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乱的诗
1、关于战乱的故事
(1)、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唐·韦庄《秦妇吟》
(2)、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3)、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4)、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5)、持律谨严或者学理精深,固然是有道高僧;即使道法不甚高深,可能于乱世中护法、弘法,不也是很可尊敬的高僧吗?前者重在对佛理的领悟,后者重在社会活动能力,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宗教活动家”。“痴诗贪名”在前者是不允许的;在后者则无碍。倘无诗名,何以结交当世名流并达到保护佛教事业的目的?主持一方大寺乃至筹组中华佛教总会,都并非道法高深就够了。尤其是在这“刹土变迁,新陈交替,困苦颠连,万方一概”的“法难”之际,(《致宝觉居士书》),要使“佛日重辉,法轮再转”,就必须与当道权势打交道,实在无法清高。空谈佛理不见得奏效,讲交情反而有点用处。寄禅后期为护法而南北奔波,靠的也是他的诗名以及历年唱酬奉赠结下的交情。“可怜慧命垂危急,一息能延赖长官”;“只恐空门无处著,白头和泪上官书”(《次秃禅者〈辞世偈〉韵,以纪一时法门之难》)。话说得很难听,可挺实在,处此危难之际,同是“白头和泪上官书”,别的高僧就不见得有寄禅本事大。这一点寄禅颇为自得。一九〇六年高旻寺月朗和尚与德恒和尚争座,请寄禅代为调停。寄禅除托扬州府知府及江都县知县“为高旻作大护法”外,还有本事“托现署藩司朱盐道转求周玉帅,为宝刹护法”,这可不是寻常僧人所能办到的。难怪寄禅复月朗和尚信中颇有得意之色:
(6)、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笳(jia)鼓:演奏军乐的两种乐器;汉将营:借汉写唐,实指唐军营地。
(8)、指导朗读《春望》《月夜忆舍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10)、当年韦庄正是因为躲避战乱,一路漂泊到了江南,“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11)、月是秦时的明月,关是汉时的边关,世世代代的战争与边患,让多少人离家,一去不归!
(12)、相关文集:《白夜谭》(2009年)、《方寸白夜子疏狂》(2018年)、《以白夜为坐标》(2018年,中信出版社)
(13)、过渡语:同学们,好诗不厌百回读,好诗更要细品读。杜甫的这三首诗歌,每一句都饱蘸生活的艰辛与酸楚,可以说是诗人啼血而成。要想读懂诗人的思想感情,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来品析诗句。今天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品读诗歌的方法进行赏析诗句。了解了这些方法,相信我们会提高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
(14)、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15)、沉寂了许久的灶台终于又迎来了主人,羹饭在锅中熬煮着,炊烟袅袅升起。
(1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宁波天童寺雪景(来源:www.ttscn.com)
(18)、这位也是穷其一生渴望北伐雪耻的志士,且看《示儿》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9)、可倘若寄禅只是吟咏山水花鸟,在近代诗坛中不可能占一席地位;其关于家国之情兴亡之感的咏叹,无疑更耐人寻味。“我虽学佛未忘世”(《余别吴雁舟太守十三年矣……》),此乃近代僧人的一个突出特点,乌目山僧、曼殊上人、弘一法师,无不如此。大概战乱或换代之际,僧人生死、兴亡的感慨,更容易与俗人家国之情相沟通。在俗人是多一点“忧生之感”,在僧人则是多一点“忧世之情”。寄禅早期诗篇颇有不屑关心世俗人生,一味修道学禅之意,一直到一八九六年仍有“蜗争蛮触任纷纷,时事于今渐懒闻”(《吾生》)这样的诗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其诗中渐多人间烟火味,“我亦哀时客,诗成有哭声”(《感怀》),以“感事”为题的诗篇也明显增多。而且诗中一再表白:“我不愿成佛,亦不乐生天”;而的希望是能够“普雨粟与棉”并“澄清浊水源”(《古诗八首》)。自然,这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世界并不因高僧发大愿心而有所改变,于是只有“自怜忧国泪,空洒道人襟”(《重阳前三日登扫叶楼有感》);或者如诗人绝笔诗所表达的:“苦无济困资,徒有泪纵横”(《壬子九月二十七日,客京都法源寺,晨起闻鸦有感》)。即便如此,诗人忧国忧民之心还是相当感人的。一九一〇年,寄禅于天童寺前青龙冈为己营造冷香塔,本已“一息虽存,万缘已寂”,可忽阅邸报惊悉日俄协约、日韩合并,“内忧法衰,外伤国弱,人天交泣,百感中来”(《〈感事二十一截句附题冷香塔〉序》),作二十一首七绝。录二首以见一斑:
(20)、读了《月夜忆舍弟》,我感受到了杜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中可以看出来。
2、关于战乱的诗句有哪些
(1)、投笔吏: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东汉时班超年少家贫,曾以给官府抄写文书为生,后投笔从戎,平定西域36国,被封为定远侯。
(2)、读了《月夜忆舍弟》,我感受到了杜甫饱受战乱之苦。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句中可以看出来。
(3)、曹松字梦徵,是晚唐诗人,一生困苦,诗风类似于贾岛孟郊的“苦吟派”。
(4)、其实,他也没立下多大功劳,主要就是“杀人多”,可以说他就是踏着鲜血上位的。
(5)、“贪名”理论上应是有碍于学道,可实际上却无妨甚至有助于寄禅成为“高僧”。是否“高僧”,并非纯粹由佛学界考核评定,这其间达官贵人、诗人名士的推许与品评起了很大作用。以王闿运、陈三立在文坛上的地位,一加吹嘘,不难使寄禅诗名满天下;而郭嵩焘、易顺鼎、樊增祥都曾居要津,又都是寄禅多年诗友,即使政界中人对其也不能等闲视之。可以这么说,寄禅在佛学界的威望,与其诗名及其诗友的显赫地位不无关系。
(6)、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7)、三诗联读:《春望》、《月夜忆舍弟》、《茅屋歌为秋风所破歌》。
(8)、助读资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几经辗转,求亲告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次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9)、想当初寄禅出家不久,识字无多,登岳阳楼而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人谓有神助,其后遂立志学诗。四十年后寄禅于多事之秋奔走护法,幸得有诗名相助,如此看来,“山僧好诗如好禅”也无可厚非。如果我们承认寄禅的“奔走护法”也算高僧的话,那么叶德辉的断语不妨改一下:“工诗未必非高僧”。只是工诗的高僧“忧诗复忧道”,其心理矛盾远比寻常佛子、诗人复杂,既不可盲目崇信,也没必要过分深责。
(10)、而后一句则通过强烈的对比,“一”与“万”、“成”与“枯”,典型鲜明,掷地有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具有警示意义正如《唐人绝句精华》:
(11)、如果我喝醉了,躺在沙场上,请你不要嘲笑我。看那些古代征战的人们,又有几个人能够平安归来的呢?
(12)、姜老师《国际汉语教师证书》2014年10月开始策划,2015年初开班,至今已经快8年,学员口口相传,积累了几万条的好评,实在没时间整理,仅仅截取部分分同学的反馈,给大家真实的参考。
(13)、走出破败的木门,他望向东方,眼泪已不知何时打湿了衣襟。
(14)、这样曲折的表达,让读者通过一幅图,联想兵荒马乱的场景,如此描写很有画面感,引人入胜。
(15)、他的这首诗收录于《全唐诗》,“己亥”是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诗歌以此为名,点明了这首诗写的就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16)、诗人戏谑,用文字为年轻女性写点情爱,为老年人消闲打趣,似乎也就够了。
(17)、乡人看了他半晌,终于认出了他,指着不远处那片松柏林中累累的坟墓,同情地说:
(18)、我们身处一个冷战结束后,却并没有太平;而新冷战即将开启的时代。我们也身处一个全新的、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战争时代;在各种善恶不分的信息中,战争也变得真假难辨。当网络上每一个人都成为战争的看客,苦难的声音就很容易被淹没了。
(19)、院子里长满了野生的谷子,葵菜环绕着荒芜的井台。
(20)、他早年为躲避战乱,隐居山林,后来也曾做过建州刺史李频的幕僚。
3、有关战乱的诗
(1)、只是即便如此,此老仍然吟诗不辍。不断忏悔“文字障”,可又不断执着于世谛文字,既然无法怀疑“忏悔”的“诗人”之真诚,那也只好归之于释氏所说的“因缘”了。
(2)、OnBeingAskedForAWarPoem
(3)、近代湘僧敬安(一八五一——一九一二),字寄禅,俗姓黄,自称山谷后人。因在佛前燃二指供养,故号“八指头陀”;说话口吃,书信中亦自称“吃衲”。十八岁投湘阴法华寺出家,后历主湖南五大寺和宁波天童寺,一九一二年筹组中华佛教总会,被公推为会长,同年圆寂于北京法源寺。寄禅生前,诗名、僧名均满天下,唯有友人叶德辉不大以为然,谓其诗自高而僧则未必,理由是:“工诗必非高僧。古来名僧,自寒山、拾得以下,若唐之皎然、齐己、贯休,宋之九僧、参寥、石门,诗皆不工;而师独工,其为僧果高于唐宋诸人否耶?”(参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编“中晚唐诗”节)
(4)、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5)、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6)、他恍惚了许久,想着乡人话中的意思,终于想明白了。
(7)、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课下作业:背诵并抄写所学三首诗。写一则200字的小随笔:《杜甫,我想对你说》。
(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四首》
(10)、身上的军装已然破旧得不成样子,像极了他那被无休无止的战争蹉跎鞭挞得满目疮痍的一生。
(11)、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2)、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13)、“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从古至今,无论战争受苦的总是黎明百姓。
(14)、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15)、一开始或许真是一味嗜诗,并无其他杂念;可随着“诗名赢得满江湖”(《自题击钵苦吟图三首》),寄禅的吟风啸月不再是“无目的”“非功利”的了。“苦吟”与“赛诗”已不大可取,更何况后期越来越多的唱酬寄和之作。唱酬的对象,有的是志同道合的诗友,有的则纯是附庸风雅的达官贵人。“喜留禅客饭,懒问达官名”(《赠高葆吾》),这只是说说而已。翻翻其诗集,即使只看题目所列各式官阶,也可知其并非“懒问达官名”。此类唱酬诗,于诗于佛均无益,的作用是获取诗名。对此,郑孝胥曾有一首赠诗说得颇为明白,其中前六句是:
(16)、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
(17)、三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和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8)、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平均寿命不到30岁,所以曹松70高龄还能中举,也是十分难得了。
(19)、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烤好的牛肉分给部下,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20)、他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退伍老兵,在历史恢弘的叙事面前,显得那般无足轻重。
4、关于战乱的诗词
(1)、“工诗必非高僧”,或反言之“高僧必不工诗”,这个命题引发了本文对作诗与学佛都享有盛名的寄禅的探究:“高僧”概念有待细辨;诗禅之难以合一终在“情”字;近代僧人关于家国之情兴亡之感的咏叹……总之,工诗的高僧其内心较寻常佛子和诗人要纠结复杂得多。
(2)、画面描述: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破偏逢连夜雨,一下雨屋顶就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生动逼真的画面写出了诗人艰苦凄楚的处境。
(3)、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4)、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6)、过渡: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并非经历战乱之苦后才产生的,早在青年时代的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我们从《望岳》一诗中也可读出他的凌云壮志,这首诗我们七年级时学过,再来读读,体会一下青年杜甫的精神气象:
(7)、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9)、话是这么说,可我相信寄禅当年“险处行吟”时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此类事可一不可再,寄禅应有自知之明,特别是晚年名高,更不敢再冒此风险。而舍弃了男女之情,高僧吟诗不说淡然无味,毕竟有所欠缺,尤其是当他自觉道法日进之时。寄禅于此颇有感受:“华发秋来觉渐增,近年诗思冷如冰”(《次韵吴柳溪居士》)。
(10)、曹松这首诗以纪实的手法,描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了千百年来的战争实质,力透纸背,沉郁顿挫直逼诗圣杜甫。
(11)、我们一起回到唐朝,看一下大诗人的才学。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2)、盖朱、陶二观察及朱大令,俱敬安故人。敬安平日以文字虚声,亦谬承当世士夫赏识,为法门请命,或不以丰干为饶舌也。
(13)、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14)、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15)、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16)、预设:三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都是先写景再抒情,都表现了诗人心系国难,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强烈感情。
(17)、杜甫推己及人,表现出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家国情怀。
(18)、这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尤其后一句,妇孺皆知。
(19)、没想到后来,又爆发了农民起义,连长江以南也被战乱波及。
(20)、2)失去家园的痛苦凄楚与亲人长久分离的焦灼不安。
5、战乱时期的诗句
(1)、他只知道,当人人都有千言万语,人人又都欲哭无声时。
(2)、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三首诗都写于战乱之中,都写出了诗人忧国忧民思家念亲的沉厚情感,为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感人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4)、噫,余为如来末法弟子,不能于三界中度众生离火宅,徒以区区雕虫见称于世,不亦悲乎!(《〈嚼梅吟〉自叙》)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的凄惨画面,更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6)、后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其实哪里又是醉卧,不过是刚饮了一口酒,便御敌厮杀,战死沙场,叹问一句,自古以来,沙场便是如此残酷,有多少人能活着回到故乡。
(7)、特邀著名诗人、翻译家、批评家汪剑钊担任评委
(8)、值此风雨飘摇之际,僧人忧生忧世的感情与俗人相通,故其诗感人。即便如此,僧人作诗仍有很大限制,比如说,无法歌咏人类崇高圣洁的感情——爱情,这几乎是僧诗无法弥补的一大缺陷。历史上有过写情诗艳词的和尚,如宋代的惠洪和近代的曼殊,可那是特例,非僧诗正格。寄禅作为一代高僧,自然不会涉此险地自坠罗网。可偏偏有人故意出难题,以艳诗见赠并索和,寄禅于是回敬:“名士美人幽怨意,云何却遣老僧知?”(《夏彝恂观察以赠沈桂芬诗索和……》)寄禅自恃道力高深,故时也故临险地,比如作《弃妇吟》《前征妇怨》之类,不过此类诗寄禅无论如何也作不好,只因心存训诫,老怕招人笑话,不免要因情见道。如《题苏小小坟二首》:“风流回首余青冢,始信从来色是空”;“美人毕竟成黄土,莫向湖边泣暮云”。话是没说错,可实在大煞风景,全无诗情美感。只有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寄禅居然于此中翻出新意来。事情经过是这样:寄禅作诗误用红叶题诗典故,被人抓住把柄,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