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张献忠小说大全(明末张献忠称帝)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06 01:5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明末张献忠称帝

1648年腊月,豪格平定了四川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班师回京,殊不知,等待他的却并不是论功行赏,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清冷。这一年,是清军入关的第五个年头,顺治帝未满六岁登基,此时也才不到十一岁。豪格是顺治帝的皇长兄,这一年40岁,他一生战功卓著,早在天命年间就随努尔哈赤征讨蒙古,因功被授为贝勒,后在伐蒙古征明朝的战争中,又建有功勋。天聪六年(1632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因其父皇太极即位,遂晋升为肃亲王,主管户部事。松锦之战中,豪格亦建有殊勋,豪格成为皇太极的得力助手。那么,豪格既然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又有如此功勋,为什么却没有继承大统,反而落得个不得善终呢?我们都知道,满清朝有个八旗制度,立国之初众宗室旗主各拥重兵,实力比较分散,加上他们自己也想着要保持权力,不愿听命于皇帝。所以在五年前皇太极猝然崩逝之后,因为生前未立下遗旨,众宗室旗主便开始大加争夺皇位,作为皇长子的豪格自然成为众人拥立的对象。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得到了正黄旗和镶黄旗的支持,又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实力远远强于其他旗。然而,说到实力,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大名鼎鼎叱咤风云的人物,那就是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比豪格小三岁,却是豪格的叔叔。这位睿亲王,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战功不在豪格之下,身后有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作为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得难解难分、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大臣们提出了由皇子继承大统的新方案。经过十多天的较量,高会议做出后的决议: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作为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多尔衮任第二摄政也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只是这样一来,豪格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豪格在高权利的争斗中败下阵来,等待他的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豪格是多尔衮的肉中刺、眼中钉,等到后来多尔衮逐渐大权在握之时,一定会来收拾他以绝后患。所以,1648年,多尔衮以“谋立豪格”为罪行的系列大冤案开始了,济尔哈朗、两黄旗重臣、镶蓝旗重臣,均因曾议立和怜悯豪格获罪。多尔衮从治理郑亲王到治理两黄旗,终奔向豪格。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大军班师回京,顺治帝亲自到太和殿设宴慰劳豪格。睿亲王多尔衮以其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四月死于狱中,年仅四十岁。后来,有人说豪格在关键时刻性情柔弱,决事优柔是他错失皇位的主要原因。又有人说,豪格错失皇位,是他个人之大不幸,却是满清之大幸。对此,你怎么看?#张献忠人生简介#

2、张献忠小说大全

公元1644年,张献忠攻占四川,杀死了50多岁的瑞王朱常浩及全家。同年明朝灭亡,因此朱常浩的生母周端妃等人也被赶出了皇宫,任其自生自灭。然而,周端妃却一直活到了顺治年间,享年80来岁。在讲周端妃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万历皇帝。其实,明朝的万历和嘉靖皇帝,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都是少年天子,在位的时间都相对较长,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躲在内宫之中,拒绝上朝理政。其实,就连选妃,他们两个皇帝,都有极为类似的地方。他们的初婚,都是在继位不久之后选秀产生的,而且都是选择了一后二妃。同时在没有多久之后,这两位皇帝又开始了第二次选秀,这次选出的是“九嫔”。万历皇帝的皇后以及刘昭妃、杨宜妃都是在万历六年时选美产生的。但是这次选妃并不能让万历皇帝满意,这些妃子几乎是自始至终都不受宠。因此,明神宗在万历十年,又开始了九嫔的选择。此时,天下的百姓竞相将自己的女儿送去皇宫,希望能够成为真正的皇亲国戚。毕竟明朝在中后期规定,妃子只能在普通百姓或者低级官吏中产生。其实,对于皇家来说,这是为了防止外戚坐大,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毕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正因如此,来参选的女子数量是惊人的。要想在成千上万的美女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九名幸运儿,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只是,再难也有人做到了。据《明实录》记载,万历皇帝在册封九嫔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周氏的女子,赫然排在第一位,而她就是后来的周端妃。周端妃是以哪种方式进宫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应该不是普通百姓,父亲极有可能是一个小官。万历十年,明神宗朱翊钧册封九嫔的时候,周氏被册封为端嫔,位居九嫔之首。不久之后,她的父亲直接升职,成了从三品指挥同知。然而,九嫔之中的其余八人,她们的父亲都只封了正五品的官职。可端嫔的父亲为何与其余八人的父亲官职不同呢?根据史料记载端嫔并不受宠,所以不太可能是万历出于对她的特殊宠爱。而端嫔能成为九嫔之首,定是端庄大方、举止得体的,在九嫔之中有一个领导的作用,所以这是她父亲官职高于其他八人的原因。按理说,这名列第一位的周氏,无论是容貌、气质、性格方面,都应该是级别的。然而,周端妃进宫之后,却没有得到万历皇帝的宠爱。真正获宠的,竟然是排在她后面第二位的郑淑嫔,即后来的郑贵妃。而这郑贵妃不仅是明朝数一数二的宠妃,而且即便是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考量,郑贵妃也是极为得宠的。不得不说,人与人的感情实在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郑贵妃明明是选妃的第二名,却后来者居上,甚至就连皇后都不得不看她的脸色。而周端妃明明是选美第一名,却被史书记载为无宠。值得庆幸的是,周端妃的肚子争气。在得到万历皇帝的宠幸后,周端妃很快怀上了身孕,并且不久之后为万历皇帝生下了第五个儿子朱常洛。只是,周端妃不受宠,朱常浩自然也不受宠,母子俩成为了后宫之中的隐形人。直到三年后,母凭子贵的端嫔被进封为了端妃,虽不受宠,但也有晋升,周端妃也是好命。即使朱常浩再不受宠,毕竟万历皇帝的亲生儿子,所以在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15岁的朱常浩被封为瑞王,但万历皇帝却自始至终都没有让他就藩的意思,一直将其留在京城。不仅如此,万历皇帝不知道那根筋出了问题,死活就是不肯让朱常浩结婚。甚至一直拖到了朱常浩二十五岁,才让他结婚生子,可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大龄剩男了。直到天启七年,朱常浩这才去了四川汉中就藩,可算是摆脱了皇宫。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是没想到这一去却断送了瑞王朱常浩的性命。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入川,便将瑞王朱常浩俘虏。而那些平时受尽了窝囊气的起义军,竟然趁机无情地将瑞王朱常浩全家以及所有下属官吏斩杀了。而此时的周端妃身在后宫之中,也是朝不保夕。当她听到儿子被残杀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一度想要追随儿子而去。不过,周端妃也是相当得苦命,居然还在七老八十的时候,竟然被赶出了宫门。原来,那是因为在瑞王朱常浩被斩杀后没多久,京师也被攻破了,明朝就此灭亡。等到清军入关之后,定都北京,清朝统治者便将周端妃等人赶出宫外。此时的周端妃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紧接着又要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一时间六神无主,不知该何去何从。就在这危急时刻,周端妃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娘家居住,好在娘家有一些田产,周端妃倒也生活得自由自在。一直到了顺治年间,80多岁的周端妃还尚在人世,卒年不详,也算是相当地高寿了。周端妃一生历经了明朝后四帝: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检,见证了明朝的没落和灭亡,一生可谓是传奇不已。总的来说,周端妃一生虽然不怎么受宠,但她却既平安又高寿,也算十分好命的一个妃子了。

3、张献忠的传奇人生

张献忠策马出来,突然一支冷箭飞来,正中他左胸。他惨叫一声摔下马!清兵冲杀过来,发现他已爬进一堆柴草,拖着其2条腿,强扭出来,一刀砍下脑袋!这情景,竟神秘应验一块古墓!张献忠,是和李自成齐名的枭雄,谋略过人,从来都是他砍别人脑袋,怎会反过来,让别人轻易得手?其实这场斩首行动的策划者多尔衮,本是想除掉大自己3岁的侄子豪格。公元1643年,51岁的清朝开国皇帝皇太ji突然驾崩,没留下传位诏书。豪格是皇太ji的长子,多尔衮是皇太ji的皇弟。2人剑拔弩张,争夺皇位。多尔衮看自己兵力不占优势,就推举只有6岁的顺治当皇帝。顺治的母亲是孝庄文皇后,论出身,豪格自然不占优势。顺治当了皇帝,多尔衮成了摄政王,整个大清的军权,慢慢都落到他一人手中。对于豪格,多尔衮挖空心思,想除掉他。他找借口说豪格长得丑,对长辈不敬,从而削去其爵位,贬为庶人。小顺治哭着替哥哥求情,多尔衮不为所动。后来,还是孝庄想了个办法,在北京城专门立了一块石碑,替多尔衮歌 功 颂 德。多尔衮心情大好,才恢复了豪格的爵位。顺治三年,多尔衮下令,让和硕肃亲王豪格率军出征,对坐镇四川的前明余d张献忠,实施斩首行动。张献忠手下兵多将广,他本人也是如战神一般,自号“八大王”,岂是一般人动得了的?所以说,这斩首行动,明摆着不可能完成,实质上是让豪格去送死。谁知豪格正月出发,11月底就回来了,手里提着张献忠的脑袋!这就奇怪了,豪格是怎样办成这事的?话说张献忠在西蜀割据称王,大开杀戒。一日,他正杀得起劲,突见一座锁龙桥,桥畔有座回澜塔,是万历年间布政史余一龙所修。张献忠灵机一动,喊来一名亲信:“你马上弄一块大青石来,再去找个石匠,在石头上刻字,埋到地下!”亲信懵了:“刻啥字啊?”张献忠大怒:“我咋晓得,反正就是老天爷要我当皇帝的意思!”亲信忙找来几个文人雅士,合计出这么一段文字: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王气隆。西主承天德,国姓有长弓。万方同爱戴,四海尽朝宗。末尾,还添上一句:大明洪武元年军师刘伯温记。深夜,众人将这块刻了字的大青石,埋到了塔底。第 二天,张献忠装模作样召集人:“大家快看,那锁龙桥,和那回澜塔搭配起来,好似引弓搭箭的模样。俗话说,桥似弯弓塔似箭,箭箭射到承天殿……这塔不吉利啊!有它在,西川必主兵灾,蜀府有大祸啊!来来来,我要为西川人 民做件好事,把这塔挖掉!”说干就干!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只见泥土掀开,露出一块古碑,上面有些字迹模糊不清:……(字迹不清)……血流红。兴运终川北,神气播川东。吹 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大汉炎兴元年丞相诸葛亮记。此碑非彼碑啊,咋回事?昨天埋下去的碑,不是写的这字啊!这碑上的字,说的啥意思?张献忠正诧异,突然有兵士来报:“清兵来了!”张献忠和清兵交火,各有胜负,战斗呈胶着状态。张献忠不耐烦了,突发奇想:我准备北上抗清,这四川本地的兵,一定不乐意跟我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四川籍的士兵统统杀掉!他发布秘令,三军趁着黑夜,包围了四川籍刘进忠的兵营。众人狂涌而入,大砍大杀,可稻草横飞,听不到人声。点了火把来看:好一座空营!原来,刘进忠察觉到张献忠的杀意,带着士兵逃到了清兵之处。豪格命刘进忠当向导,摸到张献忠安营扎寨的西充。皇太ji的老家将鳌拜连夜狂奔,与豪格合兵,埋伏在盐界亭处。见张献忠策马出来,刘进忠说:“此乃八大王!”清兵神箭手一箭射去,张献忠落 马,爬进柴草里也没用,被砍了头。这场战斗,张献忠的人马,或被斩杀,或自相践踏,死者过30万人!说来奇怪,“吹 箫不用竹”,“箫”字去掉“竹”字头,不是肃亲王豪格的“肃”字吗?“一箭贯当胸”,这是预测了张献忠的命运?不论是否巧合,总之,张献忠就这样死了。再说豪格本以为得胜,兴高采烈提着张献忠的头回去,不料一见多尔衮,就被拿下!“你假冒军功,去监狱呆着吧!还告诉你一件事,你老婆喜欢我……”多尔衮笑嘻嘻。40岁的豪格在大牢里,被活活气死!唉,世事无常啊!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到,人与人之间,多点谦让,少点纷争,不好吗?毕竟世间一切,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关注捻字为花,我们一起读历史,品人生。#张献忠是怎么死的# #寻找故事家# #翻阅2021#

4、张献忠四个义子

张献忠-大西皇帝梦 书摘:“张献忠挥兵入城。其结果:第一次屠城三天,说是还不怎么凶;朱至澍夫妇先吞了冰片,而后再投井;文武各官有当时就杀了的,有自行解决的,有拘留相当时间,誓不投降而后死了的,也有一部分武官乘机逃掉,再打游击……张敬轩(张献忠)既入成都,因为明思宗已死,听说李自成已在北京当了皇帝,他不服气,于是在十月十六日,也在成都登了宝位,改国号为大西朝,改年号为大顺年,改蜀王藩府为皇宫,宫城为皇城;也有左右丞相,也有六部尚书,四个干儿子,都挂了将军印;几月以后,还开了一次会考,一次科考。但是到底没有政治头脑,虽然打了十几年的仗,却始终不懂得什么叫政治,以为能够随便杀人,便可使人生畏,便可镇压反抗,便可稳固既得地位;尤其将金银尽量收集到他一个人的手上,就是他认为独得之秘的经济政策。这样,只好打败仗了。几次打败下来,地盘小到只有川西一隅,于是动摇了,自言流年不利,又打算跑到武当山去作道士,又打算逃生往湖北一带去做生意;一言以蔽之,不当皇帝了,只想下野。到顺治三年六月,即是说攻陷成都的一年又九个月,称孤道寡的一年又七个多月,他便决意放弃成都,决意只带领五百名同时起事的老乡,打回陕西去作一个短期的休息;于是便宣言必须把川西人杀完,把东西烧光,不留一鸡一犬,一草一木,给后来的人。果然言出法随,立刻兑现,先杀百姓,次杀军眷,再杀自己的湖北兵,再次杀自己的四川兵。七月,下令堕城,凡是他势力所及的城墙,全要拆光,搜山烧屋,不留一木一椽;成都的民房,早就当柴拆烧了。八月,烧蜀王藩府,一直把成都搞个精光,方率领残余兵丁数十万,一路屠杀到西充扎营,听说北道不通,满洲兵与吴三桂已到汉中,他又打算折往重庆,由水路出川。正当他犹疑未决时,他的叛将刘进忠,已引导着满洲肃王豪格的少数轻骑,袭击前来,于是只一箭,就被射死。——《张献忠-大西皇帝梦》

5、张献忠宝藏之谜

明末艰难的人可以说是李定国。从小贫困,10岁就跟着张献忠造反。10岁小孩儿不要说整天腥风血雨的和大明官军恶战,就是天天跟着农民军全国各种跑能活下来都不容易。李定国命不错,不但活下来,还成了能征惯战的名将。多年努力,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眼看以后可能会有好日子过了。不幸清兵入关。张献忠在民族大义面前还是可以的,积极主动北上抗清,临死前还交代四个义子,辅佐大明抗击清兵。李定国遵守义父的遗言,积极抗清,在桂林和衡阳相继取得大胜。大儒黄宗羲都赞美李定国: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抗清刚刚有点儿成绩,大哥孙可望又嫉妒李定国军功,搞起内讧,实力大减。大西军虽作战勇猛,因元气大伤难敌清兵。终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死,希望完全倒塌,李定国在悲愤中去世。说李定国艰难,因为纵观一生,基本没过好日子。可他忠于义父,忠于大明,忠于信仰,要远胜洪承畴这些饱读经典的叛臣。#历史#

6、张献忠是什么王

历史上的李自成是怎么样的人,他后又是怎么样死的?1645年正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军走出西安东门,开始了人生中后一段旅程。这是一段令人无奈、悲伤,甚至有些扑朔迷离的旅程。李自成离开西安时,陕西、宁夏仍有大部在李自成之手。然而,这些地方官员、武装,许多都是由大明投降过来的,对闯王并无忠心的一些地方官员、武装纷纷归顺大清,宁夏节度使更是率全军归顺。其中已有不少李自成的主要将领中也都背叛了他。据说,李自成自武昌东进的那一天“阴霾四塞,暴风烈雨,旗枪尽折”,此不祥之兆,李自成当夜改变决定,决心向南发展。实际上,迫使李自成改变计划的,不是武昌江面的风,而是天下大势的风。由于陕西、宁夏等地的大顺官员纷纷投降,因此,清军在西北基本上没有多作逗留。二月底,刚刚结束陕北作战的阿济格、吴三桂,马不停蹄,立刻扑向湖北。留守襄阳的牛金星降敌,更是使湖北的门户大开,李自成在湖北已经站不住脚。而李自成东下之路,也发生了巨大变数。左良玉去世,其子左梦庚降清,并击败了先行东下的农民军。李自成紧急下令李过攻打荆门州。如果打下荆门州,李自成还可以选择入川。然而,情急之下,时间紧急,李过一时攻不下荆门,又耗不起时间,遂放弃。湖北已经站不住脚,东下、西进之路又被阻塞,李自成的战略企图已经无法实施了。向南发展,已是李自成的出路了。三月,就在李自成向南运动后,阿济格、吴三桂追到汉阳,击败了刘宗敏、宋献策、左光先所部,刘宗敏被杀,宋献策归顺。不过,阿济格以为李自成东去,遂沿江东追而去。如此,李自成获得了向南发展的宝贵时间。为向南发展,李自成引军到蒲圻,进入九宫山地区。然而,李自成却在此地“蒸发”于史海。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也给历史留下了无限悬念。结局之谜,留下多种说法。1、被地主武装袭杀。李自成率二十八骑登九宫山,观察地形。结果,当地地主武装不知是李闯王,以为就是普通贼寇,遂伏击,杀害了李自成及同行二十八人,只有张双喜飞马逃走,回报军中。这个说法,来自南明的湖广总督何腾蛟。他的说法应当是有说服力的。在当时的重要武装中,何腾蛟是距离李自成近的。李自成“蒸发”后,李过、郝摇旗等大顺军余部将领与何腾蛟联合作战,因此,何腾蛟在“第一手资料”上似乎有发言权。2、病死。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清世祖实录》明确记载,阿济格先汇报说李自成已经自缢,后又说“或存或灭”尚待察访。结果,多尔衮为此严厉斥责了阿济格。其实,大清入关,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帜,以剿灭流寇为其“义”,如果明确李自成死讯,自然是要大力宣传的。之所以不敢明确,就是确实不确定李自成下落。再说当时的李自成才39岁,身体很好,而农民军当时并没有流行病的记载,李自成突然病故的概率确实极小。3、出家。李自成跑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出家为僧。这种说法认为:李自成进退无路,心灰意冷,遂遁入空门。在夹山寺,他自称“奉天玉和尚”,并留下了许多诗句。这个说法,见诸乾隆文《书李自成传后》一文。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李自成虽败,但当时仍不算是“走投无路”。他仍然拥有数十万大军,而当时湖南境内明军的防御是极为薄弱的。后来,李过很轻松就攻取了常德,李自成余部坚持斗争了很长时间。而且,当时大清仍未渡过长江,大清、南明、张献忠、李自成仍然各拥重兵,李自成仍然具备相当生存空间,局面比当初只剩十八骑时要好得多,所以,更不成立。李自成有习惯,战前自进行侦察是常见的,因此,推测他在侦察时遭遇地方武装的袭击,在被杀后没有被认出来,是为可信的。#历史开讲#

7、张献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献忠闻报,鞑子已到山前,他打马出来,还没等他看清楚,一支冷箭正中他左胸。他惨叫一声摔下马!旁边的兵士来不及救援,扑扑接连两支箭急速而至,张献忠口吐鲜血而亡。正好应验了神秘石碑之言。张献忠因为家境贫寒,家中没有钱供他念书,他只能一边随着父亲贩卖红枣,一边跟着邻居认字。成年后,他到延安府当捕快,捕快干了一段时间,张献忠觉得没有前途,他又来到长隶延绥镇从军。自小走南闯北的他不仅胆大妄为而且不服管教,到军营不长时间就触犯了军法,惹得总兵当场把他捆起来,打算斩首示众。主将陈洪范觉得张献忠虽然鲁莽,但确实有些才干,于是起了爱才之心,准备为他到总兵跟前求情。可是还没等陈洪范开口,张献忠就趁机逃脱。逃走后的张献忠,东奔西走,四处游说,很快成为陕西米脂十八寨农民的当家人。1630年,张献忠率领十八寨的农民在陕西揭竿起义,自称八大王。在随后的几年间,张献忠和李自成遭受到明政府的疯狂围剿。1644年,张献忠丢失了在江西和湖北的主动权,他不得不放弃中原的地盘向西而行,进入蜀地。在川东,张献忠遇到平生的女将军秦良玉的顽抗。彼时,张献忠大军攻占巫山县,走瞿塘峡,直逼夔州。夔州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再加上崇祯设置的十三道关卡,易守难攻。张献忠兵临城下,秦良玉坚守五天五夜之后,终于寡不敌众,弃城远遁石砫,几十万义军队伍攻下夔州城。张献忠打算乘胜拿下重庆,重庆守将陈士奇仗着铜锣峡天险,几乎不把他放在眼中。殊不料,张献忠是把打仗的好手,面对绝壁天险,他摆起迷魂阵,表面上全力攻打铜锣峡,实则弃舟登岸,亲自带队。攀天险抄小道急行军150多里山路,绕过铜锣峡,直接攻占重庆重要的交通要道佛图关。佛图关失守,让张献忠顺利入主重庆。接下来他的目标是成都,本应全城上下一致对敌,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可坐镇成都的蜀王朱至澍不愿意拿钱出来修固城防。张献忠兵直接派兵在城墙脚下挖地道,埋火药,随着一声巨响,成都彻底沦陷。朱至澍悔不当初,张献忠下达格杀令,朱至澍和他的妃子、宗亲们都被杀死,成都的守将直接集体自杀。攻下成都后,张献忠被天府之国的富庶迷了眼,他决定在此称帝,1644年10月6日他在成都登基,建立大西政权,人称老万岁。一时间,中国境内出现五个皇帝,明崇祯帝朱由检、清顺治帝福临、大顺永昌帝李自成、大西大顺帝张献忠和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据说,朱元璋称帝后,一直忧心朱家的江山能维系多久,于是他找到刘伯温,要他给大明江山算一卦。刘伯温捻着胡须神秘兮兮地说:“遇顺则止”。五个皇帝中有三个带“顺”字,恰好应验了刘伯温的预言。大西国政权一直是崇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可无论如何都剿灭不了。直至清军入关,顺治帝派肃亲王豪格率军亲征,剿杀张献忠。彼时,张献忠在成都失民心,被打压,无奈之下只得弃都北上,回自己老家陕西。驻守保宁府的刘进忠因为不是张献忠的嫡系部队经常受到排挤,他为了在张献忠面前邀功,擅自率军攻打汉中,不曾想惨败。刘进忠为此被张献忠下旨痛骂了一顿,这下子不仅丢了面子,还更不受待见。刘进忠思前想后直接带兵降清。豪格大喜,他用高规格待遇接待刘进忠,常年得不到尊重的刘进忠顿时感激涕零,他直接把张献忠在西充县凤凰山的消息告诉豪格。豪格立马派鳌拜带兵围剿,一千四百多里路,清军只用了六天时间就赶到,而张献忠还以为刘进忠坚守在汉中。彼时凤凰山大雾连绵不绝,视线极不清楚。哨兵只听到有马匹和人行走的声音,他们急忙向上报告。张献忠根本不信,把传递消息的士兵斩首,如此接连三次,张献忠愣是不相信清军能在几天之内行千里路。他懒洋洋地带兵查看,才发现清兵前方部队已近在眼前,而带队的就是刘进忠。刘进忠看到张献忠,指着他对身旁的清军说:“那就是八大王张献忠。”鳌拜身边有位叫雅布兰的神箭手,迅速拉弓拱箭,一箭直穿张献忠胸口,看到老张坠马后,连补两箭,一代枭雄八大王就此谢世。有人说,张献忠的死早有预言,他攻战成都时,曾经在城外的石板上看到过一句诗“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吹箫不用竹打一字就是肃亲王豪格的“肃”字,寓意张献忠被豪格一箭穿胸而亡。作者:大鱼编辑:葛剑生#历史开讲##历史##张献忠人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