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庆节的由来
1、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2、(合集)60种超经典潮汕小吃大盘点,一定不能错过(马上收藏)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4、张灯结彩: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我国国庆节的由来)。
5、起初,有大臣提议将唐玄宗的生日作为国家节日,取名“千秋节”,寓意千秋万代。
6、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7、其实法定是3天,有4天是两个周末,但是这样可以串一起,用法定形成一个小长假,方便人们访亲朋好友及出去旅游游玩。
8、每逢国庆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提前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马上上到处也可以看到挂满灯笼,用喜庆迎接国庆。
9、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10、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11、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12、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13、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每逢五年或逢十年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14、电影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激动人心的七个历史瞬间,电影没出来的时候,青医君和同办公室的妹子看预告就看得热泪盈眶,当下就表示要带上家人一起去看。
15、国家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17、(十一月天,去赏菊)心情随笔(汕头市区第32届群众菊花展览)
18、这座大桥即将爆破!未来新大桥连接“两岸三区”,新规划在这里……
1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南方的“国庆”节还是同现在一样热闹,然而北方的“国庆”节却与之大相径庭。
20、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21、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22、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23、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24、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宣告: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25、通常这一天皇帝会大赦天下,赏赐百官,普天同庆、朝野同欢。一般还会举办盛大宴会,歌舞戏曲表演等活动,这也算是“春晚”的鼻祖了吧。
26、南朝宋鲍照《数诗》言“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这里“国庆”指正旦(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唐司空图《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言:“翌日堰乃成,……徒令邑里交贺,合乐以迓之,流闻京师,中外以为国庆。”这里“国庆”则指堰成之后,举国欢庆之事。
27、严格来讲,古代是没有“国庆”这一节日的。何谓国庆?国家成立XX年,当然是普天同庆。而古代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登基、婚娶和诞辰之日了。因此那时的皇帝即位、诞辰等庆祝活动,便是等同于如今的国庆了。
28、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也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国庆节日。
29、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30、当天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北京30万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d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31、火车票实施新规,吉安火车站国庆加开临时车!你是否还不知道?
32、带您逛逛汕头《中山公园》菊花展览(第31届)
33、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参观“人民政协光辉历程”等展览
34、真正成为到老百姓们的“国庆”,还得从民国算起。
35、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百,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6、古语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时的“国庆”多为帝王的“派对节”,于百姓而言只是跟着沾光的节日。
37、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38、 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39、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40、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际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1、 我国国庆自开国以来共有14次国庆阅兵,通过国庆阅兵即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历史上影响较大且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同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
42、但是你知道国庆的含义、古时候是如何过节的吗?
43、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委员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4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45、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的三次。
46、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47、也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小汽车出去走动的人也越来越到,高速公里上也成为一道风景,出去玩时,尽量避免高峰期。
4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49、 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50、前者为时令节日,后者则因事而庆,并无固定时间。二者都与国家诞生并无重合之处。
51、因为当时南北割据,南方被国民d收割,北方被北洋军阀控制,而北洋军阀认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跟北洋系没有任何关联。若不是临街商店会在这一天挂出五色旗以示纪念,它也就仅仅如同一个普通的周末而已——休假一天,学校放假一天,全然不似南方的热闹。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53、后埔书院揭牌仪式暨书法家摄影家写春联送万福
54、(内附动图)今天,赣江大桥爆破成功!新赣江大桥明年1月开工~
55、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叙述:“南方‘双十节’很热闹,家家放鞭炮,工会讲演,宣传革命,舞狮子,敲锣鼓,随处皆是。”所谓双十节即当时的“国庆”节,是为纪念辛亥年的武昌起义而设。
56、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
5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58、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60、国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61、千秋节这天,妇女出门前都会在脸上画上各式图案以装饰,花样繁多:妆面内容以“斜红、面靥”为主;涂唇则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于是街头巷口正值妙龄的少女们穿着亮丽的衣服,场面十分吸引眼球。在千秋节盛行后不久,便改版升级,更名为“天长节”。日本也是在这时漂洋过海把“天长节”带回了国,为明治天皇庆祝生日。
62、 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63、五代和两宋也继承了这项“传统”,举国同庆给皇帝庆生。到了明清时,由“千秋节”演变成的“万寿节”更是得到加倍重视,与“元旦”、“冬至”并称为三大节。这样将帝王的生日同节气、新年一样庆祝铭记的做法使“万寿节”更加庄严而神圣。
64、千秋节之所以如此盛行,有两个原因。一是它与中秋节挨得很近,之后二节合流更是热闹;二是自此之后帝王们纷纷效仿唐玄宗,将生日当节日过,于是自玄宗之后,便相继出现了多个“国庆节”。
65、他们选房啦!高铁新区二期房屋征收进行中……
66、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
67、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