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胡适一生
1、在一个大雨的夜晚,胡适和一帮狐朋狗友在一家妓院里“打茶围”(和妓女喝酒闲聊),一直到深夜才离开。
2、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3、郁达夫自述嫖娼经历文采斐然,对自己放浪形骸的生活,毫无掩饰。黄侃文章走天下,但也因“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之名,也欠下无尽风流债,还有陈独秀因为嫖妓和下属争风吃醋互殴,轰动京城。
4、资助朋友留学生向来出手大方,是不求回报,有求必应,以至于家中经常财务紧张,捉襟见肘,妻子总是抱怨:帮助穷书生,他开起支票来活像一个百万富翁,待我,他就好像一个穷措大。
5、然而年轻的时候,胡适却完全不符合道德的标准,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浪子」!
6、回国前夕,一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使古老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白话文运动,这是一次划时代的语言革命,以致我们今天通行的语体都得拜那场运动之赐,胡适也由此奠定他在中国的影响。天下何人不识君,1920年代,胡适的影响达到了高峰,那个时代有个口头禅,居然是“我的朋友胡适之”。
7、除韦莲司之外,胡适对曹诚英用情至深。1917年12月,胡适回故里完婚,在给友人的信中,胡适写道:“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的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这个罪是无论如何都赎不清的,和江冬秀结婚,只是赎罪于万一罢了。”胡适把娶江冬秀当成赎罪,心思自然不在江冬秀身上。也就在其与江冬秀的婚礼上,他被给江冬秀当伴娘的曹诚英所迷住了。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比胡适小11岁,聪明伶俐,漂亮大方。曹诚英对“洋博士”胡适也仰慕已久,双方自然而然地就开始鸿雁传书。1919年,年仅17岁的曹诚英嫁给了“娃娃亲”富家公子胡冠英。婚后,诚英还考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但婚后三年诚英仍无身孕,胡冠英又纳一小妾。曹诚英愤而与胡冠英离婚……
8、胡适认为,法律应该对任何人都有约束的。需要依法而治,就需要法律的普遍性。
9、1910年,胡适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出国前,胡适就和江冬秀订下婚约。这是他的母亲一手包办的,而胡适自幼由母亲养大,感念母亲艰辛,只想做一个听话的孝子。
10、“回首14年前,初春雨冷,中村箫鼓,有个人来看女婿,匆匆别后,便将爱女相许。”胡适指的这个人就是日后成为他岳母的江吕氏。胡适和江冬秀的结合是那个时代典型不过的娃娃亲了。冯顺弟和江吕氏是表亲,而且她们几乎是同病相怜,同样是年轻守寡,同样是当地望族之后,同样是家道中落,所不同的是她们各有一个年龄相当的儿子和女儿。而江吕氏看到小胡适就认定这就是她未来的女婿。而冯顺弟却认为江吕氏的女儿江冬秀比自己儿子大一岁,按当地的说法“男可大女不可大一”,而且要命的是江冬秀属虎,属虎的人八字都硬,尤其是“母老虎”那更是让人望而生畏。但江吕氏对这桩婚事却是锲而不舍,她请胡适的堂叔、也是江冬秀的老师胡祥鉴前去做媒,后终于说动冯顺弟取来两个人的八字看看。结果八字批的是两个人八字相合,冬秀命带宜男。又经过数轮神秘“筛选”,都显示江秀与胡适多么般配。从此,冯顺弟就铁了心要把冬秀娶进胡家……
11、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
12、这段子一出,众多拖延症患者都纷纷表示原谅了自己:原来大师也如自己一样是个拖延症患者,也曾经这么堕落过。(怎样评价胡适一生)。
13、这一变革确实起了典范的意义和前驱的作用,它不仅给当时学术界以破旧创新的空前冲击,影响了一批学人如顾颉刚、郭沫若等。
1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老师的第一条永远是课教得棒。胡适性格外向,在美国留学时热心政治,曾当过世界学生会康奈尔大学分会主席,他组织国际学生进行美国总统模拟选举,发起成立政治研究会,多次主持国际学生会议;回国不久,又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各种论争,其口才是一等一的。周川一篇文章介绍:胡适很善于将深奥的内容讲得通俗易懂,同时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在哲学史课上,胡适用“贼出于‘不得已的原因’去偷东西”的故事引出“哲学”之概念;在“传统文学”课上,他用“衣料与裁缝”比喻材料与作者的关系;在文学史课上,他用“死”与“活”展示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分野。学生们对胡适的教学评价很高,有人说:“诸师长中,我喜欢听胡先生的课,他不仅有许多新颖的见解,而且擅长表达。”也有人说:“适之先生在校中开的课——中国文学史是一门极叫座的课。他讲《诗经》,讲诸子,讲《楚辞》,讲汉晋古诗,都用现代的话来说明,逸趣横生,常常弄到哄堂大笑”。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顾颉刚回忆:“上了胡适之先生半年哲学史课,觉他条理清楚,裁断有制,不肯贸然信从古人”,“很佩服他”。胡适晚年的门生唐德刚如此评价:“他的文章写得已经够好了,他讲的比写的还好”。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之所以征召胡适做驻美大使,除了他在美国知识界和官场的人脉,应该与其口才有很大的关联。
15、其次,很多人其实对于生活中的胡适并不了解,在微博上广为人知的就是胡适打牌的趣事,胡适曾经写过很长时间的日记,但是连着好几天的日记都只有“打牌”两个字,而胡适终于有一天“醒悟”了,在日记中狠狠鞭笞了自己,希望自己不要再这么下去了,结果第二天的日记依然是只有“打牌”两个字,所以说胡适其实也是一个有小缺点的人。
16、然而,此后却屡屡破戒,照样吃花酒不断,还在日记中开脱找借口「去看看济南的窑子是个什么样子...」
17、当然了,从那段时期的打牌次数看,说胡适沉迷打牌也并非不可。
18、胡适,1891年出生,1962去世,享年七十余。19岁时(1910)通过前清华的庚款考试,先后留学于美国的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完成哲学博士的考试,回国后因蔡元培邀请,任北京大学教授。
19、任何人只要跟他做几分钟的交谈,就会心服口服。说他的聪明绝不只是教育和后天的产物,而只能说是天生的禀赋。胡适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压根儿就不具代表性。他既有别于鲁迅、钱玄同等留日派,也不同于和他有相似经历的蒋廷黻、丁文江、梅光迪等英美同学。
20、胡适哲学思想不在于胡适提出的学术观点的本身,而是在于他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及其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就是胡适。正是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一次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思想史的原有观念标准、规范和通则,成为一次范式性的变革。
21、虽然果断拒绝了小女生徐芳的爱情,但在美国的胡适也没闲着,他与犹太女人洛维茨堕入爱河。洛维茨是胡适老师、美国大哲学家杜威的秘书。杜威虽然比洛维茨年长45岁,但其时已与洛维茨在谈恋爱。或许洛维茨嫌杜威过于老迈,或许胡适自身的魅力无与伦比,洛维茨与胡适相见恨晚,经常在一起喝茶、吃饭、看戏、聊天……而从胡适日记记载来看,胡适公务之外的时间,几乎都和洛维茨在一起。
22、所以胡适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他思索的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应该拥抱世界。
23、但胡适却说,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当时托人给胡适带口信说,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的馆长,胡适听后冷冷地回了一句,不要相信共产d的那一套。
24、清高无二的钱钟书称赞他的品格绝高于鲁迅、蔡元培等。一生骂人无数的李敖,却对其尊敬有加,称他是“后有见解”的人。他就是曾任北大校长,被人称为道德楷模的胡适之!
25、然而,胡适只能代表他个人,却无以代表《新青年》。上述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文化气度及其方式上,比例是1∶这样一个格局,表明新文化运动以陈、钱、鲁的方式为主导,胡适则注定要被边缘化。因此,那场新文化运动由胡适而陈独秀而钱玄同而鲁迅,就是从“平等讨论”到“不容匡正”到“骂”到“咒”。
26、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在此之前,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式的书面语言,是中国几千年来知识阶层的专用文体。文言文难懂又难学,人们日常交流基本不用,这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知识的垄断,底层百姓很难直接获取这些知识资源,也严重限制了民族整体的发展。
27、1951年5月,胡适给蒋介石写一长信,心中竟然直接劝蒋想想“国民d自由分化,分成几个独立的新政d”,而重要的是“蒋先生先辞去国民d总裁”。1952年9月,胡适更是给蒋写了8页的长信,希望蒋及国民d要表明“民主政治必须建立在多个政d并立的基础”、“国民d应废止总裁制”、“国民d可以自由分化,成为独立的几个d”、“国民d诚心培植言论自由”。他甚至要求国民d、蒋介石公开“罪己”,“罪己的话不可单说给d员听,要说给全台人民听,给大陆上人民听”。
28、即使晚年生活落魄,也是一个乐观的人。而对于做学问,他只有一句话:
29、徐复观:我深切了解在真正的自由民主未实现以前,所有的书生,都是悲剧的命运……正因为他(指胡适)是悲剧性的书生,所以也是一个伟大的书生。
30、而“一个新社会、新国家,总是一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决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所以,中国的出路在倡导个人主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把自己铸造成器,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爱自由爱真理的人。
31、1908年,胡适17岁,在上海就读中国公学,那时学校正闹风潮,于是他的学业不得顺遂;加上家里亲戚经商不利,变故频繁,这时他成为了一个心灰意冷、百无聊赖的少年。
32、“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33、这里就提到了大名鼎鼎的胡适,而胡适对自己堕落的生活,在日记中也从不掩盖!
34、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大师约翰·杜威,他的文章,往往富有实验主义的精神,很有建设性。
35、然而,20世纪中国匮乏的精神资源之就是宽容。20世纪是一个奉行“斗争哲学”的世纪,因此,在那个年代,我们尚崇的是鲁迅式的“一个都不宽恕”,这句话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格言,也成了斗争性强坚决彻底的个性表现。相反,胡适的宽容是价值的反面,它至少是和“软弱、妥协、不彻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奉持宽容的胡适因这软弱、妥协和不彻底从而成为鲁迅的反面比照。
36、戒烟,戒酒,戒赌可以说贯穿了老先生的一生,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后都没戒成....
37、►胡适记打牌之事,一般仅“打牌”两个字而已。有时会多写几字,但似乎有开脱之嫌。比如:
38、直到去世之前,胡适仍在给韦莲司写信,可见韦莲司在他心中的地位。奇怪的是,胡适对韦莲司的评价极高,而韦莲司的自我评价却极低。
39、有时候也会,幡然悔悟痛心疾首,在日记中鞭策自己,
40、胡适先看见文言文对中国人精神的束缚,1917年1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不模仿古人""不用典故""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明确提倡使用白话文,他还说:"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41、这句话意味着一种时代精神的变迁。从文革结束后的19到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200三十年来,我们的精神历程缓慢地然而是不可阻挡地发生着变化,比如,很简单,这种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概括为从“鲁迅”到“胡适”。当然,这里的“胡鲁”都不仅是他们自己,而是某种精神的象征,他们原本就代表着不同的时代精神。问题是,今天,如果我们把“胡适”作为21世纪的文化选择,那么,由胡适所代表的精神坐标到底是什么呢?
42、更有递进的是鲁迅。1926年了,新文化运动已有10年的历史,白话文早已取代文言文。可是,鲁迅对于反白话文的态度是:
43、不妨以粗线条勾勒一下这个运动的轮廓。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陈独秀嫌改良不够,又做了篇态度更激烈也更极端的《文学革命论》。人在纽约的胡适看了后,心中不安,便致信陈独秀:
44、胡适待人宽厚,目光长远,作为丈夫,虽然风流,作为朋友,他十分义气。
45、什么是宽容?应该说在中国本土的传统中找不到这样的精神资源,至少它是极为不丰富的。作为一种价值之光,20世纪以来,它主要是靠当年留学英美的那拨知识分子输入和奉持,而胡适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在牛津、朗门或韦伯斯特等大辞典中,宽容通常解释为对不同于己的信仰、思想和行为的容忍和承认。美国一位宗教思想家甚至把它视为“一种和思想及行为与众不同者建立和维持共同体的品质和能力”。
46、性温和,而气不可夺,他“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的风骨也多次让蒋介石当众难堪。
47、其次,胡适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在于他为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换所做出的努力。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自胡适开创之后,又有一批哲学家如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金岳霖和冯契等人不断的在哲学思想上的精进,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征程,而且显示了胡适在中国传统哲学现代的转换中所作的开创之功。
48、当时的他可谓万千少女心中的梦中情人,就连原子弹之母吴健雄,也曾偷偷爱慕过他的才华。
49、鲁迅去世前,文集尚未刊印,嘱咐许广平将《鲁迅全集》出版事宜托付给胡适,胡适接到许广平的信件之后“慨予俯允”,不存丝毫芥蒂,立马出面推荐,为《鲁迅全集》的出版奔波效力。
50、1949年4月6日,胡适从上海乘“威尔逊总统轮”赴美国。在中国大陆政权易手,蒋介石与国民d政权逃至台湾的过程中,他一直住在美国,与蒋介石保持着联系。
51、首先,大部分人认识胡适都是在语文课本里,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的一篇文章,但是胡适的作品似乎也就这一篇进入了教材,这是因为胡适作品的价值并不是在文学性上,而是在理论性上。胡适曾经是北大的校长,他的文化程度自然是高的,但是胡适比起创作文学,更喜欢推广文学,所以他才会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而我们如今的文化能够达到这个高度,也是跟胡适的努力分不开的。
52、即使晚年生活落魄,也是一个乐观的人。而对于做学问,他只有一句话:
53、用现在的话说他出轨,嫖妓,打牌,抽烟却是一个人好男人,一点不为过!
54、“此等论调虽若过悍,然对于迂缪不化之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实不能不以如此严厉面目加之。”
55、二十多年前,我早知道胡适这种谦谦君子居然也有婚外情,而女主角就是曹诚英。而后来才知道胡适的婚外情“内容”丰富,“人物”也很众多,而其用情长、专者真不是曹诚英,而是韦莲司,曹诚英多只能屈居次席。而胡适同其他女子的感情也颇值得玩味……
56、在胡适71年的人生旅程中,有26年零7个月是在美国度过的,他的留学日记有4册,其中与韦莲司有关的内容,就多达44页。胡适与韦莲司的感情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57、曹诚英是新派女生,并以自己的离婚践行了五四的新思想。而胡适是五四运动的旗手,闻名天下的大思想家、大学者,又与曹诚英有亲戚关系,曹诚英对其暗生情愫再所难免……
58、胡适将禅宗史研究的问题点,由西天二十八祖的传承问题,转为禅宗革命家本身的问题。他的论断承载了日后的许多成果与成就。
59、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60、和那句“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相媲美,胡适还写过一副「宁鸣而生,不默而死」的条陈!
61、当时大家给胡适叫了辆黄包车送他,谁知车夫见胡适酩酊大醉便起了贪念,将他推下车,把他的钱包、马褂、帽子等统统拿走。
62、胡适在美留学期间,结识了一代才女陈衡哲。陈出身名门,1914年考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女留学生之一。陈衡哲还保持着中国历史上的几项记录:她是我国第一位新文学女作家,第一位女教授。而且还是我国第一个以西洋史为专业的留学生,第一个白话文小说家。胡适与“第一”才女在美相遇,当时胡适正在办一本留学生的杂志,陈衡哲给杂志投稿,两人因此相识。陈衡哲用实际行动支持胡适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写了大量的白话诗和白话小说,使得胡适如遇知音,他们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面,通了四十几封信,感情迅速升温。但胡适因为遵母命,胡适不得不回老家与江冬秀结婚。痛苦万分的陈衡哲不得不改弦更张,另寻新爱。日后,陈衡哲嫁与了辛亥革命元老、著名化学家、四川大学第一任校长任鸿隽。
63、多情才子,一生思想大胆,行为也大胆,学识才情自风流。
64、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
65、“本报将来的政策,主张尽管趋于极端,议论定须平心静气。一切有理由的反对,本报一定欢迎,决不致‘不容人以讨论’。”
66、1958年,蒋介石邀请胡适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蒋介石上台“致训”的,结果讲话刚完,胡适站起来逐条批驳,对蒋介石将学术和政治挂钩的论见,一顿批判,蒋介石怫然变色,气得全身发抖。
67、这一变革确实起了典范的意义和前驱的作用,它不仅给当时学术界以破旧创新的空前冲击,影响了一批学人如梁启超、顾颉刚、郭沫若等,就是在以后的八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中,甚至在今天,它仍然为人们所肯定。
68、1917年,胡适回国搞新文化运动,两人一别就是十年。直到1927年,胡适再次至美,他与韦莲司在绮色佳相聚,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胡适离开后,韦莲司写信说“让你走,是如此的艰难”,可见多么不舍。
69、他崇尚的一个学生是山东的傅斯年。而,他教过著名的一个学生名字叫。
70、提倡的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在文学革命方面,胡适居功甚伟,是他首先发出了“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有名的“八不主义”。
71、他被国际学者公认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中国新文学,哲学,史学的开山之人。
72、日记写了一篇又一篇,励志名言抄了一遍又一遍,结果烟瘾却越来越大!
73、胡适是徐芳这个小女生心中的美男子,相貌美、凤仪美、文笔美。徐芳向胡适示爱大胆而热情,在信中,她称胡适是自己“爱的人”,而自己是“你的孩子”。她曾寄给胡适一张自己的小照,在照片背面写道:“你看,她很远很远地跑来陪你,你喜欢她吗?”
74、可以看出胡适虽喜欢打牌,但是只是作为一种消遣,并没有像上文那样完全不学习,时间全用来打牌的记录,这没毛病啊!
75、两人争论一生,但却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君子争,皆兵家国事,而于私情厚薄无关」。
76、胡适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重门派出身面子薄讲人情,年轻时也搞外遇也嫖娼,后却成了温情脉脉的样子。
77、今天是胡适的生日,1891年12月17日,胡适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3岁时随母亲回祖籍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上庄村,进家塾读书。在此后的岁月里,这个“从徽州山道走出去的人”,逐渐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先知’”。
78、不过,这个“先知”在20世纪的命运却是绕有意味的。
79、1933年,胡适再到芝加哥大学讲学。42岁的胡适与48岁的韦莲司感情达到高潮,他们的关系“超越了一般朋友的界限”。韦莲司在给胡适的信中说:“我整好了我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我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我中有你,这个我,渴望着你中有我。”
80、胡适的话当然是有所指的。容忍问题远在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初就在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内部发生分歧。胡适是当年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和过来人,这场运动堪足以形成我们20世纪的文化传统,然而,这是一个怎样的传统呢?至少,由它的“不宽容”所导致的历史负面性,我们今天还缺乏到位的认知。
81、房向东:《鲁迅与胡适立人与立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2、胡适长相俊俏,学识又高,风流成性,不仅留恋烟花巷,婚外情,还出轨表妹!
83、其实抛开天生多情这一点,胡适完全就是一个好男人的典范,在之后他还提出好男人的“三从四德”(咳咳,男生注意记笔记了!)
84、这种个人主义的内核是个人的人格独立,个人的思想自由,个人的社会责任,——既敢于独立做事,敢于承担个人责任,又不怕,坚持真理。这种个人主义是社会进步的大动力。
85、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86、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和谐”而努力,就是为“宽容”而努力,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宽容的意识和能力,我们更须要宽容的制度(不妨想想那种不宽容的制度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吧)。胡适和弘扬胡适的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胡适的一生,就是为制度宽容而努力的一生,尽管他直到去世都没有看到这种制度的到来。
87、胡适先生一语成谶,白话文展现了它的勃勃生机,一直使用到现在。当年鲁迅也正是受到胡适的鼓舞,写出了部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88、有人还根据他留下的札记作了统计,59天打牌16次、喝酒14次、进戏园捧戏子19次、逛窑子嫖妓女10次。
89、►胡适待人宽厚,对于批评自己的往往也能淡然处之,虽然文坛上有“好人”的美名,却丝毫不影响他的铁骨铮铮的文人风骨!
90、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91、日记写了一篇又一篇,励志名言抄了一遍又一遍,结果烟瘾却越来越大!
92、胡适虽不高大,但胜在长相英俊,出身官宦之家,且资质和才气俱佳,本身多情的他注定桃花运不断,他的一生中能够被统计出来的就有过6段婚外情。
93、古人对老师有“经师”、“人师”之分,还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所谓“经师”就是学问高深的老师;所谓“人师”,就是人格可法的老师。胡适是个杰出的“经师”,同时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师”,他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始终不忘将健全高尚的人格传达给学生。胡适任北大文科研究所主任期间,不时在所里举行研究报告会,规则是研究生提出报告,研究所主任和导师进行点评。某次,一位韩姓研究生宣读了一篇有关隋唐之际佛学问题的报告,胡适第一个点评。讲到半路,这个韩姓同学说:“胡先生,你别再说下去了,你越说越外行了”,胡适没有生气,而是停下发言,改请佛教史、韩同学的导师汤用彤先生继续点评。点评会结束,胡适说:“以后举行报告会,好让我们知道题目,以便略作准备,免得我这次对韩君的报告作错误批评一样啊!”胡适没有记恨这位学生,反而对他刮目相看,多次为其学业、生活提供帮助。胡适以这样的行为“间接”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如何正视自己的错误,应该怎样善待对自己提意见的人。还有一件事更能见出胡适对年轻人的宽容、大度。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北京大学学生罢课,要求国民d政府全面抗战。某天,反对罢课的周炳琳在北大一院门口与学生激烈辩论,胡适恰好从那里路过。胡适当时的想法是中国国力很弱,跟日本硬拼没有出路,好是首先和谈,然而再暗暗地作抵抗的准备,以待时日。同时他觉得学生正当大好年华,关注政治没错,但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不要动不动罢课。胡适说了一句:“周院长,同他们辩论等于对牛弹琴。”这句话学生不爱听了,当即有学生反驳:“胡先生,你这是什么话!你说我们是牛,那么你就是狗,国民d的走狗。”听了这种明显有碍师尊的话,其时正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和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的胡适一点也没有生气,诚恳解释说:“同学们,别误会,别误会,我是随便套用一句成语。”
94、至今为止,国际影响力第一人,至今欧美很多大学都有他的专门研究课程。
95、正如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并非指的是实然,那是一个文化老人的文化企盼;本文这里的走近“胡适”,其诉求也就是走近“宽容”,从而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纪成为一个非血火的宽容世纪。
96、在台湾提倡现代文明,公开反对蒋介石威权主义
97、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98、韦莲司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表达对胡适的仰慕。或许只有金钱,才是深情的告白。韦莲司一生的积蓄也不过数千美元,晚年生活也很清淡,她靠出租房屋过活。但却把这些钱拿来作为英译胡适文章和出版的费用。其实,早在1959年,韦莲司就跟胡适提过她要捐款出版的构想。胡适知道她晚年生活并不宽裕,同时也不忍心拒绝她的善意,给她回信说“考虑过后”再说。
99、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100、胡适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实现。他反对暴力革命,坚持渐进的改革。胡适的贡献在于“创造了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他之开拓公共舆论的空间也就是对于他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实践。他全力倡导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出版自由等,是为了争取人民有批评执政d及政府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