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对史铁生的评价【文案61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25 17:07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对史铁生的评价

1、·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2、史铁生曾获得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奖的年度杰出成就奖,其颁奖词这样写道:

3、史铁生也不点名地批评了这种看法,他不点名,大概因为他跟余华是好朋友。但是他说,他读到这篇文章,“怎么也不能同意”,因为“生命大于活着”。

4、生命不仅仅是活着,活着只是你还没死,而生命除了活着外还包括爱情和自由。这令我想起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5、就流行的道家哲学的解释来说,这样说也不错,通常人们就是把道家的无和佛家的空混为一谈的。但是实际上,道家的无并不是空,而是生。这一点,道家及其门徒只要反思一下,就可以看得出来。(对史铁生的评价)。

6、而且,这个精神实体必须拥有某种不随时间更改的统一性,否则,“我曾经做了某事”这个句式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7、读一读一个生活勇者,咀嚼苦难的人生絮语,看一看一场始终面对灵魂的疗愈写作,品一品一次如铁般倔强生命的生死之辩。

8、但是死的问题涉及到的就是一个人自己,一个人必须自己去死,和任何别人无关,别人不能代替。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死,你的父母,你的儿女,你爱的人,都不能代替你死,你得自己孤身一人面对死亡,没人跟你一起。这就是个体的反思,中国人缺乏的就是对个体的反思。

9、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10、读过这一段段细腻的文字,仿佛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过四季,看透生活并热爱生活,字里行间的宁静与从容,带给人源源不断的精神之力。

11、这个愚顽的铁生,从未纯洁到不喜欢这两样东西,况且钱可以供养“沉重的肉身”,名则用以支持住孱弱的虚荣。

12、他是个残疾人,他曾几次为此而悲观欲自杀,但当他终于觉悟到无差别便不成 为世界时,他便坦然“接受”了残疾之躯,“接受”了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并努力做一个精神上的健康人。

13、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他作品中的哲学感,在作家中是很少见的,让我这个研究哲学的也很惊叹。

14、(3)朱立冬.生存的追问死亡的反思——谈史铁生的死亡观(J).黑龙江史志.2009(24)

15、1951年,史铁生出生在北京,中学在清华附中就读,是学校里的学生,体育特别好,尤其擅长80米跨栏。

16、一年后,他下肢彻底瘫痪,从80米跨栏冠军变成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这一坐就近40年。

17、他只是不强求什么,不做欲望的奴隶,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哪有完全“心满意足”的一天! 我以为新时期的青年作家中,史铁生是了悟人生,豁达,也真诚的一个典型。

18、文字依然充满史铁生的标记,古典、诗意、灵动,在看似散漫实则缜密的结构里,精心构筑了一个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我”、“史铁生”、“丁一”,三体合实乃身器和心魂互相寻找的一人。

19、作为中国令人佩服的作家之史铁生将自己的情感,甚至于生命悉数倾注于文字中。于是,在那些质朴无华的文字里,读者不仅可以尽情体会着那些被文字抒发的淋漓尽致的情感,还能于平凡之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优秀的文章。它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许多深刻的道理,还能使之寻找到内心深处的灵魂之光,实现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20、写过十几万字,没拿过一分钱稿费,我为什么还在坚持写作

21、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我尽力了,所以没有遗憾。

22、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23、然而,当这些诲人不倦的经典作品励人无数后,相信泉下的母子俩也会欣慰,因为他们的苦难得以释怀,也向我们灌输了精神力量。想起这里,当我们面对不同命运考验时,又奈何黯然神伤、自怨自艾呢。

24、“以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25、他说:“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

26、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生命里的残疾与爱情 我是史铁生——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话有点怪,好像我除了是我还可以是别的什么。

27、高华 | 许政扬 | 赖声川 | 杨显惠 | 林夕

28、《灵魂之旅》是邓晓芒聚焦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内含十二篇专文针对十四位作家,其中就包含了史铁生。而且那篇文章谈史铁生,论述依据的主要文本便是《务虚笔记》。

29、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30、小说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31、《秋天的怀念》在讲述母爱伟大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在面对瘫痪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时的心态的喜怒无常。如,史铁生在文中曾写道“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可见,人畏惧的便是“曾经拥有”与“覆水难收”。在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病魔时,史铁生的悲观与厌世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因此,失去理智的作者才会对他的母亲说出“我活着有什么劲”这种丧气话。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史铁生这些自残式的言行除了给母亲造就了极大的打击之外,并未使自身的痛苦有所减少。

32、重病之时被史铁生描述为“沿着悬崖行走”。他在《病隙碎笔》中写道,“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33、倘若你觉得人生幸运,那么,你应该读读史铁生。倘若你觉得人生充满不幸,那么,你也一定要读读史铁生。

34、访谈:在不经意之间面对自己的灵魂/莫华杰陈启文 

35、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个聪慧过人的大脑。这么多年了,他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思想本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切思想必定是忧郁的,何况如史铁生这样,从第一天得知自己将永远不能再站立起来的时候起,就一刻也不能停顿地冥思苦想着的人。

36、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铁生何尝不是一位“真的猛士”?他不仅以顽强的意志力迎上了命运的风口浪尖,还以宗教家的博大爱心关怀着人类的前途。

37、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38、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39、像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一开始就讲了这个观点:无是没有的;只是由于有了存在,所以才有了无。你说到无,总要说无什么;你说没有,你总要说没有什么,所以无是寄生于存在之上的,它本身没有存在,它本身是不存在的。

40、授奖辞上写着:“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41、他说,“有才是的。依我想,没有的虚无,只有的存在,……存在就是运动,运动就有方向,方向就是欲望。……人有欲望,所以人才可以凭空地梦想、创造。”这里头有逻辑,也听得出来,存在就是运动,运动就有方向,方向就是欲望,欲望就是梦想和创造,他是一步步推出来的。这样的存在,就是生命,这生命不仅仅是活着,而是向彼岸的方向去追求。

42、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43、俄国大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如果没有上帝、没有来世,人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啊!既然死后什么也没有了,那么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史铁生说灵魂不死导致信仰,如果有灵魂不死,如果你相信,或者你希望灵魂不死,那就导致信仰。这个也是中国传统哲学里面没有过的。

44、张悬 | 秦晖 | 柴靜 | 理想国 | 陈晓卿

45、至于这一信息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亦无从求证。

46、比如,“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他,爱着你,其实只是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47、当然,读的时候根本没有认识这么多,只是纯粹被其中的故事和思辨所深深吸引。在我的阅读史上,能够让我读到深夜还不愿意睡去,并且越读越精神的书不多,一是《平凡的世界》,一是《废都》,还有便是《务虚笔记》了。

48、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

49、白纸固然只是白纸,却也让老瞎子成功度过了充实的一生。而且,它还将,或者说正在,像当年一样给如今的小瞎子带来光明与希望。

50、关于信仰,史铁生有很多精彩的思辨。比如他说,一个佛教徒拜佛要的是升官发财,一个基督徒祷告要的是健康平安,如果他们的神因为他们的虔诚就应允了他们,那这个神一定不是一个好神。因为首先,他就是一个受贿的神。

51、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的是生命的磨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52、终有一天,他也将像他的师父那样,发现自己原来是被一个美丽的谎言欺骗了。小瞎子不知道实情,所以他还能快乐无忧。而知道始末的读者,却是心情沉重。

53、直到不久前,在图书馆里偶然看到邓晓芒的《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才意识到自己当年读《务虚笔记》是读的多么轻率和随意。

54、这样的话要不了多久,我体内的物质就会全部得到更新。那么,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物质得到完全更新之后,“我”还能是同一个“我”吗?

55、余华有一篇著名的小说《活着》,还拍了电影,在坐的应该很多都看过。我当时看了也感动,觉得是对中国人这种非人的活法的批判。

56、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去世。当时我正坐在复读班的教室里,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内心唏嘘不已。这个曾经思考过生死,解答过我内心疑惑的人,也终于迎来了那个属于他自己的节日。

57、那天,我在自己的日记里摘抄了他在《我与地坛》中写下的这段话:

58、我会记得我爷爷,可等我有了孩子,他未必就记得。再过若干年,大家就什么都忘记了。就像我们现在,自父及子,又能有几代人的记忆。如果真是这样,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59、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

60、总之,他远非坐在轮椅上、边缘清晰齐整的那一个中年男人。

上一篇:余秀华的经典诗句【文案17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