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次年春天被学监姚煜威胁要停他的官费,原因是鲁迅剪了辫子。不料几天后,有几个人在夜里闯入姚煜的居室,强摁着剪掉了他的辫子!忠心于清廷的姚煜又怒又怕又恼,向日本教育部门交涉要求赶走剪掉他辫子的人。鲁迅很好奇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剪掉学监的辫子?一打听,这才知道竟是“老乡”陈独秀,心中对他又敬又惊!原来,二次入日本求学的陈独秀加入以民族主义为宗旨的青年会,正式转向革命。他们听说学监姚煜是个顽固的保皇派,陈独秀就带着刘季平、潘赞化、邹容等人就在晚上闯入姚煜的居室,割掉了他的辫子。据章士钊记载这一幕细节,“由张继抱腰,邹容捧头,陈独秀挥剪”,其间呈现的青年心性和革命思想跃然纸上,令人神往。10多年后,鲁迅先生把这段历史写进了小说《头发的故事》。“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太不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这里的“监督”就是学监姚煜,而剪掉辫子的人就是陈独秀、邹容和张继。经过和清廷交易,1903年春末,日本当局遣返了陈、邹、张三人。在回国之前,邹容发表了他写的反清小册子,短短数月间,该书行销上百万册。这部小册子是邹容青年时期所作,激荡排满反清的浪潮,奠定了革命思想的基础。“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惨烈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这本小册子虽然字数不多,但句句如洪钟大吕,敲醒沉睡麻木的心灵,影响深巨。在此后不足十年内,先有武昌首义,再有民国初创,跟着清帝逊位,都是邹容首倡之功。可惜的是,回到上海后不久,邹容就被清廷勾结巡捕房抓了,牺牲时年仅20岁!鲁迅先生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对此是这样记载的:“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在这段平淡的文字里,鲁迅都没有提到陈独秀的名字,唯独对邹容做了介绍。由此可见,面冷心热的鲁迅对邹容的敬佩之情。鲁迅对陈独秀是欣赏且敬佩的,不过两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失之交臂。1917年,蔡元培邀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也迁来了北京,鲁迅此时正在教育部工作,两人共同的朋友钱玄同介绍二人认识。都是志同之人,又都是钱玄同敬佩的朋友,自然而然,他们走在了一起。世人对陈独秀和鲁迅的会面十分感兴趣,毕竟,两个时代巨人碰面后的火花是绚烂的。可惜的是,无论是陈独秀本人,或者鲁迅本人都未提到两人见面后的情形,而且也没有两人互相往来的书信和酬答文章。幸运的是,钱玄同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据钱玄同回忆说:“我十分赞同陈仲甫办的《新青年》,愿为他做一个摇旗呐喊的小卒。我也认为周氏的思想海内数一数二,所以竭力劝说他给《新青年》写文章。”从那时起,鲁迅先生开始在陈独秀办的《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其实,一开始鲁迅是不愿在上面发表的,因为,他自认和陈独秀、胡适等人的认识不同。他更认为当时需要唤醒的是国人的麻木,而不应该把一群不知方向的人喊起来后又无所适从。这从鲁迅的《呐喊》、《彷徨》等作品中可以看出来。对于陈独秀而言,他的一生自“1903年那一剪”就选定了!毕其一生,他要剪去的就是国人灵魂中的“辫子”,他要去做的是推动中国历史向前迈进。鲁迅先生要做的是唤醒国人沉睡的心灵,呼喝那些麻木的、逆来顺受的心灵起来反抗。两人方式不同、理念不同,但殊途同归,也惺惺相惜。周作人在《实庵的尺牍》中,提到陈独秀对鲁迅的看法:“他对鲁迅是敬佩的,知道对方的劳作,对中国的命运都是迫切的。”而鲁迅对陈独秀的态度又如何呢?胡适是陈独秀欣赏的文人之一,鲁迅、胡适都为《新青年》写文章,可鲁迅对胡适却不假颜色。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曾写道:“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独秀先生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紧紧地关着门,门上粘一小纸条:‘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由此可见,鲁迅对陈独秀是惺惺相惜的,认为他大气豪爽,表里如一。可是,他对胡适的心性和动机都是有疑虑的:这人的心机太重!当历史的扉页掩上,我们对“时代巨人”相逢充满了憧憬,却又不得不遗憾地看着他们擦肩而过。毕竟,巨人之“巨”也意味着。他们能生于同一个时代已是机缘,为同一个梦想而奋斗已是同志,强求同行又有什么意义呢,您说是不是?#历史冷知识##简介鲁迅#
2、简介鲁迅及作品鲁迅曾经骂他是是“才子加流氓”。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郭沫若撰写散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影响,但因此受到通缉;8月1日,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途中加入中国共产d。1927年8月“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后,郭沫若冒着生命危险追上共产d的队伍,并随军南下广东。转战途中,在、李一氓介绍下,和一起,郭沫若在瑞金赖氏宗祠宣誓,加入中国共产d,成为一名中国共产d员。
3、简介鲁迅生平及作品1952年的一天,鲁迅的遗孀许广平应邀到中海南家里做客,彼时已经是国家总理的恭恭敬敬的对许广平说:“广平同志,按辈分来说我应该叫你一声婶母哩!”这话一开口,让许广平“吓”了一跳,这到底怎么回事?出生在江苏淮安,学在东北和天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按理说,好像二人没什么交集,哪里来的关系?世人殊不知,二人的关系大着哩。1898年农历二月十三,在淮安府山阴县内附马巷的一所宅院内一个清秀的男孩诞生了,这家人姓周,这个孩子就是以后的国之栋梁。长大些后,才知道自己家不是江苏淮安本地人,而是名副其实的“外地人”来自浙江绍兴的周家,周家还是绍兴的大家族,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也是来自绍兴周家。都是绍兴周家,于是乎,后来的仔细做了考证,后得出一个结论:他和鲁迅是本家,都是明代正德年间周逸斋的后人,这是鲁迅和共同的始祖,这个周家统称为绍兴“鱼化桥周氏”。不过,根据宗谱,是绍兴周氏21世孙,而鲁迅则是绍兴周氏20世孙,如此算来,鲁迅成了的族叔了。根据有关考据,再往上溯,周氏二人或许还与另一历史上的周姓名人有关联。我们都知道一篇古文《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湖南人氏,他也被后人考证为周树人和的先祖。据《自述评传》一书介绍,1961年,身在台湾的于佑任先生想到其时生活在大陆的夫人八十大寿,不能相见更不能祝寿自然令他焦急。在的关照下,于佑任先生遂了心愿。有关人士致信于佑任时,自然想告诉他这一信息,但顾及到台湾方面对“”三字的敏感,不知如何是好。此时,邵力子出了个计谋,即在信中说明是“濂溪先生”帮忙就好了。果然,于佑任先生见信后,大喜过望的同时对这一密称也心领神会。“濂溪先生”是周敦颐的别号,本来只是借用,且不知或许还真有渊源。据说,在绍兴的祖居“百岁堂”,有一门联就写道:“濂溪绵世泽,沂国振家声。”这是后世人对先祖功德的铭记。而在湖南道县的濂溪故里,宗祠里撰有一副楹联:“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今古奇观。”这又是用今人的骄傲告慰先祖。特别是把周树人和并提,视作周敦颐的后代。无论如何,这一切都体现出对故乡、对故乡人特殊而深厚的感情。身为国家总理,十分关心绍兴的发展,一方面用自己的工资资助求助的乡亲,同时对亲属们也严格要求。1938年10月19日,在武汉参加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了演讲,高度评价说:“鲁迅先生之伟大,在于一贯的为真理正义而倔强奋斗,至死不屈,并在于从极其艰险困难的处境中,预见与确信有光明的将来。这种伟大,是我们今日坚持长期抗战,坚信后胜利所必须发扬的民族精神!”就是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即迁居淮安的周氏一族,与绍兴当地的周氏一族,应是同宗同源。这么说,更多的是想表达对鲁迅先生的尊敬与怀念,倘若真是同族本家,真可谓是意外之喜。后来,经过专家详细周密地考证后,确认与鲁迅的确是同出一脉,鲁迅一族出自覆盆桥周氏,一族出自宝佑桥周氏,同为周敦颐第9代嫡孙周澳的后人。而且,按照家谱排序,鲁迅是周敦颐第31代孙,则是周敦颐第32代孙。鲁迅和虽没有太多交集,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一颗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而且同为北宋大儒周敦颐的后人,都实现了先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生境界,成为中国20世纪两座伟大的丰碑!
4、简介鲁迅50字今天打卡看看鲁迅的文章,先介绍一下鲁迅。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主席评价他是伟太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1918年9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他把目光集中到社会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就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的杂文集,一生写作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现有十八卷本《鲁迅全集》印行。#简介鲁迅#
5、简介鲁迅的画[太阳]1927年,46岁的鲁迅瞒着妻子,和自己的女学生许广平在上海同居。许广平怀孕后,她羞愧难当疯狂地捶打肚子,鲁迅也不拦她......鲁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因为在日本留学时看透了国民的思想现状,觉得学医并不能拯救中国,于是他选择了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大领土的作家”。他的一生,曾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一个是他当年从日本回来时,母亲为他安排的富贵人家的女儿朱安,另一个则是后来相遇、相知、相爱,有着共同思想碰撞的许广平。当年鲁迅刚从日本回来,母亲为了抱孙子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他与朱安结婚,甚至以死相逼,即使万般不情愿,但孝顺的鲁迅也只能不反抗了。作为一个接受过新时代思想教育的有志青年,鲁迅自然对父母包办婚姻这种行为十分反感,重要的是朱安虽是富贵人家的女儿。但思想传统,没有接受过文化的熏陶,还是个裹小脚的女人,鲁迅自然是对她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在结婚后,鲁迅一直都无视着朱安的存在,对她一碰也不碰,一直睡在书房,但后来觉得朱安也并没有错,她也只是包办婚姻下的牺牲品,所以鲁迅认为应该给朱安一个机会。鲁迅跟朱安说,如果她愿意跟着先生学习新知识,放开小脚,自己还是能接受与她一起过日子的,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朱安觉得,鲁迅的说法简直是大逆不道,在朱安的观念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简直是愚子不可教也”,鲁迅无奈地摇摇头,对朱安更加厌恶,没过多久,就以工作为由去日本了。正是在日本,他遇到了许广平,后来两个人的生活交集在了一起。当时许广平还是鲁迅的学生,她温柔体贴,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出于对鲁迅的崇拜,许广平经常给鲁迅写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她的思想不断提高。还担任了学生会总干事,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并写下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檄文。鲁迅也对许广平这位学生十分关注,他们的往来越来越密切,许广平后来还自作主张搬到了鲁迅的家里,但鲁迅并没有驱赶。或许是人性本善的性质,鲁迅看出了许广平对自己的心思,他又何尝不喜欢呢。可是无奈自己家里还有一个父母安排的妻子朱安。鲁迅没有办法做出休妻之事,因此还是选择与许广平说明一切,让她不要对自己抱有任何幻想。但许广平可是个死心眼,认准了的事绝不会回头,她告诉鲁迅说自己什么也不在乎,只要能和鲁迅在一起怎样都行。她还表示将不畏惧“人世间的冷漠,压迫”,不畏惧旧社会卫道者的猛烈袭击,与鲁迅携手同行,“一心一意地向着爱的方向奔驰”。见许广平如此,鲁迅便不再多说什么,他们过了一段平凡快乐的生活,都认定对方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对象。可后来许广平却意外怀孕了,良知一直谴责着她,她觉得对不起朱安,羞愧难当地疯狂捶打肚子,鲁迅也并没有阻止,自己偷情本来就是见不得光的事情,若再弄个孩子出来,那可真是太可恶了。许广平选择去医院打掉这个见不得光的孩子,鲁迅也同意了。但后来鲁迅的母亲听闻许广平怀孕的事后,她立马跑出来阻止,这可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孙子。其实鲁迅在信里早已跟母亲坦白了自己与许广平的事情,但母亲并没有阻止他。后来许广平在鲁迅母亲的照顾下顺利产下了和鲁迅的第一个孩子许祥光。可以想到,后来许广平与鲁迅的生活自然是更加甜蜜美好,可他们完全忘记了朱安这个人。朱安的一生也确实是可悲,但她又有什么错呢?她也只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罢了,倘若嫁的人不是鲁迅,或许她会过着平凡美满的一生。记得“关注”晓蓝,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后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