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梭罗生平简介【文案61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7 14:02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梭罗生平简介

1、这个观点就其本身而言是颇有启发性的。莎士比亚、弥尔顿等人是否能从希腊文化中逐出,暂且不予评说,梭罗的价值重估的意图是清楚的,他试图在基督教文化之外寻找能量,不仅是希腊神话和德国唯心主义,还有印度唯心主义、印第安文化等,都是他汲取“野性”的资源。

2、“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3、1836年和1846年霍桑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他于1842年结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这部作品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暴露了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中的某些黑暗。《红字》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霍桑继而创作了不少作品。《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血腥掠夺。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1852)以布鲁克农场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改良的尝试失望的心情以及对狂热的改革者的厌恶。皮尔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继续写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4、我们看到,梭罗在康科德的见闻中嵌入史诗的意识和英雄观念。德国唯心主义被涤除了晦涩繁缛的概念体系,注入新英格兰人的纯真的乐观主义气息。一个玄虚的德国哲学概念,在爱默生师徒手中转化为关于直觉、想象力和道德勇气的学说。它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本体论和认识论,而在于个体及个体自由对普遍人性的一种弘扬。可以说,梭罗的生活和写作便是一种令人瞩目的印证。

5、走到西北角,太阳将树叶镀上金光,在一个入口处我走进去,看到一个标识,去梭罗的小屋就是这个方向。

6、苇岸,诗人、散文作家。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9年5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年仅39岁。在短暂的一生中,苇岸一直关注的是“大地上的事情”,留下文字很少,生前只出版一部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梭罗生平简介)。

7、恢复健康以后的梭罗又住到了爱默生家里。稍后,他到了纽约,住在市里的斯丹顿岛上,在爱默生弟弟的家里。他希望能开始建立起他的文学生涯来。恰恰因为他那种独特的风格,并不是能被人,被世俗社会所喜欢的,想靠写作来维持生活也很不容易,不久之后,他又回到了家乡。有一段时间,他帮助他父亲制造铅笔,但很快他又放弃了这种尚能营利的营生。

8、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读者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可就多得多了。

9、人们之所以要消遣,要娱乐,就是要掩盖自己的绝望。(梭罗生平简介)。



10、这位梭罗先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他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3-1837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1838-1840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到1845年,他就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1849年,他完成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差不多同时,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消极反抗》(OnCivilDisobedience)的极为著名的、很有影响的论文,按字面意义,这也可以译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后面我们还要讲到它。然后,到了1854年,我们的这本文学名著《瓦尔登湖》出版了。本书有了一些反响,但开始的时候并不大。随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1859年,他支持了反对美国蓄奴制度的运动;当这个运动的约翰·布朗竟被逮捕,且被判绞刑处死时,他发表了为布朗辩护和呼吁的演讲,并到教堂敲响钟声,举行了悼念活动。此后他患了肺病,医治无效,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仅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自有人给他整理,陆续出版,已出版有多种版本和多种选本问世。

11、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1809)。此后10年,除英美战争期间曾于1814年担任过短期军职之外,一直在帮助他的哥哥经商。1815年欧文去英国利物浦在他哥哥所开设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经济萧条而倒闭,欧文留居英国,以写作为生。

12、所以我们将《瓦尔登湖》、《小妇人》和《弗罗斯特诗选》作为春之谷班7-9年级的阅读书目。并带学生亲临现场作研习参观。

13、试想一下,竟然有人为了保持健康去摇摆哑铃,而置远方草地上汩汩涌动的泉水于不顾!”

14、“我想,我每天若不能花至少四个小时(通常都超过四个小时)穿行林间,翻山越岭,远离世间一切纷繁杂事,我就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15、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

16、梭罗大学毕业后回到康城,正好是他二十岁之时。1837年10月22日,那天他记下了他的第一篇日记:

17、《瓦尔登湖》的魅力不也在于此吗?它传达一个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思想:减少负累,回归自然,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使得我们一遍遍读它的理由,除了这个感召人的宗旨,还在于它并非透明地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冥思和理念,它独特的语言和构成方式。

18、于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加快了自己的节奏,也丢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19、"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我要我自己当心。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我怎么能孤独得起来呢?我宁可找一个阁楼。在那里是连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扫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一堆地堆放柴火。"

20、大部分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所以关于奢侈与舒适,明智的人生活得甚至比穷人更加简单和朴素。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外表生活再穷没有,而内心生活再富不过。我们都不够理解他们。然而可惊的一点是,我们居然对于他们知道得不少呢。近代那些改革家,各民族的救星,也都如此。唯有站在我们所谓的甘贫乐苦这有利地位上,才能成为大公无私的聪明的观察者。无论在农业,商业,文学或艺术中,奢侈生活产生的果实都是奢侈的。近来是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一个没有。然而教授是可羡的,因为教授的生活是可羡的。但是,要做一个哲学家的活,不但要有精美的思想,不但要建立起一个学派来,而且要这样地爱智慧,从而按照了智慧的指示,过着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解决生命的一些问题,不但要在理论上,而且要在实践中。大学问家和思想家的成功,通常不是帝王式的,也不是英豪式的,反而是朝臣式的成功。他们应付生活,往往求其与习俗相符合,像他们的父辈一般,所以一点不能成为更好的人类的始祖。可是,为什么人类总在退化?是什么使得那些家族没落的?使国家衰亡的糜侈是什么性质的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否确定自己并未这样?哲学家甚至在生活的外形上也是处在时代前列的。他不像他同时代人那样地吃喝、居住、穿着、取暖。一个人既是哲学家,怎会没有比别人更好的养身的保持体温的方法呢?

21、库珀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作。他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对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拥有不少读者。

22、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阅读梭罗、推崇梭罗的海子和苇岸,是《瓦尔登湖》由冷转热过程中的先行人。他们推动了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热从小部分文人和知识分子扩展到普通大众,也仿佛先一步确定了中国读者接受梭罗的角度与方式。

23、超验主义和德国思想的渊源,非只一个康德便可尽述。《梭罗传》介绍说,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爱默生潜心阅读德国作品;他和同道者看法一样,认为近期有趣的思想和艺术的风潮都是源于德国,不懂康德、赫尔德、黑格尔和歌德,则无法真正理解十九世纪。

24、梭罗是超前的。在其生前,他的作品与主张都未引发太大的回响。在他的邻居们看来,他更像是一位“怪人”。但当时光的齿轮向前滚动,梭罗的意义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发现。那些在19世纪乏人问津的文字,如今甚至是一些人心中的隐逸“圣经”。

25、梭罗的极简主义认为“少就是多”(Lessismore.)。1846年的春夏,他利用湖北侧的坡地,开辟一片豆田。从规模看,梭罗所种的豆子应该不算少,“已经种好的一行一行地加起来,总长度有七英里”;折算一下,他的豆陇大约是7483米长。经过一个春夏的劳作,他在瓦尔登湖边还是有了不错的收获。与杂草、土拨鼠共享了劳动果实之后,他的收成是715美元。凭着这点盈余,梭罗买了一张从康科德镇出发、经由波士顿开往北方的火车票,去了缅因州,继续他的超验主义的精神之旅。于是,我们才有机会读到梭罗的《缅因森林》。梭罗认为,食物入口并不足以玷污一个人,但他吃这种食物的胃口却足以玷污他,因此他坚定地选择以一种极简的生活方式生活在瓦尔登湖的小木屋中。

26、刘易斯,S.赛珍珠菲茨杰拉尔德,P.S.多斯·阳索斯,J.福克纳,w.

27、欢迎跟随苗炜,走进 “文学的30次夜游”,走进梭罗、王尔德、里尔克、陀思妥耶夫斯基、詹姆斯·乔伊斯等文学家们的经典佳作与冷门遗珠,在文学中我们聊聊美学经验、趣味、道德选择、自由,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字眼……

28、可以说,梭罗的道德哲学的表达,一半是社会化的抗争和异议,一半是斯多葛式的心灵自由的觉知。这也是梭罗的超验主义的特色。他讲西印度群岛的解放,重心是在“思想领域和想象领域”的解放,因此是一种“超验”性质的召唤。超验指向内心和灵性,在梭罗身上却能够和难以驯服的异端和野性的气质协调起来,甚至和“黑人化”的自我想象协调起来。一八四六年八月,梭罗出狱后在其林中小屋主持了废奴者学会的年会。这是《瓦尔登湖》等书不曾记录的细节。

29、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找寻到自己喜欢的节奏,安安稳稳,平平静静过好自己的一生。

30、我们每个人都独一无自然,这世上便没有同样节奏的人生。

31、但是《瓦尔登湖》却不那么好读,很多读者都表示开头那种好似“流水账”的写法总不乏让人感到枯燥和乏味。

32、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33、梭罗的瓦尔登湖生活并非纯粹的、原始的,它的意义在于作者所说的“实验性、代表性或象征性”。

34、但是,我们认为促使梭罗真正走上回归之路的是他对工业文明的厌恶。《瓦尔登湖》中不止一次提及他对工业时代中的人因物质而“异化”的痛心和无奈。“且看,人们已经成了自己工具的工具,那位饥饿时自发采摘果子的人成了农夫,那位站在树下以求荫庇的人成了户主”,“我们成天心惊胆战,夜里违心地做着祈祷,寄望于无可把握的前景”,“我们彻头彻尾地在被动中生活,对生活满含敬畏而排斥变化的可能”……在梭罗眼中,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的商品化是紧密相关的,它将使人们失去理性审慎的美好品质。对工业文明中人类种种身不由己行为的长期观察激发了梭罗“撤退”的梦想。1845年,他退居瓦尔登湖畔,开始实现这个梦想。

35、从这里开始,亨利才恢复了信心和欢乐。他在日记中写着:"眼前的痛苦之沉重也说明过去的经历的甘美。悲伤的时候,多么的容易想起快乐!冬天,蜜蜂不能酿蜜,它就消耗已酿好的蜜。"这一段时间里,他是在养病,又养伤;在蛰居之中,为未来作准备,在蓄势,蓄水以待开闸了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36、他们两人都是热爱自然的人,但两人热爱的方式却并不相同。卢梭爱的是某种精神意义上的自然,对自然风光,他有一种精神上的狂喜,而且含有很强的自我解放意味和浪漫化的词句:

37、"这个斯多噶主义者(禁欲主义者)的芝诺(希腊哲人)跟他的世界的关系,和我今天的情况差不多。说起来,他出身于一个商人之家——有好多这样的人家呵!——会做生意,会讲价钱,也许还会吵吵嚷嚷,然而他也遇到过风浪,翻了船,船破了,他漂流到了皮拉乌斯海岸,就像什么约翰,什么汤麦斯之类的平常人中间的一个人似的。

38、梭罗在《瓦尔登湖》引用了哪些东方和西方经典著作、诗歌?为什么引用这些经典章句?它将你所带向了什么境界?

39、凯瑟,W.弗罗斯特,R·杰克.伦敦桑德堡,c.辛克莱,U.

40、就在这篇日记之后的第四天,爱默生在他自己的日记上也记着:"我喜欢这个年轻的朋友了。仿佛他已具有一种自由的和正直的心智,是我从来还未遇到过的。"过了几天,爱默生又在自己的日记里写:"我的亨利·梭罗可好呢,以他的单纯和明晰的智力使又一个孤独的下午温煦而充满了阳光,"四月中,爱默生还记着:"昨天下午我和亨利·梭罗去爬山,雾蒙蒙的气候温暖而且愉快,仿佛这大山如一座半圆形的大剧场,欢饮下了美酒一样。"

41、应当指出,这本书是一本健康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作了极其动人的描写。读着它,自然会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不断地将读者提升、提高。书已经摆在读者面前了,我不必多说什么了,因为说得再好,也比不上读者直接去读了。

42、除了阅读和写作,苇岸更用自己生活的实践来追随梭罗。1998年,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写成了《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可惜的是,从立春写到谷雨,苇岸便在病中离开了人世。但这与《瓦尔登湖》形神俱似的实践,又一次证明着梭罗之于苇岸的意义。

43、在2月10日美国时间上午8点(北京时间晚上9点),我们将通过在云伴读CCTalk,在瓦尔顿湖畔向中国的观众直播《瓦尔登湖》的深度游学。届时将分享存志嘉德春之谷班九年级同学的阅读讨论场景的录相。

44、正像一切所进展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连他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他一会儿为自我辩护,一会儿充满了喜悦、自由、奔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煎蛋卷,让人们在饥饿的一天中不断从中汲取营养。《瓦尔登湖》是早一盘充满维生素的菜肴之一。

45、1839年7月,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艾伦·西华尔来到康城,并且访问了梭罗这一家子。她到来的当天,亨利就写了一首诗。五天后的日记中还有了这么一句:"爱情是没有法子调节的,惟有爱之弥甚之一法耳。"这大约就是为了艾伦的缘故写的。不料约翰也一样爱上了她,这就使事情复杂化了。三人经常在一起散步,在河上划船。登山观看风景,进入森林探险,他们还在树上刻下了他们的姓氏的首字。谈话是几乎没完没了的,但是这个幸福的时间并不长久。

46、我想,我们可以泰然相信,比我们实际上相信的,更加多的事物。我们对自己的关怀能放弃多少,便可以忠实地给别人多少的关怀。大自然既能适应我们的长处,也能适应我们的弱点。有些人无穷无尽的忧患焦虑,成了一种几乎医治不好的疾病。我们又生就的爱夸耀我们所做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却有多少工作我们没有做!要是我们病倒了,怎么办呢?我们多么谨慎!决心不依照信仰而生活,我们尽可能避免它,从早到晚警戒着,到夜晚违心地析祷着,然后把自己交托给未定的运数。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自己的生活,而否定变革的可能。我们说,只能这样子生活呵;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孔夫予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一个人把他想象的事实提炼为他的理论之时,我预见到,一切人后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起他们的生活来。

47、对这第二版的译文我又作了些改进,并订正了一两处误译,只是这一篇新序却总是写不起来。1985年写了一稿,因不满意,收回重写。然一连几年,人事倥偬,新序一直都没有写出来。为什么呢?近找出了原因来,还是我的心没有安静下来。就是国为这个了,这回可找到了原因,就好办了。心真正地安静了下来,这总是可以做到的。就看你自己怎么安排了。为何一定要这样做?因为这本《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48、当我们用教义问答法的方式,思考着什么是人生的宗旨,什么是生活的真正的必需品与资料时,仿佛人们还曾审慎从事地选择了这种生活的共同方式,而不要任何别的方式似的。其实他们也知道,舍此而外,别无可以挑选的方式。但清醒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阳终古常新。抛弃我们的偏见,是永远不会来不及的。无论如何古老的思想与行为,除非有确证,便不可以轻信。在今天人人附和或以为不妨默认的真理,很可能在明天变成虚无缥缈的氤氲,但还会有人认为是乌云,可以将一阵甘霖洒落到大地上来。把老头子认为办不到的事来试办一下,你往往办成功了。老人有旧的一套,新人有新的一套。古人不知添上燃料便可使火焰不灭:新人却把干柴放在水壶底下:谚语说得好:"气死老头子",现在的人还可以绕着地球转,迅疾如飞鸟呢。老年人,虽然年纪一把,未必能把年轻的一代指导得更好,甚至他们未必够得上资格来指导;因为他们虽有不少收获,却也已大有损失。我们可以这样怀疑,即使聪明的人,活了一世,他又能懂得多少生活的价值呢。实际上,老年人是不会有什么极其重要的忠告给予年轻人的。他们的经验是这样地支离破碎,他们的生活已经是这样地惨痛的失败过了,他们必须知道大错都是自己铸成的;也许,他们还保留若干信心,这与他们的经验是不相符合的,却可惜他们已经不够年轻了。我在这星球上生活了三十来年,还没有听到过老长辈们一个字,可谓有价值的,堪称热忱的忠告的。他们什么也没告诉过我,也许他们是不能告诉我什么中肯的意见了。这里就是生命,一个试验,它的极大部分我都没有体验过;老年人体验过了,但却于我无用。如果我得到了我认为有用的任何经验,我一定会这样想的,这个经验嘛,我的老师长们可是提都没有提起过的呢。

49、诗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朗费罗于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等佳篇而为人称道。《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

50、可以说,梭罗的一生就是在雕琢自我,在进行个体教育,其教育手段是,读书,旅行,看风景,在大自然中沉思。

51、这些转变发生的背景,是美国生态主义的兴起,和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梭罗所讲述的人被物质和利益所驱动的状况、现代化节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人本应有另外的生活方式……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些观念只有当现代化发展到了特定的时段,才能获得多的知音。这位19世纪的文人与哲人确实是超前的,其作品受到的冷遇与热捧,在不同国度标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52、我们都记得亨利.梭罗是位天才,性格突出,是我们农夫眼中有技艺的测量师,而且确实比他们更熟悉森林、草地和树木,但更为熟悉的是本国一位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家,而且我深信,他的声誉还没有达到他应该达到的一半。

53、在梭罗45年短暂的一生中,他曾向友人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

54、更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后续效应。不久过后,《读书》杂志1996年9期又刊发了署名石鹏飞的《文明不可拒绝》和汪跃华《两个瓦尔登湖》,实际都是程映红一文的读后感。汪文表达了一种痛彻心扉的失望之情,说在读过程文之后,“我心中的梭罗像易碎的石膏体一样坍塌了……现在,他不过是一个易感而虚伪的矫揉造作的‘该死的混蛋’,一个不负责任的自私又孤独的虚荣的极端个人主义者”。而石文则斩钉截铁地总结道:“梭罗其实是个‘假隐’,对此,程文已经揭露无疑。”并且对所谓“诗意栖居”与“归田”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55、但他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56、文学让人浪漫、让人迟疑。但是正是这些浪漫带来的温柔,迟疑带来的徘徊思考,让人们去去经历现实生活时,总能遇到当头棒喝的时刻。

57、这年春天,哥儿俩曾造起了一条船。八月底,他们乘船沿着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作了一次航行。在旅途上,一切都很好,只是两人之间已有着一些微妙的裂纹,彼此都未言明,实际上他们已成了情敌。后来约翰曾向她求婚而被她拒绝了。再后来,亨利也给过她一封热情的信,而她回了他一封冷淡的信。不久后,艾伦就嫁给了一个牧师。这段插曲在亨利心头留下了创伤。但接着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1842年的元旦,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利他的剃刀片刀刃时,不小心划破了他的左手中指——他用布条包扎了,没有想到两三天后化脓了,全身疼痛不堪。赶紧就医,已来不及,他得了牙关紧闭症,败血病中之一种。他很快进入了弥留状态。十天之后,约翰竟此溘然长逝了。

58、那个条文里面的"他",那个发问的人就是爱默生,这真是一槌定了音的。此后,梭罗一直用日记或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思想。日记持续了二十五年不断。正像卢梭写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思想》一样,他写的也是一个孤独者的日记。而他之要孤独,是因为他要思想,他爱思想。

59、可见《瓦尔登湖》不仅仅是一部文化作品,它还是一部对自然作深入观察的科学作作品,甚至已还是一部关于简朴生活的经济学和关于社区邻里关系的社会学,更是一部在大自然独处中自我反省的心灵学说。

60、我写下此篇,是想分享给我世间好的朋友,如果一生只能去一个地方,你应当去瓦尔登湖去倾听大自然通过波浪、枫叶和风对你言说:

上一篇:梭罗树和桫椤树【文案46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