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作品风格
1、三部书的书脊,正好是书中小主人公的形象...
2、“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
3、但是,一幅孤立的《热情洋溢的中国人》和雨果整整一组的“中国题材画”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中国题材画”(Chinoiseries),包括19幅铅笔画、钢笔画,和38幅“烙画”,共57幅图。这17幅铅笔画、钢笔画和38幅“烙画”有明显的联系:铅笔画和钢笔画可以看成是“烙画”的草稿或草图。而这38幅烙画,是雨果1864年为情人朱丽叶·德鲁埃在根西岛的居所“高城仙境”(HautevilleFairy)的饭厅亲自设计和制作的。今天,这些烙画陈列在巴黎“雨果故居纪念馆”的三楼,称作“中国客厅”(Salonchinois)。
4、在雨果的作品里经常会出现将具体的形容词与抽象名词相结合的情况,并赋予形容词新的意义,从而使概念从具体的意象中介中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包括狄更斯、福楼拜、王尔德和加缪都曾受过他的影响,巧妙的用韵法跟自由灵活的词汇组合,都无不体现着其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而这都是在强调严谨跟公式化的现实主义中难以看到的。
5、这样完成后,作画人要来杯子,泼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结果便是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雄浑,意境奇异,总是富有个性,使人依稀想见伦勃朗和皮拉内西的铜版画。”
6、为了救一位无辜的工人毅然到法院去自首。他以德报怨,释放被革命青年抓住并处死刑的沙威。冷酷无情的沙威发现了冉阿让背着马吕斯穿过下水道的迷宫逃命时,突然良心发现,投河自杀。冉阿让的“仁慈”、“博爱”达到了至美至善的程度。
7、《悲惨世界》通过对下层人民悲惨生活的描绘指控了当时不公道的社会和腐朽的法律。他在作品的“自序”中写道:
8、在作者看来,他的作品不是配图的小说,而是用“文字”和“图画”共同说出的故事(a novelstold inwordsandpictures)
9、TheInventionofHugoCabret
10、故事中的主角冉阿让在被主教感化后洗心革面,看似一直在在拯救别人,实际上他自己也一直在被拯救。在这部作品中雨果赋予了冉阿让极为浓厚的宗教情结,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圣徒的化身,既是在行善,也是在赎罪,用自己的爱跟宽恕去回报那些爱他或是恨他的人,并终使这个角色超越了宗教的范畴,也超越了现实,成为了人类精神跟信念的化身,实现自我的“救赎”。
11、“雨果故居”的秋季展览刚刚落下帷幕。当人们步入博物馆大门,迎面便可看见海报中一名女子丰腴光滑的背部曲线。她慵懒地举起双臂,正在轻柔地盘扎卷曲的长发。条纹图案的麻布裙衫褪至腰际,散漫地堆砌着。这幅照片记录了19世纪初的平民女子即将洗浴的一刹。身居陋室、身材圆润的女子背对镜头,隐秘的激情在粉红色照片底色的映衬下弥散开来。
12、异想天开的故事,背后是复杂深刻的情感。让孩子从熟悉的人物和故事中,从多角度思考更深层面的人生道理。这,不仅是一本故事书。
13、乔治小姐是坚定的“拿破仑”派和爱国者。她征服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在彼得堡生活多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败,她毅然决定回国追随曾经的爱人。乔治小姐回到法国后延续辉煌。然而好景不长,拿破仑退位,波旁复辟,乔治小姐处境尴尬。
14、雨果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个特点:描写经过夸张的、非凡的人物和非凡的情节。他的主人公或者是作出了极其英雄的行为,或者是做出了极其残暴、卑劣的行为。他们的性格特点都经过夸张。情节也是非凡的。矛盾一个紧接一个而来,又充分运用巧合、偶遇等手法,曲折有致,引人入胜。雨果的创作是他关于对比的美学见解的实践。他喜欢显著的对比。作品的环境描写就离不开这个原则。
15、19世纪的法国各种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雨果见证的拿破仑帝国覆灭,波旁王朝的复辟,以及一系列的革命运动,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