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山明水秀松阳村福建山多,因此才有了很多的“山村”。松阳村位于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的东南部,其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村庄,如果用600多年前的眼光看,这里既是偏于一方,更是世外桃源……01/与别的山区村庄不同,松阳村不是在突兀的山顶上,而是地处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依据风水学的说法,这样地形的村庄能“藏风聚气”,大有“青松郁郁竹苍苍,绿树阴浓把屋藏,朝树明堂无蔽塞,富贵尤能永远昌”之势。公元1341年,庄姓从碧溪口迁徙到此,从那时起,庄姓家族就在此处繁衍生息。到了明正统年,庄姓成了当地大姓,其人口已繁衍至600多人,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口,平缓的土地被开垦成水田,附近的山脚也被拓荒出山垅田,松阳村的村庄格局慢慢现出雏形,恍然间,它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村、千山万水中的“山城”。发展到目前,该村人口3000多人。说起福建的庄姓,实可分两支,一支为唐初年庄肃鸾,他跟随陈元光入闽平乱,为陈的有功之臣,后定居在漳州一带。另外一支的庄姓是河南固始县人,其庄锐、庄森跟随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于唐僖宗光启元年入闽,他们俩不仅为闽王立下汗马功劳,也与王氏兄弟情同手足,据庄翘俊《修宗谱叙》所言,“……后世子孙,庄、王两姓,荷祖大义,永不联婚”。正是这支定居于泉州一带的庄姓,他们的后裔子孙“枝繁叶茂”,进而向四处迁徙,使得福建省成了全国庄姓人口多的省份,且分布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数达百万之众。同为“迁徙”,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迁徙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如果是唐末年间,中原人迁徙到福建,其目的大都为“逃难”,只要能有一个安身之处,能有一口饭吃,就可以在那儿安家落户。庄姓迁徙到松阳时已是元朝的正元年间,不能说是盛世年间,也算是太平之年,他费劲心思来此开基立业一定有着某种原因。02/松阳村,原名畲洋,在庄姓迁入之前就有其他姓氏的人在此居住,其中蓝姓居多,此姓人利用山里植物制作蓝色染料为生,不知是否与畲族有关,但他们应该是这里早的原住民。到了第四世祖福五公时,村名改为“小松洋”,这既保留了“畲”的谐音,又体现了这里浩瀚松林。1940年,三元县政府的一名叫李仰高的官员对松洋村的“洋”有歧义,觉得高山水少,何来“洋”,于是将松洋改为松阳。其实寓意可以见仁见智,但把“洋”与水关联确有些牵强,因为福建山区平地少,山区人习惯将大一点的平地称其“洋”,小一点的称其“坪”,接着还有“坊”和“坑”。所幸“阳”也是好字,符合村庄人丁兴旺,充满阳刚之气。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任何的社会活动都围绕着农业这个基本点进行,庄姓祖先来此开基无非是看中这里有发展空间,他们带着勤俭持家的理念,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在这里扎根,艰苦创业。果不其然,短短的几百年里,先辈们仅仅是在不断垦荒出来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就创造出不菲的财富。与其他地方相比,因为交通闭塞,他们的财富来源单一,但他们把“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因素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他们大的生命源泉。#村基本情况简介#
2、村的基本情况老家克麻村水库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建设之前是一片田。我和同龄人经常在这一片田放牛、捉鱼、抓螃蟹。修建之前,本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雨来得快,去得快,工程性缺水矛盾十分突出。七十年代初(1974年冬),松桃县长兴区组织满地公社各大队壮劳力其他公社支援部分劳力,共近千人,自带粮食、铺盖,住在我们村各家各户,自己做饭,经过一个冬季近两个月的会战、合力苦干,依地势建成了一个纯土的坚固土坝。从此,本村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这是改变本村近千群众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大事件,也是改变本村历史的大事件。
3、村党支部基本情况简介走进中华第一村——大寨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地处太行山麓。大寨人在的带领下,凭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得精神,在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和表扬,并于1964年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使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4、村基本情况简介1000字甘肃90后新农人阿管教你如何赚100万。甘肃90后新农人阿管教你如何在农业行业赚到100万,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运作流程。我们公司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今年种植单一品种蔬菜上海青,市场俗称青仔。下面我介绍一下蔬菜种植的全过程和条件,种植前的基本准备。·首先就是要土地平整,接着就是要架设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喷灌,铺设农田道路,撒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旋耕平整土地,拉沟平整起垄,要做到垄面平整,防止垄面有积水。做好这些前期准备就可以放心播种了。·播种下去后开始覆盖无纺布,喷水保持土壤湿润到种子发芽,同时期做好前期的病虫害防治。·等到小苗长到5至6片叶时掀开无纺布,期间也是要保持好土壤水分的;经过间苗和定苗35天左右成型;成型之后,经过专业工人采收,采收之后到冷库经过二次分拣,进入冷库保鲜制冷。·12个小时之后,待蔬菜温度适合运输,用泡沫箱包装加冰块保鲜,利用机械和人工装载好车辆,全程用冷藏车运输。·48小时内送达到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这就是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蔬菜产业的主要流程,下期我会为大家详细介绍每个环节,让每个想做农业的朋友都能对行业有所了解,记得关注再走。这样我们离暴富又近了一步。
5、村基本情况简介图今天来到网上介绍号称“岭南后的水乡”的逢简村,网上介绍逢简村建村于唐,鼎盛于清末缫丝产业的发展,人口上万,号称“小广州”。村落多姓合居,有刘、李、梁、郭、黎等姓氏。村内水网密布,以河涌为界,以村北巨济桥、村南金鳌桥和村西明远桥为节点,分为上、中、下三村。临河是公共活动空间,布置祠堂、书院及各种小型神庙。一条巷道对应一个水埠和一个支祠。道路系统一般由街、坊、里三级组成,规整严谨,等级分明。逢简村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岭南水乡特色著称,被评选为中国美丽乡村。到了逢简村景区基本没有停车场,车辆只能停在狭窄的村路两旁,停车免费,没见到指示标识,问了本地人才来到景区入口,进入景区里面的路很窄,两旁基本都是卖各种特产的小店,在眼花缭乱的商铺中来到了村中的牌坊和小河旁,不过眼前所见略有失望,都是新建的,河中有乌篷船停靠在河边,没有游人,河水很浅,散发着阵阵“生活”的味道,难以驻足。沿着村子兜兜转转很快就走完了,没看到保存完好的建筑,旅游团已经占领了这里,有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相信网上的各种介绍,现在的自媒体软文太多,很难分清哪个是真的,这个地方确实名不符实。#村基本情况简介#
6、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安化黑茶始祖地——“渠江茶园”渠江茶园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渠江镇大安村,占地面积约500亩,是安化黑茶的始祖“渠江薄片”的原产地。据记载,当地种茶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宋代以后,大安村人普遍以制茶种茶为生。迄今为止,该村村民家中依然保存着大量的传统采茶、制茶工具,还有那些保留下来的村落和茶园,反映了安化黑茶的生长地理环境和种植、加工、贮存、运输以及文化传承的全过程。由古村落、古茶园、古茶道组成了安化黑茶原产区的遗存体系。2019年,渠江茶园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些重点保护的内容包括:传统民居建筑群3处、古道2条、古石拱桥2座、古茶亭(兼碾房)1处、古茶园3处、古碑刻3通、古井3口、古树名木数棵等。安化黑茶是中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其主要产品有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就明确记载为“渠江薄片”,并被列为朝廷贡品。明嘉靖三年(1524年)在此基础上正式创制安化黑茶。16世纪末,安化黑茶已位居中国领先地位,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远销八方。安化黑茶香气浓郁清正,杂以药香、果香、草木香,长久悠远、沁人心腑,被茶学界、医学界公认为21世纪健康的饮品之一。#湖南头条##头条带你游中国##茶生活#
7、村基本情况简介包含哪些江西婺源长溪村曹家自然村,是个四面环山,交通不发达的地方。村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庭还是用山上的柴火来作为生活中的基本能量,来生活。这张照片是当地的一个在村里工作的干部拍摄。
8、村情介绍村基本情况简介范文我们村山坡上那一米到三米宽的“基本农田”自从农业合作社时起,从坡地改成梯田都没人种过粮食![捂脸][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