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30句名句
1、善良的人,我会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那么天下归于善良。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4、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的道德经30句名句)。
6、(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7、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9、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宽容的道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明代杨翥有德量。邻居丢了鸡便骂是姓杨的偷的,杨翥听到后劝家人说:“街坊中又不只有我一家姓杨。”另一个邻居每逢雨天都会将院子里的积水排到杨翥的院子中来,杨翥又说“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渐渐的乡亲们被杨翥感动,后在有贼侵入时,自发到杨家门口守夜防贼。
10、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
12、(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的道德经30句名句)。
14、(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17、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之谓道纪
18、老子名言: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9、(译文)老子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物壮则老”,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在告诫世人要学会适可而止,知进而不知退、知争而不知让,结果往往都是祸患。
20、(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
23、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24、老子名言: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5、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6、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27、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8、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9、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30、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1、(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翻译讲解):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33、(翻译讲解):天下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坚硬的东西之中。
3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35、(翻译讲解):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36、(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37、导语:《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下面是道德经中的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3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9、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0、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1、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42、(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4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4、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45、老子从激烈的社会运动中感到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中认识到了一些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间相互依存、彼此消长的状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乐相合,前后相院。”老子特别注重物极必反的现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46、(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
47、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48、整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们,天道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无亲无疏的,但是它喜欢和善良的人站在一起。而鄙视没有道德的人,那些待人苛刻的人,无法无天,必然会受到天道的惩戒。
4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50、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
51、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官令尹喜站在关门望见远处有紫色的祥云从东边徐徐飘来,便知道有圣人过关,
5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3、解悟:顺其自然的,才是好的,越是刻意追求的,往往就越坏事。你踮起脚来,想让自己高一点,却发现很快就站不稳了;你想走得快一点,迈大步走,却没想到没走多远,就已经走不动了。
54、16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5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56、老子名言: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8、注: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59、(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0、老子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3、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5、(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6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67、(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6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6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0、(翻译讲解):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7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经典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72、那些轻易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真的很实用。真正想要帮你的人,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需要帮到什么程度,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好好好,你尽管说,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
7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74、“道”不是现象,是不可以被感知的:“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这是说,“道”是不确定的,人们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因此把它叫“夷”、“希”、“微”。“道”不是感官的对象,表明了“道”的超越性。“道”本“无名”,有时可以用“一”、“朴”来表示。“昔之得一者:天下得一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以灵,谷得以盈,万物得一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又被形象化地比喻为“谷”、“谷神”、“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阳,冲气以为和。”这即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75、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76、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77、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78、0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79、《道德经》精选十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0、(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81、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82、(翻译):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83、意思是相隔千里的行程也必须从脚下一步步开始。人要从基本的源头开始,注重积累,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84、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
8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86、(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87、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88、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89、解悟: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露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90、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91、(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高评价。
92、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93、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是我国著名的哲学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后又被奉为道教鼻祖。
94、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