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在外流浪多少年
1、晋文公在外流放多少年
(1)、晋国的晋惠公即位后又开始对重耳进行追杀,这个时候重耳就要开始逃命。他和他的老婆的对话蛮有意思。
(2)、不过公子就是公子,即便是流亡,即便已四十多了,一路上仍是艳福不断,诸侯国主源源不断地把大把美女送给重耳。
(3)、晋惠公十四年(公元前637年),晋惠公逝世,太子圉继位为晋怀公。当过质子的晋怀公害怕秦国,更害怕自己的伯伯来抢皇位,就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须按期回来,否则全家抄斩。狐偃没有回国,晋怀公就杀了重耳的外公狐突。如此暴政,自然引得晋国内很多高级干部的不满,加之秦穆公浩浩荡荡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晋国人民纷纷倒戈恭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此时重耳已62岁。晋怀公不久在高梁,被晋文公派出的刺客所杀。
(4)、于是晋惠公只得再次举起屠刀,清洗了邳郑和太子申生留在军中的众位大夫。
(5)、因此,即便齐国并未收到邀请,这个不速之客也必须要介入晋国的政权更迭。齐桓公不能放任这个国家全面倒向秦国,进而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6)、重耳妻子一听,又喜又忧。喜的是,重耳的亲信也想帮助重耳寻找新的出路;忧的是,小婢女发现了这一秘密,意味着这个秘密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王室。
(7)、 清明的传统食物有:青团、艾粄、鸡蛋、薄饼、大葱和蛋饼等。青团,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子用浆麦草的植物做成皮,细腻的糖豆沙做成芯,然后放入锅中蒸熟。艾粄,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8)、对楚国——城濮之战中,晋文公下令向楚军“退避三舍”,以报答当初成王的礼遇(当然,其中也有诱敌深入的成分)。
(9)、以前依附晋惠公和晋怀公的朝臣们,也都跟着回心转意了。
(10)、但秦穆公插手晋国内政的行为让齐桓公如此忌惮,这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样的假想:假设当初重耳奔齐,利用齐桓公对秦国的畏忌以与夷吾作君位之争,历史的结局会不会不同呢?
(11)、重耳到齐国后,齐桓公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赠给他良马、财宝,还选了一名贤良的宗室女子嫁给他。
(12)、如果,按《国语》所言,公元前655年,重耳十七而亡,那么前666年时,重耳17-11=6岁,夷吾晋献公再怎么狠心,能派遣两个幼儿园的孩子去镇守重地?别忘了,虽然晋献公晚年昏聩了些,好歹也让晋国挤身于4强之列,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这么傻吧?
(13)、就在他来到齐国的第二年(公元前643年),春秋首霸齐桓公黯然离世。他死后,齐国迅速陷入诸子夺嫡的乱局,往日的霸业也随之黯淡了光芒。
(14)、重耳逃亡的第一战就是翟国,那里是他母亲的祖国,紧邻晋国,跟随他一起逃亡的就有他的舅舅狐偃。
(15)、郑国大夫叔瞻劝谏郑文公,说:“重耳向来贤明,您好不要怠慢了他。”
(16)、这样一来,人们都知道重耳贤明。再加上重耳重整国政,让利于民。很快就改变了晋国一直混乱的局势,因此,大家对他尊崇。
(17)、公元前645年的春天,秦穆公与晋惠公亲帅军队在韩原合战。
(18)、这里不作详细介绍,我们选几个片段了解一下他的处境就可以了。
(19)、到了晋悼公时,赵武被提拔为卿,挂新军副司令。后来,新军裁撤后,赵武成为上军司令,在六卿中排第三。公元前548年,赵武接替士匄出任中军元帅,成为晋国政权的一号人物。赵氏家族的势力重新回到巅峰状态。
(20)、重耳依计而行。结果火势凶猛,几乎把整座山都烧掉了,但依然不见介子推。
2、晋文公流浪路线图
(1)、这天,重耳看到不远处有个农夫正在劳作,他身边还放着一点干粮。饿得两眼发花的重耳也顾不得身份尊贵,便走上前去向农夫乞讨。结果农夫却笑着递给他一块土块,还调侃他说:“拿去吃吧。”(我们现在说“吃土”,大概就是源自于这个典故吧。)
(2)、堂堂国君,竟然偷看贵宾洗澡,这种下作的行径让重耳愤怒不已,可见曹共公拿他当送上门来的“新物种”,没有丝毫的尊重。
(3)、重耳思索片刻,说:“珍禽异兽、金银财宝,晋国所拥有的未必有楚国的好。不如这样,若有一天两国不得已开战,我一定先退避三舍!”
(4)、重耳继位后,对于曾追随他的人,不论贵贱,都按功行赏。大者封爵赏邑,小者升官赏财。
(5)、宋国司马公孙固告诉重耳:“宋国本是小国,又遇新败,实在没有余力帮您了,还请您去往他国寻求机会吧!”
(6)、公元前636年,在外流亡了19年的重耳,得到秦穆公的支持,终于返回了晋国,登上了国君之位,是为晋文公。
(7)、已签约维权骑士,对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侵权必究!
(8)、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候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髙梁而还归。
(9)、同时由于是和狄人作战,所以晋军就比其他各诸侯国先摆脱了车战的模式,而大量采用步兵。
(10)、此刻,晋惠公已经做起了对外扩张,开疆拓土的大梦,正野心勃勃地策划针对秦国的军事行动呢。
(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对自己今后将要担负的历史责任,踏上逃亡之路的重耳可不像旁观历史的我们这么清楚。逃亡在他的心里留下的,更多是耻辱与愤怒。
(12)、一次,重耳妻子的小婢女匆匆跑来,说:“我听见赵衰和狐偃在一棵树后面密谋,要带重耳离开齐国!”
(13)、此刻,骊姬的哭声中带有一丝恐惧——献公在的时候,她有靠山,无所忌惮;献公一死,奚齐年幼,不知道朝堂内外,有多少双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她,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14)、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
(15)、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歌功颂德之风盛行,为人耿直的介子推因此很气愤,于是在第一次随班朝贺之后,托病回家,奉养老母。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16)、看着脑瓜越来越不灵光的老姬,骊姬提醒自己要加快步伐,在他还能张嘴说话的时候,赶紧把太子的宝座塞到自己的儿子奚齐屁股下。
(17)、人到四十的确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机会永远都是存在的。不管是晋文公,还是汉高帝,还是公孙弘以及朱买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抓得住机会,搞得定机会。
(18)、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
(19)、“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王维《宿郑州》)。脚下的道路蜿蜒伸向东方的地平线,隐没在晦暗的彤云之中。寒风吹乱了他的银发,密雨沾湿了他的心境。这一年,重耳55岁。
(20)、《秦汉三国五百年》第三部,从霍光到王莽,两代权臣下的西汉!
3、晋文公在外流浪的故事
(1)、之后出逃避灾的夷吾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返回晋国当了君主,便是晋惠公。晋惠公为保君位,又悬赏任务派兵袭击重耳,重耳只有再次出逃。之后晋惠公病亡,他的孩子称帝,便是晋怀公。原本秦朝的秦穆公对晋怀公有恩,但晋怀公与秦朝断绝往来。秦穆公又选了重耳,出兵护卫他返回晋国。晋怀公只能逃跑,没多久被害。
(2)、曲沃是故太子申生经营多年的老巢,那个假扮亡灵的巫师多半是申生的故吏。
(3)、对秦国——晋文公在对卫、曹、郑的战争中,始终与秦国是盟友关系,即使在“烛之武退秦师”后,他还拒绝属下的建议攻打私自罢兵、并留兵郑国的秦国,就是考虑到当年穆公的恩情。
(4)、仔细分析上述事件的诸多蹊跷,我认为这应该是太子d企图推翻晋惠公的预作布局。
(5)、那一年重耳42岁,他被父亲派来的杀手勃鞮砍断衣袖翻墙逃跑,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涯!
(6)、如此,重耳就成了父亲晋献公变态政策的牺牲者,他只能选择逃亡,晋国虽大,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他的父亲抛弃了他。
(7)、“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达,困而有资,休以择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着滞淫,谁能兴之?盍速行乎!吾不适齐、楚,避其远也。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齐侯长矣,而欲亲晋。管仲殁矣,多谗在侧。谋而无正,衷而思始。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餍迩逐远,远人入服,不为邮矣。会其季年可也,兹可以亲。”——《国语·晋语四》
(8)、听从了狐偃的建议,重耳一行人到白狄歇马,等待返国的时机。可这一等,就是12年。12年里,重耳不但在与公子夷吾的君位竞争中全面落败,甚至迫于夷吾的高压,不得不逃离白狄,又一次做起了东去齐国的打算。
(9)、收到风声的重耳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他向追随自己多年的五大臣说:“12年了,我们在这里歇息得太久。听说齐桓公招贤纳士,礼敬诸侯,志在图霸。现在贤臣管仲、隰朋相继去世,齐国正当用人之际。我们去齐国吧,倘若能成为像管仲那样的一代名臣,也算不枉此生。”
(10)、那为什么在秦穆公助夷吾返国之时,齐桓公会主动出手,亲率诸侯联军入晋呢?合理的解释是,此时晋国的权力更迭已经刺激到了齐桓公重要的战略关切。
(11)、接下来第四个出场的人更惨,他在四十岁之前不但没有工作,而且一直生活的社会底层,以砍柴为生。
(12)、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晋国崛起的历史,就会发现,虽然自晋献公执政以来,晋国开疆拓土,国力日强,已经成为足以匹敌齐、楚、秦三国的并世四巨头之一。
(13)、重耳听说后,忆起往事,立刻让人去请介子推。
(14)、 说明:本文涉及的史实,《左传》、《史记》的记载同《国语》多有冲突。《国语》所载虽然貌似详尽,但疏漏抵牾之处实多,故本文的讲述以《左传》和《史记》为准,不从《国语》。
(15)、舅、甥二人不约而同地吃了后悔药:“白狄靠不住。假设当年我们去了齐国的话……”,不!历史不容许假设。我们只能分析:分析为什么公元前655年的那一次出亡,重耳和他的随行大臣竟然没有一人对狐偃奔狄的建议提出质疑呢?
(1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17)、晋惠公五年(即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了饥荒,要求向晋国进口粮食。因为上一年度晋国粮食短缺的时候秦国曾经伸出援手,从道义上说晋国应该投桃报李。故而大夫庆郑劝说晋惠公接受秦国的请求。
(18)、晋惠公是出尔反尔的高手,拒不承认和秦穆公的割地协议,又清洗旧太子d成员势力(把里克杀了,丕郑因出使秦国幸免遇难)。大权在握的晋惠公为防后患,派人去狄国暗杀重耳。重耳得知消息,就离开呆了十二年的翟国,前往齐国。临走时,重耳拜别妻子季隗:你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回不来,你就改嫁。妻子说:二十五年?我坟头草不知道都多高了,但我还是会等你的。
(19)、 健康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既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更是我们共同追求美好生活、幸福生活、文明生活的关键小节和基本要求。让我们携起手来,绿色祭扫、低碳祭扫、文明祭扫,共克时艰、共护家园、共享文明。
(20)、重耳气愤,不过,赵衰却说:“土,代表土地,百姓的意思是您将获得土地,这是好兆头啊!”重耳忍了下来。
4、晋文公流放多少年
(1)、可惜他的母亲不受宠,所以他被派往蒲地驻守。生在诸侯之家有一个坏处,那就是肯定会卷入纷争。当太子申生自尽后,重耳也就面临危机。
(2)、接下去他的流亡生活更惨了,穷到向村民讨要食物,受到曹共公无礼。
(3)、里克派人到翟国告诉公子重耳,请他做下一任国君。
(4)、首先,齐桓公治下的齐国和楚成王治下的楚国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两国的战略目标都是建立霸权,主导中原政治。除非对他们实现这一目标有所帮助,否则两大国不会敞开怀抱,收容重耳这样一个落魄的流亡公子,是为“望大难走”。
(5)、随行的赵衰、狐偃眼见重耳“乐不思晋”,万一齐国新国君翻脸,拿重耳当肉票绑送给夷吾咋办?怎奈重耳一想到过去的艰辛,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人生在世享受一时,打死我也不离开齐国!
(6)、在韩原之战吃了大亏的晋惠公知耻而后勇,一改从前两面树立的错误政策,在以巨大的代价修好秦、晋邦交的同时,又积极整顿内政,凝聚人心,原先风雨飘摇的局势逐渐安定了下来。
(7)、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汉书·传·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上》
(8)、在狐偃的观察中,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他和重耳一行人不能投奔齐、楚两大国:
(9)、 要转变祭祀理念、改变祭扫方式,告别焚香烧纸、燃放鞭炮陋习,不在公墓、坟头及居民小区、道路两旁等区域焚烧祭祀物品和燃放鞭炮。祭扫期间服从引导,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身健康。
(10)、因为内政上的倒行逆施和外交上的背信弃义,晋惠公旗下人心涣散。在战斗进行到危急的时刻,大夫庆郑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瞧着秦国把晋惠公给虏了去。
(11)、 “屈原死,遂端午;子推死,遂清明。”清明节是怎样由来的呢?咱们就来说道说道。传说春秋时期,晋文公逃难,在外流浪,有一次因饥饿晕倒了,介子推用自己腿上的肉救活了晋文公。后来晋文公重回朝堂,介子推不愿意为官,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亲退隐山林。晋文公想让介子推回到自己身边,听信谗言放火烧山,结果导致介子推和母亲均被烧死,后来发现了介子推留下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后来晋文公放火烧山的这一天被立为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寒食。第二天就是被立为清明节。
(12)、好不容易才熬到了齐国,齐桓公真是大气,待之以贵宾,还将姜氏之女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美滋滋地活到了59岁,很不幸东道主齐桓公去世了,齐国发生了严重动乱。
(13)、曹国大夫釐负羁赶忙说:“重耳早就贤名远扬,现在有难而来,您怎么能这样对他呢?”曹共公并不以为然。
(14)、舅舅狐偃乐了,逗他说:“我的肉太腥了,可不好吃呢。”
(15)、路过曹国时,重耳得到了曹共公的优待。可是,曹共公却执意要看重耳并连的肋骨。
(16)、晋献公坚持把骊姬立为夫人,又诬陷当时的太子申生要谋害晋献公,这个太子也是过于天真了,别人让他去找老爹说明白,他却说这样会牵扯到骊姬,老爹宠爱骊姬,到时候他肯定会很不开心,就这样自杀了。没了太子,但还有其他儿子,重耳就这样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不得已逃出晋国,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17)、为了防止自己也被其他庶系夺位,晋武公和晋献公父子对本家子弟挥动屠刀,将老姬家砍得七零八落。公室势力被消灭干净后,晋国是不是就安生了呢?呵呵,怎么会呢!
(18)、公孙弘出生于菑川国薛县,也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他一开始也像刘邦一样就是一个小吏,刘邦是亭长,他是狱吏,论职位比刘邦混的还惨。
(19)、本就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现在连一颗米也没有了。坚持了几天的重耳,饿得头晕眼花,几欲晕倒。
(20)、晋献公二十六年,即重耳出逃的第四年,老姬先生潇洒地走了,年幼的奚齐当上了晋国国君。可惜晋献公的棺材还没入土,大臣里克就发动叛乱,他在灵堂前袭杀了奚齐。
5、晋文公在成为国君之前流浪了多少年
(1)、就在这时,重耳手下的心腹出了个“烧山”的主意,他说只要三面放火,就能逼介子推出来。
(2)、曲沃武公时晋国仅一军,晋文公时扩为三军,晋景公时扩至六军(六军是天子的规矩),早已是僭越了。
(3)、(西汉)司马迁/著 杨燕起 樊文龙/主编
(4)、但是奚齐继位有很多大臣不服,他们希望太子申生可以继位,因此双方之间争斗不休,在争斗过程中,奚齐和申生均死了,晋惠公当上了晋国的国君。而晋文公重耳这个时候逃到了狄国,是他母亲的故国,重耳在狄国住了12年,晋惠公得知重耳流亡在狄国后,向狄国施加压力,想置重耳于死地。
(5)、桓公死后,齐国随即陷入诸子夺嫡的乱局,国力急剧萎缩。不仅丧失了协助重耳返国的能力,甚至连自保都成问题。新上台的齐孝公,本人还得仰仗宋襄公的兵威才能勉强坐稳国君的位置呢。
(6)、所以,《国语》的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结语:虽然无法确认太史公关于“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但其实还是合理的。前697年出生,前655年流亡(42岁),前636年即位(61岁),前628年去世(69岁)。
(7)、因此,晋献公杀申生,绝不是喝了骊姬的迷魂汤那么简单,其中父子间的政治斗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里克为何敢连杀奚齐、卓子两位国君?因为里克就是“太子d”,他也是赢氏家族的掌门,对付无依无靠的奚齐卓子手到擒拿。
(8)、城濮之战是晋国与楚国打的一场仗,这场仗也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典故。当初重耳在流亡的时候曾经在到楚国避难,当时楚国的君主热情的招待了他。宴会进入到后的时候,楚国国君问重耳,今日的收留之恩他想怎么报道。
(9)、处决了太子d的两位首脑之后,晋惠公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假惺惺地举办了一场改葬故太子申生的典礼,企图以此掩人耳目,收拾人心。
(10)、反观卫、曹、郑三国,虽然同为姬姓国家,兄弟国的公子有难前来投奔,毫无怜悯之心,真让人心寒!国家小,国君的格局也不过如此,后来被晋文公教训,也纯属是自作孽而不可活啊!
(11)、其实,重耳17岁时结交5个朋友很正常,这并不意味着交了朋友就得跑路。到底哪种说法正确?显然,《史记》大部分是参考了《左传》的记载,多了一条记录“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如此,《左传》就可暂时排除在外,只需判断《史记》和《国语》哪种说法更合理即可。
(12)、任何时代四十岁一事无成的人肯定都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四十岁之前一事无成,四十岁之后却能逆袭的古人,他们为什么能成功?
(13)、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厚待之,以宗女五人妻之。一次就给他了五个妻子,还有马十二乘(十二辆车四十八匹马)实在够大方,够阔绰,重耳爱齐国这个公主(这就是题目所说的温柔乡),毋去心。谋士赵衰、咎犯就在桑树下谋划如何让重耳走,公主的丫头恰巧在桑树上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回去就告诉了主人。公主深明大义,不但没声张此事,怕丫头泄密反把丫头杀了,劝重耳快走!
(14)、但从国际列强对晋国政治的后续影响看,狐偃的上述判断,尤其是对齐国的战略关切的判断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有力的证据是公元前651公子夷吾返国即位之时,齐桓公居然不请自来,率领诸侯联军入晋相助了。
(15)、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史记·三十世家·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