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132句断章取义形容什么意思是什么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11 08:09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断章取义形容什么意思

1、断 章取义的意思

(1)、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2)、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他引用那篇文章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影响很坏。

(4)、此句的“养”字,除“养育、奉养”外,还有“调教、教育”意思的。即调教其身心,使其明明德,以达到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教养目标。

(5)、②判断事情如果过于狭隘武断,以偏概全,犹如以管窥天,往往会影响个人的判断与学习能力。

(6)、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断章取义”侧重引用与原意不符。而“以偏概全”侧重看问题片面、不全面。

(7)、对上述老子话语产生误解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刍狗”的含义。《庄子·天运》记载:“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qiè)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cuàn)之而已。”所以刍狗其实是祭品,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8)、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造成很大影响。中国文化重穷天人之际,重视天人合不重视对自然、社会的条分缕析,造成中国一度科技不发达,士人耻于具体事项,重人文而轻科技,重是天人和谐,追求达己达人,对于物质享受,历来是淡泊处之。

(9)、你这样子断章取义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10)、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

(11)、这里主要是教我们保持健康的道理。你的作息有规律吗?你能保持心灵的宁静吗?你可以控制自己吗?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2)、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13)、断章取义的拼音是duànzhāngqǔyì,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14)、“言必信,行必果”常常被用来夸奖一个人说话算数,办事果断。被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可早的意思却不怎么样。

(15)、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16)、你看,这么多孔子的名言我们都理解错了。如果下次再有人说起,你就给他更新一下观念吧。

(17)、断章取义的读音:duànzhāngqǔyì。

(18)、二者都有“蓬勃发展”的意思。“方兴未艾”偏重于发展势头还未停止。“蒸蒸日上”偏重于发展速度快。

(19)、(出处)①《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②《朱子语类》卷九四:“几、机二字无异义,举易一句者,特断章取义以解上文。”

(20)、①望文生义,读音wàng wén shēng yì,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或来源缘由,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文即文字,指字面;义即意义。

2、断章取义形容什么意思是什么

(1)、终日终夜,只是躺在烟铺上,公事大小,一概不问,任着幕宾胥使,颠倒黑白。(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七回)

(2)、从《礼记·曲礼》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礼不下庶人”的意思并不是“不值得在老百姓中推行礼的教化”,而“刑不上大夫”则是指大夫由于经常陪伴在君王身边,身份高贵,所以不能用侮辱性的刑罚来对待。这样来看,“刑不上大夫”好像还是反映了在中国古代法律面前官员和百姓不平等的事实。

(3)、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4)、刘宝楠在《论语正义》说:“优,饶也。饶,余也。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不泛骛也。”

(5)、断章取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uàn zhāng qǔ yì,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该成语为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感情色彩,造句参考:你这样子断章取义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6)、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了我,我反而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感化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7)、(故事)春秋后期,齐国的大夫崔杼和庆封合伙杀死了齐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崔杼和庆封功分右相和左相。

(8)、还有庄子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舞学习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而在这之后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你拿有限的生命去学什么没完没了的知识,真是个脑子进水的二傻!

(9)、断章取义的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10)、法学研究中经常会引用国外法律法规、判例和其他文献,从而作为比较研究的素材,这里可能多数都是脱离国外法治环境的断章取义,但这是法学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步。明晰这种断章取义的意义在于,法制的比较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到具体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全面构造、实践环境、乃至大众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否则所形成的结论特别容易局限或偏颇,其现实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11)、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12)、“断章取义”这一成语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3)、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14)、③以文害辞,读音yǐ wén hài cí,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5)、要歪曲和毁谤一个真理,断章取义是便捷的方式。

(16)、他的引语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17)、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18)、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

(19)、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20)、原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断章取义指什么

(1)、意思是父母在,不远游,如果游,则告之父母明确的方向,

(2)、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3)、在这种情况下,卢蒲癸把准备杀灭庆氏的事告诉了庆姜。庆姜表示要大义灭亲,帮助丈夫完成这一义举,并严守秘密。预定举事的日子,选在庆封外出打猎的那天,庆姜又说服父亲庆舍随同齐景公去太庙举行祭礼。就在这时候,卢蒲癸突然将长戈刺进了庆舍的胸膛。庆舍死后,卢蒲癸率兵杀灭了庆氏余d。庆封在出猎途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带着随从的士兵回城,因城坚无法攻克,逃奔鲁国,后被杀。

(4)、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对我们不好,但是我们不能生气,我们要加倍好的对他,就像《圣经》里说的“如果别人打了我的左脸那么我会再让他打我的右脸”,要用爱去感化对方。听起来好有感觉,圣人果然就是圣人,活活,一大碗心灵鸡汤。

(5)、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但宁武子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做两朝元老。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

(6)、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7)、后再说一个,“言必信、行必果”,这不用解释了吧,可是孔子后半句说啥呢?他说,“硁硁然小人哉”。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言必信行必果,就是个小人啊。颠覆吧?后来孟子又补了一刀,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就是说,如果你人格很伟大,就不用搞“言必信行必果”这一套,说话做事符合道义就行了。他们的意思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肯定是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以前我这么想,也这么说,后来想法变了,难道不能随机应变吗?所以啊,人格上是大人还是小人,自私和利他都是表象,核心的区别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对他人负责。

(8)、断章取义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9)、管中窥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0)、类似的断章取义,抑或断句取义,不胜枚举,误人不浅,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迪。以后再看到名人名言,先不要急着顶礼膜拜,信以为真,立刻践行,而要考察一下人家的真实意思,连接上下句综合考量,免得被那些有意无意断章取义的说法误导,被貌似高明实则荒谬的观点牵着鼻子走,掉到沟里了,这才醒悟,那就有些悲催了。

(11)、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12)、补充: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时,懂得了人生的智慧。

(13)、还有一种断章取义是为了害人。苏东坡、朱熹都曾被人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告发,因而遭遇不幸,蒙冤被贬。文革期间,断章取义更是制造冤狱害人无数的大杀器,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玩弄这种等而下之手段的人渣,啥时候都有,对他们要高度警惕。

(14)、现在很多不愿赡养老人的不孝子女会说出这种话来,也有人用这种话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诈的老人。那么,孔子的意思是什么呢?

(15)、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16)、然而,这个词语原初的旨意与现在的理解堪称大易其趣。相濡以沫语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嘘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说:泉水干涸了,鱼就共同困处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然而,这远不如让鱼在江河湖海里彼此相忘而自在。换言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才是其原本的真实含义。

(17)、出自《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8)、但试想一下,恶毒阴损的人怎能用来形容大丈夫呢?这跟我们古人崇尚的价值观也是相悖的。

(19)、一叶障目( yī yè zhàng mù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20)、井蛙之见 ( jǐng wā zhī jiàn )见:见解。井底之蛙那样狭隘的见解。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4、断章取义的是什么意思

(1)、一般人都将文中的“立”理解为成家立业,人到三十的时候,尤其是男人,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三十不转行,有了自己的家庭。

(2)、第一等人才“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d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则是“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再次一等的人才)。

(3)、庄公有两个忠诚的卫士,一个叫卢蒲癸,一个叫王何。他们在庄公遇害后逃到国外去。卢蒲癸在出逃前恳切地嘱托弟弟卢蒲敝:“你要千方百计取得崔杼和庆封的信任,在适当时候使我回国,为庄公报仇。”

(4)、还如,人们习惯于用“闭门造车”来比喻办事只凭主观想象,脱离客观实际,或者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因而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等。但是,从这个词语出处来看,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中的记载全文是:“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说,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中庸或问》卷三中指出:“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其本意是说明道理都是相同的,是在称赞因道理相同而出现“出门合辙”的巧妙。

(5)、事后,有人问卢蒲癸道:“庆氏和你们卢氏都是姜姓的后裔,你怎么会和同宗的庆氏联姻,娶庆姜为妻呢?”

(6)、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其实这句话是互文见义。其实原意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

(7)、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崔杼和庆封合谋杀了齐庄公,改立杵臼为君,史称齐景公。齐景公封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庄公有两个忠诚的卫士,一个叫卢蒲癸,一个叫王何,在庄公遇害后都逃往国外。

(8)、   这句话的原意是,泉水干涸了,鱼就共同困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现在常用这句话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其完整的语句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作者的本意是,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9)、孔子所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中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10)、这句话可真是让孔子冤死了,甚至背上了歧视女性的骂名。

(11)、坐井观天( zuò jǐng guān tiān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12)、译文:比如赋诗时的断章取义,我取我所需要的就是了。

(13)、其实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女子”,“小人”,“养”这几个词的涵义。

(14)、只是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于是就被有些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人擅自改为“无毒不丈夫”了,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 

(15)、师心自用 ( shī xīn zì yòng )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16)、①春季到来了,各单位应做好消防工作,防止火灾的发生,使其防患未然。

(17)、以偏概全: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指观察和处理问题不全面。

(18)、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19)、小人主要有两个相差甚远的义项,一是指品行不端的人,二是指地位卑下的人。其实还有第三义项:未成年小男孩,只有在极少的文献中才有此特指,故被大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孔子为什么称男孩为小人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小子与小人本来意义相同,可以互换。二是基于表达技巧考虑,避免重复而变换所使用的文字,遂把女子与小子换成了女子与小人。古人常用这种文学手法以避免重复。

(20)、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5、断章取义形容什么意思呢

(1)、一些古今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真实意义却未必知晓。比如这10句……

(2)、孔夫子意在告诫人们,做事诚然要小心谨慎,但过分犹豫不可取。

(3)、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4)、②此次新闻报道的方式别出心裁,把历史镜头、现实镜头连续播映,把赛场内的比赛和赛场外的活动同时报道,使人耳目一新。

(5)、①老董事长一死,子孙就陷入财产争夺战,原来辛苦建立的企业王国顿时分崩离析。

(6)、成语解释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7)、对别人说的话千万莫要断章取义,这样总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误会。

(8)、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一篇,完整语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的原意是:父母在世时,尽量不要出远门,如果必须的话,要安置好父母并告知出游理由。

(9)、断章取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uànzhāngqǔyì,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该成语为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感情色彩,造句参考:你这样子断章取义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10)、新文化一来,矫枉过正,出现了重科技而轻人文的错误倾向,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多学校,喜欢挂上科技、科学字样,好像这样才是与时俱进,和国际接轨。整个社会把就业、职业、技术抬到了不应有的高度,出现轻视人文,忽视天道,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见利忘义等等不利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的现象,实在令人担忧!

(11)、以上是目前暂时辑录的部分,朋友们有什么要求或建议,请留言提出,在下当尽力而为之。

(12)、但其实孔子恰好是不赞成这样做的。《论语·公冶长》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斯可矣。就是说,考虑两次就行了,不必太谨慎。

(13)、原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14)、《中国成语大辞典》对“无毒不丈夫”的解释是:“谓不能心狠手辣便不能成为大丈夫。”元代马致远《汉宫秋》中有云:“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是一句口口相传的谚语,本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气度、度量,意思是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其为大丈夫,所以还有句谚语直接就说“量小非君子,有度大丈夫”。只是,“无度不丈夫”的“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之忌,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对音律一贯要求很高的古人,因把这句改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结果,一字之改,意思全变,后成为了许多人残杀无辜、消灭异己的借口,以至于贻害到今。

(15)、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但宁武子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做两朝元老。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下次再有人说你愚不可及,你就笑着给他讲这个故事吧。

(16)、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17)、爱迪生流传广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曾被我们奉为圭臬,当成走向成功的葵花宝典,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它的后半句是“但是1%的灵感往往更重要。”而且重心落在后半句上,前半句只是陪衬。

(18)、出自《礼记·中庸》:“反古之道”。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

(19)、当代日常生活中,类似上面三种“断章取义”般理解古人言语,甚至形成固定化的俗语的例子还有很多。

(20)、他正气凛然的说,我们一定要支持一切正义的行动。

(1)、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有人说,是孔子歧视妇女与奴仆。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而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偏执地认为“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以共处的;与他们亲近,他们就无礼,对他们疏远,他们就抱怨或怨恨。“

(3)、其实这两句话本来是个很好的对仗句,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和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此为大丈夫!

(4)、这句话原意是啥呢?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5)、(含义)章:本来是指《诗经》中诗篇的某一章。形容引证文章或谈话,只取合乎己意的一句两句,不问原意,不顾全文。

(6)、常听人对辛苦贫穷、艰难度日的夫妻表示同情时,必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不过,如果从诗句的原意来说,这种用法却大错特错了。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原诗为:“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是一首怀念亡妻的诗篇,而且关键点是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睹物思人,成了大的伤痛,为了不触动思念的伤疤,诗人把妻子的衣裳施舍出去,针线盒不忍打开,然而,这又如何能割舍思念呢?越是有意不触动,思念却梦里梦外都折磨人。虽然知道夫妻死别,伤痛难免,但对于我们这曾经同贫困、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朝永别,则痛上加痛啊。所以,这句诗不是形容贫困的夫妻百事难,而是形容曾经同过苦、共过患的夫妻,死别更痛。原意与今天的用法,已经南辕北辙了。

(7)、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8)、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9)、释义: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1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一些被曲解的名言警句,如果您还有其它更多更精彩的名言警句,欢迎与我们互动。

(11)、以德报怨乍听确实符合仁者爱人的思想,但事实上呢?

(12)、出自《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13)、企业经营实践中,免不了对重大或典型项目进行“复盘”,或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或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或结合实际改良提高。但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是,项目复盘特别容易采用断章取义的方式进行,仅总结归纳对复盘目标有直接意义的内容,而有意或无意地去删除其他信息,甚至滑入篡改真实信息的境地。所以,如何组织项目复盘,复盘到什么程度,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都是企业经营者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把握和控制的关键问题。

(14)、此句的原话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演习,实习的意思。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15)、春秋末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意思是比如赋诗时的断章取义,我取我所需要的就是了,哪里知道什么同宗不同宗?

(16)、“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来由,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居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流传甚广,但是世人仅知济公的此句,却不知还有后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致使前述谬说流传至今,招致口业,贻害非浅。

(17)、原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8)、断章取义读音:duànzhāngqǔyì。

(19)、原句:“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20)、这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却并非是这个意思。

(1)、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有这样的说法:“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段话长期以来被人误解,认为老子冰冷残酷,主张天道无情,普通人和世间万物在天道和圣人眼里,就如同蝼蚁一般,是低贱的,是可以任意糟蹋的,是天然被统治的对象。还有人举出法家思想和历代残暴统治者的例子予以证明。更有人以此主张老百姓要奋起抗争,捍卫自我。

(2)、刚愎自用( gāng bì zì yòng ):形容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

(3)、出处:元·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究,道士宣科。”

(4)、请先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断章取义,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5)、其实《易经》比较令人费解的是“君子以自强不息”,却被很多人理解成了“君子当自强不息。”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6)、说的都是老外名言,莫非我中华无人了吗?当然不是,国人被断章取义的名言也比比皆是。

(7)、出自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8)、然而事实非但不是这有,甚至完全相反。这句话的上联是“男子有德便是才”,是指一个有为的男人要以德行为主,以才干为辅。而下联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依然是劝女子要以德行为主,而非贬损女子不能有才干。

(9)、实际上,只要通读全句就会明白,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不是的,只要“游而有方”,就是可以的。这里涉及对“方”的理解,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子女出行要告诉父母家人自己的大致去处和归期等,以免父母牵挂担心;二是指子女出行要有遵循基本的规则和方法,包括要先安顿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和生活日常等才可出游;三是指子女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出行,要有明确正当的目的或目标,例如为了上进而求学,经商或致仕等。

(10)、卢蒲癸的妻子庆姜发现丈夫的行为很神秘,便问他究竟在干什么,能否与自己一起商量商量。卢蒲癸心想,我在干杀灭你们庆氏的事,怎么能与你商量呢?但经不起她一再询问,便对她说,如果告诉了她,可能不但自己难逃一死,就会坏了大事。于是庆姜说:“你的事也就是我的事。你告诉了我,我能出力就与你一起策划,不能出力也决不泄露出去。”

(11)、“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12)、土崩瓦解: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上一篇:139句仔细造句子一年级大全精选好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