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 夜晚总在无梦的度过,想起那些相逢的日子,总是感觉莫名的心痛,既有相见恨晚又有相遇是错之感。我们的相遇,却已经开始无法回头。(电影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a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3、生命,我多么喜欢的词语。写文章时候,我爱使用生命这个词,来显示自己在思考。生命之轻,何其忧伤的的词语。生命轻飘飘如羽毛,被空气托起来,无法控制自己的飞翔方向,难道不让人伤感吗?这让我想起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那飘飞的羽毛,是不是暗示生命之轻?生命之轻,竟然无法承受?!哲学意味多么浓啊。
4、Teresa果然在Tomas的家中,两个人又重归于好了,Tomas也回到了从前的医院继续做脑科医生。然而生活依旧不能平静。
5、 “幸福是对重合的渴望”所以人们真的得不到幸福吗?那我们的欢歌笑语又从何而来。
6、某君官职小,却于某次会议后忽听一人与人闲聊时介绍,称是兴国人。
7、 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昨夜回头,发现我已经许久没有静下心来安静的阅读一段时间的书本了,每天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后也变得低质量的阅读,我已成了想得太多读得太少的人。甚至是每天日记,更多的时候也只能是在公交车上写出,我不知道这样的奔忙有没有意义,意义又在哪里?如果仅为活着,我可以有其他许多的方式!活着,有时候成了我们对抗一切的理由!甚至成了我们不反抗得原因,因为反抗之后会有太多的变数,而我们,总不想承认那些变数。
8、先介绍下作者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作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他从小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广泛阅读过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的他,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在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独白》以及《后一个五月》等诗集。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从此便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确立重要地位。但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并且作者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在环境的压迫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以及《被叛卖的遗嘱》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
9、 啊!多可怕!我们竟然提前想到我们所爱之人的后事!
10、重要的是:人能给其他人一种牧歌式的礼赠,只有动物能这样做。所以人不幸福;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是的,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她总是隐秘地责怪托马斯爱她爱不够,把自已的爱视为无可指责,视为对他的一种屈尊恩赐。我们所有的人总是倾向于认为,强力是罪犯,而软弱是纯真的受害者。但现在特丽莎意识到,在她这里真理恰恰相反,她的软弱是侵略性的,一直迫使他投降,直到后完全强力,变成了一只她怀中的兔子。她无法摆脱那个梦。
11、主题:梁永安|和梁sir一起看电影:0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2、她背叛了她的父亲,生活便向她敞开了背叛的漫漫长途。每一个吸引她的背叛是罪恶也是有利的。
13、 他特别强调说出的“女人”这个词,对他而言,不是用来指称人类的两种性别之而是代表着一种价值。并非所有的女人都称得上是女人。
14、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15、不解之词里有:女人、忠诚与背叛、音乐、光明与黑暗、游行、纽约之美、祖国、墓地等。这些都无需再赘述为何在两人之间成为不解之词,不解的浅显理解即是无法产生共鸣。
16、MarieFringeFriendshipBracelet石榴石流苏手链,1190元
17、我无法体会长期沉浸在这种模式里的快感,正如他也不能理解我为何孜孜不倦地投入,受伤,再投入。我们各自背负着生命的轻与重,没有什么对或不对,只是各有各生命的路线。
18、在特丽莎的,那些书是友谊默契的象征。她也爱读书,她只有一件武器来与这个包围着她的恶浊世界相对抗:从市图书馆借来的书,首先又是小说。她读了大量小说,从菲到托马斯•曼。这些书不仅提供了一种能使她摆脱无聊生活的虚幻可能性,作为一种物体,它们还有着另一种意义:她喜欢腋下夹一本书在街上走。这与一百花花公子们的华美手杖一样有意义,使她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19、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20、情节剪切有不同:电影《布拉格之恋》中有的情节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都有,而小说中有的某些情节电影却被剪切去掉了。
21、 我真想留在父母身边,命运却板起脸孔:你,必须离家别祖,远走他乡!
22、我们所没有选择的东西,我们既不能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也不是自己的过错
23、他本该甩掉所有的负担,流连于多个情人之间,毫无羁绊,轻盈自由。但特蕾莎紧紧牵扯着他,把他从轻盈的空中拽向沉重的大地,他接受这种负担背后的必然性,并长期认为这种必然是他背叛生命之轻的诱因。
24、“爱情里面什么重、什么轻?男女之间如果真的有爱情,心里的潜语言是很多的,不管是欣喜、意外、失望、感伤,很多东西都没说出来。大量的爱情是在没说出来的时候,就无声无息了。后他们终于明白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却意外去世。灵魂看上去是无形的,但实际上是重的。很多人都不能承受这份重量就放弃了。但放弃的是自己的灵魂。”
25、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责任与推卸责任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一身轻松、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责任的人走的更远。
26、某个局长某天到他所驻村调研工作,一眼发现这个小伙子机灵,敏捷,工作勤快、细致,有担当。这是这个时代难能可贵的精神,是个人才,局长这样认为。
27、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角色,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欢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妙诱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后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萨宾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这种虚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标吗?”“萨宾娜对于隐藏在自己背叛欲念后的目的无所察觉,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不就是目的所在吗?背叛的后结果就是在铺满灼热炭火的圆周轨道上奔跑。而作为大学教授的弗兰茨每天过着由授课研究组成的枯燥无味的生活,他羡慕着萨宾娜,一心认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临死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学生情妇在一起。
28、我们追寻的目标总是不为我知。一个姑娘渴望结婚渴望别的什么但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一个小伙子追求名誉却不懂得名誉为何物。推动我们一切行动的东西却总是根本不让我们明了其意义。
29、作者认为,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30、老部长一个远房亲戚,是我要好的朋友。朋友讲到,贫穷时候,幼年时代,村子那些欺负他的孩子们,有的曾经拉过便在人家锅里。
31、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32、咦?是啊,我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爱喜形于色呢?是在日以继日的加班工作之后?是面对分手不得不大方得体时?也许是因为多说无益,渐渐把自己完全封起来。
33、大学生与自学者的差别与其说在于知识面,还不如说在于他们的生命力以及自信心。
34、生的一瞬间将会发生什么:女人无力抗拒任何呼唤着她受惊灵魂的声音,而男人则无力阻挡任何灵魂正在响应呼唤的女人。人们通常从灾难中逃向未来,用一条拟想的线截断时间的轨道,眼下的灾难在线的那一边将不复存在。
35、我媚俗于我所不予接收的,比如“有些人并不认可同性恋”,在我看来,爱情,归本到底只有一种,只是两个人能够分担生命之重而已,仅此而已,不在乎性别、年龄、种族的差异性。
36、于是当局长终于高升,局里为新局长上任、老局长践行而摆下酒宴,当酒过三巡,醉意无边,重情重义的小伙子真的醉了,真的哭了,真的有些依依难舍。动情的话不会说,只有酒与盈眶的热泪,能表达,见情见性!
37、 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因为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剥夺了生命的美丽。
38、新农村建设与精准扶贫,将四周的房子粉刷得亮白。唯有那老革命的故居,在岁月的风雨里零落飘摇。
39、可是婚姻并不能改变Tomas的风流本性,他仍然会时不时和别的女人睡觉,每次都被Teresa发现。Teresa在泳池里看着岸上的女人在锻炼,恍惚间又变成了戴着墨镜的Tomas在一群裸女间巡视玩味(画面黄暴里悠不约)。
40、忽然想起,多年前某君于京城问:兴国还有谁于京城任高位?
41、 但是粪便的责任,得由人类的创造者独自来完全承担。(不知道在说什么。292页)
42、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43、我小说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种种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也一样地被他们惊吓。他们每一个人都已越过了我自己固定的界线。
44、该书于1988年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由菲利普·考夫曼(PhilipKaufman)导演,丹尼尔·戴-刘易斯,茱丽叶·比诺什,和丽娜·奥琳(LenaOlin)主演。
45、 “我们都需要别人注视”的四种人中,那种才是承受着生命之重或者生命之轻的呢?
46、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女色追求,也是一种“非如此不可!”--一种奴役着他的职责。
47、同时他也不是纯粹的“轻”之主义者,作为声名遐迩的外科医生,被辞退当起擦窗玻璃时,他曾有一种无事一身轻的快乐,这时他是脱离重负的,然而对于这种生命的无所着力,他只坚持了三年,就如同特蕾莎离他而去之后,他坚持不到一个星期。
48、托马斯总是努力使她相信,爱情与做爱是两回事。
49、责任?他儿子向他提起责任?这是任何人能向他使用的糟糕的字眼!
50、有一段时间我陷入持续的焦虑中,这种焦虑来得毫无诱因,感觉到自己正在失去一些东西,但具体失去什么却毫无迹象。
51、影片一开始,脑科医生Tomas就对自己的美女助手说……
52、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53、Sabina开车前往瑞士日内瓦避难,和Tomas夫妇做了匆促的告别。而Teresa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她用胶片记录着布拉格的灾难和疮痍。
54、很多人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但读了几段能坚持看下来的人不多。我初次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书后简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内心深处,我开始陷入思考:回到现实,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更多的人会面对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压力,我们抱怨,甚至痛恨,还有更极端的人因为这些原因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把这些生活的考验全部抽离,只剩下一尘不变,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这生命之轻吗?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过于轻,是浪费生命,太重,却是难熬的生活,没有担忧,无忧无虑的活着,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样无忧无虑的,那跟虚度空虚有什么区别了?于是,选择需要的、必要的责任,可以让生命绽放出价值来。轻过不好,重过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了。
55、“生命对于我太沉重了,而对于你却是那么轻。我不能承受这生命之轻,我不够坚强。在布拉格,我只需要你的爱,在瑞士,我什么都得靠着你。如果你抛弃我,我该怎么办呢。”
56、“灵与肉的冲突显示了人们对把握自我的无能为力,它突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悖论,即人不愿在灵肉中分离,却只能以灵肉的妥协和调和某得现实的安宁。”
57、反抗自为女人是愚蠢的,骄傲于自己生为女人亦然。
58、有时候,就是给你选择,那选择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择》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必须马上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59、 她好像总害怕有一天人们会对她说:“这里不属于你!回到你原来的地方去!”
60、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61、他想在他的生活中为她创造出一块独立的天地,一片纯净的禁区。
62、一个问题就象一把刀,会划破舞台上的景幕,让我们看到藏在后面的东西。
63、 这显然不过是晚宴或鸡尾酒会上的信口胡言,但他有时候会想起,二十多年前她曾以自杀相威胁,当时对他所说的话,竟然完全相同。
64、 这儿安息的不是父亲、兄弟、儿子或者祖母,而是名流、政要和头衔及荣誉加身的人物……
65、这种轻盈感从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关系也能看得出来。惠美和俊秀两人互有好感,却一直不戳破那层关系,俊秀只敢跟本说自己爱他,惠美也只会和俊秀说他是自己信任的人。惠美借用一只并不存在的猫骗俊秀来自己家里,并跟他发生了关系,可两人的性爱却显得生硬,不那么美好。这只名叫boil的猫后来却成为了俊秀一直想要去寻找的实存,惠美告诉俊秀她小时候曾掉入井中,十分绝望难过,是他将自己救了上来,然而俊秀却不记得这件事了。直到惠美突然消失,俊秀始终未作出行动上的努力,比如告诉惠美自己很在乎她,或是阻止惠美跟居心不良的本交往。但不管是猫还是井都成为了惠美之后留给俊秀的精神羁绊,他相信那只猫的存在,也不断地找周围的人去确认那口井是否存在,想反复确证惠美当时的感受。而像惠美这样的社会边缘人对于本来说只是一个富人寻求新鲜感的玩物。本杀死她也不会被任何人知道。面对惠美的两种饥饿之舞,他显现出倦怠的但仍然保持微笑的表情。当俊秀想要追问他惠美的消息时,他只是轻飘飘地说,认真就没意思了,要享受才对嘛。
66、故事是这样的,Tomas去一个温泉旅社做手术,在游泳池里看到Teresa潜泳的样子一见倾心。
67、 总是不自觉的将日子过成别人眼里的耻辱,总是不自觉的将时间过得琐碎的浪费。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但我知道,我不希望这样,内心一直持有抗拒。昨夜又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看见了那个关于永恒轮回的描述,如同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将日子过成复制的了,也是在一种轮回当中度过,明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会继续什么,却依然继续。
68、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69、人生的痛苦往往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特蕾莎错误的选择,让她背负了生命之重,但这个选择却是必选的,是她无论如何多少个选项摆在它面前却还是要选的。因为她想去证明她母亲的是错误的,所以她积极求证,却在求证实中遇见了这个叫托马斯的男人,她以为托马斯就是这个选择的证明,后却发现这个选择根本就是错误的。
70、 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意中。
71、职务悬殊,某君不敢在这样会议散场间上前相询,知我识众,遂有此问。
72、 他同特蕾莎已经生活了七个春秋,此刻他才发现,对这些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加美好。
73、其实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局。就在前几天的晚上,一个醉酒的男孩来到Teresa做招待的咖啡馆里挑食,旁边的一个老头也跟着帮腔。这时,这位穿着体面的工程师来解了Teresa的围,让女主对自己放松了戒备。然而一间屋子、一个漂亮的女孩、一个隐藏的摄像机,这才是故事的真实面目。
74、意思是说人们不能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换言之:也就是人们对遭受痛苦的人具有同情之心。
75、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
7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77、毫无疑问的,生命是只能发生一次,这趟过程中有无数的选择,但每次的选择只能一次——或许存在多元的世界,提供另一种可能,但这种多元也是无限的,延伸的后面还是不断的延伸。
78、 几颗星子,在明媚的月色里显得黯然。卷开帘子,试问闲愁都几许,几番风雨几番晴。人到凡尘心事老,不看青山霞日里。
79、MarieChoker石榴石流苏项圈,1390元
80、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81、 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82、昆德拉问题研究的重要特征是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是塞万提斯让人知道世界没有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晕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
83、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
84、穿这种夹克,摆这种表情,猛烈阳光照在脸上模糊一切瑕疵,甚至看得我自己也不知道时间是怎么经过的——一转眼竟然都三十余岁了,还是那种搭飞机时空姐端出一盘硬糖,会前思后想多拿一颗的款式。苦头吃过一些,脑子却仍勿大清爽,不会拣那个应该拣的可靠之人,只懂得选“他是否可以让我每次见到时都兴高采烈”。
85、一直以来都尽全力安抚和宠爱Teresa的Tomas此时也很无奈,
86、然后Tomas就走了,留给Teresa一张如此性感撩人的表情。可是就在Tomas回布拉格的几天后,Teresa竟然敲开了他的房门。原著中Teresa是因为忍受不了自己的母亲才说了谎话逃出来的,她在布拉格无依无靠,拎着一个箱子就来投奔Tomas。送到嘴边的肥肉岂有不要的道理,于是医生又习以为常的说出了那句——
87、为着千变万化的美丽衣裳,即使在瑟缩秋日,也努力多出门社交见人吧。钱都花出去了,不多曝光几次,怎么对得起它们?
88、在这一季,梁老师以“电影与爱情”为主题,选择12部经典爱情电影,每一部都指向一个爱情困境,与读者们再次深入聊一聊人类生活中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爱情: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哪些经典爱情电影会对我们有何种启发?
89、 当心灵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90、 能使双方快乐的关系与多愁善感无缘,双方都不要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
91、既然这样,为什么看呢?呵呵,人是虚荣的。看这本可以显示自己有品位,显示自己阅读兴趣非凡,显示自己的思想达到某种高度。许多时候,阅读有时候是种炫耀。如暴发户炫耀他的钱,读书人炫耀他所看过的书。尤其说自己看懂了,多么荣耀。
92、他用这些看似的不着调,去诠释生命的那些无以言说。
93、 短文学网2016年第三期有奖征文活动——《以爱之名,给爱的人一封信》今天开始!爱是可以和别人一起分享的,我们的拥有爱可以有很多,有朋友的爱,亲人的爱,有大家的爱。期待大家踊跃参与!
94、我以前可能很看重,但现在并没多在乎,就如托马斯所追求的女人之间的百万分之一不同,共性是存在的,并普遍存在,只有独特才是可贵的,如此一来,共鸣反倒寻常至极,存在不解之词更加美妙。
95、在“布拉格之春”运动的前夕,Tomas写了一篇讽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d的文章并被报社刊登,政府希望他签署一份撤回声明,以此来保住共产d的颜面。然而内政部的人在tomas这里吃了闭门羹,Tomas将撤回声明揉成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