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成语四字成语
1、(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秋的成语四字成语)。
2、《宋史·李侗传》:“愿中如~,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3、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
4、A.望秋先零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5、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6、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
7、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萚:飘落的枯叶。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
8、(夏虫不可语冰)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秋的成语四字成语)。
9、不耻下问问道于盲、盲人瞎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人之美美不胜收
10、秋毫之末(qiūháozhīmò)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11、(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12、“秋毫无犯”中的“毫”指的是“毫毛”,因此不能写作“豪”。另外有一个成语“明察秋毫”,意思是说视力好到能够看清秋天鸟兽的细毛,形容人目光敏锐,能够洞察一切。
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4、(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15、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16、学无止境学而不厌真才实学学而不倦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17、(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18、(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19、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
20、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21、(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22、景色宜人 桂子飘香 秋风习习 枫林如火 一丛金黄 秋风红叶 雁过留声
23、 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纷飞:散乱到处飞扬。大雪纷纷。
24、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25、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6、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秋扇见捐见:被;捐:弃。
27、春华秋实,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nhuāqiūshí,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出自《三国志魏志邢颙传》。
28、 虐:暴虐。饕:贪残。又刮风,又下雪。指狂暴肆虐的风雪,形容天气寒冷。
29、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30、比喻处境危险。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
31、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32、形容时光流逝多事之秋秋:岁月,时期。事故或患难很多的时期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
33、(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34、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5、 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36、(春事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37、含义: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38、瑟瑟,风吹物的声音。秋凤吹物发出瑟瑟的响声,借此表示秋天的景象。
39、 例: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40、(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41、后来人们从这句诗中提炼出成语“明日黄花”,比喻已经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42、瑟瑟,风吹物的声音。秋凤吹物发出瑟瑟的响声,借此表示秋天的景象。
43、月旦春秋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
44、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