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关于道义的名人名言【文案66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28 12:2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关于道义的名人名言

1、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冯玉祥)

2、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3、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与颜直讲》

4、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需要的。——罗素

5、贫穷能使人沉沦,也能使人升华。(高尔基《苏联纪游》)(关于道义的名人名言)。

6、“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中流击楫)

7、与其费尽心机去吧镀金的东西冒充成真金,还不如在黄铜就是黄铜的情况下,去忍受人们对黄铜应有的蔑视来得自在。......,大凡受过相当教育的人,无不像块纯金。但是,当代助直接目睹那些人的真面目后,才猛然醒悟是自己枉抛心力了。——夏目漱石《后来的事》

8、以上是说明人我之限,以下将转说死生之限,但仍可把同一的理路来说明。   

9、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杨继盛,就义诗)



1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

11、孔子和颜回所达到的“乐”的境界,被宋代的新儒家称为“孔颜乐处”。如周敦颐教导二程兄弟,“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周敦颐在《通书》中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富贵本来是人人要追求的,但是天地间还有不同于富贵而又“至贵至爱可求”的,这就是把仁义道德作为人生的高大的价值,相比之下,富贵的价值就“小”了。因为颜回“见其大而忘其小”,所以颜回能够心中安泰,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能处之如不改其自足的道义之乐。

12、没有共产d就没有新中国,共产d辛劳为民族,共产d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曹火星,河北平山人,《没有共产d就没有新中国》词曲作者)

13、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14、点评:假如生活一直欺骗你,你一直就背诵这首诗。

15、他是威廉斯堡一名法律系学生时,在下议院走廊的门外旁听了一场辩论,感受到了“弗吉尼亚之父”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天才。杰斐逊本人缺乏演讲才能,但他欣赏“异量之美”,断定亨利的演讲就像“荷马的著作一样伟大”;他同时意识到,在人民需要引导时,这种才能价值连城。说到帕特里克·亨利,后人频频引用的豪迈语“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即来自他的创造。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在《美国人的历史》里,描写过这句名言的戏剧性登场方式:

1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

17、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1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9、代助从这一条根本道理出发,把自己本来的活动看作自己本来的目的。……凡是抱着某种属于自己的活动之外的目的来活动的,就是堕落的活动。由此可见,凡是以权宜之计的态度来统制自己的整个活动的,不啻是自己在毁坏自己存在于世的目的。所以一直到现在,代助每次在脑子里产生嗜望时,他就把获得这些嗜望看作自己生存的目的。……一言蔽之,代助是把通常所谓无目的性的行为作为目的来活动的。而代助觉得,从不虚伪这一点上来衡量,自己的这种做法是有道德的。——夏目漱石《后来的事》

20、  知道自己的本分,也懂得时间和形势,尽本分之后听天命,做人做到这样,这才像一个人了。

21、创业艰难守节俭,守成不易戒奢华。(冯玉祥)

22、  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后不死即病。

23、上述两大义,正是儒家孔孟所以教人解脱此有我之身与有身之死之两大限之种种迷惘牵累之苦痛。若明白得此两义,将见人生如海阔天空,鸢飞鱼跃,活泼泼地,本身当前即是一圆满俱足,即是一无限自由,更何所谓苦痛,而亦何须更向别处去求真理寻快乐?更何待于期求无我与无生,归向上帝与天国?此是中国圣人孔孟,对人生不求解脱而自解脱之当下人人可以实证亲验之道义所在。  

24、职业尽管不同,但天才的品德并无分别。——巴尔扎克

25、财富不能带来善,而善能带来财富和其他一切幸福。

26、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卖报歌》词作者安娥,河北获鹿人,诗人、剧作家、地下情报员)

27、——列夫·托尔斯泰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28、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知识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但丁

29、人世间往往是好人的遭遇不如坏人。(高尔基《福马·高捷耶夫》)

30、南宋吴渊:夫霍去病之志灭匈奴,祖逖之誓清中原,此疆场之臣之所谓忠;诸葛亮之经事综物,陶侃之运甓惜阴,此疆场之臣之所谓勤。

31、在《人生三味》这本小册子的格言点评部分选列了若干古今中外的格言——其中不少是有名、流传极广的。作为编撰人,笔者相信格言的价值只在它所表现的人生智慧,这种智慧带给我们种种趣味,又在与个人实际经验相结合时带给我们种种启发。还有,如果卖弄得恰当,我们也可以借此较为轻松地显示自己的博学和优雅——这其实是格言的一种重要用途。为了增添这种启发性和趣味性,笔者对所选的格言加上了点评,这或者是阐释,或者是引申,或者是纯粹的玩笑,而读者尽可以用同样轻松愉快的态度来读这本书。总之,笔者在此建议对格言取赏玩的态度,而不是无条件崇奉它。

32、  “功业见乎变”……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家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

33、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34、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因遵行道德,所以心胸坦荡,精神愉悦;小人因违反道德,所以常怀忧戚,心神不宁。试想,一个心神不宁的人,怎能得到人生的幸福呢?只有道德高尚,心安理得,俯仰不愧,才能有心理和生理的康宁,也才能有真正的幸福。

35、人言为官乐,哪知为官苦。我年白发已可数。(清·张之洞)

36、诗人被腐朽的贵族集团排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之外,他苦闷旁徨地面对着未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首先,女须劝他不要“博謇好修”,应该明哲保身。但诗人通过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往古兴亡的历史,证明了自己态度的正确,否定了这种消极逃避的道路。

3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38、不过,把格言的意义过分夸大也是可笑的。一句关于格言的格言说:“一句新的格言常常是一个英明的错误。”因为格言总是简约的,而生活却不可能被简约化;如果说格言能够表达某种真理性的东西,它也只能说出片面的真理。正因如此,很多格言其立场截然对立,却都是对的。有人要通过编纂名人格言来教育人民,这也许是了不起的愿望,但我们无法相信它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名流贤哲的训导,还是前人公认的信条,都不再能够轻易地博得人们信赖。

39、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40、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改杨继盛诗句)

41、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好的考验。——马克思

42、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43、一个人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44、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45、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46、   孔子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47、  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或者画一张画,特别有一种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个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砖头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别平,心里头很舒服,原来这样砌才好,这是他做水泥工时侯的境界。

48、杰斐逊志存高远,但也明白,要让梦想成为现实,其捍卫者要足够强大和狡猾,能让历史为其所用。大体来说,就是哲学家的思考、政治家的操控。杰斐逊的天才之处就在于,他既是哲学家又是政治家,而且常常能同时扮演好两种角色。这就是权力的艺术。

49、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墓碑铭文

50、杰斐逊初出茅庐之际,就领略过权力迷药的强烈功效。

51、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5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5、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6、但不论是一杯冰水还是一杯粗茶,之所以受人恩惠而佯作不知,是因为看重对方的人格,是表示对一个人的好感。把这种本来几文钱即可了结之事,存在心里暗暗感激,这是给予对方一种任凭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报答。尽管我无官无职,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对你低头敬礼,应当认为是一种比几百万两金银都更为可贵的酬谢。——夏目漱石《心》

57、“孔颜之乐”可以说是一种“修己以敬”的“内圣”之乐,而“天下之乐”就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外王”之乐,二者在儒家的思想中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宋代的新儒家对于这两种“乐”都有很好的表达,如范仲淹在《睢阳学舍书怀》中说:“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前一句是表达“孔颜之乐”,后一句则是表达“外王”的志向,期望能得到知音,能有“得君行道”而造福于社会的机会。当范仲淹写《睢阳学舍书怀》时,他尚在睢阳学舍苦读,数年之后才中进士走向仕途。如后来欧阳修所评论:“公(范仲淹)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朱熹也曾说:“且如一个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许多事业。”正是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和忧患意识,范仲淹主持了庆历新政。在新政夭折之后,他又书写了《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天下之乐”是追求天下之人“德福一致”的社会理想,因为是“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在现实中范仲淹似乎更多地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除了这种“天下之忧”外,范仲淹还有一种当下的自足之乐,这就是他在早年所说的“瓢思颜子心还乐”,亦如他在晚年当“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时,范仲淹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58、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5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60、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朱光潜

61、人不能孤生独立于此世,必有与我并生之同类,即亿兆京垓之非我。若从身起见,则如鲁滨逊漂流荒岛,孑然一身,依然是一我。若从心起见,则人不能孤生独立而成为我。我必有我之伦类。在中国有五伦。若者呼我为子,我即呼之为我之父;若者呼我为父,我即呼之为我之子。在我心中,同时可有我之父若子,兄若弟,夫或妻,君或臣与友。在他心中,亦同时认我为其父若子,兄若弟,夫或妻,君或臣与友。于此人伦中观人生,孔子则名之曰仁。郑玄曰,仁者相人偶。即不以孤生独立来看人,而必从成伦相对中看人。故曰:人者仁也。人必成伦作对而后始成其为人,则我亦必与人成伦作对而后始成其为我。成伦作对,乃由心见,非由身见。父子之为伦,并非从父之身与子之身上建立此一伦,乃由父之心与子之心,即父之慈与子之孝之相感相通而后始成有父子之一伦。其他诸伦亦尽然。我之所以为我,并非由我此心对我此身而成有我,乃由我此心对于我之伦类之心之相感相知而后始成其为我。若认知了此一我,则早已打破了人我之限,并非限于他人而始有我,乃通于他人而始有我。  

6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63、一般来说,格言多少带着几分的色彩,它出于贤哲,载于典籍,流布于人口,常令人肃然起敬。当我们聊天、在与人争辩的时候,如果正好想起一句合适的格言,就好像得到了有力的支持,顿时心头一喜,眉梢飞扬;文章里夹有格言,似乎便格外生色。

64、《人生三味》是复旦出版社早年出版的一本休闲读物,其内容主要由“格言点评”“中国笑话”和“西洋幽默”三部分组成,其中“格言点评”是全书出彩、也是编写费劲的部分,充分体现了编者的智慧与机趣。编者毓明,即我们所熟悉和喜爱的骆玉明老师。本期推文便从该书的格言点评里挑选了二十则内容贡献给大家。需要说明的是,骆老师当时曾为“格言点评”写过一篇小序,后因统一体例的缘故并未收入书中。然而这篇短文适足以表明他看待格言的立场和态度,说明他写作这些点评文字的缘起,且活泼有趣,很是珍贵,所以我们斗胆将之刊出,以飨广大的骆粉和骆迷。

65、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上一篇:2021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文案52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