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定义是什么
1、第二个问题,单独字是否具有整全义,是否要在脉络里看它的意义,我想这个也是要依情况而定的。比如说“中”字,我们找不到它的一个核心意义。“中”的意义繁复,即便你只研究“中”字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意义,你都可以写一套书了,道家讲“中”,儒家也讲“中”。我们从字源上追溯,它在甲骨文里就有三种写法。一种是清华简《保训》里面的写法,“追中于河”,李零他们解释为均、均齐;还有一种是中道,按梁涛他们的说法,“追中”就是追求中道;但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字,王国维在《释“史”》里就讲到,帛书简册是“中”。“中”的意义太多了,我无能为力。到了战国的时候,“中”字的意义分歧是可怕的,“中”有“新”的意思,有“身体”的意思,有“衣服”的意思,有“空间”“时间”的意思,这种情况,我就无力论述了。
2、笛卡儿用于发现那些我们可以“完全确信”的原则的技巧;即怀疑一切,直到你发现那些不可能被怀疑的原则为止。
3、这种理论主张,一个陈述或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它“管用”。也就是说,如果它能够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预言某种结果或功能,或者如果它能够鼓励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并且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那么它就是真实的。
4、23(心身)同一性理论(identitytheory(ofmindandbody))
5、在文中,海德格尔通过一系列的区分去定义哲学的本质和任务。首先,哲学不是流俗看法中的专门科学和一般教育,而是诸学科的基础,是在所有科学中“活着的”东西;其次哲学不是实证科学,而是批判的科学——前者注重存在者,后者揭示存在,哲学的批判功能就在于分离和区分存在者与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这种定义也意味着需要特别的任务和辛苦的探究,追问那将自身置于彻底的批判下的东西。因此,回到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要去寻找突破口,去审视它第一次决定性的形成,进而获得一种“实质的理解”。
6、《姜人生哲学到底——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
7、按照初的字义,我的论文大概是把庄子的“德”做成这样的意义分支图。(哲学的定义是什么)。
8、46推理规则(ruleofinference)
9、哲学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10、一般与个别的区别,哲学是一般的方法论,具有普遍意义,而具体科学则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
11、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实体一个经典的定义:实体不表述其他的主体,而是其他事物来表示它们。
12、第41节反驳泰阿泰德的论题:αἴσθησις=ἐπιστήμη(感觉=知识(章29-30,184a-187b)
13、对存在的研究:“什么是真实的?”“一个事物存在意味着什么?”本体论的(ontological):与存在的观念相关的。
14、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着哲学必须去回答的哲学命题。
15、使某件事情得以了结的能力。有时它被定义为超越于他人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只是在做某件事情需要动员他人或绕过他人时才会用到。
16、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能够从一条陈述推出另一条陈述的原理。
17、从“世界的本源是水”,到“用哲学激活你的日常”,哲学概念贯穿着大到宇宙本体,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
18、独立的。在宗教哲学中,超验的上帝与他所创造的宇宙是相分离的和迥然不同的。这与内在的上帝概念相反,比如在泛神论中,上帝是等同于他的造物的,或可举一个不同的例子,在某种形式的人本主义那里,上帝是与人类相等同的(黑格尔主张这种观点)。
19、我补充一下,刚才我们讲到是先义理还是先训诂的问题,我想需要分两个层面来讨论。一是在思考过程中,义理和训诂并行。比如,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一般都会先对这个人的身高、性别、肤色等方面做一个整体评判,然后你可能对他某一方面特别感兴趣,聚焦到那里,但这是同时进行的,很难说先后,也没必要去说。第二是表述层面,是先讲结论还是先讲证据,这只是次序问题。这是两个不同层次,我觉得需要区分,如果是理解层次,两者是并行的,如果是表述层次,也没必要争孰先孰后,只是表述次序不同而已。
20、18相对主义(伦理学中的)(relativism(inethics))
21、(定义):所谓的逻辑,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关系 relation”,按自身循环分类的“一分为二”方法就是 R(·,·)="∈"∪"∉"∪"∅"
22、1设计论证(证明上帝的存在)(argumentfromdesign(forGod’sexistence))
23、在传统的唯理论中,信念的证明只能通过诉诸理性和直观,或者由基于直观的前提演绎出来。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都认为,算术和几何是这种真理的典型例子。他们的争议主要是围绕着这种真理的范围以及对诉诸直观所加的限制而展开的。
24、22经验的(知识)(empirical(knowledge))
25、一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这种论证基于以下这种观念:宇宙的存在必定有一个第一因或终的原因。
26、这一理论认为,一个陈述或信念当且仅当与“事实”“相符”时,它才是正确的。然而,即使我们考察的仅仅是关于事实的陈述,一旦这种常识性的“理论”试图挑出什么和什么相符,它就陷入了困境(比如,离开了我们用以确认事实的语言,我们怎样才能确认一个“事实”?说一个陈述与一个事实“相符”是什么意思呢?
27、印度的古老宗教,它关于实在的观念并不包括一个像我们所说的“上帝”这样的观念。印度教强调生活的统一以及与宇宙“合一”的理想。
28、8弱决定论(“soft”determinism)
29、这种观点认为,在宇宙中至少有一些事件不是被决定的,它们并非由先前的条件所引起,也许是不可预言的。
30、第64节δύναμις(潜能)和ἐνέργεια(现实)同οὐσία(实体)的关系,作为基础科学的存在论的双重概念问题
3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首先抱歉,我没有把论文写完,因为没有完成,所以也没校对,可能论文里会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批评指正。
32、Ⅲ.ἐπιστήμη(知识)的定义:ἀληθὴςδόξαμετὰλόγου(伴随逻各斯的真意见)(章39-43,201e-210b)
33、把一个问题中正在争论的观点假设为正确的。例如,我怎么知道上帝不会欺骗我?因为上帝赋予我的理性的自然之光告诉我,上帝不会这样做。
34、第65节 Περὶψυχῆς(《论灵魂》)作为探讨亚里士多德生命存在论的首要文本
35、21先验的(知识)(apriori(knowledge))
36、在希腊神话中,有一段关于西西弗斯的故事。众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让他推着石头上山,刚到山顶,石头又重新滚落,于是西西弗斯就不得不永远重复这一过程。阿尔贝·加缪以此为模型,说明人的生活总体上的荒谬性。
37、文章第三个部分“名、字、概念、范畴的纠葛”,这其实是我对张岱年的《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的一个回应。我读这本书读了很久,他的取材很丰富,但我觉得他写得并不好,也许是因为早年写的,不太成熟。他在书里有一段区分名词、概念、范畴的话,他说,“名词、概念、范畴三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别性”。其实这都是混淆,没说清楚,也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概念”“范畴”,都是从西方来的,我们中国人只讲“名”“字”,到清末民初,刘师培还在写《理学字义通释》,还是用“字义”两个字。所以,张岱年用西方的东西来说,肯定是有问题。他说,“表示普遍存在或表示事物类型的名词可称为概念,如物、马等等。而表示一个人或某一物的名词不能叫做概念,如一人的姓名称号或某一历史事件的名称等等都不是概念。在概念当中,有些可以称为范畴,有些不是范畴。简单说来,表示存在的统一性、普遍关系和普遍准则的可以称为范畴,而一些常识的概念,如山、水、日、月、牛、马等等,不能叫做范畴”。他所说的“范畴”,其位阶近似于荀子的“大共名”,“名词”近似“大别名”,“概念”则大约居中间的位置,这样的架构是很有问题的。如果像张岱年所说,“山”“水”“月”只是常识的概念,那么“天”算不算呢?显然属于“范畴”。这个太明显,不必争论。那《大一生水》的“水”难道不能算范畴?它也应该属于“范畴”。所以,我后面谈到,关键恐怕不是这三者纠葛的问题,而是术名本身有问题。我并不是在责怪张岱年先生,我想说的是,我们现代的学术术语并没有一个适切的说法来称呼像“太一”这样的汉字或者说复合词。我跟一些研究古文字的人谈概念范畴,他们避之唯恐不及,因为不懂,不知道我想讲什么;我和研究哲学的人谈概念范畴,他们当然清楚什么是概念范畴,但当我讲“名”“字”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在想,应该用什么样的名称去称呼这些以汉字为主的概念。
38、3本体论论证(ontologicalargument)
39、相似,比较。类比论证说,两种事物在某些关键的方面相似,因此可能在其他方面也相似。
40、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41、12怀疑的方法,方法论的怀疑(methodofdoubt,methodoflogicaldoubt)
42、初始表示一个事物存在、生成或者被知晓的起点。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开始生成的起点,一种是内在于事物的本性的起点。比如地基是房屋的起点,龙骨的是一艘船的起点,因为修建房屋和船是从它们开始的,这是它们生成的起点。比如房屋和一艘船的设计、一个城邦的君主、一个人的思想和意愿这些让事物得以开始形成的起点,能推动事物产生的因素,也是事物的起点。
43、27理性真理(truthofreason)
44、所以,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实体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方面:具体的个别事物、个别事物的形式和数目,独立于个别事物之外的理念或者共相。相对于后面两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才是实体或者说是第一实体。
45、5拟人的(anthropomorphic)
46、殷代出现“得到”的“得”,但还没有“道德”的“德”,不过,有去掉心的“徝”字,是巡行察视的意思,可是这个字到西周的时候就很少了,现在的字典把它和“道德”的“德”编在一起。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省去彳旁的直心的“悳”,但这个“悳”在西周时还比较少,西周时期比较多的是我们现在的“德”,出现频率已是“悳”的五倍以上了。到了战国时代,直心的“悳”比较多,“德”字比较少。汉代以后又改成我们现在的“德”,“悳”字不再使用。
47、像人一样的。拟人的上帝观念把人的属性赋予了上帝,这些属性通常是像正义感或妒忌这样的人格特征,有时(比如在希腊神话中或儿童故事里)也把身体属性包括在内。
48、25义务论道德(duty-definedmorality)
49、谢谢各位,中午参观完章太炎故居,现在来讲这个课题,感到肃然起敬。我主要谈“名”、“字”与范畴,可能我不会照着我的文章去讲,但理路还是一样的。我想先做个说明,很感谢若晖兄的邀请,他当时问我有没有兴趣的时候,我回答说很有兴趣,因为我做这个课题已经很多年了,近写的一篇文章主要是讲如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思想史的发生,我提交的会议论文也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来的。我当时写的时候,其实不大想重复原来的观点,因为以前写过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大概从2003年开始,我就一直提倡义理与训诂并重。以前,戴震说过“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后来唐君毅先生就把这句话倒过来讲,说“义理明而后训诂明”。究竟是先从训诂入手还是先从义理入手?以我十来年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经验来说,我觉得要看个案,没有的谁先谁后,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训诂和义理不能偏废。
50、下面讲到的是言语方面的不要说话,要缄默无言。例如云将三年之间两次遇到鸿蒙出游,他向鸿蒙请教如何化育群生,鸿蒙就说“游!”这已经是一个祈使命令句了。我不但不回答你,而且还要求你要和我这样去做。第二次就说:“回去罢!”鸿蒙说了一番“徒处无为而物自化”的道理后,云将才了解到鸿蒙两次不回答他,其实是教他去游而不要更有作为,所以他后向鸿蒙感谢他的不言之教,即是降德于他。“天(人伦中的尊者,此指鸿蒙)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无言”除了完全不讲话以外,还可以讲一些没有目的的话。就像我刚讲到无为一样,无为除了单纯地无所作为外,还可以有为而不产生影响。但我这里写的太简单,可能修辞不当,我说“庄子在静默不语之外,还认为不为了什么而随便乱说,也是德”,应该把“不要随便乱说”改一下,改成“不要去为了制造什么后果而去说话”,这就是后面要讲的无为法的概念。知、谋当然也是包含在“无为”里面,我念这一小段大家了解一下就好。“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以恬静来涵养其智能,意思就是有智能而不用。智能与生俱来,修道者却不以它来知什么,于是恬静的状态不受惊扰,这就是以智能来涵养恬静。这样,恬静和智能交相涵养,“和”和“理”就存于人性之中。这就是他的命题,“和”是“德”,“理”是“道”。
51、4必然真理(necessarytruth)
52、==============>基本上有两大类的(划分标准)
53、既不愿意相信上帝存在,也不愿意相信他不存在。理由通常是这两种看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
54、2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55、在前言中,我提到了义理和训诂的问题,但没具体讲,这里先谈一下。刚郑老师也说了,我们今天讲的训诂是狭义的,就是解释字义词义,传统的训诂不仅仅有这个意思,也包含义理的部分。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讲义理应该算是我们的目标吧,可是这个目标牵涉到方法、工具,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借助工具,其中的一个工具就是所谓的训诂。当然,“工具”这个说法其实也是一个比喻,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在工具上,要活用。不过从原则上来讲,我想强调的是字义、文义并不等于义理,也就是说,当我们明白了这个字或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并不等于我们明白作者在一段文字里使用这个字或这个词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是两码事。比如讲“天”,一般说到天就是讲我们抬头看到的天,可是当司马迁讲“人穷呼天”的时候,这个“天”就不是抬头看到的那个天了,如果你要用“天空”去理解“人穷呼天”的话,这句话你永远不会明白。所以,字义并不等于义理,通过训诂的手段弄明白一个字的字源义、衍生义,并不能完全知道这个字在具体文本中的实际用法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我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是借一个个案“庄子的‘逍遥’”来说明我刚所提的方法论意义。现在的学者往往把“逍遥”等同于“自由”,用“自由”来解释“逍遥”,把“自由”讲了一大通,这于我而言,等于没讲。我希望你帮我理解庄子的逍遥是什么,你一上来就告诉我是自由,但你没有说明你是在什么层面上使用“自由”。昨天也提到,“自由”这个词不是本土的,并且我们现在用的意思和它原先的意思也差很多。因此,你用的时候必须要交待清楚是怎样的用法。首先,我们要了解“逍遥”的字义,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原出的文脉,就是义理的脉络。当然,我们也不能用义理抹杀了训诂。比如说“逍遥”,你一开始就用“自由”来讲“逍遥”,还没有去了解“逍遥”的字义,就先判断它是“自由”,这是一个义理的解释。但我觉得从本质上说,这就是用义理抹杀了训诂,不会得到应有的结果的。这大致是我对方法论的一个看法。
56、我想对三位各提一个问题。首先是郑教授,在文章中你提到“意义群”这个概念,我觉得有意思。我想先打个比方,比如说这有一杯水,我们把砂糖、方糖、巧克力糖都放进去,搅一搅,喝下去,水是甜的,但这3种糖的味道都在这杯水里。这和意义群有点像,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名”的概念,“名”字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就是说傍晚的时候看不清楚,所以要以口自名,自报家门。这是一个意思,另一个意思则是说对物称名之象,也就是说一个物放在面前,我们去说它,给它命名。如果“名”字有一个意义群,那么,这些意思就会融到整个意义群里,就像砂糖、巧克力糖和方糖都融到水里一样。当有了意义群的概念之后,在理解语词的时候,比如“以名举实”、“道可道道,名可名名”,你会用意义群去思考,去类比,如果发现这种理解不正确,就要回过头来,寻找它的字源意义或者其他意义,帮助我们理解。先义理后训诂或是先训诂后义理其实只是一个次序问题。那我想问的是,如果概念都消融在意义群中,或是像林老师说的要从脉络中理解,那概念史研究的价值在哪里?如果概念是在脉络、义理中才有它的意义,那我们去研究一个概念在不同时代的意义,有什么意义?当然,感觉上是有意义的,但具体体现在哪?
57、==============>这个就太多了,什么哲学学派,网上查一下就行了
58、认为上帝居于世界和人类的精神之中,而不是同人类和他所创造的宇宙截然分开。
59、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是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可以看作一种尺度。这种尺度的作用在于,从理性存在物本身出发,去寻找理性的本质(本源)以及自存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
60、方式不同:科学以实证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哲学则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进行;
61、经验论是这样一种哲学,它声称除某些逻辑真理和数学原则之外,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我们往往用英国经验论来特别指三位哲学家——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然而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种充满生机的运动,伯特兰·罗素和其他一些当代哲学家也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