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新(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张桂梅)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04 01:35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张桂梅

1958年,江西劳动模范被公安逮捕?审讯后:他是杀害江姐的凶手!在1958年,江西一名劳动模范被公安逮捕了,在经过审讯后得知这名劳动模范竟然是杀害江姐的凶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名劳动模范叫宋玉成,是江西安源人。年轻的宋玉成想要闯出一片名堂,就外出打拼多年,然而却没有什么成就。不甘心的他突然想起来自己的堂侄宋惠各,这宋惠各身份不一般,他是军统行动科的科长。而在堂侄的帮助下,宋玉成也开始了他那。通过宋惠各的关系,宋玉成进入了特务训练班,成为了一名敌军特务。1933年,他被调往河北保定执行任务,在次起案件,宋玉成大肆屠杀无辜人员,亲自逮捕了多名红色特工。1948年,他破坏了中共川东地下d组织,还逮捕了江姐在内的11名中共d员,并对他们施展酷刑,而江姐也被他押往刑场杀害了,此次事件让宋玉成受到敌军的嘉奖。重庆解放后,宋玉成就潜伏在老家江西安源。宋玉成一回到老家就开始在家种地,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干活,偶尔还帮助其他村民,他彻底把自己伪装成一名踏实能干的农民,还让当地村民都认为他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此外,他还特别喜欢听我d的故事,这让村民们对宋玉成好感倍加,愈发喜欢他。然而,尽管他伪装的天衣无缝,但终究有露出马脚的时候。1957年7月,村里有人带来了一辆自行车,当时自行车很稀缺,很多人甚至都没见过,许多村民都上去骑,但是又不会,因此很多人都摔倒了。见到这一幕的宋玉成连忙上前,向大伙讲解怎么骑,只见他脚一蹬,很利索的骑上自行车。而这一骑也让一旁的治保主任王祥云不由感到疑惑,大伙都是农民,几乎没接触过自行车,他怎么如此熟练呢,而且说话做事的风格不同于一般农民。于是,为了保险起见,王祥云将这件事报给了当地公安局,公安局立马展开调查,在与重庆方面交流后,后终于确认了宋玉成就是敌军潜伏在我国的特务,同时还是杀害江姐的凶手,随后当地公安就对宋玉成实施了逮捕。1965年宋玉成被判处了死刑,缓期两年,这两年里他进行劳改,但是没多久就死在劳改过程了,结束他罪恶的一生。希望江姐和那些无辜被杀害的人,能得到告慰!

2、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新

1950年9月,毛主席邀请林业劳模石玉殿到家中做客。当日石玉殿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苹果,事后他哆嗦着将几粒苹果籽装进了口袋。这位石玉殿是河南林州市东治村人,他一直对果树有着独特的情结,所以在毛主席家中吃到苹果的时候,他觉得好吃,并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主席,这是什么果子?味道酸酸甜甜的。”石玉殿有些激动地问道,并将吃出来的苹果籽拿在手里。毛主席看到石玉殿憨厚的样子,微笑着说:“好吃吧,这种果子呀,叫苹果,味道是很不错吧。”石玉殿连忙点头,随后他不好意思地将苹果籽装进口袋,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主席,我将这苹果籽带回去培育一下,看看能不能培育成功。”“好呀,这个想法好呀,咱们自己能种出来,也让乡亲们都尝尝这个味道。”毛主席对石玉殿的这个提议赞同。经过吃苹果这个小事件,石玉殿也渐渐地放松了心情,他是作为“林业劳动模范”代表参加的这次会议。本来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时,他就很紧张,双手颤巍巍地不知道该往哪放,而后来毛主席又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这更让他激动不已。不过毛主席一向和蔼可亲,同石玉殿聊天时,一点架子也没有,吃饭时石玉殿看到毛主席的餐桌上,也是他们平时所吃的青菜馒头,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深了。“主席平时也是吃这些简单的饭菜。”石玉殿忍不住问道。“是的,咱们国家刚刚成立,大家伙都面临着吃饭的难题,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啊。我们国家各方面都需要发展,都需要你这样的劳动模范啊,你所从事的植树造林就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啊。”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石玉殿不好意思地笑笑,而谈到了他所擅长的,他也打开了话匣子,拿苹果籽做例子,向毛主席耐心地讲解如何育苗,栽培,嫁接等等。石玉殿后叹了口气说:“我们林州属于山区,我特别想在我们那里种植果树,所以看到这苹果籽的时候,我就想试一试,主席,您见谅。”“这是好事情,我支持你,我们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毛主席肯定地说道,这让石玉殿心里很是踏实。石玉殿临走的时候,毛主席将一颗玉石做的苹果送给了石玉殿,并对他说:“这是玉做的苹果,我希望你能将苹果培育成功,并在当地成片地种起来,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吃上苹果。”石玉殿受到了鼓舞,很是感动,他回去之后真的把苹果籽培育起来,但是培育的过程却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半年之后,毛主席给石玉殿寄去了500棵苹果树苗,当时已是58岁的石玉殿高兴得差点蹦了起来。他赶紧将树苗种在了他们家好的地里,从此之后,石玉殿就天天蹲在地头,观察苹果树苗的变化,他将每一个细节都清楚地记录下来,什么时候该施肥,多长时间打一次农药,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他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毛主席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得做好。只有做好记录,才能将这件事情做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苹果树长大了,开花了,终于在1956年结出了果实。石玉殿惊喜又激动,他同样颤巍巍地摘下第一颗苹果寄给毛主席,让他老人家尝这第一颗苹果。后来苹果树在石玉殿的家乡大力推广种植,将曾经的荒山绿化成荫,给全国农业种植带了一个好头。石玉殿的身影经常漫山转,他见到树苗就移走,见到种子就收走,对他来说,那些都是未来的大树,都是沉甸甸的希望。石玉殿将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植树造林上,他是新中国建设的开拓者。而曾经毛主席送给他的那个那颗玉苹果,如今是林州市档案馆的馆藏珍品,它一直向后人诉说着一代伟人与普通百姓的故事。

3、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100字

他一天挑粪93桶,重达5吨,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4岁时他逃荒来到北京,当时在粪霸手下讨生活,白天掏粪晚上拉车却连温饱都不能,甚至还遭人嫌弃。他讨碗水喝人家嫌弃他臭拿猫碗给他用。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粪花子”变成了“清洁工人。”他走千家串万户,宁愿一人脏,换得万家净,年轻人争相学习!他的光荣事迹得到了教员的褒奖,并号召全国人民向掏粪工人时传祥同志学习,在那个咬紧牙关艰苦奋斗的年代,有着千千万万个像时传祥一样优秀的同志,值得当下的我们学习。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 时传祥#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4、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200字以内

劳动模范要宣扬什么?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月工作30天,确实是不一般的打工人。人不能堪,他不以为苦,这在以前是很励志的事迹。多希望我们的劳模,在宣传的时候他可以骄傲地说:我全年没有加过一天班!上班的8小时兢兢业业,下班之后的8小时也过得很精彩、很开心!

5、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名称

1951年,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结束后,23岁的“特级治淮劳模”李秀英望着毛主席,大方地说:“主席,请您帮我签名!”1950年夏,淮河崩溃,一场特大的洪水袭击了淮河两岸,造成大量的农田被毁,无数的房屋被淹没,人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新生的中国面临巨大考验。听闻灾情,毛主席的心顿时揪紧了,他连着几夜无法入眠,痛心地说:人民这么苦,共产d必须根治淮河。随后,在短短的两个月,毛主席连着下达了3次关于治理淮河的批示,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他治理淮河的决心。不得不提的是,定下这个决定时,伟大的毛主席也同时定下了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决定。1951年春天,毛主席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自幼家住淮河边的李秀英,深受洪水泛滥之苦。听到毛主席的号召后,李秀英第一个站出来,挽起袖子坚定地说:“这水让我们几代人受尽了苦,这次一定要治好。”谁知,惹来工地上的男爷们一顿数落:一个女人家看好孩子就行了,跑来这里瞎掺和。李秀英一听就不服气了,心里暗暗较劲:我还是扛过枪的女民兵,这工地上的活可难不倒我,你们等着瞧!只见她跑回村里,三两下就召集了26个姐妹,组成了“女子突击队”,扛上工具,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治淮工地。在李秀英的带领下,女子突击队干起活来一点都不输男爷们,她们不停奔跑着,脏活累活抢着干,日夜奋战在工地上,成了工地上一道绚烂的风景。尤其是李秀英,发挥着带头作用,坚持每天上工,干着工地上苦的活,赤着脚一边冲水,一边搅拌,淘洗着黄沙,一站就是大半天,双腿常被冻得失去知觉,多次累倒在工地上。就这样,顽强坚韧的李秀英成了大家眼中的巾帼英雄,那群男爷们纷纷对她赞不绝口。其实,在千里治淮的工地上,有无数个李秀英在为之奋斗。几百万的人民连着几个月吃住在工地上,大家肩挑手提,喊着号子,没有一句埋怨,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定要把淮河治好。之后,因为表现突出,李秀英和一批优秀的治淮人员被评为“特级治淮劳模”。而此时,声势浩大的治淮工程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来到工地拍摄记录电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李秀英被大家推举为重点拍摄主角。镜头中,她干净利落的身影在工地上不停忙碌着,年轻俊俏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人,大家争相传播着她的事迹,她成了全国知名人物。1951年国庆后,23岁的李秀英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一起参会的还有其他来自各战线的劳动模范代表。当然,还有国家毛主席、周总理等。让李秀英无比振奋的是,正是这次会议,让她迎来了人生中难忘的时刻。第三天下午的会议结束后,李秀英正准备离开会场。可就在这时,她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迈着健步朝她走来,她定睛一看,是毛主席!她的心砰砰直跳,但又有些犹豫要不要主动和主席打招呼。毛主席走到她的身边,一位工作人员突然指着李秀英说:“主席,这位就是李秀英同志。”毛主席立即向李秀英伸出右手,亲切地说:“你好,李秀英同志,你可是大功臣!”李秀英激动不已,她伸出双手一把握住毛主席的手,毛主席的手可真温暖啊!她顿时觉得幸福极了。随后,毛主席笑容满面,和蔼地向李秀英询问淮河治理的情况以及淮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毛主席的话像和风细雨般温暖,李秀英心中感动不已:主席日理万机,却还关心着人民的疾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治理淮河!看着平易近人的主席,李秀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她迅速拿出笔记本和钢笔递给毛主席,大方地说:“主席,请您帮我签个名!”毛主席微笑着点点头,走到桌子前坐下,翻开本子的扉页,拿起钢笔写下了遒劲有力“”三个字。随着“咔嚓”一声,随行的记者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留下了让李秀英幸福的瞬间。捧着毛主席的亲笔签名,李秀英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泪水。此后的岁月里,她随身携带着毛主席亲笔签名的笔记本,跟随着军人丈夫,辗转多地,换过几个岗位,始终铭记毛主席对自己的关心,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不断前行。后来,李秀英更是将毛主席亲笔签名的那张扉页,裱进一个金色的相框中,视作“传家宝”珍藏起来,以此激励后代子孙。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至今,70年过去了,淮河在d的领导建设下,已经建成了四大灌溉体系,当年的洪涝之地成了中国的大粮仓。看着奔流不息的淮河和淮河两岸人民幸福安宁的生活,如今90多岁的李秀英不止一次地告诫后人: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果不是毛主席和共产d的领导,哪里有我们的今天。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d,我们要永远铭记。而这份毛主席的亲笔签名,不仅激励着李秀英及人民,更是见证了毛主席和d一心为民的决心,这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资料:央视新闻:那些年,国人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李秀英作者:春花编辑:剩草#头条历史##历史故事#

上一篇:列子简介及作品(列子简介愚公移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