但我是凭不懈的努力才成为自己。亲王可以有很多,以后还会有,而我,历史只有一个。”每一个艺术家都有其特殊的曲调,这曲调可见于每一件作品。从贝多芬作品看来,贝多芬密码似乎是单纯的旋律与持续不懈,有时充满爆炸性的发展程序之间那种的紧张。他的音乐很特别,会有突而其来的重低音,留心听会吓一跳,他为何要这样写呢?《致爱丽丝》就有一个这样特别的音,很新奇,像心跳。他即使在崇高的时刻,往往也不惜中断音乐的崇高,用一些刺耳的突强音来使人想起粗俗的现实,真如叶芝所描绘,“那无法控制的,兽畜之地的神秘”。又如,他即兴演奏,观众佩服得眼中含泪,欣喜出神,他偏偏大煞风景,猛击琴键,继而粗鲁大笑。
(19)、 贝多芬之所以被称之为“乐圣”,主要是因为他在音乐领域所作出的众多革新,对音乐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有着悲欣交集人生的一代高僧李叔同,他的艺术气质,在词曲里体现为萧疏、清淡,一片浮云,一带青山,深情处有无限的悲天悯人。他根据日本石原小三郎的《西洋音乐史》中的资料,编写介绍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文章《乐圣比独芬传》,并用炭笔精心绘制了“乐圣比独芬像”。李叔同不但是第一位向国人介绍贝多芬的中国人,也是尊称贝多芬为“乐圣”的第一人。老一辈翻译家傅雷翻译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语言清新优美,功力深厚,他在译文之外,附加了一篇分析贝多芬作品及其精神的文字,可见贝多芬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傅老本人遭遇的命运及其刚烈则更让人扼腕叹息。EdmundMorris的《Beethoven:TheUniversalComposer》则是写凡人的贝多芬,笔下贝多芬卖他的《庄严弥撒》手段与伎俩真不是“圣人”所为,狡黠自私且庸俗,在八个出版商中辗转周旋。可是为什么贝多芬在这些交易中如此世俗市侩?因为这样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至于入不敷出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他虽精明却不善理财,随意挥洒,可能跟他不拘小节的性情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